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北管

泉港北管

俗稱北管,是廣泛流傳於泉州市泉港區的一種絲竹音樂。清光緒年初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等地的民間音樂,通過海上運輸等渠道傳入泉港區,經融合演變,成為今天福建的北管音樂,為別於南音,當地人將這一源於省外的民間樂種取名北管。北管演唱採用“官話”,演唱者要手執打擊樂器,邊唱邊擊以配奏,其音樂風格既保留江南絲竹的明朗、幽雅,又加入閩南音樂的柔婉、秀麗,並有遒勁、樸實之個性。每逢春節、元宵、清明、中秋、重陽等民俗節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泉港北管
  • 俗稱:北管
  • 地區:福建
  • 類別:絲竹音樂
北管簡介,代表曲目,

北管簡介

演唱採用“官話”(相當於現代的國語),音樂風格既保留了江南絲竹樂的明朗、幽雅,又柔入了閩南音樂的柔婉、秀麗,並有遒勁、樸實之個性。它的主奏樂器是京胡、笛子,特色樂器是尺胡、雙清。樂隊少則7、8人,多則10多人。每逢節慶,北管都要參加化妝,遊行、迎神、裝閣等活動,樂隊前面打著“天子傳音”的旗號,與“御前清曲”的南音相輝映,一時蔚為壯觀。
1981年,在福建省第二屆“武夷之春”音樂會上,泉港北管演唱的《繡春光》榮獲了優秀節目獎(最高獎)。此後,泉港北管的藝術價值得到音樂界專家、學者及媒體的廣泛關注和頌揚,泉港“北管”被譽為福建百花園地的一朵奇葩。

代表曲目

北管分為曲和譜兩大類,曲,即聲樂曲,代表性曲目有《四大景》、《紅繡鞋》、《採桑》、《採蓮》、《採茶》、《玉美人》、《紗窗外》、《層剪花》等;譜,即器樂曲,代表性曲目有《六串》、《行板》、《平板》、《下山虎》、《拾相思》、《四板》、《大八板》、《江南大八板》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