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相薰

沈相薰朝鮮語:심상훈,1855年—1907年),朝鮮王朝後期大臣。舜歌本貫青松沈氏。

基本介紹

生平,家族,評價,其他,

生平

沈相薰的父親是沈應澤,母親閔氏是閔致久之女、興宣大院君之妻驪興府大夫人閔氏的妹妹,因而他是驪興府大夫人的姨侄,又是朝鮮高宗的表弟、王妃閔妃的姻親,所以他仕途順利,並且是後來的“閔族之前衛”。
沈相薰於1873年(高宗十年)參加科舉,中進士,獲任童蒙教官;1874年(高宗十一年)為慶祝閔妃生下元子李坧)而舉行名為“增廣慶科”的科舉考試,沈相薰在此次考試中獲文科丙科及第,授承政院假注書。據說沈相薰能登科是閔妃對其母助產之功的報酬。1877年(高宗十四年),沈相薰被特旨除授弘文館校理。其後歷任奎章閣直閣、戶曹參議。他還是當時外戚權臣閔泳翊門下的“八學士”之一。
1879年(高宗十六年)三月,沈相薰被外放為成川府使。次年正月調任寧邊府使,在任時“為民救弊,多有茂績”,1882年(高宗十九年)“壬午兵變”發生後,沈相薰曾作為高宗與閔妃之間的密使往來於忠州長湖院,向在那裡躲避的閔妃傳達了清日出兵、大院君被捕等訊息,他因此功勞被調回中央任同副承旨。1884年(高宗二十一年)被任命為吏曹參議、參議軍國事務,六月奉命致祭清朝將領吳長慶,七月特擢為禮曹參判,九月任京畿道觀察使
同年十月十七日(陽曆12月4日)夜,金玉均朴泳孝開化黨人發動“甲申政變”,挾持朝鮮高宗閔妃入景祐宮,暗殺事大黨大臣多人,沈相薰當夜在宮中值班,他偽裝成開化黨支持者,因此躲過一劫。沈相薰一方面在十八日晨將六大臣被殺的訊息及關於向駐守清軍求援的建議寫成密信,放在給閔妃的御膳中,閔妃得知後則透過宮女命沈相薰火速出宮,與閔妃集團官員及清軍取得聯繫;另一方面沈相薰對高宗說:“臣亦首領難保,出見諸逆,願以言誘之。”經過沈相薰一番周旋,金玉均等相信了他,便同意他出宮。完成任務後沈相薰又回宮。到十九日,袁世凱率領清朝軍隊前來鎮壓開化黨,沈相薰則護衛閔妃世子李坧等逃出宮廷。甲申政變被鎮壓以後,沈相薰立下大功,更加獲得閔妃的信任。後來有不明真相者彈劾沈相薰支持開化黨,高宗說道:“至於沈相薰,予所命送而偵探賊情者,則尤有何可疑之端乎?”
1885年(高宗二十二年),沈相薰轉任忠清道觀察使,次年五月回京任吏曹參判,其後歷任戶曹參判、協辦內務府事,1892年(高宗二十九年)特擢工曹判書,其後歷任協辦內務府事、吏曹判書刑曹判書、議政府參贊等高級官位。1894年(高宗三十一年)六月二十一日,日本攻占景福宮,推翻閔妃集團,扶植親日開化派實行“甲午更張”,沈相薰因為是閔妃集團的重要人物而被革職。1895年(高宗三十二年)閏五月沈相薰告發朴泳孝叛逆陰謀,六月閔妃重新執政以後,他再度復出,任度支部大臣。然而同年八月二十日(陽曆10月8日)發生“乙未事變”,閔妃在景福宮中被日本人暗殺,隨後日本強迫朝鮮政府廢閔妃為庶人,沈相薰對日本的暴行表示抗議,投書棄官,“痛哭言國讎未復,不可出仕”,遂歸隱忠州鄉下。他在忠州時,適逢乙未義兵運動興起,沈相薰參加了義兵運動,與柳麟錫的湖左義兵關係密切,被認為是“暴徒義兵)巨魁之一人”,但實際上他“始與義兵相聞,料其無成,走還京師”。1896年(建陽元年)2月11日“俄館播遷”以後,沈相薰官復原職,任度支部大臣。隨後他與安駉壽美國顧問李仙得等籌建朝鮮銀行。沈相薰是當時親俄派的重要人物,他的兒子沈璋燮也去俄國留學。
大韓帝國建立後,沈相薰轉任軍部大臣,1898年(光武二年)8月15日被任命為特命全權公使,準備去中國前去與清政府締約,不過其後清朝決定派徐壽朋前往韓國,沈相薰的出使之行也就作罷。這時韓國獨立協會運動達到高潮,從10月起沈相薰作為7名守舊派大臣之一就屢次遭到獨立協會彈劾,甚至他的家宅也遭到市民破壞。獨立協會風波平息以後,沈相薰出任議政府參政大臣,相當於副首相。1899年(光武三年)3月,署理內部大臣閔丙漢私自任免一百一十多名地方官,沈相薰予以彈劾,竟至於在宮中相互鬥毆,高宗因“綱紀之傷損”下令將閔丙漢和沈相薰分別免職,並下令將沈相薰流放智島15年。不過數月後又命釋放並“特免懲戒”。
1899年(光武三年)12月,沈相薰被任命為駐華公使,但並未赴任。1900年(光武四年)3月出任議政府贊政,兼管量地衙門、典圜局。1901年(光武五年)2月賜太極章,6月再任議政府參政。1902年(光武六年)2月任度支部大臣,9月任元帥府軍務局總長,當時高宗皇帝命所有軍職人員斷髮,沈相薰雖然上疏勸諫,但無濟於事,自己也不得不斷發。1903年(光武七年)5月任忠清北道觀察使,後又兼中央銀行總裁。10月重新擔任度支部大臣一職。1904年(光武八年)2月任議政府參政,8月底因第一次日韓協約(日韓新協約)彈劾親日派而被迫卸下該職務。其後又隨團訪問日本。1905年(光武九年)5月重新出任議政府參政,8月卸任返鄉。10月忠州義兵蜂起,欲推沈相薰為領袖,沈相薰遂逃到漢城,出任經理院卿。《乙巳條約》締結前曾被伊藤博文叫去訓話,《乙巳條約》締結後與趙秉世閔泳煥等人抗疏反對,但他表現溫和。1906年(光武十年)5月任江原道觀察使,後歷任侍從武官長、宮內府大臣、經理院卿、宮內府特進官等職。1907年(隆熙元年)8月7日病卒,純宗皇帝賜諡號忠肅”,追贈領敦寧司事。

家族

評價

  • 忠州乙未義兵運動儒生(曾與沈相薰合作)的後代稱沈相薰為“王八大監”。
  • 李儁女婿柳子厚稱沈相薰“因治則出、亂則去而得名‘蝙蝠大臣’”。
  • 日本駐韓公使加藤增雄評價:“此人物不如說是軟骨,一見危機便逸走固彼之常用手段也。”
  • 尹致昊評價:“沈相薰是一個聰明人,他知道如何在這個劇變的時代里平衡自己。”“沈相薰是韓國政府中的一個能夠為所欲為的人;他能自由謁見陛下;他是首相;他作為一個高級兩班,在他的同僚中有巨大的影響。但他太害怕冒犯陛下了。”
  • 韓國歷史學家吳瑛燮評價:“沈相薰處理公務,獨自努力於發揮誠實性,因此是受到一般平民和一部分改革黨稱頌的愛國大臣。但與其說他是實務官僚或理念家,不如說是如國王手足一般的近侍性質的人物;與其說他是果敢的行動家或實踐家,不如說是更重視國王安危和自身地位的謹小慎微的勤王官僚。而且他是在積極守護高宗的專制皇權的過程中致力於把自己的支持者安插於中央部門和地方的人物。一言以蔽之,沈相薰作為一個忠實追隨高宗親歐美的外交路線和東道西器的改革路線的勤王官僚,是成為守護高宗中心的專制皇權體制的最佳目標之人物。”

其他

沈相薰任忠清道觀察使的時候,曾於忠州樹立了他的頌德碑,後據傳已不復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