頗

頗,中文單字之一,古文和現代文中皆用。有偏,不正和很,非常的意思。現代漢語解釋也可以用作姓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頗
  • 拼音:pō 
  • 注音:ㄆㄛ
  • 總筆畫:11
漢字讀音,部首筆畫,漢字編碼,字形結構,基本字義,方言集匯,詳細解釋,形容詞,副詞,常用詞組,古籍解釋,

漢字讀音

中文字:頗;
拼音:pō ;
注音:ㄆ。

部首筆畫

部首:皮;
楷體“頗”字楷體“頗”字
部外筆畫:6 ;
總筆畫:11。

漢字編碼

五筆86:HCDM ;
頗
五筆98:BDMY ;
倉頡:DEMBO;
鄭碼:XIGO ;
電碼:7324;
筆順編號:53254132534 ;
四角號碼:41282 ;
UNICODE:9887。

字形結構

漢字首尾分解: 皮頁
漢字部件分解: 皮頁
筆順編號: 53254132534
筆順讀寫: 折撇豎折捺橫撇豎折撇捺

基本字義

1、偏,不正:偏~。~覆。~僻。
頗
2、很,相當地:~為(wéi)。~佳。~久。~以為然。
3、姓。

方言集匯

粵語:po1po2

詳細解釋

形容詞

1、形聲。從頁,從皮,皮亦聲。“頁( xié)”指人頭。“皮”指“彈性”。“皮”與“頁”聯合起來表示“頭像安裝在彈簧上那樣不停地左右來回晃動,無法安定在正確位置上”。本義:頭來回晃動。轉義:頭偏。
2、偏,傾斜,不平正。
如:循繩墨而不頗。——《楚辭·離騷》
天不頗覆,地不偏載。——《史記·匈奴列傳》
無偏無頗,遵王之義。——《書·洪範》
組詞:頗覆,(偏至一側,只覆蓋一部分。喻偏頗不公平;傾覆,傾倒。);頗廻(偏差不正);頗側(偏側不正);頗緣(飾有斜紋的邊緣)。
3、偏邪,不公正。
如:君刑已頗,何以為盟主?——《左傳·昭公二年》
朝廷不頗。——《荀子·臣道》
之頗纇。——《左傳·昭公十六年》
書辭無頗。——《左傳·昭公十二年》
人用側頗僻。——《漢書·王嘉傳》
組詞:偏頗(偏於一方,不公正);頗子(歪心邪意;歹心);頗僻(偏頗邪僻);頗偏(不公平。也作偏頗);頗邪(偏頗邪惡);頗說(邪說);頗險(邪惡不正);頗辭(不正之辭);頗類(偏頗不平);頗激(偏激)。

副詞

1、略微;稍。
如:頗通諸子百家之書。——《史記·賈生列傳》
周以來乃頗可著。——《史記·三代世表》
山界頗開。——《徐霞客遊記·滇游日記》
組詞:頗可(稍可);頗有用;頗敗(稍微擊敗);頗采(稍稍採用);頗脫(時或,間或);頗譏(略有譏刺)。
2、很;甚。
如:初至北營,抗辭慷慨,上下頗驚動,北亦未敢遽輕吾國。——宋·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然小孤之旁,頗有沙洲葭葦。——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組詞:頗頗(很是;甚是);頗為出色;頗多;頗少;頗佳;頗甚(極甚);頗為得體(甚為切當)。
3、不可。通“叵” 。
組詞:頗奈(頗耐。可憎,可恨。同叵耐);頗我(我是彼非)。

常用詞組

頗豐 pōfēng
足夠大而多。如:贏利頗豐。
頗孚 pōfú
得到支撐、支持。如:頗孚眾望。
頗為 pōwéi
很——用在表示心理狀態的動詞或形容詞前面,表示程度很高,但還未達到最高點。如:說話時頗為激動。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滂禾切《正韻》普禾切,𠀤音坡。《玉篇》不平也,偏也。《書·洪範》無偏無陂。《釋文》舊本作頗,音普多反。《又》人用側頗僻,民用僭忒。《傳》在位不敦平,則下民僭差。
《多方》爾乃惟逸惟頗,大遠王命。《韻補》古義字皆音俄,周官注亦音俄,故古文尚書本作無偏無頗,遵王之義,以葉俄音。唐明皇以義字今音為又,攺頗為陂,以從今音,古音遂湮滅矣。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普火切,音叵。《博雅》少也。
差多曰頗多,良久曰頗久,多有曰頗有。《史記·叔孫通傳》臣願頗采古禮與秦儀,雜就之。
《廣韻》《集韻》𠀤普過切,音破。《集韻》偏也。一曰疑辭。
《集韻》蒲麋切,音皮。薳頗,楚人名,見左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