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床(水利)

河床(水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河流流水的線性槽地。是河流平時或洪水季節占據和通過的地方,而不是整個河谷的範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床
  • 外文名:riverbed
形成,類型,

形成

河水攜帶著泥沙不斷地在河床中流動著,侵蝕、搬運和堆積同時進行,不停地塑造和改變河床的形態。河流在沿著河床的縱剖面方向不斷地向下切割,當它下切到接近某一水平面以後,逐漸失去下切能力,不能侵蝕到這個水平面以下,這個水平面被稱為河流侵蝕基準面。這個侵蝕基準面最終受到海平面的控制,一般說來,河流的侵蝕基準面不能低於它入海口處的海平面高度。所以海平面的變化將導致一條河流的侵蝕基準面變化,侵蝕基準面降低將引起河流從河口向上游對河床的侵蝕加強,海平面抬高則將引起河流的堆積作用加強。一條河流上游段總是高於下游段的河床,所以河流對河床的侵蝕作用總是從下游向上游逐漸加強。另外在河流的某一段中如果地殼下降或上升也會引起局部侵蝕基準面的變化。局部侵蝕基準面的下降也會導致河流該段以上侵蝕作用的加強。這種河流沿侵蝕基準面向源地侵蝕的現象稱為溯源侵蝕。溯源侵蝕不斷地改變河床縱方向上的形態。如果海平面穩定不變,河流經過地段的地殼穩定不變,氣候條件穩定不變,河流水量穩定不變,那么河流下切河床到一定深度就不再下切了、使河床中的堆積與侵蝕達到相對平衡、使河床縱剖面達到平衡狀態,稱為河床均衡剖面。事實上這種平衡是暫時的,不平衡是經常的,因為地殼在不停地運動,海平面也經常在變化,氣候條件更是多變,河流水量也在不斷變化,這一切決定了河床是在不斷地變化之中。

類型

根據河床的演變規律及其平面形態,可將沖積性河流的河床劃分為順直微彎、彎曲、分汊及遊蕩等四種類型。
①順直微彎型河床:如圖1所示,河床總體呈順直形態,是中、小型河流常見的河床。在平水期河床內深槽、淺灘交替出現,兩岸的邊灘犬牙交錯。洪水季節水流充滿河床,邊灘、淺灘全在水下,河水順直奔流,並推動著水下邊灘、淺難緩緩下移。洪水過後,邊灘出水,水流歸槽,仍在河床內的彎曲水道中流動。
②彎曲型河床:河床的平面形態呈彎曲狀態,是平原地區常見的河床。河流在河床中流動受地球自轉偏向力的影響或受較堅硬地層的阻擋,使水流向一岸衝去,這使一岸受到沖刷侵蝕,而相對一岸出現堆積,同時產生橫向環流,造成河底橫剖面的不對稱形態,河床在平面上呈現彎曲狀態,這種彎曲有時是連續的曲流(如圖2所示)。在河床縱剖面上呈深槽、淺灘相間分布。曲流形成後,總是在凹岸侵蝕,凸岸堆積,使側蝕加強、彎曲下移、彎曲加大。結果使其河床上、下鄰段越來越靠近,形成曲流頸。在特大洪水來到時,河水就可能衝出彎道,截彎取直,使原來的轉彎河道被廢棄,形成牛軛湖。中國長江下游荊江段、漢江下游等都是有名的彎曲型河床。
河床類型河床類型
③分汊型河床:如圖3所示,河床展寬後,河床中出現心灘或江心洲時,使河床中水流分成兩股或幾股,形成分汊河道。分汊型河床平面上呈寬窄相間狀態,窄段為單一河槽,寬段河槽中有一個或幾個江心洲,水流分成多股。由心灘分開的汊河,僅在枯水季節存在,當洪水季節,心灘被淹沒,汊河也就不存在了,而江心洲分開的汊河一般比較穩定。如長江中游城陵磯以下河段中經常出現江心洲分隔的汊河。
④遊蕩型河床(圖4):這類河床往往出現在大河下游地段,地勢平坦,河床很寬,水流較淺,心灘較多,水流散亂,河道變化無常。洪水季節,河水沖刷和破壞了原來的心灘和邊灘,洪水過後,多數老灘已不存在,形成很多新的心灘和邊灘,許多汊河重新出現,有時主流和汊河很難分辨。我國黃河下游近入海口段是典型的遊蕩型河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