海棠區

海棠區

海棠區位於海南省三亞市東部,東北與陵水縣英州鎮接壤,南臨南海,西連吉陽區亞龍灣旅遊開發區,北靠南田農場保亭縣,區域總面積384.2平方公里。是海南省三亞市四個市轄區之一。轄區原為海棠灣鎮,因境內有國家海岸海棠灣而得名。2015年1月撤銷海棠灣鎮設立海棠區。海棠區直轄3個社區、19個行政村。

2017年海棠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6.9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222.86億元,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7.96億元,城鎮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達33594元,農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達15101元。

海棠區位於海南島南端、三亞市東部,是三亞市的東大門,距三亞市區28公里,距三亞鳳凰國際機場45公里,境內的海棠灣與三亞市的亞龍灣大東海三亞灣崖州灣並稱“三亞五大名灣”。

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基本介紹

建置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氣候特徵,地形地貌,水文概況,自然資源,人口民族,人口,民族,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政治,政治體制,現任官員,社會事業,教育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文化事業,社會治安,交通,航空,公路,風景名勝,

建置沿革

1958年設海燕人民公社,1961年更名林旺人民公社,1983年置林旺鄉,1986年撤銷林旺鄉改建林旺鎮。
2001年6月15日,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調整三亞市鄉鎮行政區劃。8月,林旺鎮藤橋鎮合併成立海棠灣鎮
2008年,中共海棠灣工作委員會、海棠灣管理委員會成立。
2014年1月25日,《國務院關於同意海南省調整三亞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國函[2014]14號)批覆同意海南省撤銷三亞市所轄六鎮,新設四個市轄區。其中,同意撤銷三亞市海棠灣鎮,設立三亞市海棠區,以原海棠灣鎮的行政區域為海棠區的行政區域,海棠區人民政府駐新民路116號。
2014年9月19日,中共三亞市海棠灣工作委員會、三亞市海棠灣管理委員會正式更名為中共三亞市現代服務業產業園工作委員會、三亞市現代服務業產業園管理委員會。同日,海棠灣區籌備組正式成立。
2015年1月2日,三亞市海棠區正式掛牌成立。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2011年,原海棠灣鎮有龍樓村、海豐村、升昌村、龍海村、營頭村、龍江村、林新村、青田村、東溪村、藤橋村、椰林村、莊大村、鳳塘村、江林村、洪李村、北山村、鐵爐村、三灶村、灣坡村、永寧(社區)、藤海社區、林旺社區共建制村19個、社區3個,包括自然村78個、村民小組138個、居民小組7個。

區劃詳情

海棠區的行政區域為原海棠灣鎮的行政區域,海棠區不設鄉、鎮、街道鄉級行政區。三亞市海棠區人民政府駐新民路116號。
截至2018年,下轄19個行政村和三個居民社區、漁業隊、良種場、林旺農場和經濟場,86個自然村和149個村民小組。
海棠區地圖(圖片最右側為海棠區)海棠區地圖(圖片最右側為海棠區)
社區永寧社區、林旺社區、藤海社區。
行政村藤橋村龍樓村營頭村龍海村、椰林村、東溪村海豐村、升昌村、青田村江林村、龍江村、莊大村、林新村、鳳塘村、洪李村、北山村、三灶村、灣坡村、鐵爐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海棠區位於南中國海之濱,海南島南端,三亞市東部,北緯18°24′,東經108°,是三亞市的東大門,距三亞市區28公里,距三亞鳳凰國際機場45公里,東北與陵水縣英州鎮接壤,南臨南海,西連吉陽區及亞龍灣旅遊開發區,北靠南田農場保亭縣,總面積384.2平方公里。
海棠區地圖

氣候特徵

海棠區屬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1至6月份為東北季風期,6至12月份為西南季風期。1971至2000年,30年平均氣溫25.8°。5至10月為雨季,雨量占全年雨量的90%;11月至次年4月為旱季,降水量僅為全年的10%。每天日照時間為7小時,天氣晴朗時海水能見度高達25至30米,為國家一類海水水質。

地形地貌

海棠區南部、西部和北部群山環繞,鐵爐港中部的薄尾嶺山形優美,周邊遍布紅樹林,大、小龍江塘邊緣及北側指狀低地內部濕地植物種類豐富。海棠灣為一開口東南的耳形海灣,沙灘潔白,海岸線約21.8公里,沙灘分布沿岸呈“L”型,朝向東南,連綿長達18.7公里,平均寬度約60米。
海棠灣濱海風光一角海棠灣濱海風光一角

水文概況

海棠區水系生態獨特,北部河流密布,主要為藤橋東、西河及其支流,經東部入海,轄區內河段長17公里,流域面積197平方公里。

自然資源

海棠區大、小龍江塘邊緣及北側指狀低地內部濕地植物種類豐富,是鳥類和其他動物的重要棲息地。轄區海洋動物種類繁多,海底大量珊瑚礁形成了奇特的海底世界。溫泉資源豐富,南田溫泉平均水溫57攝氏度,屬低溫溫熱礦水,出水量可達10000米/日;灣坡溫泉平均水溫72攝氏度,出水量可達5000米/日,含多種礦物質。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2年,海棠區轄區總人口5316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612人。

民族

海棠區聚集著漢族黎族苗族侗族瑤族畲族土家族,以漢族、黎族最多。

經濟

綜述

2017年海棠區實現生產總值76.95億元,同比增長13.6%;固定資產投資222.86億元,同比增長10.78%,完成年度計畫投資101.52%;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7.96億元,同比增長102%;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上升3%,低於全市年度價格漲幅控制目標0.5個百分點;城鎮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達33594元,同比增長8.1%;農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達15101元,同比增長9%。

第一產業

2012年,轄區早稻實際插秧面積10613畝,同2011年比減少62畝,晚稻播種面積12623畝,同2011年比減少960畝。早稻總產量達3674.73噸,同2011年比增長0.8%,晚稻總產量4418.05噸,同2011年比增長4.8%;糧食總產量10560.05噸,同2011年比增長2.1%。轄區常年蔬菜種植面積1000畝,瓜菜總產量約4000噸,總產值約0.12億元。2012年,轄區生豬全年出欄5萬頭,同2011年比增長8.84%;豬肉產量4125噸,同2011年比增長13.62%。肉類總產量4875.57噸,同2011年比增長13.89%。

第二產業

2012年到2014年以來,轄區內固定資產投資連續突破100億元大關,2014年預計完成投資125.56億元,截至2014年底,全區固定資產投資累計達到588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4.6%。

第三產業

2017年以來海棠灣涉旅業態接待人數1138萬人次,同比上升24%;收入總計84億元,同比上升26%。其中,一線海景酒店接待265萬人次,收入19億元;蜈支洲島旅遊區接待306萬人次,收入7.1億元;免稅店接待551萬人次,營收59億元,免稅購物旅遊熱度不減。國際藝術、國際醫療、教育培訓、醫療養生、信息安全、會議會展等現代化服務業產業集群不斷豐富和完善。

政治

政治體制

海棠區區級機構分為中共黨委機關、人大機關、政府機關、審判和檢察機關、群團組織、事業單位共六部分,區級不設政協機關,人民武裝部按現行武裝部建制設定。

現任官員

區長:孫耿
副區長:海斌,劉莉,蔡克勤,翁裕育,李開明
副調研員:曹進,秦朝文,譚金山,楊清安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安排預算資金400多萬元加大對洪李、北山、兵村、升昌國小進行改造,改善林旺、藤橋兩所中學教學設備等,同時安排62.3萬元用於為各中國小校安裝監控設備。
2012年,轄區教育經費支出約54萬元,其中投入改善教學條件、改造學校設施和購置教學設備的資金21萬9200元,培訓教師隊伍和舉辦各項活動等工作投入資金31.67萬元。2014年8月30日,占地面積30畝的三亞海棠灣崇德學校掛牌成立,是海棠區首家民辦學校。位於海棠灣藤橋龍海大道,可提供國小一年級至國中九年級一貫制教育,每個年級設定2個班,每個班45至50人,可為三亞新增近千個學位。
海棠區學校一覽表
序號
學校
類別
位置
1
藤橋初級中學
公立
海棠灣藤橋
2
林旺初級中學
公立
海棠灣林旺
3
中心國小
公立
海棠灣
4
市鎮國小
公立
公立市鎮國小
5
東溪國小
公立
東溪國小
6
椰林國小
公立
椰林村
7
海豐國小
公立
海豐村委會
8
林旺國小
公立
林旺國小
9
鳳塘國小
公立
鳳塘國小

醫療衛生

2012年6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海南分院建成開診,成為瓊南區域醫療中心;全區衛生院、村(居)衛生室已達到海南省標準化建設要求。
2012年,轄區實現每個自然村配備2名保潔員,配備了環衛保潔隊員401名。在全鎮86個自然村中建設和改造了一批垃圾集中池、化糞池和42個垃圾屋等環衛設施,建設了2個污水處理廠,1個垃圾中轉站。堅持開展“星期五環境衛生義務勞動日”活動,不定期的開展全鎮性的大掃除行動。共發動不少於3萬人次參加各種衛生綜合整治行動,清理生產生活垃圾不少於1000噸,全年共清運各類生活垃圾2萬噸,裝訂“門前三包”責任牌300多個,下達各種整改通知書100餘份,整改率達100%。2012年完成市政管理計畫內各項工作任務,獲“三亞市環境衛生管理先進單位”稱號。
2012年,轄區共出生嬰兒1017人,符合法定出生965人,符合法定生育率94.88%,比三亞市下達的任務指標高1.88個百分點;期內轄區共出生男嬰545人,女嬰472人,性別比115,符合三亞市下達要求控制在119以下;四術任務412例,當年長效節育及時率76.70%,滿足三亞市下達的指標為76%以上,圓滿完成2012年計生任務,獲“三亞市年度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社會保障

2012年,轄區的農村低保對象有589戶共1232人,城市低保124戶共219人,月低保金每人250元,全年農村低保金髮放約143萬元。

文化事業

2011年,轄區擁有文化服務中心1個,有線電視站1個,文化室、閱覽室22間,面積1200平方米,藏書3.5萬冊,農民技術培訓中心2所,電教室22間,文化廣場6個,電影場25個,歌舞廳17個,檯球桌120多張,籃、排球場38個,檯球俱樂部1家,業餘體育隊1支、文藝宣傳隊7支、2個瓊劇演出隊,為開展各種文體活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鎮一級已實現了1個文化服務中心、1個閱覽室、1個圖書館、1個體育場、1個影劇院、1支業餘文藝隊、1支業餘體育隊。22個村(居)委會基本上實現了“一室兩場”(文化室、球場、電影場),為民眾提供了學文化、學科學的場地。建立農家書屋19間,組織開展“全鎮婦女健身操比賽”、“瓊劇下鄉演出活動”、“三八婦女拔河比賽”、“三月三”黎苗族文藝演出和傳統競技比賽。組織編輯出版《海棠灣鄉土人文錄》共5萬餘冊,舉行“《海棠灣鄉土人文錄》頒發儀式”。撥款30多萬元支持各村(居)委會舉辦春節文體活動。在慶祝建黨90周年活動中,組織了大型紅歌晚會。

社會治安

2012年,轄區打擊兩搶犯罪17起,破案11起,破案率64.7%;盜竊案件100起,破案74起,破案率74%;“兩搶一盜”發案率同比去2011分別減少55.2%和12.4%。

交通

航空

海棠區距三亞市區28公里,距鳳凰機場40公里,

公路

風景名勝

海棠灣距三亞市區28公里,距鳳凰國際機場40公里,擁有比肩世界著名濱海旅遊度假區的國家稀缺性旅遊資源。海棠灣海岸線長21.8公里,區域內除海水、沙灘、風情、民俗、溫泉及島嶼外,還有總長13.8公里長的原生態內河水系,總面積8平方公里的瀉湖以及豐富的濕地資源。燦爛的陽光,湛藍的海水,潔白的沙灘,婆娑的椰林,質樸的民風等,無不讓到過這裡的人流連忘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