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平原(中國西北部平原)

河套平原(中國西北部平原)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河套平原位於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境內,是黃河沿岸的沖積平原,在幾字形的黃河灣。由賀蘭山以東的銀川平原(又稱西套平原),內蒙古狼山、大青山以南的後套平原和土默川平原(又稱前套平原)組成,面積約25,000平方公里。是鄂爾多斯高原與賀蘭山狼山大青山間的陷落地區。地勢平坦,土質較好,有黃河灌溉之利,為寧夏與內蒙古重要農業區和商品糧基地。

河套是指黃河“幾”字彎和其周邊流域。河套平原一般分為寧夏青銅峽至石嘴山之間的銀川平原,又稱“西套”,和內蒙古部分的“東套”。有時“河套平原”被用於僅指東套,和銀川平原並列。東套又分為巴彥高勒與西山咀之間的巴彥淖爾平原,又稱“後套”,和包頭、呼和浩特和喇嘛灣之間的土默川平原(即敕勒川)的“前套”。有時河套平原稱河套—土默川平原。

河套平原南部包括庫布齊沙漠,一部分在鄂爾多斯高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河套平原
  • 外文名稱:Hetao
  • 地理位置:中國內蒙古西部和寧夏全境
  • 氣候類型:溫帶大陸氣候
  • 占地面積:25,000平方公里
  • 開放時間:全天
  • 門票價格:免費
  • 海拔:1,000米左右
  • 下轄地區:西套,東套(又分前套/後套)
  • 主要河流:黃河
  • 所屬國家:中國
  • 建議遊玩時長:2小時
  • 適宜遊玩季節:四季均可
歷史,先秦時期,兩漢時期,三國至民國,新中國成立後,地理位置,範圍,區位優勢,自然環境,基本信息,海拔,氣溫,地貌劃分,烏蘭布和沙漠,後套平原,明安川,三湖河平原,灌溉事業,河套經濟,河套文化,

歷史

距今約5000~7000年的仰韶文化北部已經覆蓋今天的河套地區。

先秦時期

周朝之前,屬於狄人的匈奴人(歸屬存在爭議)生活在河套。戰國時期,趙國的趙武靈王把版圖延伸到陰山山脈,設立了雲中郡,位於土默川平原東部。秦統一之後,派蒙恬率30萬大軍將匈奴逐出河套,“徙謫戍以充之”,遷徙3萬戶到那裡戍邊,設雲中、九原兩郡。但秦祚短促,秦末天下大亂,移民皆返還家鄉,河套復為匈奴所有。

兩漢時期

早在秦漢時期就開始開渠引水,發展農業。西漢時,元朔二年(前127年),漢武帝衛青“出雲中以西至隴西,擊胡之樓煩、牡羊王於河南,遂取河南地”,占領“河間”,即河套。然後大臣主父偃向武帝上疏,“盛言朔方地肥饒,外阻河,蒙恬城之以逐匈奴,內省轉輸戍漕,廣中國,滅胡之本也。”武帝接受這一建議,當年即置朔方郡(今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磴口縣)和五原郡(在今包頭西)。後又於元朔四年(前125年)置西河郡(郡治今陝西府谷西北)。河套平原還有雲中郡定襄郡。北地、上郡的北部也延伸到河套地區。武帝又在郡下設縣,數目一度達90個之多。當時的人們引黃河灌溉,當地農業迅速發展,經濟繁榮。河套在漢代為朔方郡、五原郡、雲中郡、定襄郡,以及北地、上郡的北部和西河郡的河西部分,統屬朔方刺史部。
王莽時期,與匈奴關係交惡,河套重新為匈奴奪得,邊民或“死亡系獲”,或“流入內郡,為人奴婢”,河套的開發轉入低潮。東漢初年,國力衰弱放棄河套,建武二十六年(50年),匈奴分裂南匈奴歸附,河套才得以收回,歸附漢朝的匈奴人被安置在河套。永平十六年(73年)明帝遣竇固等四路出擊,北匈奴遭到致命打擊,以後竇憲再次出擊,北匈奴輾轉西遷。隨著匈奴問題的徹底解決,河套地區出現了一個和平安定的社會環境,經濟開發再次出現高潮,這個高潮一直持續到順帝永和五年(140年)。東漢中期河套開發的情況,集中體現於20世紀後半葉發現的漢畫像石和漢墓壁畫。

三國至民國

之後魏晉南北朝時,河套地區是北方多個政權爭奪的重地,東部地區南北朝時稱“敕勒川”。唐朝時這裡被重新農墾,唐詩中有“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的詩句,五代時叫“豐州灘”。北宋時河套被西夏和遼朝所分別占有。自元代起,“河套”一詞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各種書籍里,並有了較穩定的內涵,用來指賀蘭山以東,狼山大青山南,黃河沿岸地區。並以烏拉山為界,東為前套,西為後套。也有以黃河南、長城北地區為前套的,與河的北面的後套對稱。在元、明、清時,河套以畜牧為主,明朝以後稱“土默川”。
清朝後期陝西、山西的一部分人遷到塞外(走西口),河套地區開始成為西北最重要的農業區。清代光緒年間形成八大灌渠。抗戰時期,國軍將領傅作義屯守於此,興修水利。

新中國成立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這裡的農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到1949年後,“河套”一詞的外延逐步縮小,演變為僅指境內的河套地區、或以這一地區為中心的一個更大的範圍。1951年建成黃河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因而在1954年國家撤銷了綏遠省建制後,就批准了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以“河套”命名境內一級行政區的申報,即改陝壩區為河套行政區。(國家批准用“河套”一詞來命名境內的一級行政區,從而確立了這個詞的地區獨有性因為全國是不能重名的。)1975年完成180公里長的總排乾渠(俗稱二黃河),並進行了大規模的水利建設。

地理位置

河套平原位於位於北緯37度線以北,一般指賀蘭山以東、呂梁山以西、陰山以南、長城以北之地,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境內。又稱後套平原。通常是指內蒙古高原中部黃河沿岸的平原,西到賀蘭山,東至呼和浩特市以東,北到狼山、大青山、南界鄂爾多斯高原。又稱河套地區。狹義的河套平原僅指後套平原。臨河區位於其核心位置,特別是烏蘭鄉勝豐村就稱為大後套。廣義的河套平原,還包括寧夏的銀川平原、內蒙古的土默川平原(前套平原)。位於巴彥淖爾市南部。
黃河在此先沿著賀蘭山向北流,再由於陰山阻擋向東,後沿著呂梁山向南,形成形成“幾”字馬蹄形的大彎曲,稱為河套黃河灣
平原為黃河及其支流沖積而成。東西沿黃河延展,長500公里,南北寬20~90公里。面積約2.5萬平方公里 。河套平原海拔900~1200米,地勢由西向東微傾,西北部第四紀沉積層厚達千米以上。山前為洪積平原,面積占平原總面積的1/4,余為黃河沖積平原。地表極平坦,除山前洪積平原地帶坡度較大外,坡降大多為1/4000~1/8000。可分3部分:賀蘭山以東的稱銀川平原,狼山以南的稱後套平原,大青山以南的稱土默川平原
河套平原南部包括庫布齊沙漠,一部分在鄂爾多斯高原

範圍

狹義的河套平原僅指後套平原。巴彥淖爾市位於其核心位置,特別是烏蘭鄉勝豐村就稱為大後套.
河套平原衛星雲圖河套平原衛星雲圖
廣義的河套平原,還包括寧夏的銀川平原、內蒙古的土默川平原(前套平原)。位於巴彥淖爾盟南部。東至烏梁素海,東南至包頭市郊區,南臨黃河,西界烏蘭布和沙漠,北抵狼山。主體部分東西長約180公里,南北寬約60公里,總面積約1萬平方公里呈扇弧形展開。西山嘴以東,烏拉山與黃河之間的狹長地帶,又稱三湖河平原,東西長約70公里,南北寬3一15公里。地勢由西南向東北略傾斜,海拔1020到1050米。屬大陸性氣候,晝夜溫差大,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可以黃河水自流灌溉。

區位優勢

素有「黃河百害,唯富一套」之說。狹義的河套平原僅指後套平原,面積近10,000平方公里。自清代以來,後套平原上修渠引黃河灌溉,為內蒙古主要農業區。但灌溉水大量滲入,使地下水位升高,鹽鹼地面積增加。河套是黃河中上游兩岸的平原、高原地區,因農業灌溉發達,又稱河套灌區。其地歷代均以草豐美著稱,故有民諺“黃河百害,唯富一套”,不過,生態環境大不如前,境內許多地方已近荒漠半荒漠狀態。現已注意合理灌排,營造防護林防止土地沙漠化。
河套平原(中國西北部平原)

自然環境

基本信息

陰山山脈鄂爾多斯高原間的斷陷沖積湖積平原。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南部,北至陰山南麓,斷層崖矗立於平原之北,界線明顯;南到鄂爾多斯高原北緣的陡坎,由於庫布齊沙漠散布,界線較模糊;西與烏蘭布和沙漠相連;東及東南與蠻汗山山前丘陵相接。介於北緯40°10′~41°20′,東經106°25′~112°。 東西長約500公里。南北寬20~90公里,面積約2.6萬平方公里。行政區劃包括呼和浩特和包頭兩市的大部,巴彥淖爾市的南部,伊史昭盟的北部和烏蘭察布盟的小部分地區。
河套平原——內蒙古的魚米之鄉河套平原——內蒙古的魚米之鄉
黃河在甘、寧、內蒙古、陝、 晉5省區境內形成馬蹄形大彎曲,這一大彎曲的北部,亦即白于山(陝北)以北,賀蘭山以東,陰山以南,蘆芽山(晉西北)以西的地區稱為河套。這一地區黃河兩岸的平原稱為河套平原,西南起自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縣的沙坡頭,東北到內蒙古自治區清水河縣的喇嘛灣,可分為銀川(寧夏)平原、後套平原和前套平原(又稱土默特平原)3部分。 一般稱河套平原僅包括前套和後套平原。

海拔

河套平原海拔900~1200米,地勢由西向東微傾,西北部第四紀沉積層厚達千米以上。山前為洪積平原,面積占平原總面積的1/4,余為黃河沖積平原。

氣溫

河套平原年日照時數3000~3200小時,西多東少,日照百分率67~73%。年總輻射量627千焦耳/平方厘米,年均溫5.6~7.4℃,西高東低,1月均溫-14~-11℃,7月22~24℃,10℃以上活動積溫3000~3280℃,無霜期130~150天,農作物一年一熟,大部地區降水量150~400毫米,東多西少,在時間分配上雨熱同季。
河套平原北到狼山、大青山,南界鄂爾多斯高原,面積1.7萬平方公里。河套平原海拔在1000米左右,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自清代以來,開渠引黃河水自流灌溉,農業發達,是內蒙古自治區最重要的灌溉農業區和商品糧基地

地貌劃分

河套平原 河套平原海拔在1000米左右,南有黃河滋潤,北有狼山環抱,面積近15900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24%。植被繁茂,人口密集。黃河流經巴彥淖爾市200多公里。巴彥淖爾市有534千公頃水澆地(相鄰的土默特平原水澆地為267千公頃,銀川平原為400千公頃)。
河套平原是亞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灌區,灌溉條件優越,灌、排工程體系完善。全年日照時數長達3100~3300小時,光熱資源豐富,是中國日照時數最多的地區之一。河套平原農田設施完善,土地肥沃,灌、排便利,種植業發達,經營水平高。物產豐富,主產小麥、玉米、葵花、河套蜜瓜等。

烏蘭布和沙漠

地處自治區西部巴彥淖爾市和阿拉善盟境內。北至狼山,東北與河套平原相鄰。東近黃河,南至賀蘭山北麓,西至吉蘭泰鹽池。南北最長170公里,東西最寬110公里,總面積約1萬平方公里,海拔1028- 1054米之間,地勢由南偏西傾斜。屬中溫帶乾旱氣候,乾旱少雨,晝夜溫差大,季風強勁。沙漠南部多流沙,中部多壟崗形沙丘,北部多固定和半固定沙丘。解放後,開始了大規模的治理,在蹬口縣二十里柳子至杭錦後旗太陽廟一線,營造一條寬300-400米,長175公里的防風固沙林帶,林帶兩側5公里為封沙育草區,控制了沙漠東移。沙漠內除種樹種草外,還開闢出20餘萬畝耕地,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甜萊、葵花籽及各種瓜類。烏蘭布和沙漠日照豐富,可以引 黃河水自流灌溉,湖池廣布,有發展農、牧、林、漁業的良好條件。

後套平原

黃河流過前套後,繼續向北流,進入綏遠省境內,因受陰山山脈所阻,折向東流,穿過陰山山脈與鄂爾多斯台地之間的沖積平原,流到托克托縣的河口鎮。上遊河段到此為止,流程共達三千四百七十多公里。  黃河在寧夏省境內,從磴口(巴彥高勒)至包頭之間的一段,稱為後套。前套和後套合稱河套,過去常說,“黃河百害,唯富一套”,所謂一套是指此而言。河套一帶,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但降水量稀少,因此遠自秦漢時代起,居民已在這裡開鑿溝渠,引黃河河水灌溉,農業十分發達,素有“塞外江南”、“塞上糧倉”之稱。  黃河流入後套平原,河面寬連三公里以上,水勢十分緩慢,河床上滿布沙洲、岔流,還有許多旋流,俗稱“破河”。黃河河水達洪水位時,形成一片汪洋,不分乾岔。這一段黃河的河道,極不穩定,常向南北遷移,因此造成許多牛軛湖,俗稱“死河筒”。  後套平原由耕地、草原和荒灘相間組成,渠道和林帶縱橫交織,形成黃河沿岸一個較為完備的排灌區。
河套平原遊牧河套平原遊牧

明安川

明安川位於河套平原東部,巴彥查乾山之南,烏拉山之北,為一山間盆地,西至烏梁素海,東至台梁以東1200米等高線,東西長50公里,面積約1800平方公里。盆地中部為黃河沖積平原,南北兩側為沖積洪積平原和山前洪積傾斜平原,黃河沖積平原呈三角形,西寬東窄。沙漠呈東西向帶狀分布於黃河沖積平原的中部,長約近40公里,寬9公里,面積350平方公里,稱蘇吉沙漠。此外還有風蝕窪地,長有喜濕植物。沖積洪積平原呈帶狀分布,上面生長白刺、檸條、芨芨草和苦豆子等固沙植物。洪積平原分布在兩側山麓地帶,北部面積比南部大,上面生長牧草。

三湖河平原

三湖河平原位於河套平原的東南端,烏拉山與黃河之間,西起西山咀,東至巴彥淖爾市與包頭市交界,東西長70公里,南北寬3~15公里,面積700平方公里,為一狹長地帶,地勢由山麓向黃河、由西向東傾斜。地面坡降度平均1/7000左右。海拔1010~1200米,可分為河漫灘、黃河沖積平原、山前沖積洪積平原、山麓洪積平原四部分。河漫灘分布於黃河北岸,大致在防洪堤以南,高出黃河枯水位0.5~5米,南北寬數十米不等。密生著喜水植物紅柳林。黃河沖積平原在防洪堤以北,面積最大,約420平方公里,地勢平坦。山前沖積洪積平原位於沖積平原之北,面積很小,為一東西向狹長地帶,寬約1~2公里,高出沖積平原4~7米,形成一級階地。山麓洪積平原在烏拉山南麓,110國道以北,由北向南傾斜,海拔1050~1200米。組成物質較粗大,以花崗岩片麻岩為主,常與砂壤土混合,上面生長牧草。
河套平原的向日葵田河套平原的向日葵田

灌溉事業

灌溉事業長期發展的結果,打破了河套平原荒漠草原與荒漠這一地帶性的束縛,呈現阡陌相連,溝渠縱橫,綠蔭彌望的景色。栗鈣土和棕鈣土只在局部地區殘存,大部地區已為灌淤土代替,但灌溉不合理,鹽漬土廣泛分布於灌區。
河套平原地下水甚豐,黃河北岸山前埋藏較深,平原較淺,由10~30米減至2~3米;含水層由厚變薄,湧水量由100噸/小時遞減為60噸/小時;礦化度漸增,一般由0.5克/升增至3克/升。 黃河南岸地下水埋深約1~3米,湧水量10~40噸/小時,礦化度1~3克/升。
黃河從磴口縣的巴彥高勒進入平原,至清水河縣的喇嘛灣出境,長550公里,河道逶迤蜿轉,河曲發達,河床坡度小,水流平穩,年徑流量250~300億立方米,礦化度0.3~0.6克/升。早在秦漢時代即屯兵移民,引黃河水灌溉農田。唐曾於後套開挖大型渠道。清中葉以後,灌溉發展較快,先後建成永濟渠、長濟渠、黃濟渠、楊家渠、塔布渠等,至清末黃河兩岸已有八大幹渠,灌溉面積達20萬公頃。中華民國時代在後套灌區之東建三湖河灌區,在前套建民生灌區。然未經全面規劃,渠系紊亂,無壩自流,旱年水不進渠、汛期泛濫成災。20世紀50年代以來,河套平原灌溉事業發展迅速,在黃河幹流上建成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南北兩岸修建總乾渠500多公里,灌溉面積由50年代以前的16.67萬公頃擴大到66.67萬公頃。現共有灌水乾渠5道,排水乾渠13道,支、斗、毛渠縱橫交錯。河套平原有可耕地960多萬畝,已開墾近500萬畝。盛產小麥、玉米、高粱、糜黍、胡麻甜菜酒花葵花籽等作物,是中國和自治區重要糧、糖基地,被譽為“塞上穀倉”、“塞上江南”。因多年排水不暢,地下水位升高,造成土壤次生鹽鹼化嚴重,已進行綜合治理。
三盛公黃河水利樞紐三盛公黃河水利樞紐

河套經濟

河套平原人口密度約145人/平方公里。 有蒙古、漢、滿、回、朝鮮、達斡爾、鄂倫春、鄂溫克、壯、藏、苗、維吾爾、 錫伯、彝、 土家等民族。農業歷史悠久,潛力很大。工業有鋼鐵、電力、機械、電子、化工、建材、毛紡、皮革、化纖、食品、造紙、製藥等數十部門,主要集中在包頭市。京包鐵路包蘭鐵路橫貫東西。
河套地區土壤肥沃,灌溉系統發達,適於種植小麥、水稻、谷、大豆、高粱、玉米、甜菜等作物,一向是西北最主要的農業區。今天,河套地區被稱為“塞外米糧川”。河套地區的畜牧業和水產業也很發達。河套平原,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渠道縱橫,農田遍布。有可耕地面積960多萬畝,現已開墾500多萬畝,盛產小麥、玉米、高粱、大豆、糜麻、葵花、甜菜、酒花、瓜果、大白菜等作物。這裡是自治區小麥的主要產區。蜜瓜、大白菜、酒花、葵花、枸杞等,是馳名全國的特產。
內蒙古河套平原的小麥內蒙古河套平原的小麥
河套平原以盛產糧食而著稱,被譽為“塞上糧倉”或“塞北江南”,是膏腴殖壤的肥美之地。
河套還蘊藏著煤、鐵、銅、金、石墨、石棉、鹽、鹼、稀土等多種礦產資源
河套地區土壤肥沃,大小阡陌縱橫交織,適於種植春小麥、水稻、糜、谷、大豆、高粱、玉米,向為內蒙古、寧夏地區的主要農業區。有塞外米糧川之稱。平原上還蘊藏著煤、鐵、銅、金、石墨、石棉、鹽、等多種礦產資源。
河套平原地下水甚豐,黃河北岸山前埋藏較深,平原較淺,由10~30米減至2~3米;含水層由厚變薄,湧水量由100噸/小時遞減為60噸/小時;礦化度漸增,一般由0.5克/升增至3克/升。 黃河南岸地下水埋深約1~3米,湧水量10~40噸/小時,礦化度1~3克/升。 黃河流經巴彥淖爾盟340公里,年經總流量315億立方米,水利資源非常豐富。1959年修建了黃河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1969年開挖了總乾渠(二黃河),全長180公里。1975年完成了總排乾溝工程,結束了有灌無排的歷史。

河套文化

河套文化是黃河文化和草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北方文化中的瑰寶,是人類發展史上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聚集交融的典型代表,具有草原文化與農耕文化碰撞交融的獨特的文化特徵和強烈的文化包容性。河套文化的形成過程,對於中國的北方軍事史、烏拉特草原文化史、遊牧定居與墾殖發展史具有巨大作用。探尋和研討河套文化,傳承和弘揚河套文化,打造和傳播河套文化,對於豐富黃河文化和草原文化的內涵和外延,提高地區經濟文化的競爭力、影響力、輻射力,提高地方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凝聚力,促進地區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