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世榮(西北政法大學教授)

汪世榮(西北政法大學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汪世榮,男,1965年生,中共黨員,法學博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西北政法大學校長助理,學術委員會副主任,西北政法大學法律診所項目負責人,法律史專業碩士生導師組組長。

兼任中國法律史學會第八、第九屆執行會長,中國法學會診所法律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吉林大學理論法學研究中心、西南政法大學兼職教授,吉林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史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革命根據地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判例與研究》雜誌特邀編委。2001年被評為“陝西省優秀教師”,2006年被評為“第二屆陝西普通高等學校教學名師”,2007年獲全國“優秀法律碩士教學獎”,2008年被授予“陝西省優秀中青年法學家”稱號。2014年獲得“全國優秀教師”榮譽稱號。

2017年5月,掛職擔任最高人民法院司改辦副主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汪世榮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甘肅隴西
  • 出生日期:1965年4月
  • 職業:學者
  • 畢業院校:中國政法大學
  • 主要成就:陝西省優秀中青年法學家
    中國法律史學會第八屆執行會長
    中國法律史學會第九屆執行會長
    全國診所法律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 代表作品:《中國古代判詞研究》等
  • 研究領域:中國法律史
人物經歷,研究方向,主要貢獻,獲獎記錄,

人物經歷

曾任西北政法學院(現西北政法大學)法學一系副主任,現任西北政法大學校長助理,西北政法大學法律診所項目負責人。兼任中國法律史學會第八屆執行會長,中國法學會診所法律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判例與研究》雜誌特邀編委。2008年被評為陝西省優秀中青年法學家。
汪世榮
1984年9月至1988年6月,西北政法學院學習,獲法學學士學位
1988年9月至1991年7月,西北政法學院法律史專業學習,師從我國著名法學家胡留元教授,獲法學碩士學位
1991年9月至1994年6月,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史專業學習,師從我國著名的法學泰斗張晉藩先生,獲法學博士學位
1994年7月起西北政法學院任教,先後為法學專業本科生主講的課程包括:中國法制史、外國法制史、羅馬法;
從1997年12月起,晉升教授職稱,除繼續擔任本科教學外,還先後為法律史學專業的研究生開設先秦法制史專題講座,為刑法學專業的研究生開設中國刑法史專題講座,為訴訟法學專業研究生開設中國傳統司法制度專題講座;
汪世榮 教授汪世榮 教授
從1998年2月通過遴選擔任法律史學專業研究生導師,後擔任西北政法大學法律史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組組長,西北政法學院法學一系副主任;
1999年10月當選為中國法律史學會常務理事;
2000年9月起,任西北政法學院法律診所項目負責人;
2002年起,任西北政法大學科研處處長;
2005年起,任全國法律診所指導委員會副主任;
2007年被聘為吉林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史研究中心研究員。
2008年10月,被選為中國法律史學會第八屆執行會長;
2010年6月,任西北政法大學校長助理;
2013年,連任中國法律史學會第九屆執行會長;
2015年,兼任西北政法大學中華法系與法治文明研究院院長。
社會與學術兼職
吉林大學理論法學研究中心兼職教授、吉林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史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中國法律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學會法學教育研究會診所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陝西省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專家決策諮詢組成員等。第二批全國人民調解專家。

研究方向

中國法律史。

主要貢獻

(一)中國法律史學的教學和研究,除了重視成文的法典外,應當儘可能拓展學科領域,對司法案例、司法判決、司法判例等文獻給予充分的關注;在分析傳統司法制度時,應當對司法慣例和司法文化給予重視;對法律在基層社會的實施給予重視。在考察制度設開的同時,不能忽視制度的實施和運作狀況、制度實施的結果和效果,以及影響制度實施效果的各種環節和環境。司法檔案為法律史學拓展研究領域,提供了條件。司法檔案的整理,應當成為法律史學界一項基礎性的學科建設任務。
(二)法律史學的研究,在關注法律與政治形勢、法律與政治體制、法律與政權組織等領域的同時,不能忽視法律與經濟、法律與貿易、法律與宗教、法律與習俗、法律與社會等領域。法律在社會中實施,法律的生命在於實施,不僅應當研究書面的法律,而且應當研究現實生活中的法律。不僅應當研究中央層面司法機關的活動,而且應當重視地方司法,尤其是基層司法機關的實際運作。重視中國社會的特點,中國民眾的法律心理和對司法的獨特期望,重視法律在基層社會中的實施狀況。法律社會史的研究,在中國法律史學的研究中,方興未艾。
(三)中國法律史學的教學,應當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從法律發展的角度解釋法律歷史現象,並通過活潑的形式,形象生動地展現中國傳統社會中的法律智慧和法律文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中國法律史教學,應當注重啟迪學生的心智,引導學生觀察和判斷,鼓勵學生嚴肅認真地思考。中國法律史學具有獨特的學科價值,傳統社會中的法律,體現了濃郁的中國歷史文化特點,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部分主持完成的科研項目
1、《中國司法改革研究》,2000年法務部重點科研項目。
2、《羅馬私法》,1998年西北政法學院重點科研項目。
3、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陝甘寧邊區高等法院研究, 2005年至2008年1月,結項等級:優秀。
4、西北政法大學與浙江諸暨市委政法委合作項目:楓橋經驗——基層社會治理的實踐2006年,2007年。
5、教育部重點基地招標項目:清代紫陽縣司法檔案的整理與研究,2009年至2014年。
6.、新中國司法制度的基石——陝甘寧邊區高等法院(1937-1949)》,2010年10月首批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
7、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人民調解的福田模式,2013年至2015年。
8、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法治文化的傳統資源及其創造性轉化研究,2015年。
學術成就
個人專著《中國古代判詞研究》(1997年2月,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中國古代判例研究》(1997年5月,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判例與法律發展》(2006年7月,法律出版社)等。
在《法學研究》、《中國法學》、《法律科學》、《政法論壇》等法學期刊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
1.1987年8月發表第一篇學術論文《我國行政訴訟的特點》;
2.1997年2月出版第一部學術專著《中國古代判詞研究》;
3.1997年12月《中國古代判詞研究》被陝西省政府評為法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4.1998年10月《中國古代判詞研究》被法務部評為法學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
5.1998年主持完成了西北政法大學重點科研項目《羅馬私法》;
6.2000年10月起承擔法務部2000年重點科研項目《中國司法改革研究》;
7.汪世榮教授主持完成的2005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陝甘寧邊區高等法院研究》經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鑑定評審,被評定為優秀等級;
8.2008年出版《楓橋經驗》;
9.2008年出版《中國司法傳統和傳統司法》(與陳金全教授合編)。

獲獎記錄

個人專著《中國古代判詞研究》先後被評為“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法務部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論文《判例在中國傳統法中的功能》(《法學研究》,2006年第1期)被評為“陝西省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001年被評為“陝西省優秀教師”,2006年被評為“第二屆陝西普通高等學校教學名師”,2007年獲全國“優秀法律碩士教學獎”,2008年被授予“陝西省優秀中青年法學家”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