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氣收集

油氣收集

油氣收集,包括集輸管網設定、油井產物計量、氣液分離、接轉增壓和油罐烴蒸氣回收等,全過程密閉進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油氣收集
  • 外文名:oil and gas gathering
  • 屬性:油氣集輸工程
  • 內容:管網設定、油井計量等
  • 學科:石油工程
  • 所需條件:可靠的自控儀表
集輸管網,油井產物計量,接轉增壓,油罐烴蒸氣回收,

集輸管網

用鋼管、管件和閥件連線油井井口至各種集輸油氣站的站外管網系統(如圖1)。管線一般敷設在地下,並經防腐蝕處理。
油氣收集
圖1
1、集輸管網系統的布局
須根據油田面積和形狀,油田地面的地形和地物,油井的產品和產能等條件。一般面積大的油田,可分片建立若干個既獨立而又有聯繫的系統;面積小的油田,建立一個系統。
系統內從各油井井口到計量站為出油管線;從若干座計量站到接轉站為集油管線。在這兩種管線中,油、氣、水三相介質在同一管線內混相輸送。在接轉站,氣、液經分離後,油水混合物密閉地泵送到原油脫水站,或集中處理站。
脫水原油繼續輸送到礦場油庫或外輸站。從接轉站經原油脫水站(或集中處理站)到礦場油庫(或外輸站)的原油輸送管線為輸油管線。利用接轉站上分離緩衝罐的壓力,把油田氣輸送到集中處理站或壓氣站,經處理後外輸。從接轉站到集中處理站或壓氣站的油田氣輸送管線為集氣管線。從抽油井回收的套管氣,和從油罐回收的烴蒸氣,可納入集氣管線。集氣管線要採取防凍措施。
2、集輸管線熱力條件的選擇
根據中國多數油田生產“三高”原油(含蠟量高、凝固點高、粘度高)的具體情況,為使集輸過程中油、氣、水不凝,作到低粘度,安全輸送,從油井井口至計量站或接轉站間,一般採用加熱集輸。主要方法有:
①井口設定水套加熱爐,並在管線上配置加熱爐,加熱油氣;
②井口和出油管線用蒸汽或熱水伴熱;
③從井口摻入熱水或熱油等。
不加熱集輸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一項技術,能獲得很好的技術經濟效益。除油井產物有足夠的溫度或含水率,已具備不需加熱的有利條件外,還應根據情況,選用以下技術措施:
①周期性地從井口向出油管線、集油管線投橡膠球或化學劑球清蠟,同時,管線須深埋或進行保溫;
②選擇一部分含水油井從井口加入化學劑,以便在管線內破乳、減摩阻、降粘;
③連續地從井口摻入常溫水(可含少量化學劑)集輸。在接轉站以後,一般均需加熱輸送。
3、集輸管線的路徑選擇要求
①根據井、站位置線路儘可能短而直,設定必要的穿跨越工程;
②綜合考慮沿線地形、地物以及同其他管線的關係;
③滿足工藝需要,並設定相應的清掃管線和處理事故的設施。
集輸管線的管徑和壁厚以及保溫措施等,要通過水力計算、熱力計算和強度計算來確定。

油井產物計量

是為了掌握油井生產動態,一般在計量站上進行。每座計量站管轄油井 5~10口或更多一些,對每口油井生產的油、氣、水日產量要定期、定時、輪換進行計量。氣、液在計量分離器中分離並進行分別計量後,再混合進入集油管線(如圖2)。
油氣收集
圖2
1、計量分離器
計量分離器分兩相和三相兩類。兩相分離器把油井產物分為氣體和液體;三相分離器把高含水的油井產物分為氣體、游離水和乳化油;然後用流量儀表分別計量出體積流量。含水油的體積流量須換算為原油質量流量。油井油、氣、水計量允許誤差為±10%。
2、氣液分離
為了滿足油氣處理、貯存和外輸的需要,氣、液混合物要進行分離。氣、液分離工藝與油氣組分、壓力、溫度有關。高壓油井產物宜採用多級分離工藝。生產分離器也有兩相和三相兩類。因油、氣、水比重不同,可採用重力、離心等方法將油、氣、水分離。分離器結構型式有立式和臥式;有高、中、低不同的壓力等級。
分離器的型式和大小應按處理氣、液量和壓力大小等選定。處理量較大的分離器採用臥式結構。分離後的氣、液分別進入不同的管線。

接轉增壓

當油井產物不能靠自身壓力繼續輸送時,需接轉增壓,繼續輸送。一般氣、液分離後分別增壓:液體用油泵增壓;氣體用油田氣壓縮機增壓。為保證平穩、安全運行和達到必要的工藝要求,液體增壓站上必須有分離緩衝罐。

油罐烴蒸氣回收

原油罐內氣相壓力保持在微正壓下,用真空壓縮機回收罐頂排出的烴蒸氣。油罐和壓縮機必須配有可靠的自控儀表,確保全全運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