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世

中新世

中新世(英語:Miocene,符號:MI)為地質年代新近紀的第一個時期,開始於2300萬年前到533萬年前,介於漸新世(Oligocene)與上新世(Pliocene)之間。中新世是由查理斯·萊爾所命名的。這個名稱來自希臘語μείων(meiōn,英語意為“less”)和καινός(kainos,英語意為“new”)在英語中的意思是“less recent”,即“距離現在還早”因為這時的現代無脊椎動物比上新世少18%。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新世
  • 外文名:Miocene
  • 符號:MI
  • 開始時間:2300萬年前
  • 結束時間:533萬年前
  • 持續時間:1767萬年前
  • 命名:查理斯·萊爾
簡介,相鄰地質時代,新生代,漸新世,歷史事件,歷史發現,伸展作用,

簡介

中新世(Miocene Epoch;距今約2330萬年~距今約530萬年)第三紀的第四個世紀。中新世形成的地層稱中新統,位於漸新統之上、上新統之下。中新世是英國C.萊伊爾於1833年命名的,其中軟體動物現生種的含量為18%。根據哺乳動物的狀況,早中新世是殘存的、高度特化的早第三紀分子和少量晚第三紀分子的時期;中中新世是安琪 馬動物群時期,長鼻目自非洲,安琪馬自北美遷入歐亞大陸形成全新的動物群;晚中新世至早上新世,為三趾馬動物群時期,三趾馬從北美遷入,草原型動物大量出現。中新世時植物界的地理分區已比較明顯。在中國可分成4個區 :華北區、華東沿海區、西藏高原區和西北區。哺乳動物的分區不明顯。中新統的底界(亦即上第三系的底界)應以阿基坦階的底界為準,它代表漸新世海退之後的一次廣泛海侵的開始。中新統的上限應在墨西拿階與贊克爾階之間。墨西拿階代表古地中海區域一次廣泛的海退,是重要的成鹽期。
中新世
地球在從漸新世衍進到中新世再到上新世的過程中進入了一連串的冰河時期。中新世的邊界並不能依靠一個單個的地理事件來劃分,而是由從更溫暖的漸新世到更冷的上新世之間的多個不同區域事件組成的。
中新世的動植物已經相當程度地現代化了。哺乳動物和鳥類的地位已經確立了下來,鯨、海豹和海藻也開始擴張到其他地區。中新世是喜馬拉雅山脈隆起的主要時期,這導致了亞洲季風模式的改變,同時也影響了北半球的冰川作用。

相鄰地質時代

新生代

是地球歷史上最新的一個地質時代,它從6400萬年前開始一直持續到今天。隨著恐龍的滅絕,中生代結束,新生代開始。新生代一般被分為三個紀:古近紀、新近紀和有爭議的第四紀。這三個紀又可劃分為七個世:古新世、始新世、漸新世(屬古近紀),中新世、上新世(屬新近紀),更新世、全新世(屬第四紀)。在過去,古近紀和新近紀常合併為第三紀,它們因而也曾分別被叫做早第三紀和晚第三紀。
中新世
新生代是哺乳動物的時代。在新生代中,哺乳動物從微小簡單的原始哺乳動物發展到占據各個生態圈的巨大的動物群。在新生代內,鳥和被子植物也有很大的發展。新生代中,盤古大陸徹底分裂,地球上的各個大陸逐漸移動到今天的位置上。

漸新世

漸新世(Oligocene)是地質時代中古近紀(Paleogene)的最後一個主要分期,大約開始於3400萬年前,終於2300萬年前,介於始新世(Eocene)與新近紀的中新世(Miocene)之間。比起其他比較古老的地質時期,用岩床來確認漸新世是良好的識別方式,雖然精確的起始與結束時間有些不確定。在這個時期哺乳動物種類增加並不明顯。

歷史事件

2004年3月《科學》周刊報導了阿瓦什另一地點發現的晚,中新世人科牙齒化石。
2003年4月5日在北京舉行的“青藏高原”研究項目年會上,科學家報告了在青藏高原北側的甘肅隴西地區發現的一套中新世形成的黃土一古土壤序列。
2002年,中科院在南京召開“雙溝醉猿”國際學術會議,與會者一致認為,雙溝醉猿”時代為中新世,距今約1000萬年。

歷史發現

中新世(距今1500萬年—1200萬年)時,甘肅古陸呈現出一派生機,適宜的氣候使大型哺乳動物得以發展,由於無大的地理阻隔,它們交流、遷徙非常方便、頻繁。經科學工作者考察,臨夏盆地中中新統出露廣泛,主要地點有廣河縣的買家巷、上莊、阿里麻土、楊家、官坊、下寺溝等,東鄉縣境內的上溝和尕李家等地點,和政縣的楊杜家村老溝、關灘溝、新政碌麻山等地點,都含有中中新世哺乳類化石,尤以廣河、和政出土化石最多。中中新統為一套內陸河湖相互動沉積的褐紅色砂質黏土岩、砂岩及膠結鬆散的礫岩組成,沿地層踏勘,發現隔段地層間有相變現象,而化石產出層位不變,故提供了較為可靠的時代依據。
中新世中新世
中中新世哺乳類化石最早見於文獻記錄的是在1966年,並收入《西北地區區域地層表(甘肅省分冊)》(1980年)。當時甘肅省地質局第一區域地質測量隊在臨夏盆地開展地質普查過程中,在和政縣楊杜家村的鹹水河組中上段發現了一批化石,後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有關人員鑑定為鏟齒象、安琪馬、利齒豬等。此後又陸續發現了許多材料,分別采自廣河、和政及東鄉。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多家科研單位、博物館來臨夏盆地工作,並採獲了大量化石標本,這表明了臨夏是我國產中中新世化石最多的地區之一。
化石名單如下(只記述屬或種):跳兔、小跳兔、河狸、戈壁犬、半熊、假貓、嵌齒象、鋸齒象、同心鏟齒象、葛氏鏟齒象、安琪馬、爪獸、堊齒犀、西班牙犀、利齒豬、中間丘利齒豬、藍田庫班豬、古鹿和角羊等。
從以上哺乳類化石名單中可以看出,因有典型化石安琪馬存在,其時代屬中中新世無疑。從整個化石名單中可以看出以象類、犀類、豬類為主,尤其是鏟齒象的材料占多數,間或也發現有嵌齒象和鋸齒象。臨夏利齒豬比山旺期的同屬動物形態上都顯得進步,如頭骨、牙齒等處。雖然材料比較多,但與我國其他地區,如寧夏同心、陝西藍田、內蒙古通古爾地區,以及前蘇聯境內的吉爾吉斯等地相比,並無大的區別。不過卻可以確定時代,即相當於中中新世晚期的通古爾期,與歐洲相對應為阿斯塔拉分期。按葉捷、賈航於1986年對寧夏同心中新世鏟齒象的研究,認為同心鏟齒象與葛氏鏟齒象相比有6點明顯不同,得出同心種的特徵顯得比較原始,而且前者層位要比後者低。
臨夏盆地也發現有這兩種鏟齒象,但從發現地層看,基本在一個層位上,偶然也有差別,但不是很大,上下相距在1米—2米範圍內,我們多將其視為同層位。由於化石材料多出於農民掏挖的深洞中,且這一時期地層相變比較多,難於判斷地層間的微細變化,也有可能是一種上下層關係,這有待以後證實。
臨夏等地發現的鏟齒象是象類中一種特化類型,鏟齒象下頜門齒特化變得短而寬,與特別長的呈鏟斗狀的下頜連在一起,形成一把鏟子,故名鏟齒象。它就靠這個巨大的鏟斗在沼澤中挖掘植物,沒有現代象那樣靈活的大鼻子。
發現了十分罕見的鏟齒象腦化石,引起了國內古生物學界的重視。這個腦化石是天津自然博物館的技術人員在修理從甘肅和政縣徵集的鏟齒象化石時,於骨盆中發現一飯碗大小的石核狀東西,取出後發現是一枚完好無損的象腦化石。這個腦化初可能是在隨該動物遺體被水搬運、衝擊的過程中,從腦顱中滾落到骨盆中,與骨盆一起埋藏了起來

伸展作用

沿紅河斷裂帶(RRFZ)分布的點蒼山變質核雜岩是一個不完整的變質核雜岩,它由兩個特徵迥異的單元組成,包括被同構造二長花崗岩侵入角閃岩相構造岩組成的下盤和綠片岩相拆離斷層帶。下盤岩石包括具有高溫構造組合,具有指示左行走滑剪下運動方向的L型糜棱岩或L>>S型糜棱岩。拆離斷層帶是一個上盤向E到SE伸展剪下的低溫剪下帶,由具有剪應變和壓應變的典型S-L糜棱岩構成。
低溫構造岩也包括發育於下盤的幾個糜棱岩化似疣狀二長花崗岩侵入體。變質核雜岩與西側覆蓋未變質的中生代沉積岩並置,東部受第四紀斷層作用影響為沿洱海分布的更新世-全新世沉積盆地。通過對點蒼山變質核雜岩的構造研究,結合鄰區變質核雜岩的地質年代學及古地磁學分析,位於東南亞紅河斷裂和實皆斷裂帶之間的扇形區域內出現的變質核雜岩與漸新世—中新世時期區域性伸展作用有關,而伸展作用是由印支地塊的差異性旋轉產生的,其原因是由於約33Ma開始斜向俯衝的印度板塊的順時針旋轉和回退所致。
中新世核雜岩中新世核雜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