甌塑

甌塑

甌塑,俗稱彩色油坭塑,又稱“彩色浮雕”,是浙江溫州獨有的民間藝術,地方傳統工藝美術品之一。它是用桐油和泥碾細合成為原料,運用堆塑技藝的手法,用於裝飾寺院、廟宇門壁和民間嫁妝品,如梳妝盒以及家具漆器等。源於漢代,由中國漆器藝術中的堆漆工藝發展演化而成,色彩豐富,技法繁多,題材廣泛,規格不限,廣泛套用於建築浮雕、壁畫、裝飾圖案及藝術掛件等。“甌塑”與“黃楊木雕”“東陽木雕”“青田石雕”並稱“浙江三雕一塑”。

甌塑是浙江省政府認定首批“浙江傳統優秀工藝美術品類”之一,首批浙江省優秀非遺旅遊商品,列入省級重點保護項目範圍。

2006年列入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8年6月7日,甌塑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8年05月21日 ,甌塑被列入第一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甌塑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遺產類別:傳統美術 
  • 申報地區:浙江省溫州市 
  • 遺產編號:Ⅶ-85 
  • 英文名稱:Ou Plastic
  • 俗稱:彩色油坭塑、彩色浮雕
手法特色,主要特點,代表作品,歷史源流,傳承代表,發展現狀,傳承意義,

手法特色

西洋浮雕的主要理論是“按比較壓縮”,國內浮雕的主要理論是“納光納陰”。手法靈活地吸收兩種不同的浮雕手法,常以前者表現以面為主的高浮雕,後者表現以線為主的低浮雕;前者塑造畫面中輪廓清新、形象突出的近景和主體,後者塑造淺淡的遠景。有時為了突出主體,給人以實體奪框而出的逼真感,甚至把景物塑造成圓雕的禮視覺效果。
西博會金獎甌塑作品 甌塑《晨曦》 朱國光西博會金獎甌塑作品 甌塑《晨曦》 朱國光
此外,甌塑與一般浮雕相比,還有一個明顯的特色,即它還藉助色彩描繪光線的強弱、色調的冷暖和深遠的空間,從而大大加強了畫面的藝術感染力。在這一點上,它與西方寫實的油畫方法一樣。光色原理與色調處理成了甌塑中的一種不可缺少的藝術手段。所以甌塑藝術既是一種古老的藝術,也是一種脫穎而出的年青的藝種。藝人們的可貴的大膽的創新使甌塑具有其他藝種所不及的強烈時代氣息。
人民大會堂浙江廳的風景壁塑西湖全景”和“雁盪秋色”是甌塑中的優秀作品。這兩幅甌塑代表作,前者象一個秀麗、文靜、含情多姿的少女,後者則是一個雄壯、威武、粗獷豪爽的壯士。創作者運用一系列的表現手法,突出了一靜一動,一柔一剛,一冷一暖、一細一粗、一濃一淡的對比效果,充分體現了甌塑藝術的精湛技藝和豐富的表現手段。

主要特點

甌塑具有構圖自由,層次清晰,色彩明快,立體感強的特點。
畫面色彩明快,構圖格局自由,層次清晰,立體感強,多用於大插屏、掛屏、多扇聯屏、掛鐘及小首飾箱,內容有花鳥、山水和戲曲人物等。新的甌塑技藝的一個鮮明特徵,是把雕塑、繪畫兩種不同特點的藝術,有機地結合起來。它具有圓雕和浮雕的長處,因此,它是雕塑。它又吸收了西洋和中國繪畫方面的技法,特別是西洋畫的用光線、色彩的原理表示立體、空間、質感等,熔雕塑,繪畫特長於一爐,融會貫通,別具一格。

代表作品

《清明上河圖》取材於北宋畫家張擇端的著名畫作,憑藉油泥豐富的質感表現力,局部放大開封汴河場景,畫面融合浮雕、油畫、素描等手法於一體,既保留原畫神韻,又拓展了畫意空間的張力,形神皆備,富有藝術感染力。作者吳小紅,1962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
《金色溫州》渲染了甌塑“珠金浮雕”的強烈效果,讓觀眾從另外一種角度去審視甌江一瀉千里的氣勢和江心孤嶼中流砥柱的雄邁,巍峨的群山,錯落的建築,百舸爭流,一切都籠罩在充滿暖意的金色基調下,令人浮想聯翩。作者系工藝美術師朱國光,擅長山水題材,作品曾獲首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展優秀創作獎。

歷史源流

溫州甌塑的千年歷史
甌塑藝術源長流久,她是由我國歷史上漆器藝術中堆漆工藝發展演變而成,為與其它傳統浮雕及傳統堆漆區別,溫州市政府於59年將其命名為“甌塑”。
中國的漆器工藝追溯到新石器時代,距今約1萬——4千年前,在浙江的河姆渡文化遺址與江蘇的良渚文化遺址均有大量的漆器文物發掘。堆漆在漆器分類中又稱“堆起門”(即用漆灰堆出花紋),上面再加雕琢描繪的各種漆器,目前有據可考最早堆漆為漢代時期。中國傳統漆器不是某一文化與地區所有,但溫州漆器工藝在歷史上很有顯赫地位。北宋慶曆三年(公元一0四三年)建成的溫州瑞安慧光塔,
發現用堆漆工藝作裝飾的“經函”與“舍利函”,經函地外函用漆灰堆出佛像神獸、飛鳥、花卉等紋飾並嵌小珍珠。另在北宋初期江蘇、蘇州瑞光塔
發現“真珍堆漆舍利寶幢”一座,其工藝精緻,造型精巧,紋樣生動,據考證,均為溫州所製品。甌塑工藝歷史悠久,從找到的一件最早的甌塑文物——溫州仙岩塔發掘出來的甌塑梳妝盒來看,造型精巧,紋樣生動,是北宋元佑年間(1086—1094)的產品,距今已經有900多年的歷史。當時溫州漆器就已馳名全國。
另外兩宋時期溫州的戧金漆器發現令藝人刮目相看。一九七八年在江蘇武進南宋墓中發現三件木胎戧金漆器,被學界稱之為“前所未見”,甚至改變了人們對宋代漆器的看法。三件漆器的分別為《出圖游》戧金朱漆盒,不論人物、花卉的構圖都很疏明,盒內朱書“丁酉溫州五馬鐘念二郎上牢”,另一幅為《園林仕女圖》畫面內有“溫州新河金念五郎上年朱書”;其它一幅為《柳壙圖》,是戧金與堆漆兩種技法結合工藝,增強了花紋的裝飾效果,畫內有朱書“庚申溫州丁字橋巷廨七叔上牢”。上述實物工藝水平非凡,據史料記載,兩宋時,溫州設全國各地漆器專賣店300多間;可見,兩宋時期溫州漆器,也達國內登峰造極之水準,號稱“中國第一”。
明代以後,因自相價格競爭激烈,而致質量下降,市場逐漸萎縮,漆器逐轉向揚州、福州一帶為主。溫州堆漆藝人開始流向民間,並以古建、廟宇、家具與嫁妝用品裝飾為主。
據記載,紹興花天雕酒罈堆漆工藝也是相傳明時紹興水災,災民流落溫州,有人學會溫州堆漆工藝後,返回紹興,並運用於紹興酒罈裝飾,所以紹興的花雕酒“堆起”工藝,主工藝材料與表現手法很接近於溫州清民時期的堆漆藝術。長沙砂子塘漢墓的年代在漢武帝前,墓棺兩側、山峰、垂柳、虎豹、蟋龍其皆用漆灰堆起,在手法上很接近後代的堆漆。
明清後的溫州民間堆漆藝人,為了同行間的競爭,一般都身兼多藝,不僅善於堆漆、雕漆、塑佛,還普遍學會運用漆器多種工藝技法。如彩繪(相當於漆器描飾門),戧金、填漆、脫胎等。由於藝人們多數來自農村,並帶有亦互亦農的性質,所以表現的堆漆題材除廣泛表現於宗教、歷史故事及民間傳說以外,還描繪花鳥、走獸及圖案等,但更多是反映江南的水鄉風光,普遍帶有濃厚的民間鄉土氣息,這些都構成了早期甌塑基本特色。
清末民初,溫州堆漆名藝人謝森寶又將漆灰材料改成為油灰材料,始稱為油坭塑。甌塑藝術經過長期的演變和創新,在技藝、技法、工藝材料、表現形式至題材內容等方面都產生了很大的飛躍。它廣泛吸取中西雕塑、繪畫藝術及現代藝術理念。環境空間學、功能學、構圖學、色彩學等學科的運用更為成熟。題材上大膽突破傳統的束縛,除宗教、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外,更多的是描繪山水風光、名勝古蹟等內容。品種也從掛屏、家具、台屏、掛鐘、小首飾箱等,擴大至現代建築浮雕、壁畫、裝飾圖案及藝術掛件等。
新中國建立後,在黨的“雙百”方針鼓舞下,甌塑藝人們重新從民間匯集到一起,對傳統溫州堆漆進行挖掘,創作甌塑工藝品出口。
20世紀50~80年代初期,甌塑藝術得到了較大的發展。
50年代中期,藝術家們對甌塑材料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和嘗試。先用做瓷器原料的白陶土代替傳統材料瓦灰。然後融入熟桐油,經過高溫沸煮的熟桐油,產生了很強的粘性和韌性。再加入礦物質顏料,經過不斷糅合和捶打後。就製成現代甌塑的材料油泥。油泥經過長時間陰乾後會變得堅硬如石。這些油泥不僅保留了傳統堆砌材料原有的附著力強的特點,而且又有了色澤鮮艷、色種豐富、不易褪色、造型方便等新的特徵。經過材料改革的堆砌工藝才正式被命名為甌塑。 由於材料局限被突破,在彩繪基礎上,甌塑藝術開始了新的發展階段。這一時期的甌塑吸收各個造型藝術的特色,油畫、水粉、國畫中的寫意、工筆等,自身的風格逐漸多元。在題材上也大膽突破傳統的束縛,山水、人物、花鳥作品大量湧現,一時呈現出百花齊放,欣欣向榮的局面。
1957年溫州藝術雕刻廠成立,設甌塑車間,藝人們積極創新,不斷開拓市場。製作的屏風、掛棚、家俱等各類擺飾工藝品,大量出口國外。由於新型材料的運用,甌塑工藝在藝術創作上也展現出勃勃的生機。這一時期的甌塑吸收各個造型藝術的特色,創作了許多反映現代題材的作品。為區別於其他傳統堆漆藝種,1959年溫州市人民政府正式命名為“溫州甌塑”。
1962年,又被命名為溫州優秀傳統文化“四甌”之一。溫州甌塑是浙江省著名的特色傳統工藝品,與“黃楊木雕”“東陽木雕”“青田石雕”並稱“浙江三雕一塑”。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浙江省與溫州市政府認定的省、市級“優秀傳統工藝美術品類”。同年溫州甌塑廠建立,甌塑出口工藝品覆蓋四十多個國家與地區。1971年,為杭州飛機場大廳創作了大型插屏《韶山》與大型小條屏《四季花鳥》等一批富有時代氣息的作品,引起了領導與專家的關注,認為甌塑在反映現代題材尤其在表現風景方面前景廣泛。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在以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周錦云為代表的甌塑代表性傳承人的帶領下,甌塑藝術進入現代建築壁畫領域。經過長期的探索與創新,以其特有的藝術風格和裝飾效果取得了顯著成功,許多國內外著名的文化標誌建築與文化旅遊景點、政府辦公樓、博物館、宗教場所大量予以採用。90年代初,周錦雲大師為開拓甌塑與建築裝飾結合市場,創辦了“溫州雲藝裝飾有限公司”,該公司集工藝美術與建築裝飾、設計、施工、生產、經營、貿易、科研、培訓為一體,以進一步開拓國內外甌塑藝術市場為已任,先後在德國、美國、加拿大、荷蘭、澳大利亞、匈牙利、日本、韓國、阿聯、巴哈馬、高棉、香港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從事政府辦公樓、中國城、酒樓、賓館等的甌塑與環境藝術的設計、施工、製作,輸出高品位的裝飾成品、構件與藝術品及進行藝術表演和交流,使甌塑藝術之花開遍世界各地。
甌塑藝術曾受到敬愛的周總理、陳毅元帥夫婦、尼克森總統、西哈努克親王、蒙巴托總統和藝術界巨匠及社會各界政要名人的高度讚譽,尤其是1972年敬愛的周總理同尼克森總統訪華,抵達杭州機場時,認真觀賞了陳設與此的甌塑大型風景插屏作品,作了極其重要的講話:“很好,很有價值。這種藝術品不要失傳,要把這種藝術人員組織起來,還要培養新藝人,目的是使這種藝術保留下來,傳下去,這種藝術品還要在國內外展覽。”甌塑藝術多次被世界二十多個衛視及中央台、香港鳳凰衛視台、河北台、浙江台等拍成電影、電視專題片及刊登在《人民中國》、《人民畫報》、《藝術世界》及國外許多刊物,人們深深地被這一獨特的藝術所吸引並發出由衷的讚賞。
1997年,國務院頒布了《傳統工藝美術保護條例》與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辦法,甌塑藝術得到了省、市人民政府巨大的關懷與扶持。甌塑藝術已在二十多個國家與地區進行藝術裝飾,作品展覽與藝術表演,並被國內各大城市一百多家高級建築室內藝術裝飾與收藏。如北京人民大會堂浙江廳《西湖天下景》、《枸子豐收》、北京中南海會場《和平之春》、杭州雷鋒塔《西湖全貌》、杭州香格里拉飯店大堂(五星級)、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北京燕山大酒店《萬里長江圖》、《潑水節》、西藏拉薩體育館《迎親圖》、寧夏自治區會議中心《塞北江南》及山東貴和皇冠大酒店大堂(五星級)、山西《鸛雀樓》、山東《蓬萊閣》、安徽《包公廟》、山東《劉公島》、江西《滕王閣》、杭州《城隍閣》,寧波《孔廟》、福州溫泉大酒店大堂(五星級)、紹興行政中心、紹興鹹亨大酒店、浙江省人民大會堂、杭州新客站大廳、杭州西子國賓館、溫州市行政中心、省、市人民大會堂、市人大、政協大樓、市博物館等,都以甌塑藝術作為大型主題建築浮雕壁畫裝飾與收藏。
21世紀初,甌塑當代繼承者楊忠敏創辦溫州市甌塑文化藝術有限公司,主要開發甌塑禮品、甌塑壁畫、甌塑創意品、動漫甌塑等,力圖把工藝美術、文化創意、服務等相結合開發甌塑時代創意藝術品,誓將甌塑這項溫州獨有的珍貴文化藝術推向國際。

傳承代表

周錦雲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是甌塑藝術的代表人物。在傳統藝術結合國內外高級民用建築環境藝術裝飾上取得了驕人成績,多次獲得“魯班獎”等獎項。據他介紹,他是以寧夏奇特的地理風貌、西夏古代文明和寧夏民族團結為主要內容進行設計的。火石寨、六盤山紅軍長征紀念亭、涇河源頭、須彌山石窟、沙坡頭、賀蘭山、西夏王陵和繞銀川城而過的黃河、沙湖等美景盡收壁畫之中。

發展現狀

文革開始後,作為純欣賞性的甌塑被停止了出口。產量也迅速萎縮。這不僅僅嚴重影響了甌塑的創造,也使廣大滿懷激情的年輕人對甌塑和自我的前途產生疑惑和憂慮。值得慶幸的是,一件意外的事情改變了甌塑的命運,1972年,當時正陪同尼克森訪華的周恩來總理對掛在杭州機場一幅大型甌塑壁掛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和關心。喜訊傳來,東方的立體油畫聲譽鵲起。來自總理的關心又重新使像周錦雲一樣的年輕人點燃了創作的激情。
製作成一件甌塑成品,通常需要耗費一個或幾個藝人數周乃至數月的時間。甌塑作品製作完成後,會放在陰暗乾燥的房間內陰乾。一般經過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這些柔軟的泥團將變得堅如磐石。
八十年代後期,甌塑作為傳統民間手工藝也積極探索自我的生存空間,如何使甌塑在現代環境為人們服務,成為甌塑創造者思考的問題。
近些年來,在所有藝人的不斷努力下,作品大膽地以新的形式和內容走向千家萬戶,家庭裝飾性壁掛成為它的主要形式,這種形式繼承著傳統堆砌工藝的實用性和觀賞性。

傳承意義

甌塑藝市場雖看好,卻因學藝難、效益低,而後繼乏人,使此項傳統手工藝的傳承發展出現危機。
甌塑保護與傳承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點:甌塑資源消亡速度快;傳承意識參差不齊;建設專項資金未能落實在刀刃上等。在當前,甌塑藝術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改變傳統的、落後的理念,不斷提高創新創意的能力,參與市場競爭。同時,傳承、創新、發展甌塑藝術,還需要政府、社會的共同努力,建立全方位的機制、搭建更多創新平台、培養更多傳承人……讓甌塑這項溫州獨有的民間藝術為溫州的文化建設添磚加瓦。
甌塑藝術要不斷提高創意創新的能力,要積極吸取其他藝術門類的營養和經驗,適應現代人的審美需求,這樣的傳統工藝才有希望、才能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