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門寺地宮遺址

法門寺地宮遺址

法門寺地宮遺址是唐法門寺塔基中心建築遺址。法門寺是歷史悠久的佛教名剎,位於扶風縣北10公里的法門鎮。寺院因藏有佛指舍利而在唐代盛行一時。寺院在明代築有13級磚塔,後往歷代重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法門寺地宮遺址
  • 地理位置:唐法門寺塔基中心
  • 罕見經卷:《晉寧藏》和《毗盧藏》
  • 舍利:四枚
遺址簡介,罕見經卷,清理髮掘,四枚舍利,概況,第一枚舍利,第二枚舍利,第三枚舍利,第四枚舍利,珍貴文物,金銀器物,秘色瓷器,琉璃器,石刻文物,紡織品,

遺址簡介

至1981年秋,真身寶塔因連日淫雨倒塌,塔內所藏的造像和經卷跌落。經過清理,發現有宋刻《毗盧藏》20殘卷,元刻《晉寧藏》579卷,元刻《秘密藏》33殘卷,清抄《妙法蓮花經》7卷,民國抄經200餘卷。其中《晉寧藏》和《毗盧藏》是今已十分罕見的珍本經卷,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版本價值。
1987年4月,因修建新塔在清理殘塔基時,發現了距地表約一米多的唐代塔下地宮。唐代皇室多次迎送的佛指舍利和供奉的多種珍寶都原封不動地置於地宮。

罕見經卷

至1981年秋,真身寶塔因連日陰雨倒塌,塔內所藏的造像和經卷跌落。經過清理,發現有宋刻《毗盧
藏》20殘卷,元刻《晉寧藏》579卷,元刻《秘密藏》33殘卷,清抄《妙法蓮花經》7卷,民國抄經200
余卷。其中《晉寧藏》和《毗盧藏》是今已十分罕見的珍本經卷,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版本價值。
1987年4月,因修建新塔在清理殘塔基時,發現了距地表約一米多的唐代塔下地宮。唐代皇室多次迎送的佛指舍利和供奉的多種珍寶都原封不動地置於地宮。

清理髮掘

法門寺唐代地宮的清理和發掘遺蹟包括明代塔基、唐代塔基和唐代地宮三個部分。發掘總面積為1300平方米。明代塔基疊壓在唐代塔基之上,近於圓形,下用夯土築成。唐代塔基包括外圍部分和中心方座兩部分。其外圍為一正方形,由五層夯土築成。夯土之中沿周邊分布著19個唐木塔的支架柱礎。中心方座在塔基中部的方形夯土台基,其正下方,對著唐代地宮後室基槽。
唐代地宮坐北向南,近於“甲”字形布局。長21.2米,寬2—2.55米不等。地宮前有21級踏步漫道,下為長方形平台,經台後甬道即為前室,入里為中室(主室),最里為後室和後室秘龕。踏步漫道、平台和秘龕由方磚鋪成;甬道和前、中、後室全用石塊構築。除了前室門前有兩通碑石之外,四枚佛指舍利和各類文物出自前室、中室和後室之內。從發掘情況來看,法門寺唐代的地宮是迄今所見最大的塔下地宮。

四枚舍利

概況

法門寺唐代地宮內供奉有四枚佛指舍利,現在按發現的先後順序分別稱為第一枚、第二枚、第三枚和第四枚。其中第三枚是釋迦牟尼的真身指骨舍利,又稱靈骨,另三枚是唐代所做的複製品,又稱影骨,四枚舍利在佛教徒心目中是同樣的神聖。它們的關係正如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所說:“影骨非一亦非異,了如一月映三江。”出土時,四枚舍利被分別安置在地宮不同位置的不同器皿中。

第一枚舍利

第一枚舍利 (影骨)為玉質,面世於1987年5月5日凌晨1時,為陰曆四月初八,即佛祖釋迦牟尼2552年的誕辰日。是感應還是巧合?真是令人不可思議。這枚舍利安置在唐懿宗所賜、用紅錦袋盛裝的八重寶函內,八重寶函是整個地宮最重要的供奉物,安置在地宮北壁正中位置。
第一枚舍利第一枚舍利
八重寶函依次是:
第一重——寶珠頂單檐四門純金塔。
第二重——金筐寶鈿珍珠裝珷玞石寶函。
第三重——金筐寶鈿珍珠裝盝(lù)頂純金寶函。
第四重——六臂如意輪觀音曼荼羅盝頂純金寶函。
第五重——鎏金如來坐佛說法盝頂銀寶函。
第六重——素麵盝頂銀寶函。
第七重——鎏金四天王盝頂銀寶函。
第八重——銀棱盝頂檀香木寶函。
最外層(第八重)上面,雕鏤窮奇,描金加彩,雕刻有釋迦牟尼說法圖、極樂世界、禮佛圖等極為莊嚴肅穆壯觀的畫面。第七重有鎏金四天王護衛圖案,頤丰姿壯,生動威武。第六重為素麵盝頂,十分雅致。第五重為銀寶函,是鎏金如來說法,生動逼真。第四重是盝頂純金寶函,頂部與寶函四周,均以金框寶鈿珠裝飾,頂端四面有八簇寶花,中心為一大簇寶花,四周每面有七片瓣花,圍積成一朵大花。三重疊羅,清淨無染。第一重為最里一重,是一座純黃金塔,四面塔門暢朗,金簡瓦蓋頂,頂部有金質蓮花朵,捧托金珠頂,塔座是純金方台,每部位都有花紋綢縷,維妙維肖,華貴莊嚴。塔座上有一小銀柱,僅11毫米高,盤為細頸鼓腰狀,喇叭口徑處雕12朵如意雲頭,鼓腰上二平行線連為四組三鈷紋桿狀十字團花,襯以珍珠紋,腰底為蓮瓣形,銀柱托底也呈八瓣蓮花狀。間以三鈷紋,柱底還有一墨書小字——“南”,聖物佛指舍利就套在這根小銀柱上。
八重寶函出土時,外用一個大紅錦袋包裹著,八重寶函層層相套,鎖鑰俱全。但由於第八重是檀香木寶函,出土時已朽壞,因此,現在只能看到七重寶函。寶函上文化內涵豐富,人物眾多、紋飾華麗、工藝精湛。其上整刻有豐富的密教壇場、造像等,莊嚴肅穆,是研究唐代佛教及密宗曼荼羅的重要資料。

第二枚舍利

第二枚佛指舍利也裝在一套寶函內,原置於地宮中室,由外及里依次為漢白玉靈帳、盝頂鐵函、鎏金雙鳳紋銀棺。1987年5月8日22時20分,考古工作者啟開珍藏於地宮漢白玉靈帳中的盝頂鐵函,鐵函上鎖著大鐵鎖,上面銹跡斑斑。原來開啟八重寶函,是完全按照碑文的記載來進行的。但是,這隻奇異的大鐵函,碑文卻沒有任何記載。為了穩妥起見,在兩日前的一個夜晚,在扶風縣醫院的X光機下對它進行了透視,只發現其中有異物,但由於鐵函鏽蝕嚴重,專家們反覆“會診”,也難確定。
第二枚舍利第二枚舍利
啟開厚厚的函蓋,鐵函內有一個木盒,已經腐爛,被紅黃二色泥土緊緊固定於函中,盒下為糊狀物,檢驗不清。啟開木盒,盒內是彩絹,整整9層,層層花色各異。當取開最後一層彩絹時,發現鎏金銀棺。銀棺狀如棺木,前端雕五彩花冠一頂,中間兩隻拖著長長尾巴的鳳鳥,正在並頭齊飛,後端飾雲頭紋。在銀棺前端中間開著兩扇精緻的小門,掛一把小巧的金鎖,左右兩面門扇上各鑲三排9顆小金釘,門扇上各雕一執幡童子,童子頭上有彩雲數朵。銀棺後檔上雕一對披髮金毛獅,銀棺左右兩側棺板上,各雕一位守衛銀棺的金剛力士,左執劍、右執斧。
整個小銀棺置於一座雕花的金棺床上。棺床前後分別有五座壼門(門形似月),左右兩側是雕花簾帷。第二枚舍利就置於鎏金銀棺內,專家們將其命名為“特級二號”。
第二枚佛指舍利的形狀、大小、色澤與第一枚基本相似,為玉質,外表是不規則的多面體,上有人為的三條紋理。這枚舍利於1987年5月9日凌晨2時發現。

第三枚舍利

第三枚佛指舍利是在地宮後室北壁秘龕內發現的。舍利裝在一隻鐵函內,發現時鐵函已銹跡斑斑的,打開鐵函,裡面是一枚45尊造像盝頂銀函,上面放著兩枚碩大的水晶隨球,還有二枚雕花白玉指環、二枚雕花金戒指、一串寶珠、數條繡花綢絹。45尊造像盝頂銀函為正方體,長、寬、高各17厘米,函蓋、函身雕工極為精緻。函身下沿鏨刻“奉為皇帝敬造釋迦牟尼真身寶函”。銀函內放置銀包角檀香木函,函頂、函身均包裹銀雕花包角,以平雕加彩繪手法雕滿各種花卉。上系銀鎖、鑰匙一副。
佛祖真身舍利佛祖真身舍利
銀包角檀香木函內為嵌寶石水晶槨子,槨蓋上鑲嵌黃、藍寶石各一枚,體積碩大,眩耀奪目。槨蓋雕觀世音菩薩及寶瓶插花,槨身四面皆雕文殊菩薩坐像及蓮座、花鳥。
水晶槨子內是壼門座玉棺,玉棺內,安奉著一枚舍利。發現這枚舍利時,是1987年5月10日早8時,根據出土的先後順序,專家們將其命名為“特級三號”。
第三枚佛指舍利為骨質的管狀物,外壁為不規則的六面體,上有自然裂紋,呈灰白色。內壁有六道溝槽,呈暗黃色,高3.7厘米。這枚舍利的形狀與地宮內《志文碑》記載的“長一寸二分,上齊下折,高下不等,三面俱平……上下俱通,兩角有紋,紋並不徹”完全相符。
這枚舍利經專家鑑定和史料佐證,就是佛教徒苦苦尋找了2000多年的佛祖釋迦牟尼的真身指骨舍利,是當今世界上獨一無二、佛教界至高無上的聖物。
安奉釋迦牟尼佛真身指骨舍利的白玉棺,有6.5厘米長,棺體小巧,形狀很像沿用到今天的木棺,通體以白玉琢磨而成,呈乳白色,並泛淡青色,玉質細膩柔和,稜角分明,工藝非常精緻。

第四枚舍利

第四枚佛指舍利是1987年5月12日在一尊阿育王塔中發現的,為骨質的管狀物,高3.7厘米,內孔方闊,外形為不規則六面體,灰褐色,其中三面各有一道人為的溝槽,這枚舍利原供奉在地宮前室的三重寶函內。阿育王塔,全稱漢白玉浮雕彩繪阿育王塔,體高78厘米,由塔剎、塔蓋、塔身、塔座四部分組成。銅鑄塔剎,葫蘆狀,安置於蓋心。塔蓋為九層稜台,由上而下逐漸變大,每邊刻一圈如意雲頭二方連續圖案。塔身為四面,四角有立柱。每面中心設門,門上有四排乳釘,各24枚,門設司前,有鎖。每個門扇上各有一尊菩薩。塔座為須彌座,座的台緣均刻流雲紋。
第四枚舍利第四枚舍利
塔內放著一座寶剎單檐銅塔。銅塔為模鑄成型,平面呈方形,分作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塔基為須彌座,其外有三層漸收的護欄,每面護欄正中有弧形踏步。塔身單層,四面各開一門,正面門外左、右各列一力士,門兩側為直欞窗,門額以上鋪作人字形斗拱。頂為單層四角攢尖形,每面鑄出瓦壠,角壠起翹。塔剎高聳,剎底為須彌座,其上6個相輪由下往上依次漸小,相輪以上有寶蓋、圓光、仰月及寶珠,氣象十分莊嚴。塔內盛放銀棺一枚。棺前檔板上刻著兩位坐佛弟子,兩側壁各鏨出兩隻迦陵頻迦神鳥。棺體下有兩層台座,上層台座四周鏨出一圈仰蓮瓣,下層四周鏤空成壼門。
當這口銀棺的棺蓋被啟開後,又一枚佛指舍利出現了,於是被命名為“特級四號”。
上述四枚舍利為唐代皇室當年所迎送的佛指舍利。法門寺地宮中珍藏的佛指舍利以重重密套的金、銀、水晶、玉石、珠寶和檀香木等貴重材料製成的寶函盛置,反映了唐朝皇室對佛祖的極度尊崇和對舍利的極度珍視。這些華貴雍榮、工藝精湛的寶函,也反映出唐代輝煌的物質文明。

珍貴文物

在地宮中四枚佛指舍利的周圍,分布著大批珍貴文物,計有:金銀器121件(組),銅器8件,琉璃
器20件,瓷器16件,石刻11件,鐵器16件,漆木器、雜器19件,珠寶玉器約400件(粒),絲織品數百件。這些文物基本以珍藏舍利的阿育王塔、靈帳、八重寶函為中心,分別出於地宮的前室、中室和後室。其中後室數量最多,壘積成堆。

金銀器物

金銀器物可分為生活用具、供養器、法器三類。生活用具有容器、食器、薰香器、茶具和其它器具4種。供養器有菩薩像、香案、燈臂釧、棺槨、寶函、閼伽瓶。法器有錫杖、如意、缽盂等。這些器物中以佛家法器和供養器為最多,一些器形在唐代考古中屬首次發現。這些皇室中使用過或專門為供養舍利而製作的精美器物,工藝極為考察,堪稱稀世之寶。安置舍利的金銀寶函、鎏金銀龜盒、鎏金珍珠裝捧真身菩薩像、鎏金蓮花紋五足銀熏爐、鎏金團花紋銀盆、鎏金團花紋鏤空銀香囊、鎏金人物畫銀鐔、銀方盒、金銀茶具、三支錫仗、天龍五足盤、仰蓮瓣水碗、純金缽、素麵銀手爐、鎏金銀爐等器物都是這批文物中的姣姣者。
鎏金大銀盤鎏金大銀盤
出土的器物中有許多刻著鏨文,如懿宗供奉的鎏金珍珠裝捧真身菩薩像記有“聖壽萬春”,僖宗供奉的許多器物上刻有“五哥”字樣。專用供養品中,記載著時間、名稱、質地、重量、製作方法、及所制數目、監製人姓名和職務等內容。

秘色瓷器

這次發現的瓷器中除二件白瓷外,其餘全為青瓷。地宮“物帳碑”明確記載這些青瓷是專供皇室使用的“秘色瓷器”,有八棱淨水瓶1件,碗7件、盤6件。器物呈青綠或青黃色,胎質細膩,瑩潤晶亮,確為一批前所未見的精品瓷,代表了當時制瓷技藝的最高成就。這批秘色瓷在陶瓷史研究中具有特殊的意義,為我們提供了千載難遇的一批標準器物。
秘色瓷器秘色瓷器

琉璃器

琉璃器中以盤為主,另有瓶、杯、碗、和茶托等,大都是生活用具。其中盤口細頸黃琉璃瓶、石榴紋黃琉璃盤、八瓣蓮花描花藍琉璃盤、五瓣花藍琉璃盤、菱形雙環紋淡黃琉璃杯等器物,具有鮮明的中亞、西亞一帶伊斯蘭文化風格。

石刻文物

石刻文物共14件,有《大唐鹹通啟送岐陽真身志文》碑、《監送真身伎隨真身供養道具及金銀寶器衣物賬》碑、白石靈帳、阿育王塔、石函和天王像。“衣物賬”碑詳記皇室為真身舍利所供奉物品的名稱、數量、重量、供者名銜等,與發掘出土文物數量基本相同,為研究、清理提供了方便,具有重要的資料價值。

紡織品

這次出土的紡織品數量較多, 均散布於各室砌石地面上, 堆積放置,已有許多灰化。據地宮中“衣物賬”碑所記,絲織品總數有700餘件,從保存較為完好的絲織品來看,有唐代的綾、羅、紗、絹、綿、繡和印花貼金、描金、捻金、織金品,其中菱紋織金錦和捻金線,在唐代實物中是首次發現。
絳紅羅地蹙金繡絳紅羅地蹙金繡
菱紋織金錦的捻金線,其直徑僅0.1毫米左右。捧真身菩薩袱殘件,每平方厘米有經絲72根、緯絲14
根。平繡中有齊針、接針、順線、釘線、圈金、鋪絨加刻鱗等多種針法,技藝極為高超。
這些文物,大都是唐代後期的懿宗、僖宗、惠安皇太后等人所供奉。其質量之精、數量之多和內涵之豐富,在考古發掘中是極為罕見的。許多金銀器物的形制和精工為前所未有。絲織品的數量較大,品種較全,被人稱為“劃時代的發現”。引人注目的秘色瓷的發現,其定名和斷代有了可靠的根據,可作為陶瓷研究中懸而未決的秘色瓷的斷代標本。琉璃器原產於西亞一帶,這些器物從形制看應為公元五世紀到九世紀的產品,反映出中外文化交流的盛況。
法門寺地宮法門寺地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