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坑村(福建省寧德市柘榮縣楮坪鄉洪坑村)

距徽州城區岩寺鎮十公里地的洪坑自然村,歷史文化積澱厚重,猶如一座徽州文化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洪坑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徽州城區岩寺鎮
  • 人口:1604人
簡介,觀景,土樓群,千古故事,奎聚樓,福裕樓,如升樓,旅遊指南,行政隸屬與交通位置,村落與居民,建築景觀,物產經濟,

簡介

洪坑村洪坑村
查洪坑洪氏本姓宏.因辟唐明皇諱,易姓洪,始祖為江西豫章(今南昌)人。
他們為避唐末黃巢起兵戰亂,有文信、文行、演宗、保慶四公為首安身立命,於是攜家帶眷遷來萬山叢中的徽州一處杳無人煙的山坳里扎棚而居,在他們眼裡這是“亂世避難,治世隱居”的世外桃源,為著生產生活對外聯繫的方便,即以“洪源里”為村名(今之洪坑村),民以食為天,填坑造田挖塘蓄水耕種糧食,維持生計,繁衍人口。
隨著孔孟儒家思想的廣泛傳播,相鄰程、朱理學秉其衣缽繼續張揚,似及徽州人稠地少,力耕所出不足以供的困擾,讀書取仕、亦儒亦賈、官商並蓄,便成了洪坑村一代代人謀求生活出路的必然選擇。
自北宋景德二年(1005)至清代嘉慶十四年(1849)的844年中,這裡共舉
洪坑村洪坑村
進士18人(其中狀元。榜眼各1人)單人17人,建於明代弘治十一年(1498)的,洪氏世科坊上捶有其名,和建於清代乾隆二年(1237)的進士洪本仁牌坊,以洪瑩狀元廳、洪遠家廟等雖已蒼老破舊,至今猶存,這是該村歷史輝煌的佐證。

觀景

洪坑是一個悠靜的地方。三月的一天,背著行旅包,出了永定汽車站,穿過金豐大山。車在山上轉,鳥在林中鳴,公路兩邊蒼松翠綠欲滴,土樓星星點點散落在村莊中。在微風中,時有清香透過車窗撲鼻而來,讓人舒爽無比。
洪坑村洪坑村
不到40公里路就來到了洪坑。這裡沒有工廠,空氣清新,瀰漫著的山花淡淡的芬芳。天空乾乾淨淨,在柔和的陽光中,一切都像透明的。
沿著一條公路往村里走,公路很乾淨,像剛被沖洗過似的,沒有一絲纖塵。公路兩旁是長長的山谷,一條小溪夾在公路和山谷中間逶迤流過。
山上長滿蒼翠的松林、葉芽初綻的柿樹、綠油油的膨蜞菊,映山紅正開著粉紅色的花;溪邊榕樹婆娑,芭蕉樹輕舞著豐滿的葉子,垂柳依依,翠竹叢立、李樹和桃樹剛穿上新的衣裳,野草吐出或濃或淡的新綠。在透明的天空下,自然無意有意間把整個村莊都沫成醉人的綠中,容易使人酣然進入美的夢鄉。
洪坑村洪坑村
溪水很平靜,也很清澈,一眼可以看見躺在溪底的鵝卵石。幾個年輕婦女在青條石板上揮動著棒槌敲打著衣裳,有說有笑,在笑聲中濺出的水花迅速散開,跑得無影無蹤。五、六隻休閒的鴨子在水中嬉戲。漸漸地聽見“嘩嘩”聲,只見兩部古老的水車不知疲倦地在溪里歡快著扭動著圓潤的身體,仿佛向遊人訴說著洪坑的變遷。
在水車邊屹立著一座建於清朝嘉慶年間的天后宮,是供奉媽祖的廟宇。媽祖原名林默娘,一生勤勞善良,慈悲為懷,行善濟世,在驚濤駭浪中拯救過許多漁民和商船,據說在一次拯救漁民中遇難。死後被尊奉為“海上女神”,人們紛紛建廟祭祀懷念。由於洪坑均為林姓,所以當地人又尊稱媽祖為姑婆。每年農曆3月和9月都要舉行隆重的紀念活動。每逢初一、十五,天蒙蒙亮,家家戶戶都要上香朝拜。
洪坑村洪坑村
土樓是洪坑的主人。沿溪而上,在青山、綠水、翠竹、拱橋和田園中,隨處可見大小不一、方圓各異的客家土樓。
至今猶存30多座明清時期的土樓,它們錯落有致,讓人眼花繚亂。追溯歷史,早在1200多年前,永定客家先民將中原建築藝術發場光大,取之於大地,將生土、砂石和竹片經過加工後夯築成和大自然和諧統一的土樓民居。土樓拆毀後回歸自然,特別適宜環保,沒有鋼筋水泥、瓦礫磚塊的污染,引起了許多環保人士的極大興趣。
洪坑曾是個喧囂的地方。永定曬煙在清朝康熙後期以色、香、味特佳開始脫穎而出,在乾隆年間被皇帝御賜為“煙魁”,列為“貢品”。於是生產切菸絲的煙刀業便應運而生。在十九世紀中後期,洪坑林氏家族打制的煙刀暢銷各地、十分紅火,尤其是林仁山三兄弟生產的“日升牌”煙刀質量特佳,在上海、廣州等大商埠獨占鰲頭,外銷日本、東南亞。林家兄弟很快富甲一方。林家兄弟致富後,廣置產業,四處修橋、築路、建涼亭、辦學校,為鄉鄰做了不少公益事。二十世紀初期, 由於日本機器大規模生產的煙刀物美價廉,致使洪坑手工煙刀業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逐漸走向衰亡。
洪坑村洪坑村
如今,已經無法找到當年熱火朝天的場景,只有帶著一種敬仰的心情走進他們給後人留下的福裕樓和振成樓兩座雄偉壯觀的土樓,感受當年他們複雜的心境了;只能讓思緒隨著偶爾傳來的幾聲“叮噹、叮噹”打鐵的響聲去想像當年的喧囂了。
洪坑村洪坑村
或許這幾聲打鐵聲也將隨著時間的流失,匯入歷史的記憶深處。在喧囂過後是沉寂,是心靈的吶喊,是痛苦的探索。林氏三兄弟在遠離城市、偏僻的山區里,建起了當地第一所頗有西方建築風格的新式學堂——日新學堂,傳授西方先進科學文化知識。
從校門對聯:“訓蒙心存愛國,為學志在新民”足見他們的胸懷和對後代的殷切期望。他們的後人和鄉人從此開始了新的更為艱辛的歷程,走向更為廣闊的天地。

土樓群

位於福建省永定縣湖坑鎮東北面的洪坑村。13世紀(宋末元初)林氏在此開基,2000年有638戶2310人居住在該土樓群內。林氏先人在此開基時所建方形土樓崇裕樓、南昌樓已坍塌。現存明代建造規模較大的土樓有峰盛樓、永源樓等13座,清代建造規模較大的土樓有福裕樓、奎聚樓、陽臨樓、中柱樓等33座。土樓造型主要有正方形、長方形、圓形、五鳳樓、半月形及其變異形式。
洪坑村洪坑村
此外還有以生土建造的天后宮、日新學堂、林氏宗祠、關帝廟等。奎聚樓、福裕樓、如升樓、振成樓為該土樓群的傑出代表,其中振成樓、福裕樓、奎聚樓於2001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位於湖坑鄉洪坑村,建於1912年,占地5000平方米,懸山頂抬梁式構架,分內外兩圈,外圈4層,每層48間,按八卦形設計,每卦6間,一樓梯為一個單元。卦與卦之間築防火牆,以拱門相通。振成樓的祖堂是一個舞台,台前立有四根周長近2米、高近7米的大石柱,舞台兩側上下兩層30個房圈成一個內圈,二層廊道精緻的鑄鐵花格欄桿,是從上海運到此樓嵌制的。大廳里門楣上有民國初年黎元洪大總統的題字。
1986年4月在美國洛杉磯舉辦的世界建築模型展覽會上,振成樓曾與雍和宮長城並列展出。引人矚目,轟動一時。
洪坑村洪坑村
建於公元1901年,距今近百年。據說樓主林高林原先缺少住房。後得一夢:一輪紅日下落此地。他認為此地建房好,便千方百計籌措資金,自己出工挑土用了三年時間才建成這座最小的圓樓。為什麼命名為如升樓?是因樓小,像客家人昔時用竹筒做成的量米“米升”。許多遊客稱之為“袖珍土樓”。如升樓是單圈結構,樓底直徑僅有8米,屋內天井圓形,屋頂瓦面內側連緣為八卦形,外側邊緣為圓形。
位於湖坑鎮洪坑村,是永定府第式土樓的傑出代表,富麗堂皇。公元1880年開始興建,耗資十多萬光洋,經歷三年時間才建成,占地面積7000餘平方米。該樓由樓主三兄弟(林仲山、林仁山林德山)的朋友汀州知府張星炳設計。其結構特點:在主樓的中軸線上前低後高,兩座橫屋,高低有序,主次分明。樓前有三個大門,在主樓和橫屋之間有小門相隔,外觀連成一體、內則分為三大單元。樓門坪和圍牆用當地河卵石鋪砌,做工十分精細與大自然環境渾然一體,十分和諧。外形像三座山,隱含樓主三兄弟“三山”之意。樓名也是張星炳題寫。
奎聚樓建於1834年,用了近五年時間建成,已有160多年歷史,占地6000餘平方米,高約15米,現住24戶,107人。一百多年裡,樓里考取進士和官至七品以上的有4人,大學生有20多人,海外華僑有40多人,正如大門對聯所言:“奎星郎照文明盛,聚族於斯氣象新”。 奎聚樓的建築特點是中廳高,兩廂低,經160多年風雨,巋然如山。
洪坑村洪坑村
位於湖坑鎮下南溪,依山傍水,風景十分秀麗。建於1913年,占地面積4000多平方米,共有3個廳堂,96個房間。中廳高二丈、寬二丈二,兩邊是花崗岩石柱,上刻“振興有慶瞻輪奐,福履同綏頌熾昌”的對聯。樓外的右邊是昔日的制煙工場、工人住房等;左邊已坍塌的建築原先是一座西洋式學堂和遊藝場所,“文革”期間被毀。
是一座圓形土樓,坐落在新南村,建於1880年。衍香樓樓名的含義是”繁衍子孫昌盛發達,書香門第世代流傳”。樓外大門上書”大夫第”,兩旁對聯是:”積德多蕃衍,藏書發古香”橫披是”詩禮傳家”。現居住在衍香樓里的有16戶,近百人,其中教師25人,大中專生32人。歷代以詩書傳家,是典型的書香門第。
洪坑村洪坑村
環極樓坐落於南中村。創建人是蘇卜臣,於清康熙癸酉年(1693年)建成這座土木結構、規模宏大、氣勢壯觀的大圓寨。全樓四層,高約20米,樓的直徑43.20米,周長130米,底層牆厚1.70米,牆頂0.9米;第一層32間(作 廚房與餐廳),並設有一個較大的門廳與正廳、第二層34間(作貯倉),第三、四層各34間。
樓的內環建有二廳十室(作待客之用)與男女浴室各二間。樓內走廊寬1.56,樓外檐廊寬1.82米。樓門高2.96米,寬3.4米,加釘了鐵皮。樓的內外各有水井一口。樓外附屬建築還有臥室16間、馬房8間、碓磨房6間。環極樓現住有21戶,116人。

千古故事

永定土樓,數不盡,看不完,但有兩座非看不可,否則枉了土樓之旅,有“土樓王子”之譽的“振成樓”就是其一。樓內演繹一個個千古流傳的故事,引人入勝。
洪坑村洪坑村
振成樓由內外兩環樓構成。外環樓高四層,每層四十八間,按《易經》的“八卦圖”布局建造,分八卦;卦與卦之間築青磚防火隔牆,隔牆中開設拱門,關門自成院落、互不干擾,開門則全樓相通、連成整體。這是振成樓的一大建築特色。
內環樓分兩層,一樓的鏤空屏門和二樓的走廊鑄鐵欄桿,古樸典雅,精緻美觀。內環樓當中仿西洋式裝修的中堂大廳,寬敞明亮,是一個多功能大廳,既為全樓人婚喪喜慶的場所,又為族人議事聚會的大廳,還是接待賓客或演戲觀戲的地方。廳中石柱石樑構架支撐,呈三角形屋頂,酷似希臘雅典的神廟,而重達數千斤的石柱、石樑在八十多年前一無公路、二無汽車、三無機械作業的情況下,如何運進樓內並架構起來,讓今人也難以想像。
“土”、“洋”相對,在振成樓中得到鮮明體現。磚木結構並仿西洋式裝修的內環樓,別於架梁式土木結構的外環樓,有“外土內洋,中西合璧”之風,為土樓中罕見。
洪坑村洪坑村
樓中內、外環樓間東西兩側,各有一口水井,剛好位於八卦陰陽兩極上。東邊水井處於陽極,相傳建樓之初,不少打工仔喝了此井之水,後都成了工匠師傅,就有了“智慧井”之說。西邊水井在陰極,水質清洌甘甜,常飲此水者皮膚嬌嫩、烏髮鮮亮,男的英俊、女的靚麗,而俗稱“美容井”。遊人到此,少不了要喝口井水,好變得聰明點、漂亮些。更為奇特的是,兩井間距不過三十米,同處一水平面,卻水溫、水位和水的清澈度各不相同。
樓中還有一聯,“帶經耕綠野,愛竹嘯名園”,內含一個被稱為“字王”的“帶”字,字中有字,字能造句,據說這個“帶”字可分解出一百多個字來,奧妙無窮。樓主為此懸賞,請高人破解其中奧秘,常常引得遊人抓耳撓腮。
有了這一個個故事,榮登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列的振成樓讓遊人嘆為觀止。
它曾與北京長城、雍和宮的模型並為中國古建築代表,一道亮相美國洛杉磯國際建築模型展會,轟動一時。
洪坑村洪坑村

奎聚樓

這是一座宮殿式結構的方樓,依山而築,遠觀頗有“布達拉宮”般的氣勢。從高處看,樓宇與背後的山脊連成一體,有如猛虎下山,奎聚樓即是“虎頭”。此樓是清朝翰林學士巫宜福根據虎形地理特點設計的,他與樓主林奎揚是結拜兄弟。
中門平時不開,貴客來到,才開中門迎接。樓內檐粱雕刻十分精美,可惜“文革”期間受到破壞。
歷時三年建成的這座土樓,高約十五米,前後樓建築依山就勢前低後高,構成豐富的外觀形象,與起伏的山巒遙相呼應。外牆厚實,只在頂層開窗,並僅辟一個大門出入,極其封閉。樓內左右披屋中各有一口水井,井台上部蓋頂,並開一小天窗,既防了雨天淋雨,又便於打水,這是此樓一大特色。最有特色的當是中堂前處理成兩層的樓閣式,作歇山垂檐頂,與後樓的腰檐相連,形成四層重疊的屋檐,樓閣與層疊的屋檐使方樓內院景觀別具一格。
奎聚樓建於一八三四年,占地六千平方米,現住二十餘戶百餘口人。一百多年來,樓里人丁興旺,人才輩出,功名顯赫,考取進士和官至七品以上的有四人,大學生有二十多人,海外華僑有四十多人,正如大門對聯所言“奎星朗照文明盛,聚族於斯氣象新”。

福裕樓

福裕樓是永定府第式土樓的傑出代表,為洪坑方形土樓之首。公元一八八零年開始興建,耗資十萬光洋,歷經三年建成,占地七千多平方米。
洪坑村洪坑村
該樓由樓主朋友汀州知府張星炳設計,仿西洋式建築風格,富麗堂皇。大樓依山面水、山清水秀,院外門樓因風水原因而旋轉一個角度斜對水口,進入院內是一個寬闊窄長的前院(樓坪),照壁前、小溪旁的護牆與地板用河石砌築,構築精細,與大自然渾為一體,十分和諧。
前樓是兩層樓房,與兩側三層的橫屋相連;後樓五層與兩橫相接,構成四周高樓圍合的更具防衛性的布局,實際是府第式土樓發展到方樓的過渡類型。中堂為磚木結構樓閣,雕樑畫棟,精緻華麗。中堂與兩側的接廊及前後廂房,將樓內分隔成大小六個天井,使空間層次更加豐富。樓外兩側分置廁所,確保樓內清潔衛生。
據樓主林氏族人講述,樓主之父曾任清朝“朝政大夫”,官四品,所以才準予建造這種宮殿式的住宅。整座建築中軸對稱,屋宇錯落,氣勢軒昂,最盛時居住二十七戶兩百餘人。
其樓名亦為汀州知府張星炳所書,兩邊對聯“福田心地,裕後光前”,既闡明了樓名,又表達了樓主的追求。

如升樓

如升樓,建於公元一九零一年,乃迄今發現的最小的圓樓。直徑為十七米,樓高三層,只開十六間,為內通廊式
的單圈圓樓,小巧玲瓏。設一個大門,正對大門是中廳,內院中有一口水井,左右兩部樓梯,樓梯間一側為土牆隔斷,可以起到隔火作用。圓樓住六戶人家,內院直徑只有五米,雖樓內空間極小,但整座土樓家居聚湊,井然有序。
相傳,樓主原先家中缺少住房,後得一夢“一輪紅日下落此地”,便千方百計籌措資金,自已出工挑土,用了三年時間建成如此圓樓。因樓小,外觀形似客家人用竹筒做成的量米工具“米升”,故名如升樓。許多遊客又稱之為“袖珍土樓”。據說,取名“如升樓”還有更深一層意思,那就是寄託樓主的美好祈願——如日東升、光明萬年。

旅遊指南

氣候與游季
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21.1℃,全年皆可旅遊,尤以8月為最佳游季。

行政隸屬與交通位置

洪坑村位於楮坪鄉中部,東鄰楮坪洋邊村,西靠蘇家洋村,南至社坪村,北與仙嶺、洋坪村交界,是近海內陸高海拔山區村。
主村位於東經119°47′16″,北緯27°13′28″,海拔681.9米,村內最高海拔880.3米,最低海拔587米。

村落與居民

全村共有4個自然村, 1個移居新村,13個村民小組, 388戶,1604人,其中:洪坑村194戶779人、灣斗66戶288人、嶺兜61戶249人、東門岔67戶288人。全村常年外出務工181戶723人。
全村土地總面積8610畝。農田1143畝,林業用地5501畝,茶園313畝,果園60畝;林業用地有:用材林2297畝,新炭林716畝,防護林1171畝,經濟林514畝,竹林344畝,無林地面積459畝,其中:荒山230畝、採伐跡地125畝,暫未利用地104畝。全村森林覆蓋率達58.6%。2006年村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登記林權發證5894畝。

建築景觀

登雲橋:單孔石拱廊屋橋,南北走向,長19.2米,寬4.2米,跨度5.2米,距水面高5.3米。橋屋7扇6開間共28根立柱,抬梁式木構架,單檐雙坡頂。現存木構部分為清代建築。橋北端路邊岩壁上有元代摩崖石刻,字幅高1.35米,寬1.1米。首題橫刻“登雲橋”三字,每字高0.21米,寬0.25米。正文直下楷書17列,內容為橋記。全文風化嚴重,可辨“大元至正二十四年甲辰歲(1364)九月吉日重記”。
附屬文物:橋廊西端南側立清同治十二年重建該橋碑記一通,碑身高1.3米,寬0.66米,厚0.08米;座高0.5米,寬0.7米,厚0.3米。此橋已列入縣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

物產經濟

現有2個林業基地,一個村辦林場。
樓中樓”,結構造型完全一模一樣,不分尊卑。樓內設有木製通廊,可通各個房間,整個布局環環相扣,結構緊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