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中醫藥發展“十三五”規劃

為強化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規劃提出將支持河北中醫學院建設成為中醫藥大學,全面實施中醫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建立健全中醫藥繼續教育體系和制度,繼續實施國家和省級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研修項目、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項目,推進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建設。

發布日期,全文內容,一、規劃背景,二、總體要求,三、重點任務,四、保障措施,

發布日期

河北省衛生計生委 河北省中醫藥管理局關於印發河北省中醫藥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
冀衛發〔2016〕39號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省直有關部門:
經省政府同意,現將《河北省中醫藥發展“十三五”規劃》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本部門實際,認真抓好組織實施。
河北省衛生計生委 河北省中醫藥管理局
2016年11月10日
(信息公開形式:主動公開)

全文內容

河北省中醫藥發展“十三五”規劃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推進健康河北建設的關鍵時期。為貫徹落實全國和河北省衛生與健康大會精神,加快我省中醫藥振興發展,推動由中醫藥大省向中醫藥強省跨越,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發展“十三五”規劃》《河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河北省貫徹<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實施方案》,制定本規劃。

一、規劃背景

“十二五”時期,我省中醫藥發展取得明顯成效,維護和增進人民民眾健康的作用更加突出,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顯著提升,為建成中醫藥強省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中醫藥發展環境空前最佳化。高規格召開全省振興中醫藥事業大會,出台《河北省人民政府關於振興中醫藥事業的決定》,建立省中醫藥工作廳際聯席會議制度,成立省中藥產業發展領導小組,政府重視、部門支持的中醫藥工作機制基本建立。組建副廳級省中醫藥管理局,成立省中醫藥發展中心,中醫藥管理力量不斷強化。國家和省共安排中醫藥專項資金近30億元,有力保障了中醫藥持續加快發展。
(二)中醫藥服務能力顯著提升。全省共有中醫醫院(含中西醫結合醫院,下同)211所、床位3.8萬張,其中三級甲等中醫醫院12所、二級甲等中醫醫院99所、二級乙等中醫醫院9所。建有國家和省級重點中醫專科280個。實施重點中醫醫院建設項目12個、縣級中醫醫院建設項目84個。全面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建成國醫堂691個,97.9%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92.3%的鄉鎮衛生院、81.4%的社區衛生服務站、69.1%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京津冀中醫藥協同發展初顯成效。
(三)中醫藥人才隊伍持續壯大。河北中醫學院恢復獨立設定,並作為省屬骨幹大學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實施共建。開展中醫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實現與中醫專業學位教育有機銜接。李士懋教授當選國醫大師,填補了我省空白。實施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研修項目、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項目、杏林千人培養工程、中醫類別全科醫師培訓等,培養300名高層次中醫藥人才和近萬名基層實用型中醫藥人才。
(四)中醫藥傳承創新不斷深化。建成70個國家級和省級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龐氏眼科流派傳承工作室,推動名老中醫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的研究整理。建立起以36個國家和省級中醫藥重點研究室為平台的科研體系。27位院士簽約入駐石家莊生物醫藥院士工作站。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科技進步獎17項,列入省科技廳計畫項目79項。
(五)中醫藥文化廣泛傳播。建成4個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支持31所中醫醫院創建中醫藥文化建設示範醫院。面向基層民眾舉辦2000餘場健康大講堂,數十萬民眾受益。成功舉辦三屆冀港澳台中華傳統醫藥文化發展大會,積極推動四地中醫藥文化交流合作。華北理工大學與匈牙利佩奇大學合作開辦了中醫孔子學院。省醫療氣功醫院中醫養生保健文化交流基地建設被確定為國家中醫藥國際合作專項。
(六)中醫藥產業迅猛發展。中醫藥產業納入全省重點發展的12大產業,出台了系列規劃方案。實施安國中藥都建設重大工程,數字本草公共服務平台上線運營。狠抓中藥產業源頭,建成千畝以上中藥材種植示範園近300個,燕山中藥材經濟核心示範區建設順利推進。初步搭建中藥產業對接平台,以嶺、神威等中藥企業分別與涉縣、巨鹿等中藥材生產大縣簽署協定。完成40個縣(市)中藥資源普查,啟動全國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基地建設。
同時,我省中醫藥發展也面臨著一些問題和挑戰,中醫醫院基礎設施仍然落後,近一半縣級中醫醫院達不到國家建設標準;中醫藥服務能力和服務領域仍需進一步拓展,特色優勢不夠突出;人才隊伍存在較大斷層,高層次和基層優秀人才嚴重短缺;重大疑難疾病科技攻關成效還不顯著,成果轉化能力不夠強;文化保護傳承力度不大,尚未形成影響較大的特色品牌;中藥產業集中度不高,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不多;中藥材種植基地規模化和機械化水平較低,質量追溯體系不健全;有利於中醫藥發展的體制機制還不健全,中醫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亟待提高。
當前,我省正處於協同發展、轉型發展、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和攻堅時期,更加注重工業轉型升級、更加注重生態環保,更加注重培育新的發展動能,更加注重保障改善民生,為中醫藥振興發展創造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隨著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深入發展,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健康服務業蓬勃發展,人民民眾對中醫藥服務的需求越來越旺盛;特別是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攜手張家口舉辦冬奧會、“一帶一路”、健康中國等國家戰略的深入實施,我省中醫藥發展的機遇前所未有,作用空間無限,前景十分廣闊。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深刻認識當前中醫藥所處的歷史方位和重要階段特徵,提振信心,搶抓機遇,加快推動我省中醫藥持續健康發展。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以及中央領導發展中醫藥的重要指示、全國和河北省衛生與健康大會精神,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全面落實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總體安排和建設中醫藥強省戰略部署,堅持中西醫並重,以增進和維護人民民眾健康為目標,以提高中醫藥發展水平為中心,以完善符合中醫藥特點的管理體制和政策機制為重點,牢固樹立大中醫觀念,充分發揮中醫藥在促進衛生、經濟、科技、文化、生態文明發展中的獨特作用,為加快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貢獻。
(二)基本原則。
——堅持人民共享發展。以滿足人民民眾中醫藥健康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推進中醫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提升中醫藥服務水平,增強服務的可及性和可得性,真正讓中醫藥成果惠及百姓,增進人民健康福祉。
——堅持繼承創新發展。正確把握繼承和創新的關係,堅持中醫藥原創思維,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和方法,推動中醫藥理論與實踐持續發展,推進中醫藥現代化,在創新中不斷形成新特色、新優勢,永葆中醫藥薪火相傳。
——堅持統籌協調發展。堅持中醫藥與西醫藥相互補充,堅持中醫中藥協調發展,堅持城鄉、區域中醫藥均衡發展,堅持中醫藥醫療、保健、科研、教育、產業、文化全面發展,不斷增強發展的整體性和系統性。
——堅持改革驅動發展。改革完善中醫藥發展體制機制,強化政府在提供基本中醫醫療服務的主導作用和制定規劃、出台政策、規範市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發揮市場在中醫藥健康服務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進一步激發中醫藥發展活力。
(三)發展目標。到2020年,實現人人享有基本中醫藥服務,初步建成中醫藥強省。中醫藥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防病治病能力大幅提高;中醫藥人才培養體系基本建立,傳承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中醫藥文化繁榮發展,對外交流更加活躍;中醫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快速推進,符合中醫藥特點的管理體制不斷健全;京津冀中醫藥協同發展得到強化,一體化水平明顯提升;中醫藥健康服務加快發展,中醫藥產業成為我省國民經濟重要支柱之一;中醫藥發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凸顯。
主要發展指標
主要指標
單位
2020年
2015年
指標性質
中醫醫院

260
211
預期性
中醫醫院床位數
萬張
5.3
3.8
預期性
每千人口公立中醫醫院床位數

0.55
0.37
預期性
每千人口衛生機構中醫類執業(助理)醫師數

0.40
0.34
預期性
達到二級甲等中醫醫院水平的縣級中醫醫院比例
%
100
65
預期性
中醫醫院診療人次數
萬人次
2812
1895
預期性
中醫醫院出院人數
萬人
205
111
預期性
中藥材種植面積
萬畝
300
186
預期性
中藥工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
億元
520
230
預期性
中藥工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占醫藥工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比重
%
30
24.8
預期性

三、重點任務

(一)提升中醫醫療服務能力。
1.強化公立中醫醫院建設。落實政府主體責任,縣級以上政府原則上都要辦好至少1所公立中醫醫院。改善省中醫院基礎設施條件,著力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力爭整體實力躋身全國前列。積極籌建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強化市級中醫醫院建設,打造區域中醫醫療中心;重點推進張家口市、衡水市、邢台市中醫醫院建設,達到三級甲等中醫醫院水平。加大縣級中醫醫院業務用房和設備投入,力爭完成一輪基本建設任務,達到二級甲等中醫醫院水平。
2.深化基層中醫藥工作。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動計畫,所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和70%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85%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70%的鄉鎮衛生院建有國醫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診療量達到診療總量的30%。繼續開展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創建活動,將2—3個設區市和30個縣(市、區)建成國家或省級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加強對口幫扶工作,三級中醫醫院對口幫扶貧困縣中醫醫院,二級以上中醫醫院對口幫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開展中醫聯合體、縣鄉中醫藥服務一體化、醫師多點執業等工作,在分級診療中進一步發揮中醫藥的作用。依託各級中醫醫院,在基層大力推廣使用中醫藥適宜技術。
3.促進中西醫結合工作。以提高臨床療效為目標,開展重大疑難疾病及傳染性疾病中西醫臨床協作,實現優勢互補、聯合攻關,形成一批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促進中西醫臨床協作機制建設和服務模式創新。加強非中醫類醫療機構中醫藥工作,實現所有省、市級和85%的縣級綜合醫院全部建立標準化中醫科、中藥房,所有省、市級婦幼保健機構設定中醫婦科和中醫兒科、縣級婦幼保健機構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所有市級傳染病醫院設定中醫科。創建20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範單位,強化院內中西醫科室臨床協作,提升中西醫結合服務內涵。鼓勵中、西醫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支持非中醫類別醫師學習、運用中醫藥理論、知識和技能。
4.大力發展社會辦中醫。鼓勵社會資本優先舉辦兒科、精神(心理)科、婦科、外科、骨傷、肛腸等非營利性中醫專科醫院,發展中醫特色突出的康復醫院、老年病醫院和護理院。進一步精簡審批條件、最佳化審批流程、縮短審批時限,鼓勵舉辦只提供傳統中醫藥服務的中醫門診部、中醫診所,允許取得鄉村醫生執業證書的中醫藥一技之長人員在鄉鎮和村開辦中醫診所。到2020年,非公立中醫醫療機構提供的中醫服務量力爭達到20%。
5.提升中醫醫療服務質量。完善中醫醫療質量控制體系和評審評價體系。實施中醫臨床優勢培育工程,三級中醫醫院要充分利用中醫藥技術方法和現代科學技術,提高危急重症、疑難複雜疾病的中醫診療服務能力和中醫優勢病種的中醫門診診療服務能力與研究能力。二級中醫醫院要不斷提高區域內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精神疾病的中醫診療能力和急危重症的搶救能力。加強重點中醫專科專病防治網路建設,形成一批國家和區域中醫(專科)診療中心,在疾病防治中發揮示範作用。加強中醫藥應急救治隊伍建設,建立中醫藥應急工作長效機制。抓好10箇中醫藥防治傳染病臨床基地建設,做好愛滋病等重大傳染病中醫藥防治工作。加強中醫護理人員配備,提高中醫辨證施護和中醫特色護理水平。創新中醫醫療機構服務模式,鼓勵中醫醫院開展診療模式創新,探索完善中醫綜合治療模式、多專業聯合診療模式,融醫療、養生、康復、預防保健為一體的醫院發展模式,構建涵蓋醫院、社區、家庭的全方位服務模式。
專欄1中醫醫療服務能力建設項目
中醫醫院建設項目。支持省中醫院建設科研教學樓和製劑中心。支持市級中醫醫院臨床能力建設。支持60所未達標準的縣級中醫醫院業務用房建設和設備配置。
縣級中醫醫院特色服務能力提升項目。以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為重點,建設50所具有示範帶動作用的縣級中醫醫院。
基層醫療機構國醫堂建設項目。建設600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國醫堂、300箇中醫藥特色示範社區衛生服務站、10000箇中醫藥特色示範村衛生室。
重點中醫專科專病建設項目。建設2—3個國家和一批區域和基層中醫專科專病診療中心。
(二)發展中醫藥健康服務。
1.加快中醫養生保健服務網路建設。實施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推進省市級中醫醫院治未病中心建設,完善縣級中醫醫院治未病科設定,支持有條件的綜合醫院、婦幼保健機構、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立治未病科(室)。支持社會資本舉辦中醫養生保健機構,構建醫療機構與中醫養生保健機構協同發展的中醫養生保健服務網路。鼓勵中醫醫療機構、中醫醫師為中醫養生保健機構提供技術支持。促進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規範化、專業化、規模化發展,形成一批具有品牌效應的中醫養生保健機構,推出一批具有引領帶動作用的中醫養生保健基地。調整完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項目內容,逐步擴大目標人群覆蓋面。到2020年,二級以上中醫醫院全部設立治未病科,30%的婦幼健康服務機構能夠提供治未病服務,所有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50%的村衛生室能夠開展中醫健康干預服務。
2.拓展中醫特色康復服務。支持中醫醫院康復科和中醫特色康復醫院建設,推動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開展中醫特色康復醫療、訓練指導、知識普及、康復護理、輔具服務,在社區康復機構推廣中醫康復適宜技術。支持對符合條件的腦癱患兒等弱勢群體開展中醫康復治療。
3.發展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支持有條件的中醫醫院開設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數量,為老年人就醫提供優先優惠服務。開展中醫藥醫養結合試點工作,建設一批醫養結合示範基地。鼓勵和支持中醫醫院通過特許經營、託管、設點等不同方式,以品牌、技術、人才、管理等優勢資源,與社會資本合作舉辦中醫藥特色醫養結合機構。鼓勵中醫師在養老機構提供中醫診療、養生保健等服務。大力開發中醫藥與養老服務結合的系列服務產品。
4.發展中醫藥健康旅遊服務。鼓勵各地充分利用海濱、森林、溫泉、濕地等自然資源優勢,開展海濱療養、森林康養、溫泉養生等保健項目。積極推動中醫藥文化元素突出的名勝古蹟、中藥材種植基地、生產企業、中醫藥文化基地等中醫藥資源,有效融入旅遊產業發展範疇。鼓勵酒店、景區等旅遊企業為遊客研發、提供中醫藥健康服務項目。開展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基地、項目)建設,開發具有地域特色的中醫藥健康旅遊商品和旅遊線路。支持舉辦層次高、影響大的中醫藥健康旅遊展覽、會議和論壇。
專欄2中醫藥健康服務項目
標準化中醫康復科建設項目:支持50所中醫醫院建設標準化康復科,強化中醫康復專業人才培養和設備配置,完善中醫康複診療方案,打造一批示範性中醫康復科。
中醫藥醫養結合試點項目:依託中醫醫療機構,建設10箇中醫藥醫養結合服務示範基地。
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基地、項目)建設項目。支持建設10箇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30箇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基地、50箇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項目。
(三)強化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
1.加快中醫藥高等教育發展。根據中醫藥行業人才需求情況及教育資源狀況,調控省內高校中醫藥專業結構和招生規模,建立人才培養與行業需求的供需平衡機制。落實省政府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於共建河北中醫學院的協定》,支持河北中醫學院拓展辦學空間,增加學科門類,調整專業設定,提升辦學質量,力爭建設成為中醫藥大學。支持河北中醫學院教育綜合改革,加強中醫藥文化教育、臨床教學基地和師資隊伍建設,強化教育質量監測與評價體系建設。
2.加強中醫藥畢業後教育和繼續教育。全面實施中醫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健全配套政策和管理機制,加強培訓基地和師資隊伍建設,強化過程管理和培訓考核;構建以“5+3”(5年中醫學本科教育+3年中醫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或3年中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為主體、以“3+2”(3年中醫學專科教育+2年中醫類別助理全科醫生培訓)為補充的標準化、規範化中醫臨床人才培養體系。建立健全中醫藥繼續教育體系和制度。到2020年,新進醫療崗位的本科及以上學歷中醫臨床醫師全部接受中醫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接受繼續教育獲取學分達標率達到90%。
3.推進高層次中醫藥人才培養。繼續實施國家和省級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研修項目、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項目,推進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建設,加快培養一批中醫藥傳承型人才。完善中西醫結合人才培養政策措施,鼓勵西醫離職學習中醫,培養高層次中西醫結合人才。加強中藥、中醫護理、中醫康復等專業骨幹人才培養。加強中醫藥學科建設,著力培養一批中醫藥學科帶頭人。開展中醫醫院院長職業化培訓和各類中醫藥管理人員培訓,造就一批高水平中醫藥管理人才。
4.加強基層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通過中醫類別全科醫生轉崗培訓、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等途徑,加強中醫類別全科醫生培養。新建一批基層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以提高崗位勝任能力為核心,加強縣級中醫臨床技術骨幹培養,強化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人員崗位培訓,對鄉村醫生進行中醫藥專業知識與技能輪訓,提高基層中醫藥服務水平。
5.發展中醫藥職業教育。逐步健全中醫藥健康服務領域相關職業(工種),建立適應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的職業技能鑑定體系。建立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中醫藥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加快培養中醫養生保健、康復、養老、健康管理以及中藥材種植、傳統炮製、中藥飲片鑑別等技術技能人才。
6.完善中醫藥人才激勵機制。根據中醫藥人才成長規律,探索建立符合中醫藥不同崗位要求的人才標準,完善體現中醫藥行業特點的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評價體系。積極申報國醫大師、全國名中醫,按規定開展河北省名中醫評選工作,加大中醫藥青年人才培養支持力度,促進優秀中醫藥人才脫穎而出。建立吸引、穩定基層中醫藥人才的保障和長效激勵機制。
專欄3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項目
中醫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項目。支持部分三級甲等中醫醫院中醫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建設。培訓中醫住院醫師2400名(含中醫類別全科醫生400名)。
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研修項目。遴選100名中青年醫師,開展為期3年的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研修。
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項目。遴選80名老中醫藥專家為指導老師,對160名優秀中青年業務骨幹進行為期3年的師承方式培養。
傳承工作室建設項目。支持建設100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新建2箇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
基層中醫藥人才培養項目。支持600名縣級中醫醫院臨床技術骨幹,到京津知名中醫醫院進行為期1年的進修培養。對在職在崗鄉村醫生進行中醫藥專業知識與技能培訓。
中醫護理骨幹人才培養項目。培養中醫護理骨幹50人,作為全省中醫護理師資,推廣中醫護理知識、技術和方法的臨床運用。
中藥特色技術傳承人才培養項目。培養中藥炮製、中藥材鑑定、中藥資源普查和傳統製藥工藝等特色技藝傳承人100名。
中醫藥管理人才培養項目。實施中醫醫院院長職業化培訓,分期分批開展科主任等中醫藥管理人員培訓。繼續實施中醫藥行業會計領軍(後備)人才培養。
(四)推進中醫藥繼承創新。
1.加強中醫藥理論繼承和傳統知識保護。系統繼承國醫大師、河北省名中醫學術思想和臨床診療經驗,總結我省中醫優勢病種臨床基本診療規律。依託河北中醫學院建立河北省中藥炮製技術傳承基地,挖掘整理老中藥專家技術經驗。加強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與利用,依託省中醫藥科學院開展民間中醫藥的收集、保存評價及推廣套用,逐步建立我省民間中醫藥保護名錄。
2.推動中醫藥科技創新。支持省中醫院申報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建設項目,強化省中醫藥科學院和市級中醫醫院科研能力建設,加強國家和省級中醫藥重點研究室建設。加快重大疾病的聯合攻關和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的中醫藥防治研究。建立中醫藥科技成果轉化平台,促進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藥企業、醫療機構等單位交流合作,鼓勵研發中醫藥診療技術和中藥新藥、中醫診療儀器設備。
專欄4中醫藥繼承創新項目
中醫藥科技創新平台項目。爭取建成1個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2個國家中醫藥重點研究室。
中醫藥基礎和套用研究項目。重點支持中醫藥基礎理論和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的中醫藥防治以及中藥炮製、中藥製劑、中藥新藥、保健產品的開發研究。
民間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項目。開展民間中醫藥古籍、古方、單驗方和特色診療技術普查、挖掘整理、研究評價及推廣套用。
(五)做大做強中藥產業。
1.加強中藥資源保護利用。做好中藥資源普查,掌握我省中藥資源及分布情況,加強太行山、燕山野生中藥種質資源保護。構建我省中藥資源動態監測信息和技術服務體系,掌握中藥資源動態變化情況,提供預警信息。加強中藥材優良品種選育繁育研究,開展全國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基地建設。建設一批集初加工、倉儲、追溯等多功能為一體的中藥材產地交易市場和物流基地,建立中藥材生產流通全過程質量管理和質量追溯體系。
2.加快中藥材種植養殖基地建設。制定河北道地中藥材目錄及種植養殖、採集、儲藏技術規範或標準。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和合作聯社,引導中藥生產企業發揮自身優勢,自建或合建中藥材種植養殖基地。進一步最佳化“兩帶三區”(燕山產業帶、太行山產業帶、冀中平原產區、冀南平原產區和壩上高原產區)特色區域布局。鼓勵中藥生產企業向中藥材產地延伸產業鏈,開展趁鮮切制和精深加工。深入推進中藥材“三品一標”認證登記。以山壩地區中藥材種植大縣為重點,推動貧困地區中藥材產業化發展,採取股份合作等形式,因地制宜引導貧困戶以多種方式參與中藥材生產,推進精準扶貧。到2020年力爭發展到120萬畝,帶動14萬人脫貧。
3.促進中藥產業上檔升級。大力推進安國數字中藥都建設,建成集中藥材現代商貿、倉儲物流、電子商務、期貨交易、會展推介等功能於一體的全新中藥材市場。實施中藥標準化行動計畫,推進中藥產業鏈標準體系建設。加快推進石家莊、邯鄲、承德等地現代中藥產業聚集區建設。支持現代中藥工業關鍵技術的研究和套用,提升中藥工業自動化、信息化、智慧型化水平,扶持一批發展潛力大,具有產品、技術優勢的中藥生產企業做大做強,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品種。
專欄5中藥產業發展項目
中藥資源保護利用項目。依託現有資源,建成我省中藥資源動態監測信息和技術服務中心(站),建成3個稀缺或道地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基地。
中藥材規範化種植項目。支持中藥材產業大縣、中藥材現代園區和產地初加工建設,推動中藥材功能性產品開發,著力叫響“冀藥”品牌。
中藥標準化項目。制定我省部分中成藥大品種和臨床最常用飲片生產全過程質量控制標準和產品標準。
中藥工業技改項目。支持我省中藥生產企業以改技術、改工藝、改裝備和改管理為重點的技術改造,大力推進中藥生產過程智慧型化、數位化、綠色化改造,加快企業轉型升級步伐。
(六)繁榮發展中醫藥文化。加強扁鵲文化整理研究,提升扁鵲文化節層次,打造我省中醫藥文化品牌。強化扁鵲廟、藥王廟、劉守真祠等中醫藥文物古蹟的保護和利用,將具有歷史、文化、科學價值並符合申遺條件的中醫藥類項目列入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持續推進中醫醫院中醫藥文化建設,大力倡導“大醫精誠”核心價值理念。拓展中醫藥文化傳播平台,建設省中醫藥博物館、省中醫藥健康文化傳播體驗中心、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推動各市建設中醫藥文化主題公園,推進中醫藥文化牆進農村,辦好中醫藥文化傳播客戶端。開展中醫藥健康大講堂活動,加強中醫藥文化科普人才培養,組織創作一批中醫藥文化科普創意產品和文化精品。推動中醫藥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進家庭,將中醫藥知識納入中國小傳統文化、生理衛生課程。深化兩岸四地聯繫,繼續辦好冀港澳台中華傳統醫藥文化發展大會。促進中醫藥與廣播影視、新聞出版、數字出版、動漫遊戲、旅遊餐飲、體育演藝等有效融合,發展新型文化產品和服務,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和企業。
專欄6中醫藥文化建設項目
中醫藥文化公共設施建設項目。依託河北中醫學院建設省中醫藥博物館,建設省中醫藥健康文化傳播體驗中心,新建10箇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
中醫醫院中醫藥文化提升項目。支持50所完成基礎設施建設的中醫醫院開展中醫藥文化建設。
中醫藥文化科普人才培養項目。培養10名國家級、100名省級、1000名基層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專家。
中醫藥健康大講堂活動項目。組織開展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活動,全省年均活動不少於1000場次。
(七)推進中醫藥對外交流與合作。積極參與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重點加強與捷克等中東歐國家中醫藥合作,支持華北理工大學、河北中醫學院等建設海外中醫孔子學院,鼓勵有條件的中醫醫療機構到海外開辦中醫醫院、連鎖診所和中醫養生保健機構,推動成熟且有中藥材資源充分保障的中藥產品,以藥品、保健品、功能食品等多種方式在海外註冊。吸引海外留學生來我省接受學歷教育、非學歷教育、短期培訓和臨床實習。爭取新增國家中醫藥國際專項。支持省醫療氣功醫院建好中醫養生保健文化交流基地。推動在對尼泊爾、剛果(金)的援外醫療中進一步增加中醫藥服務內容。扶持安國中藥產品出口貿易發展,落實優惠政策,打造國家級中藥出口示範基地。鼓勵秦皇島等地依託獨特的生態、旅遊和中醫藥資源,大力發展入境中醫藥健康旅遊,承接中醫醫療服務外包。
專欄7中醫藥對外交流與合作項目
中醫孔子學院建設項目。本著政府支持、民間運作、服務當地、互利共贏的原則,在中東歐國家建設2箇中醫孔子學院。
中醫藥國際交流合作基地建設項目。依託我省中醫藥機構,扶持一批以中醫醫療、養生保健、教育培訓、健康旅遊、產業合作為主的示範基地。
(八)加強中醫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
1.完善中醫藥法規標準體系。完成《河北省發展中醫條例》修訂工作。根據國家統一部署,完善我省中醫類別執業醫師分類和執業管理、中醫醫療機構分類和執業管理、中醫藥健康服務管理等方面的制度。開展中醫藥行業“七五”普法宣傳,重點推動中醫藥法以及中醫藥相關法律法規的貫徹實施。積極參與中醫藥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制訂。發揮中醫藥標準研究推廣基地作用,加強中醫技術操作規範和療效評價標準等套用推廣。
2.建立健全中醫藥監督體系。鼓勵各級衛生計生綜合監督執法機構設定獨立的中醫藥監督科室,強化中醫藥監督人員業務能力培訓。加強中醫醫療服務、養生保健服務、中醫醫療廣告和醫療保健信息服務的監督管理。強化中藥材、中藥飲片等質量管理。探索建立中醫藥認證管理制度,逐步開展中醫醫療服務、中醫養生保健服務、中藥材、藥膳服務及產品、中醫藥文化和健康旅遊、中醫藥服務貿易、中醫藥從業人員等認證。建設高水平的檢驗檢測服務平台和監督信息數據平台。引導醫療機構、科研院所、大專院校、企事業單位、行業社會團體等積極採用認證制度。
3.強化中醫藥信息化建設。按照我省健康雲工程部署,建設省中醫藥數據中心和中醫藥健康信息平台,實現與省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互聯互通,加強中醫藥大數據套用。全面實施中醫醫院信息化提升項目,完善以中醫電子病歷為核心的中醫醫院信息系統建設。實施“網際網路+中醫藥”行動計畫,促進中醫藥各領域與網際網路全面整合,發展中醫遠程醫療、移動醫療、智慧醫療。完善中醫藥信息統計制度建設。推進信息網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和中醫藥信息專業技術人才培養。
專欄8中醫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項目
中醫藥監督知識與能力培訓項目。對全省衛生計生綜合監督行政執法機構人員進行中醫藥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中醫藥基本知識等培訓。
中醫遠程醫療平台建設項目。建設省、市、縣三級中醫遠程醫療中心,實現遠程會診、雙向轉診等遠程醫療服務。
中醫醫院信息化提升項目。按照《中醫醫院管理信息系統功能規範》《中醫電子病歷功能規範》,改善50所中醫醫院信息化條件。
(九)加快京津冀中醫藥協同發展。加強京津冀中醫藥協同發展政策研究,簽署京津冀中醫藥協同發展合作框架協定。吸引京津優質中醫藥資源在我省共建、新建中醫醫療機構、中醫養生保健機構。鼓勵京津知名中醫醫院與我省中醫醫院深入合作,通過設立分院、組建醫聯體等帶動提高我省中醫診療水平。強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醫藥交流合作。建立中醫藥人才培養基地共用共建機制、重點中醫專科臨床協作機制和重大中醫藥科研專項聯合攻關機制。支持環京津地區中醫醫院利用自身技術人才等資源優勢,獨立開辦或與社會資本結合舉辦中醫健康養老服務機構。鼓勵社會資本在環京津地區建設以中醫藥健康養生為主的文化產業園區和中醫藥特色養老示範區,主動疏解京津地區養老壓力。積極承接京津中藥產業轉移。
專欄9京津冀中醫藥協同發展項目
中醫醫療服務共建項目。支持廊坊市實施“健康京畿·中醫藥先行”項目。實施張家口市中醫醫院冬奧中醫創傷診療中心建設項目。
中醫藥特色養老服務項目。推動環京津地區中醫藥特色養老、養生機構建設。推動廊坊、承德、保定等地建設以養老為主體的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產業園區。

四、保障措施

(一)健全中醫藥管理體系。調整完善省中醫藥工作廳際聯席會議制度,強化聯席會議辦公室統籌協調作用,發揮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職能作用。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成立相應的中醫藥發展領導機構,明確負責中醫藥管理工作的機構,完善管理職能,充實管理人員,履行中醫藥振興發展各項職責。
(二)加大中醫藥財政投入。落實政府對中醫藥事業的投入政策,重點支持開展中醫藥特色服務、公立中醫醫院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學科和重點專科建設以及中醫藥人才培養。鼓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中醫藥適宜技術與服務。推動中醫藥資金向貧困地區傾斜。
(三)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進公立中醫醫院綜合改革。適時調整中醫藥服務收費項目和價格,積極探索按病種、按服務單元定價,合理確定中醫醫療服務價格,充分體現中醫藥人員技術勞務價值。改革醫療機構中藥製劑審批、生產、使用管理,遴選效果好、價格優、套用廣的醫療機構中藥製劑在全省醫療機構內流通使用。將符合規定的中醫藥適宜診療技術和醫療機構中藥製劑納入城鎮職工、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支付範圍,在醫保基金平衡可控的基礎上,逐步提高住院患者使用目錄內中醫藥技術和中藥飲片的報銷比例,可將中醫醫院的醫保報銷起付線執行與當地綜合醫院下浮一級的標準。繼續落實不取消中藥飲片加成和控制藥占比不含中藥飲片等政策。推進石家莊市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支持北戴河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示範區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
(四)做好規劃組織實施。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要將中醫藥發展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列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區域衛生規劃。要依據本規劃,研究制定具體實施方案。要定期對規劃實施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和考核評估,及時發現問題,研究解決對策,確保規劃順利實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