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槽形勢

河流在發育過程中的平面、縱剖面和橫斷面形態特徵。河谷中容納洪水的部分稱為河槽。山區河流河谷的形成兼受地殼構造運動和水流侵蝕的作用,發育過程一般以下切為主。平原河流的形成主要受水流橫向侵蝕作用。大河上游多為山區河流,下游為平原河流,中游往往是山區河流向平原河流的過渡。

名稱,山區河流河槽形勢,平原河流河槽形勢,法爾格定律,

名稱

河槽形勢 river channel feature

山區河流河槽形勢

河槽橫斷面呈"V”或"U”形,斷面狹窄,切割深,河床寬深比一般小於100,在峽谷段甚至小於10~20。洪水、平水和枯水河床無明顯分界;山區河流平面形態決定於流經地區的地貌和地質特徵,河中常見巨石突起,岸線極不規則,急彎卡口眾多,開闊段與峽谷段相間出現。中國廣東省連江,在全長 150公里的河道內,峽谷達10處,占總長的22%。山區河流河床縱剖面陡峻,形態極不規則,急灘深槽上下交錯,河道中常出現台階,南美洲奧里諾科河在支流卡羅尼河上有著名的安赫爾瀑布,落差達979米。

平原河流河槽形勢

平原河流的平面形態常分為四種:①順直型或邊灘平移型;②彎曲型或蜿蜒型;③分汊型或交替消長型;④散亂型或遊蕩型。每種類型的前一個命名指平面形態,後一個指演變特徵而言,它們彼此對應。但習慣上這四種河型,常依次稱為順直型、蜿蜒型、分汊型和遊蕩型。①順直型河段的主流仍然是彎曲的,河槽中經常有泥沙的堆積體,如邊灘、江心灘、江心洲和沙埂等。很長的順直河段不多。②蜿蜒型河段由正反相間、曲率達到一定程度的彎道和介於其間長短不等的過渡段連線而成。河道向下游蜿蜒蛇行。中國渭河下游,漢江下游和素有“九曲迴腸”之稱的長江下荊江河段都是典型的蜿蜒型河段。③分汊型河段通常是寬淺水道,中間被沙洲、淺灘分隔。分汊型河段又可分為:順直分汊型、彎曲分汊型、弓形分汊型和複雜分汊型四種。順直分汊型河段的平面形態順直對稱、水流平順地進入兩汊道,分流角也大體相等。彎曲分汊型河段河彎平順,主汊道位於凹岸一側,水流順暢地進入主汊道。弓形分汊型河段具有下列特點:直汊道與上遊河段平順銜接,側汊道外形類似彎弓形,水流的方向與主汊道成較大的交角,複雜分汊型河段則具有河道眾多,沙洲羅列的特點,其平面形態及入口水流條件都很複雜。中國長江自城陵磯至江陰河段全長1120公里,有分汊河段41處,長 817公里,占區間河長的78%。④遊蕩型河段,河身一般寬窄相間呈藕節狀。在窄段,水流平順,對下遊河勢有一定控制作用。在寬段,河身寬淺,河灘密布,汊道交織,河床沖淤變化迅速,主流擺動不定。中國黃河下游花園口河段和永定河下游蘆溝橋至梁各莊河段都是著名的遊蕩型河段。河口區一般表現為三角洲形態。平原河流的橫斷面具有多種形式:順直型河段多為拋物線形或矩形,蜿蜒型河段的彎段頂部多為不對稱的三角形,江心洲分汊河段多呈馬鞍形,遊蕩型河段往往具有不規則斷面。平原河流河床縱坡平緩,水面比降一般為1‰~1‰以下。長江荊江段水面比降為0.42~0.560/000 ,漢江下游為0.39~0.56‰。平原河流的河床比降受河口侵蝕基面的控制。

法爾格定律

法國人M.法爾格分析了河流橫斷面和河流平面形態,水深與河流平面形態的關係,提出了6條定律:①差距定律。深槽最深部分和淺灘最淺部分分別位於河流最大曲度點和最小曲度點的下游處。②最大河深定律。河灣的曲度愈大,河床水深也愈大。③交點定律。為了得到最大平均水深,河曲帶長度不應過長或過短,即河深隨河長增大而增大,但當超過一定曲度後,河深反而隨河長增大而減小。④中心角定律。在河曲帶長度相等的條件下,中心角愈大,平均水深也愈大。⑤連續定律。河曲帶曲度均勻變化,河床水深也均勻變化,河曲帶曲度急劇變化,水深也急劇變化。⑥河床比降定律。若河灣的曲度平緩而連續地變化,則隨著曲率半徑增加,水深減小,反之,曲率半徑減小,水深則增大。河床變化的程度,反映了河床比降的陡緩程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