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古城鎮

河南古城鎮

古城鎮位於河南省禹州市東北10公里處,鄭平公路貫穿南北,東與長葛市和許昌縣接壤,西與淺井鄉交界,南與郭連鄉為鄰,北與無梁鎮相連。鎮域總面積53.82平方公里,山崗、平原各半,耕地面積63500畝,轄25個行政村,62個自然村,,。此外還有江西省井岡山市、山西省垣曲縣古城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南古城鎮
  • 總面積:53.82平方公里
  • 村民小組:212個
  • 人口:45465
概況,地名由來,行政區劃,經濟產值,特色產業,招商引資,城鎮建設,獲得榮譽,新農村建設,井岡山市古城鎮,垣曲縣古城鎮,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臨河區古城鎮,

概況

古城鎮位於禹州市東北10公里處,鄭平公路貫穿南北,東與長葛市和許昌縣接壤,西與淺井鄉交界,南與郭連鄉為鄰,北與無梁鎮相連。鎮域總面積53.82平方公里,山崗、平原各半,耕地面積63500畝,轄25個行政村,62個自然村,212個村民小組,45465口人。
2004年,古城鎮完成工農業總產值9.6億元,同比增長13.2%;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498.5萬元,同比增長14%;鄉鎮企業入庫稅金完成908萬元,同比增長41.8%;農村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1000萬元,招商引資3390萬元,占年度目標的282%;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182元,新上項目58個,總投資達27100萬元。

地名由來

古城原名為司馬古城,三國時期,魏武帝都許,令司馬懿屯兵於此,後改為司馬古城,又因古城內有一座顯慶寺,建於唐代,較有盛名後又改為古城寺。
古城的古蹟有;古城遺址,東西寬3華里,南北長5華里,內外兩城,西北部有諸侯山,是夏禹的兒子啟會見諸侯之地。

行政區劃

古城鎮轄25個村委會:大北村、古城村、瓮廂村、小集村、魏莊村、張堂村、獅子口村、鐘樓村、劉樓村、崔莊村、古王莊村、蔡坡村、丁莊村、唐凹村、馬莊村、李黃村、山連村、小靳莊村、常莊村、桐樹張村、關崗村、石龍王村、崗王村、大路陳村、龍屯村。

經濟產值

2004年,古城鎮完成工農業總產值9.6億元,同比增長13.2%;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498.5萬元,同比增長14%;鄉鎮企業入庫稅金完成908萬元,同比增長41.8%;農村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1000萬元,招商引資3390萬元,占年度目標的282%;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182元,新上項目58個,總投資達27100萬元。

特色產業

中藥材種植基地三粉加工、中藥材種植、菸葉生產成為農業三大特色產業。2004年,古城鎮積極推進農業經濟結構調整,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多渠道加大農業投入,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做好“三粉加工、中藥材種植、菸葉生產”三篇文章,調優農業結構,提高農業綜合效益。依靠典型引路,逐步建成了以西部崗區為中心的2.5萬畝優質紅薯基地,由鎮政府牽頭,實行統一育苗和新品種改良,先後推廣了“徐薯101”、“豫薯12”、“豫薯13”等優良品種,畝產由過去的3000—4000斤,穩定在現在的5000斤以上。鎮政府牽頭成立了薯製品行業協會,無償提供指導服務。對新上三粉企業免收一切費用,改過去的單一作坊式手工加工為機械化製作,膨脹總量,拉長產業鏈條,實現多次增值。現擁有日生產能力3000公斤以上的“三粉”企業74家,年收入達6000多萬元,安排富餘勞動力4000人。同時,鼓勵企業上規模、上檔次,真正實現深加工、精包裝。投資480萬元,在龍屯村建設了占地30畝的禹州市三粉市場,一期工程已經竣工,正在配套完善,市場建成後,可實現年交易三粉萬噸,交易額實現3500萬元。按照“集中聯片,規模種植,優質高效”的發展路子,全鎮中藥材聯片種植面積達12000畝,畝均效益超1600元。萬畝道地中藥材GAP生產基地已上報省計委待審批。按照“頭年起步,二年發展,三年突破”的目標,市菸草局投入專項資金,為菸農提供“耕、耙、地膜、田間管理、烘烤”五統一服務,使全鎮菸葉種植面積由2001年的57畝迅速發展到2004年的2006多畝,創稅收達40多萬元,畝效益1300元以上。以三大特色農業為主的農業產業的發展,改變了農民的生產和生活。2004年,古城鎮被省農業部門授予“河南省農業特色鄉鎮”稱號。

招商引資

古城鎮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帶動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實施項目帶動戰略,積極招商引資,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鎮黨委政府把發展工業經濟的方向定位在鞏固提升傳統產業(如建材、泵業和化工分離機械產業)和著力發展新興產業(如三粉生產加工)上,實行項目建設目標管理責任制,按照優質、高產、高效和安全的要求,引導企業走精細化、集約化和產業化道路,使工業產業向精化、深化發展。全年共新上項目58個,總投資27100萬元,三粉生產已由過去的手工粗加工逐步發展為品牌、小包裝、精包裝生產,新興產業如投資480萬元的長興特鋼廠、投資392萬元的洪源機械配件廠、投資470萬元的中原鑄造廠和與湖北合作投資385萬元的宏發化工機械有限公司等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同時篩選了計畫投資600萬元的煤矸石制磚廠、與中鋒集團合作的古城煤田、年產萬噸的薯製品生產線,系列泵開發等近10個項目作為儲備。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帶動了相關產業,使大批農民成為新興工人,促進了農民收入的快速增長。截至2004年底,全鎮非公有制企業已發展到1077個,從業人員5300多人,年收入8.4億元,創利稅8550萬元。

城鎮建設

古城鎮城鎮化水平有所提升。鎮政府以爭創省文明小城鎮為目標,加大資金投入,進一步拉大了鎮區框架,使鎮區總面積達到7平方公里,並為到鎮區落戶的商戶提供多種優惠條件。投資80多萬元對沿鄭平公路和山淺公路、古城路口一段進行了綠化改造,硬化了地面,修建了排水道,修建花池3000多平方米,統一安裝了路燈,成立了環衛隊伍,對鎮區的髒、亂、差現象進行重點整治,鎮區面貌得到了極大改善。

獲得榮譽

榮獲許昌市計畫生育先進單位稱號。以全市爭創全國計畫生育先進縣為契機,古城鎮針對計生工作的薄弱環節,進一步加大基層基礎工作和幹部隊伍建設,投資近20多萬元,重新配套了微機和辦公設施,建設了服務大廳,對計生戶實行一條龍文明服務,狠抓了台帳檔案資料管理,進一步落實計生政策和獎懲措施,加大了“三結合”力度,認真開展了“關愛女孩”活動,促進了計生工作明顯提高,保持了全市先進位次,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2.8‰以內。2004年,古城鎮榮獲“許昌市計畫生育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新農村建設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鎮政府集中財力,突出重點,加大道路、水利、教育、衛生設施等的建設力度,積極配合交通部門完成了山淺公路的融資、拆扒、土方、協調等任務,保證了山淺公路建設的順利推進,完成了劉樓、張堂、蔡坡、馬莊、常莊、獅子口、大北等村的村村通掃尾工作。進一步最佳化教學布局,完善辦學條件,已規劃完成了一半村國小定點布局工作。投資百萬元的古城衛生院改造擴建工程進入施工階段。古城三中擴建項目已開始啟動,投入近20萬元恢復了廣播的運營,豐富和提高了廣大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井岡山市古城鎮

井岡山市古城鎮古城鎮位於江西省井岡山市東北部,是原寧岡縣第一次設縣的縣城所在地,歷史悠久,有著名的“古城會議”,全鎮轄8個行政村,一個居委會,7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2960人,面積62.28平方公里。古城經濟資源豐富,有耕地面積851公頃,林地2512公頃,農作物以水稻為主,次為油茶、席草、蘿卡、黃瓜、西瓜種植物面積大,產量高上市早,具有肥大鮮嫩質松味、味甜等特點,礦產資源主要有資土、陶土、黃金等另設工業小區劃有瓷廠、膠板廠、化工廠等工業企業已經落戶。今日古城交際交通便利,319國道龍市至廈坪二級公路貫穿其境,電信、網路四通八達,現有中學、國小、幼稚園、兒童入學率100%,小城鎮建設已初具規模,建有農民一條街及面積15畝的農貿市場,現有200多戶個體工商戶。發展目標好,面向市場,以資源為依託,以效益為中心,以科技為手段,強化農業,主攻工業,繁榮第三產業,促進農民增收和財政增長。

垣曲縣古城鎮

聖女果古城鎮位於山西省垣曲縣東南部,地處黃河小浪底庫畔,南與河南澠池市隔河相望,北與歷山生態旅遊區相連。轄27個行政村、111個居民組、24300餘人,耕地面積22000餘畝,國土面積119平方公里,國家重點工程小浪底水庫建成後,古城鎮擁有40平方公里的水面,成為華北地區最大的內陸湖面,被譽為中國“北方的千湖島”。為水上養殖、旅遊觀光、客貨航運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近年來,該鎮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的農業產業化發展要求,以山里紅公司為依託,大力發展杏梅、山楂、聖女果、大棗、杏等水果種植業,形成了年創收110萬元的原料基地;以繭絲綢公司為依託,形成了年創收180萬元的蠶桑養殖基地;利用小浪底水庫充足的水草資源,大力發展畜牧業,形成了牛羊兔雞分別達7460、4940、4300、68000頭(只)畜禽養殖基地。

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臨河區古城鎮

概況
巴彥淖爾市臨河區古城鎮地處二狼山坡前腹地,土地肥沃,草場廣闊,自古有“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譽。該鎮地域廣闊,總轄地50多萬畝,耕地21萬畝,荒 灘、荒地等大面積的草灘地均是發展畜牧業的天然牧場,該鎮年出欄羊25萬隻,牛7萬頭,加之東與五原,西與杭錦後旗,北與中旗毗鄰,每年通過市場調節可以得到牛、羊50多萬頭(只)。
特色種植
該鎮是著名的優質食用花葵生產基地,年產食用花葵3000萬公斤。葵仁富含維生素E、B、葉酸和礦物質鐵、鉀、鋅等多種營養成份,具有降血脂、降壓、利尿、止痢等保健功能。該鎮氣候土壤環境適宜枸杞種植,品質優良,現已大面積推廣,並被列為2003年退耕還林項目。
簡介
古城鎮歷史悠久,曾是古匈奴頭曼單于的國都———頭曼城,出土過金銀器、鳳冠、金佛、金簪、金盤碗等珍貴歷史文物,因其境內現存西漢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所建的臨河縣城遺址,故而得名古城。
古城鎮位於臨河區最北端,距市區45公里,地處臨河與杭後、烏拉特中旗、五原交接的三角地帶。東西長23公里,南北寬15公里,轄地面積347平方公里,海拔高度1030米。全鎮現有18個行政村,129個村民小組,農戶5900多戶,共有蒙、漢、回、藏、滿五個民族,總人口27831人,是臨河區最大的鄉鎮。
這裡由於地處河套平原腹地,土地資源豐富,水利灌溉條件便利,全鎮現有耕地面積21萬畝,未開墾荒地10萬畝,黃河灌域渠系遍布境內,屬黃河沖積平原。全年晝夜溫差大,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均降水量138.8毫米,光照充足,年均無霜凍期130天左右,平均氣溫⒍5℃,適宜小麥、甜菜、蜜瓜、葵花、玉米、瓜類、牧草等多類農作物生長。特別是鎮域毗鄰陰山山區,飼草資源豐富,發展農牧業生產前景十分廣闊。
近年以來,古城鎮的各項社會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就。2002年末,全鎮有工商企業218家,固定資產1200萬元,鄉鎮企業產值達到910萬元以上,產供銷服務體系健全;農業總產值⒈86億元,特別是近年來通過實施“牧、草、林”三元經濟戰略,全鎮種草養畜業取得了歷史性突破,年種草面積在3萬畝以上,牲畜存欄總頭數達20萬頭(只)以上,農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人均純收入達2740元;境內交通、通訊條件便利,臨巴、臨份兩條黑色油路直通境內,村鎮道路四通八達,郵電通訊實現了光纜化和程控化,電信、聯通兩大移動信息網路覆蓋全鎮;文教、科技、衛生事業蓬勃發展,教育普及率達100%,農村合作醫療覆蓋北達到80%以上,2/3的村開通了有線電視和自來水,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成效顯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