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板頭曲

河南板頭曲

板頭曲是一種傳統民樂,屬於中國傳統器樂弦索樂的一種。是河南大調曲子(一種曲牌聯綴體的說唱藝術)的一個組成部分,流行於河南省南陽、開封、信陽、洛陽等廣大地區。 大調曲子包括“板頭曲”、“牌子套曲”、"雜牌"(又叫小令) 3部分。板頭曲是在開唱牌子套曲或雜牌之前演奏的器樂曲,它類似戲曲的開場鑼鼓,主要用於召喚聽眾或穩定情緒。它的風格質樸、瀟灑、文雅,經歷代文人和藝人的加工提高,藝術上有很高的造詣,逐漸發展成為具有一定藝術水平的獨立曲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南板頭曲
  • 外文名:Henan bantou tunes
  • 分類:音樂
曲目,樂器,起源,發展,傳承,

曲目

河南板頭曲的曲式結構嚴謹。它以廣為流傳的《老八板》(河南板頭曲中稱《單八板》)的旋律為基本素材加以變奏,成為能表現多種情感的樂曲,如《小鵲》、《葡萄架》等,速度有快板、中板和慢板之分,大多為68板;另一種結構形式是以演唱的牌子曲為基調,模仿《八板》的曲式結構改編而成,有時也加入鼓子頭的演奏,如《閨中怨》、《哭周瑜》等。
河南板頭曲的標題命名方法有 3種:①以板式命名,如《雙八板》、《花流水》;②以歷史故事命名,如《哭子路》、《鶯鶯喚紅》;③以樂曲所描寫的形象命名,如《百鳥朝鳳》、《獅子滾繡球》等。
河南板頭曲的曲目約有100餘首。其代表曲目有《單八板》、《高山流水》、《打雁》、《思鄉》、《思春》、《大救駕》、《鑾鈐》、《嘆顏回》、《征西》、《落院》、《八景》、《和番》、《蕭妃舞》、《寒鵲爭梅》等等。

樂器


河南板頭曲的演奏常以三弦、琵琶、古箏等彈撥樂器為主,配以手板、月琴、軟弓京胡、二胡(二翁)、洞簫及八角鼓等,在演奏人員少時,只用三弦和手板演奏;另外還有一種獨奏形式,常用三弦、古箏等。

起源

“河南板頭曲”簡稱“板頭曲”,歷史上也有“中州古調”和“中州古曲”之稱,就其體裁和演奏形式而言,它實際上就是“中州絲竹樂”。
“河南板頭曲”原為“河南大調曲子”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是在明清時期的民間俗曲小調基礎上發展衍變而來的,約在清乾隆年間大調曲子基本成形,而板頭曲則在明末清初達到了一定的高峰,據傳說當時已有百餘首板頭曲流傳於民間。由於大調曲子形成並盛行於河南南陽,而當時的南陽又是秦、鄂、湘、川、廣等地的水陸交通樞紐,且商貿發達,全國各地的優秀藝術品種必然會競相雲集,這就影響和促進了“河南大調曲子”及其“板頭曲”豐富與發展。同時,他還隨著中原文化的輻射性傳播,對全國各地的民間音樂均產生一定的影響,尤其對“廣東漢樂”(舊稱“廣東客家音樂”)的形成與發展影響最大,而“潮州弦詩樂”至今仍以“中州古調”為其重要的組成部分,這兩個樂種不僅在當地廣為流傳,同時也在東南亞國家——尤其在華僑中有著深遠的影響。

發展

早期的“板頭曲”是完全附屬於說唱的,在開板演唱之前演奏,當地俗稱為“板頭”,因參與演奏的樂器以弦樂器為主,故也有人稱其為“弦曲”。它既有開場曲和前奏曲的意義,又可起到讓樂師們活動手指和調整琴弦的作用。在其數百年的發展過程中,由於大量吸收了豐富的民間音樂素材——特別是中原地區的民間音樂素材,並通過歷代樂師們的不斷加工與錘鍊,使“板頭曲”在藝術上日趨成熟和完善,從而逐漸脫離了對“河南大調曲子”的依附關係,成了純粹的民族器樂樂種,並自立於中華明祖的音樂之林。

傳承

1949年後,板頭曲得以復甦並受到廣泛重視。1953年,著名古箏演奏 板頭曲家、板頭曲傳人曹東扶先生代表河南參加了全國第一屆民間音樂舞蹈會演,板頭曲的獨特風格在音樂界引起強烈反響。同年,部分板頭曲經中央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整理出版。一代名家曹東扶先生傳譜的箏曲《高山流水》、《蘇武牧羊》更是傳遍神州,遠播海外。中國樂器表演課程(本科)教學大綱中的《閨中怨》、《高山流水》、《鬧元宵》、《上樓》、《下樓》等都是板頭曲曲譜。此後,曹東扶及其後人全力投入板頭曲的記錄整理和演奏,為傳承、保護這一罕見的音樂品種做出巨大貢獻。隨著大多數傳人去世,板頭曲正面臨凋敝失傳的危機。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板頭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