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顏帖木林·海山(海山(近代蒙古民族主義者))

伯顏帖木林·海山(近代蒙古民族主義者)

海山(近代蒙古民族主義者)一般指本詞條

伯顏帖木林·海山(蒙古語:БаянтөмөрийнХайсан,約1862年-1917年)蒙古族,內蒙古卓索圖盟喀喇沁右旗人,早期蒙古民族主義者,近代蒙古獨立運動領袖,在推動外蒙古獨立的過程起到重要作用,獨立後被哲布尊丹巴八世封為輔國公、“內務部”司官,輔佐“內務大臣”車林齊密特。其後他積極推行泛蒙古主義,策劃入侵內蒙古,但是沒有得逞。外蒙古取消獨立後,海山主動歸順中華民國政府,死於北京。是一個傳奇人物。

基本介紹

  • 本名:伯顏帖木林·海山
  • 別稱:海山/Xayilatud Bayantemür-ün Hayišan
  • 所處時代大清帝國博克多汗國中華民國
  • 民族族群:蒙古族
  • 出生地:內蒙古卓索圖盟
  • 出生時間:約1862年
  • 去世時間:1917年
  • 主要作品:《蒙漢合璧五方元音》
  • 主要成就:官員,政客推動外蒙古獨立
生平,喀右官員,鼓吹獨立,獨立以後,歸順中央,著作,

生平

喀右官員

海山大約出生於1862年(根據海山自己寫下的文字推斷),其出生地是內蒙古卓索圖盟喀喇沁右旗(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喀喇沁旗)。清朝末年,大量漢族農民進入卓索圖盟,將牧場變為農田。海山家適應了這一社會變化,成為了富有的地主。海山自幼接受全面教育,學習了蒙古語滿語漢語(後來又學習了俄語)。
海山早年在喀喇沁右旗衙門內任梅勒章京。當漢族會道門金丹道在1891年襲擊了喀喇沁右旗後,海山領著直隸省派出的軍隊鎮壓了金丹道的起事。海山還幫助喀喇沁右旗喀喇沁扎薩克杜棱郡王貢桑諾爾布推進蒙古近代化教育及軍事訓練。1900年,受義和團運動的影響,金丹道殘餘勢力重新開始活動。作為喀喇沁右旗官員,海山率領本旗軍隊成功制服了500名金丹道起事者。
1902年冬,一項誣告迫使海山離開了家鄉。當時他私自監禁了一名活下來的起事領導人張連升,張連升一直在從事反蒙古人的活動。但是,海山必須將張連升移送給清政府的地方官員,因為在金丹道事件後,清政府的地方官員負責審理這些漢族犯人。張連升在監禁中自殺身亡,其家屬指控海山謀殺了張連升,由於清政府規定“倘有私行仇殺,無論蒙民,均按軍法從事”,所以海山不得不亡命天涯。

鼓吹獨立

出逃之後,海山“漫遊各國”,開闊了眼界,並且能“通曉數國文語,精曉漢文”。在遊歷過程中,他極大開拓了眼界,接觸到了西方的民族主義理論。後來,海山來到哈爾濱,接觸了沙俄陸軍上校錫特羅倭(Фёдор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Хитрово),並在哈爾濱創辦了第一張蒙古文報紙《蒙古新聞》,該報由俄羅斯帝國東清鐵路出版,鼓吹蒙古獨立思想。1907年,海山潛赴外蒙古庫倫(今蒙古國烏蘭巴托),雖然他還是逃犯身份,但清廷駐庫倫辦事大臣延祉認為他“隻身來庫,既無功名,又無勢力,當不至為患”,因此“遂不根究”。
此時,海山考慮蒙古人必須建立自己的獨立國家,他先後遊說了80多位外蒙王公,兜售蒙古獨立思想,但收效甚微。1909年,海山會見了芬蘭語言學家古斯塔夫·約翰·蘭司鐵(Gustaf John Ramstedt),蘭司鐵在其第二次考古之旅中訪問了蒙古,海山秘密地將其政治理念告訴了蘭司鐵,得到其贊同。此外,根據俄國陸軍上校波波夫的敘述,海山要求俄國代表們支援蒙古武器並支持蒙古人建立一個民族國家。海山揚言,如若不能如願,蒙古人將轉向日本尋求幫助。
1910年春,由於新任庫倫辦事大臣三多推行“新政”,政治緊張加劇,外蒙王公們認為新政將使他們難以生存,海山的主張迅速獲得大量支持。王公和喇嘛們在舉行秘密會議之後,決定派出代表團赴俄羅斯帝國尋求幫助。作為該代表團成員之一,海山於同年8月隨團訪問了聖彼得堡。海山代表了內蒙古,可見他們想建立一個大蒙古,不僅包括如今的蒙古國,而且也包括如今中國境內的蒙古族聚居區。根據中華民國初年派赴庫倫的專使陳籙記載,1915年巴林·車林多爾濟(副外務大臣)稱,“使無海山來庫,何至有此變局(指外蒙古獨立)?”

獨立以後

1911年10月,中國爆發辛亥革命。不久,外蒙古王公和喇嘛們也宣布獨立,12月30日建立了“大蒙古國”。海山在該政權中任內務部司官,當時內務部在內務大臣車林齊密特領導下,是最有權力的部門。車林齊密特也是一位狂熱的泛蒙古主義者,海山則是他的謀主。隨後,海山又參與了討伐科布多的戰爭,製造了屠城事件。1911年12月30日哲布尊丹巴八世(博克多汗)的封賞名單中,海山排名第3位,封賞內容如下:
“內蒙古喀喇沁貢桑諾爾布王旗(即喀喇沁右旗)的海山,著賜沁珠圖格勒圖世襲名號及輔國公爵,賞褐韁,並賞在喀爾喀台站馳驛特權,著授內務部司官之職。”
俄國人不得不通過車林齊密特來行使權力。很快,哲布尊丹巴和車林齊密特都厭倦了俄國對蒙古的干涉,在俄蒙之間的討價還價中表現出對俄國的牴觸,其幕後人物海山被俄國人視為反俄分子。1912年7月,哲布尊丹巴不得不設立了內閣總理大臣一職,以牽制內務大臣車林齊密特的權力,親俄的王公那木囊蘇倫被任命為內閣總理大臣,這嚴重打擊了車林齊密特和海山。
1912年,哲布尊丹巴封海山為公爵("ulsad tuslagchi gün" 或簡稱 "gün"),並賜其一塊靠近蒙俄邊界的土地。海山攜全家遷居該地,並開始用他的俄羅斯人布里亞特人漢人僱農為其進行農業生產,這引發了他同當地遊牧人口的矛盾。
外蒙獨立政權的未來很不穩定,在爭取蒙古獲得國際承認方面,車林齊密特和海山試圖於1913年1月通過外交途徑同日本聯繫。但他們的努力終歸失敗,不僅因為俄國的壓力太強大,也由於日本對外蒙古採取不干涉政策。此次失敗無疑使包括海山在內的蒙古獨立人士大為泄氣。
1913年1月,海山、烏泰(來自哲里木盟)、達木丁蘇榮(來自呼倫貝爾)等內蒙古的獨立人士開始了“解放”內蒙古的戰爭。但由於軍備不足、俄援不繼,北洋政府嚴陣以待,故海山等的軍隊在年底就基本停止在內蒙的軍事活動。

歸順中央

與此同時,海山開始尋找退路,他秘密同自己原來的主子貢桑諾爾布取得了聯繫,當時貢桑諾爾布正在中華民國中央政府任職。1913年9月,海山派兒子海永溥赴北京,宣稱自己迫切希望回到自己的家鄉。隨後,海山以叛國罪被外蒙當局逮捕。海永溥要求中華民國政府給外蒙當局施加壓力,以使海山獲釋。結果,海山於1914年初被釋放。
1913年11月,俄國和中國不顧蒙古的反對達成了一項聯合聲明,承認了中國對外蒙古的宗主權,並確定了外蒙古自治區域的範圍。1915年在恰克圖的三方會談達成了《中俄蒙協約》,確定了外蒙古取消獨立,在中國境內實行自治,這對泛蒙古主義是一個致命打擊。
在希望破滅之後,海山決定歸順北京政府,開出了晉封為世襲郡王、在長城以北賞給土地、在北京賞給房院、給予撫恤費及充足的生活費、出任中國政府駐庫倫辦事長官、由國家賠償自己被庫倫政府抄沒的財產、設立衛隊、給自己子侄授予官職、設立蒙古譯書館等條件。袁世凱政府雖欲對他加以籠絡,但以其反覆無常,只給予貝勒爵位,發給在京房屋。海山被外蒙當局視為眼中釘,已無退路可言,所以被迫接受袁世凱政府的微薄條件,於1915年經俄國來到北京,擔任蒙藏事務局副總裁。1917年,海山在北京去世。

著作

《蒙漢合璧五方元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