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寧十景

海寧十景

海寧十景,是由浙江省海寧市廣大市民參與評選和專家評議而選定的十大著名景點,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旅遊佳地,曾為我市的旅遊事業發展立下過汗馬功勞,不少商家和藝人也圍繞“海寧十景”這一主題大做文章,在去年我市舉辦的“多彩潮鄉”旅遊商品大獎賽上,就見到以“十景”為題的指甲鉗、公交卡工藝圖案,作品精彩別致。還有展示在市區洛塘河公園燈箱上的十景國畫作品更是美輪美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寧十景
  • 位置:浙江省海寧市
  • 景點:錢塘江大潮等
  • 作用:旅遊創匯
十景簡介,十景,

十景簡介

  1. 宰相府第—宰相府第風情街
  2. 觀潮勝地—觀潮勝地公園
  3. 智標晨旭—智標塔
  4. 詩樓新月—徐志摩故居
  5. 路仲探幽—路仲古鎮

十景

天下奇觀—海寧潮
海寧潮即錢塘江大潮,是世界三大涌潮之一。由於天體引力和地球自轉的離心作用,加上杭州灣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錢塘一望浪波連,頃刻狂瀾橫眼前;看似平常江水裡,蘊藏能量可驚天”。潮頭初臨時,江面閃現出一條白練,伴之以隆隆的聲響,潮頭由遠而近,飛馳而來,潮頭推擁,鳴聲如雷,頃刻間,潮峰聳起一面三四米高的水牆直立於江面,噴珠濺玉,勢如萬馬奔騰。觀潮始於漢魏,盛於唐宋,歷經2000餘年,已成為當地的習俗。
海寧十景
宰相府第—宰相府第風情街
宰相府第風情街是一條蘊含深厚歷史文化,再現水鄉風情的特色人文街。該街區由四大區塊組成:城樓、吊橋、點將台、武庫等組成城樓區城;廊橋、茶樓、品苟小憩組成茶樓區城;陳閣老宅、楊氏部宅和鄭曉滄故居等組成人文區塊;城隍廟及兩側傳統商業建築組成邑廟區塊。街區融名人故居、官僚豪宅、城隍古廟、傳統商鋪、特色民居於一體,古風悠悠,風情獨特。
海寧十景
廟宮迷蹤—海神廟
海神廟俗稱廟宮。在海寧市鹽官鎮東。清雍正八年(1730)三月浙江總督李衛奉敕建造海神廟,在春熙門內(今鹽官鎮春熙路150號)闢地40畝,於次年的十一月建成了這座祀浙海之神的神廟,以祀運德海潮潮神,規模宏闊,建築布局嚴謹。主要建築分布在三條軸線上,主軸線依次有慶成橋、儀門、大門、正殿、御碑亭、寢殿。儀門前廣場兩側分別建有一座漢白玉牌坊。正殿為五開間歇山頂建築,下部是漢白玉台基,左右配殿以歷代潮神水神從祀。左軸線為天后宮;右軸線為風神殿、水仙閣等。鹹豐十一年,部分建築毀於兵火,光緒十一年重修。現尚存慶成橋、儀門、正殿、漢白玉石坊、御碑等,仍顯示著皇家督造的氣度。
海寧十景
觀潮勝地—觀潮勝地公園
觀潮勝地公園位於鹽官鎮南,南臨錢塘江,北靠杭金公路。公園為東西向狹長地形,全長1360米、總占地16.24公頃。抗戰前,海塘一帶已有海濱公園。1994年起,重建海濱“觀潮勝地公園”。園內擁有國家級重點文保單位魚鱗石塘、明代占鰲塔、孫中山觀潮亭-天風海濤亭、毛澤東觀潮詩碑紀念亭、乾隆手植古樸、史量才紀念碑、鎮海鐵牛等景點;景觀海塘、2座觀潮樓、6個觀潮台是天下奇觀海寧潮的最佳觀賞點;白石台廣場集大型節慶活動、遊覽觀賞、文藝表演、休閒娛樂於一體,是觀潮勝地公園的標誌性建築。
海寧十景
華彩皮都—海寧中國皮革城
海寧中國皮革城,是全國皮革業龍頭市場,全國皮革服裝裘皮服裝、皮具箱包、皮毛、皮革的集散中心,也是皮革價格信息、市場行情、流行趨勢的發布中心。曾先後獲得“全國文明市場”、浙江省重點市場和浙江省百城萬店無假貨專業示範市場等榮譽稱號,2005年10月被評為“浙江省五星級文明規範市場”。品牌商品已占到中國皮革城品牌商品的80%以上,中國皮裝八大衣王、40多家真皮標誌佩掛企業,皮爾卡丹、老爺車巴黎世家COBO、朗力、鱷魚、萬里馬聖大保羅、義大利袋鼠等國際知名牌以及省級、地區級知名品牌紛紛入駐皮革城。
海寧十景
紫薇攬秀—西山公園
海寧西山公園是集休閒遊樂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園,位於海寧市區倉基河邊。公園依山旁水,風景宜人;園內叢林吐翠,曲徑通幽。西山又稱紫微山,是硤石“二山夾一水”獨特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豐富的人文景觀和濃厚的神話色彩。宏偉中見清秀,明淨中見幽靜,園內共有大小景點二十餘處,琉璃飛檐、雕樑畫棟的白鶴亭、三角亭、雛鳳亭、和平亭、半邊亭掩映於綠蔭深處。義士亭、九曲長廊、曲徑通幽、人仙境游、煙霞洞、八仙台等景點點綴于山間。近代著名詩人徐志摩長眠於此山幽篁碧翠的白水泉畔。西山南坡新景點的開放,提升了公園環境的文化藝術內涵和園林觀賞性。位於西山山頂的紫微閣,是海寧市標誌性建築,整個建築極具文化氣息和旅遊觀賞價值。
海寧十景
智標晨旭—智標塔
位於東山之巔的智標塔一直以來是海寧象徵性的地標建築,每層都懸掛了匾額,分別出自金庸、周退密顧易生等名家之手。塔院由拂雲殿、倚綠廳、省心樓和遊廊組成。拂雲殿正牆掛有《智標塔地宮藏品供奉圖》,展現了智標塔地宮物品供奉時的場景,栩栩如生。展櫃內展示了地宮發掘時出土的文物圖片40餘幅。倚綠廳內以清嘉慶八年的硤山全圖為素材,用甌塑的工藝展現了硤川全圖實景。2003年4月,在智標塔塔基尋找過程中,意外發現地宮,經省考古研究所搶救性發掘,出土了許多重要文物。這些文物及當時地宮發掘的場景在一層向公眾展示。夾層中以石雕(刻)的形式介紹了太虛大師、印順法師、達受法師等都是對中國佛教文化有著重大影響的人物。智標塔“始於東晉,初名‘八福’,宋僧智標重建”。海寧地方志記載,海寧硤石東山的智標塔塔院建成後,里人為紀念智標而“其院即以名之”。自明代開始,智標塔幾度興毀。至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僧照人重建智標塔,三年後落成。這也是歷史上智標塔的最後一次重建。
海寧十景
詩樓新月—徐志摩故居
徐志摩故居是我國現代著名詩人、散文家、“新月派”靈魂人物。硤石鎮乾河街40號,向來被看作是詩人徐志摩的故居。徐志摩與陸小曼婚後所住。建成於1926年,是一幢中西合璧式的小洋樓。共20餘間,有冷熱水管、電燈、浴室。樓下的深黃印花地磚,是當年從德國進口的。為海寧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10月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AA級旅遊景點。故居建築面積600平方米,前後兩進,主樓三間二層,前帶東西廂樓。後樓亦三間,屋頂有露台,可登臨。故居台門上方有詩人表弟金庸的手書“詩人徐志摩故居”,正廳有匾曰“安雅堂”,乃啟功補書。主樓底層兩側有徐志摩家世、生平及思想和文學活動陳列,展示詩人短暫而絢麗多彩的一生。正廳、臥室、書房布置復原陳列,再現詩人的家境和生活場所。海寧硤石鎮西河街17號為詩人徐志摩祖居徐氏一族,系出海鹽花巷裡,明正德年間遷居硤石,世代以經商興家。至徐申如(徐志摩父),在鎮上有絲行、醬園、錢莊等,並創辦硤石電燈廠。這所大宅前臨街市,有門廳堂樓四進,約建於清嘉道年間。大宅舊有慎思堂,“四開柱”、“金漆金光”,亦兼作貨棧。1897年1月15日晨,徐志摩誕生於此宅第四進北廂樓。詩人在這裡度過他的童年、少年,第一進北廂房即為當時讀書處。
海寧十景
靜安精舍—王國維故居
王國維故居坐落在浙江省海寧市鹽官鎮西門內周家兜,是近代國學大師少年時代的住宅。庭院坐北朝南,建築為木結構。前廳正中置放王國維半身銅像,陳列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紹王國維故鄉、家世及其生平。第二部分,介紹王國維的主要學術成就,陳列王氏各種著作和手稿。第三部分,為國內外專家、學者研究王國維的論著。陳列室開放以來,吸引了眾多遊人和學者前來瞻仰。
王國維故居王國維故居
路仲探幽—路仲古鎮
路仲位於硤石西北約7公里處,相傳形成於三國,初名“埭上”。時東吳名將陸遜屯兵於此,商貿漸漸繁榮,形成氣候並聚集成市。後因此地有河名渟溪,也稱為渟溪鎮。
路仲得名據說始於唐代,傳說唐朝末期當地鬧饑荒,三位善人(路姓仲姓毛姓)開倉賑濟鄉民,百姓為感恩三位義士遂將當時的“埭上”稱為“路仲毛”。又造起三王廟,將三位恩人奉為土地保護神。後來逐步演化為“路仲”,一直沿用至今。
路仲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布局緊湊,水路暢通,以德義橋為中心,直大街、西大街組成“T”字形。街道兩旁密集排列、臨水而築的房屋形成了小有規模而又別具特色的街區,住戶枕河而居,有的臨河備有河埠,河畔還有古駁岸。依水凌空而築的水閣房,半間建在河上,下設獨家河埠以備洗滌、取水之用。清代學者陸嘉淑曾有詩云:“泛舟過渟溪,人家兩岸齊。到門才咫尺,水漲板橋低”。石板鋪成的直大街,尚存80多米,道寬近2米。臨街多為店鋪,偶有空缺處,乃河埠出口。店鋪低矮,尚存清末民初風格。
路仲歷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鎮雖小但出了許多名人,南宋有女詞人朱淑真,清代有學者陸嘉淑、書籍校勘家管庭芬和“清風室”主人錢保塘,近代有植物學家錢崇澍、醫學家錢崇潤、書畫篆刻家錢君陶水彩畫家張眉孫等。現存有德義橋、德風橋、朱淑真故居、錢君陶祖居、管庭芬藏書樓、朱家大院、張宅、黃宅、馮家廳等多處古蹟。
路仲古鎮路仲古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