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集暘

汪集暘

汪集暘,1935年10月11日出生於江蘇吳江,地熱和水文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汪集暘長期從事地熱和水文地質研究,包括地熱資源評價,地熱能開發利用及環境保護等研究工作,在大地熱流,深部地熱,礦山、油田地熱和地熱資源方面取得創新性成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汪集暘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江蘇吳江
  • 出生日期:1935年10月11日
  • 職業:教育科研工作者
  • 畢業院校:莫斯科地質勘探學院
  • 主要成就: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性別:男
人物經歷,主要成就,科研成就,人才培養,榮譽表彰,社會任職,個人生活,

人物經歷

1935年10月11日,汪集暘出生在江蘇省蘇州吳江縣嚴墓鎮(今蘇州吳江市銅羅鎮)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
1937年,七七事變後,汪集暘隨父母舉家內遷,途經香港、海防等地進入昆明,住在父親的工作單位雲南鹽務管理局宿舍所在的南強街上。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汪集暘又隨機關遷回杭州,進了杭州市的一所私立學校宗文中學,念了不到三個月就得了一場傷寒症,休學一年身體恢復後,進育英中學(現名震澤中學)學習。
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汪集暘正好國中畢業。
1950年,舉家從家鄉遷往杭州,汪集暘考入了浙江省杭州高級中學
1952年,由於高考生源不足,春季班提前畢業,汪集暘考取了北京地質學院(現中國地質大學),他是1952年院系調整後第一屆入學的學生。
1956年,汪集暘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水文與工程地質系,畢業後留校任教。並進了俄語專科學校(北京外語學院前身)留蘇預備部學習俄語
1958年底,汪集暘被派往莫斯科地質勘探學院攻讀副博士學位,師從地下水資源評價專家普羅特尼可夫教授,從事一項工業利用溴、碘地下水資源的科研項目。
1962年6月,通過了題為《西西伯利亞自流水盆地溴、碘地下水資源分布》的學位論文答辯,並獲得莫斯科地質勘探學院地質礦物學副博士學位。同年7月回國,10月底進入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1999年改為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在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研究室當助理研究員。
1971年底,汪集暘從中國科學院湖北廣化寺‘五七’幹校回北京後,即開始了地熱研究。
1979年,汪集暘作為中國科學院首批派遣的訪問學者,先到美國東部維吉尼亞理工大學地學系任訪問教授,結合柯斯坦(Costain)教授關於美國東部大西洋沿岸中低溫地熱資源評價的項目進行研究,工作過程中發現美國東部地熱資源分布與華北盆地頗為相似,汪集暘就將在華北地區的工作作了介紹並指出一些可資借鑑之處。
1980年,汪集暘作為高級客座研究員轉到西部舊金山市南面門羅公園(Menlo Park)美國地質調查所西部總部地熱部作研修。
1981年,汪集暘結束在美國兩年的進修回到中國。
1986年,汪集暘開始帶博士研究生。
1995年,汪集暘當選中國科學院地學部院士。
1996年,汪集暘當選國際礦產資源科學院院士。
2001年,汪集暘當選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20世紀70年代初到70年代中後期,汪集暘參加了廣東豐順地熱田的前期調研工作,平頂山煤礦的礦井深部地溫預測及熱害防治研究,以及中國煤礦地溫調查。通過這些工作,在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同時掌握了一大批地溫數據及岩石熱物理性質參數,這就為今後開展的理論地熱學主要組成部分的大地熱流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裡必須指出,在汪集暘從事地熱研究的過程中,中國地學界的老前輩包括黃汲清、李春昱、顧功敘、傅承義等都給予了大力的支持,特別是當時的地質所所長張文佑先生和塗光熾、葉連俊、劉東生教授更是備加鼓勵,悉心指點。1979年在《地震學報》首卷首期上發表中國第一批大地熱流數據時,顧老、傅老對全文進行審閱並對英文摘要逐字作了修改。
汪集暘在中國開展系統的理論和套用地熱研究,在大地熱流、深部地熱、礦山、油田地熱和地熱資源方面取得創造性的成就並建立起頗具特色的中國地熱研究體系。20世紀70年代開展大地熱流和礦山地熱研究工作,填補了中國這一領域的空白;20世紀80年代開展深部地熱研究,恢復了華北盆地中新生代熱演化史;在攀西古裂谷地區提出岩石圈熱結構模式並確定出中國第一個“熱流省”;提出在中國東南地區這類複雜的碰撞造山帶,熱流(q)生熱率(A)線性相關律不成立的新觀點;根據地質構造特點將中國岩石圈熱結構劃分為五種類型,其中藏南為“熱”殼“冷”幔,華北盆地為“冷”殼“熱”幔;指出中國大陸地區總的熱背景並不高但具“東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特點。
汪集暘在套用地熱方面開創礦山地熱工程科技領域,提出礦山地溫類型劃分及礦山熱害防治的地質工程措施;提出中國地熱資源形成分布的構造熱背景;對東南沿海地區水熱系統屬性提出新看法,認為該區不可能賦存高溫地熱資源;提出中低溫對流型地熱系統成因模式並撰寫出世界上第一部專著;指出中國大中型含油氣盆地地熱特徵並從地熱角度對油氣資源潛力作出評價;首次將岩石圈熱結構概念引入含油氣盆地研究,指出東部“熱”盆、西部“冷”盆產生的深部地熱背景。20世紀90年代在系統總結中國理論及套用地熱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編制出《中國大陸地區大地熱流分布圖》和《中國溫泉及放熱量分布圖》(1∶600萬),以及《中國莫氏面溫度分布圖》和《中國熱岩石圈厚度圖》(1∶1200萬)等一系列圖件。
汪集暘還撰寫出英文版《中國地熱》(《GeothermicsinChina》)專著一本。從而對地球科學理論和國民經濟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曾獲中國科學院及其他部委自然科學及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4項,出版學術專著7部及學術論文百餘篇。
學術論著
汪集暘已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00多篇,撰寫專著6部。主要論著有《中低溫對流型地熱系統》(1993)、《Geothermics in China》(1996)、《神奇的地熱》(2001)、《地熱利用技術》(2005)等。
  • 承擔項目
汪集暘先後承擔國家重點基礎科學前沿研究的“973”項目、國家科技攻關項目等。
2005年,汪集暘牽頭的中國科學院學部重大諮詢項目“新疆地下水地表水聯合開發利用”,經過大量野外調查和理論分析,提出應在天山南北麓有利部位修建地下水庫的建議,受到自治區領導的高度重視,2007年自治區水利廳啟動了阿克蘇地區台蘭河地下水庫試點工程。
2008年,汪集暘在承擔路甬祥院長親自領導的能源科技路線圖的編制過程中,提出應在我國開展深部地熱資源的調研和開發利用的前期研究工作,受到院領導的高度重視,並已列入“中國2050年能源科技發展路線圖”(科學出版社,2009)之中。
2010年,在國家能源局與中國工程院主辦的首屆中國能源高層論壇上,汪集暘提出要構建地熱能開發利用的國家級平台,提高創新能力。同時要進一步模清全國地熱資源家底,加大支持力度;加強技術研發,實施示範工程;制訂優惠扶持政策,加速地熱產發展等四點建議,受到國家能源局的高度重視,目前正在進一步推動落實之中。
2011年,在中國科學院與新疆自治區共同主辦的“天山南北院士行”活動過程中,汪集暘牽頭的水資源組提出要加大新疆地下水庫勘察與建設力度、加快國際河流開發、加強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儘快設立新疆水資源科技專項等七項建議,以實現新疆水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受到自治區領導的高度重視並正在逐項落實之中。
  • 科研成果獎勵
汪集暘先後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2005),中國科學院及其他部委自然科學及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4項。

人才培養

汪集暘一貫重視並大力培養年輕人,已培養博士、博士後40人餘人,他的學生中不少已是中國國內外地熱和水文地質學界的中堅骨幹和學術帶頭人。1991年、1993年兩度被評為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生導師。2004年,他獲得全國優秀博士生學位論文指導教師稱號並獲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生導師獎。

榮譽表彰

時間榮譽/表彰
2003年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榮譽獎
2006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社會任職

時間擔任職務
1981年—1995年
國際熱流委員會(IHFC)委員
1989年—2001年
國際地熱協會(IGA)主席團成員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水文同位素技術套用中國國家委員會”主席
國土資源部岩溶動力學開放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所特聘首席科學家、博士生導師
廣東省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
香港中文大學名譽教授
南京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文水資源與水利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
河海大學雙聘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能源研究會地熱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會主任
中國礦業聯合會地熱開發管理專業委員會總顧問
中國科學院水資源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科學院能源研究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委員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國際岩溶研究中心(IRCK)理事會理事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地熱與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主任
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理事
《地質科學》(英文版)主編

個人生活

汪集暘舅父朱庭祜是中國最早學地質的十人之一,在中央地質研究所(北大地質培訓班,三年制)與謝家榮、王竹泉老先生等人同班。解放初期他在浙江大學地質系執教,由於他在美國念研究生時看過一些大壩的工程地質,因此50年代初興建新安江水庫時他經常帶學生去野外考察,每次回來都帶回不少標本。當時汪集暘覺得挺好玩的,與很多學地質的人一樣認為學地質可以遊山玩水,加之當時要填三個志願和十五所學校,也就將地質填上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