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門寺塔基與地宮

法門寺塔基與地宮

法門寺基與地宮,佛教遺址,位於中國西北部陝西省扶風縣。為了解唐代的歷史、文化,尤其是佛教藝術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法門寺塔基與地宮
  • 年 代::塔基有唐代明代建造的
  • 發掘年代::1987年。
  • 起源:法門寺為供奉舍利而建塔
基本簡介,背景介紹,

基本簡介

塔基有唐代明代建造的,地宮建造於873年。
發掘年代:
1987年。

背景介紹

法門寺始建於東漢時期,唐代時大加擴建,為其全盛時期,以後歷代均有所修繕。法門寺塔基與地宮是1987年在清理法門寺塔過程中意外發現的。在地宮中出土有世界上僅存的佛祖真身指骨舍利1枚,仿造影骨舍利3枚,大量佛像和法器,完整的唐代茶道文化器具以及大量唐代的金器、銀器、瓷器、絲綢、雕塑、繪畫等藝術品數千件。這批遺物數量之多、系統性之強、內容之豐富,均為中國唐代考古所僅見。
法門寺為供奉舍利而建塔,又因塔而建寺。該塔原名阿育寺,相傳建於漢代桓帝時期,到唐代時因佛教的特殊地位而備受重視,先後有高宗、武后、中宗、肅宗、德宗、憲宗、懿宗和僖宗八位皇帝六迎二送供養佛指舍利。宋金元之時,該塔仍氣勢恢宏,到明清時,逐漸衰落。 1981年,法門寺因年久失修在風雨的侵襲中半邊倒塌,1986年政府決定重建,87年2月底重修寶塔。1987年,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單位對塔基及其外圍進行了發掘清理,發現了唐代塔基和明代塔基。明塔塔基略呈圓形,夯築,東西直徑約19米,南北約20米,基槽與明代的八角十三層磚塔底部完全吻合。唐代塔基為方形,青石砌邊,夯築,邊長26米,唐塔比明塔大,且設有迴廊。
同年4月3日,在塔基正中部位發現了唐懿宗鹹通十四年(公元873年)建造的地宮藻井蓋,隨後,經過考古隊2天的努力,在羅漢殿之北發現了宮口。
如圖中所示,地宮位於塔基的正中位置,呈甲字型結構。地宮南側是一條隧道,盡頭所立2塊石碑《大唐鹹通啟送岐陽真身志文》和《監送真身使隨真身供養道具及金銀寶器衣物賬》詳細記載了法門寺寺廟的沿革、佛指舍利及鹹通年間迎佛骨的盛事和唐僖宗送回佛骨以及諸多賞賜的經過,還有賞賜物品的清單。 隧道盡頭與地宮前室相連,前室結構與隧道相似,遺物多集中於北部,以漢白玉的阿育王塔為中心,一對石獅置於北壁兩角,還有石函、銅錫杖、蹀躞十事、白瓷瓶等,在其中部及阿育王塔旁是兩大包絲綢衣物。其後是中室,結構與前室相同。中央是一座漢白玉的靈帳,其前正中置一銅熏爐,其後正中靠北壁置一大型銀風爐,兩旁各一護法天王。風爐和天王前有秘色瓷、漆盒、捧真身菩薩等和大量絲綢。最北面是後室,主要文物集中於此,有八重寶函,函頂蓋上放一尊鎏金菩薩像,寶函兩側有石雕護法天王,四角分立4個閼迦瓶,室內面積太小,許多器物都是分層放入的。
地宮出土的遺物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佛骨舍利,共4枚,分別供奉於地宮後室的八重寶函之內、中室的漢白玉雙檐靈帳之中、後室的秘龕內、前室漢白玉阿育王塔內的銅浮屠中。經鑑定,藏於秘龕中的第3枚為釋迦牟尼的真身遺骨,另3枚是影骨。另一類是為供養舍利而奉獻的物品,有金銀銅鐵器、瓷器、琉璃器、珠寶玉器、漆木器、石質器、雜器及大量的紡織品和錢幣。
八重寶函乃唐懿宗賜贈,最外層是一個檀香木函,裡面套裝著三個銀寶函、兩個金寶函、一個玉石寶函和一座單檐四門純金塔,但因最外層為檀香木銀棱(錄皿)頂寶函出土時已殘朽,故只見七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