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陰阻塞作戰

江陰阻塞作戰

江陰阻塞作戰發生在抗戰初期,具體時間是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8月至12月,中國海軍在江蘇省江陰江面配合陸上艦炮,阻滯日本侵華艦隊溯江進攻的防禦作戰。雖然最後的作戰失敗了,但也給日軍造成了一定的損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陰阻塞作戰
  • 性質:戰爭
  • 國家:中國
  • 時間:1937年
作戰部署,作戰過程,作戰結果,

作戰部署

1937年8月11日,中國海軍派測量艦“甘露”、“嗷日”、“青天”號,炮艇“綏寧”、“威寧”號徹底破壞江陰下游的燈塔、燈標、燈船、燈樁、測量標桿等航路標誌,使日艦航行困難。12日,在海軍部長陳紹寬指揮下,巡洋艦“海容”、“平海”、“寧海”,“海籌”、“逸仙”號,練習艦“應瑞”號相繼駛抵江陰,並將輕巡洋艦“自強”、“大同”號,練習艦“通濟”號,飛機母艦“德勝”、“威勝”號,炮艦“武勝”號,以及魚雷艇“辰字”、“宿字”號等8艘老舊艦艇上的艦炮拆除後,連同招商局和各輪船公司徵集的商船“嘉禾”號等20艘,在江窄、流急的江陰航道上灌水自沉,構成一道主要阻塞線。24日,又徵用商船“公乎”號等3艘和沒收日本躉船8艘下沉,以加強阻塞。9月25日,將巡洋艦“海圻”、“海容”、“海琛”號沉塞於江陰主要阻塞線之後,另構成一道輔助阻塞線。先後在江陰航道共沉艦艇、商船、躉船43艘,合計6.4餘萬噸(不含躉船)。以後又陸續徵用民船、鹽船185艘裝載大量柳枝和石子,用以填補罅隙。同時,在阻塞線內外側布設水雷。江陰阻塞線初步構成後,任命劉興為江陰江防司令,第2艦隊司令曾以鼎和海軍電雷學校校長歐陽格兼任江陰江防副司令。以第1艦隊巡洋艦“平海”、“寧海”。“逸仙”號和練習艦“應瑞”號為第一線兵力,駐巡於阻塞線內側;以第2艦隊驅逐艦“建康”號、炮艦“楚有”號等為支援兵力,駐巡於南京下關附近。

作戰過程

8月16日,日軍飛機開始空襲江陰。22日,“寧海”艦擊落日本海軍轟炸機1架。雙方相持1個月,日本艦隊溯江進攻計畫受阻。9月22日起,日本海軍艦載航空兵第2航空戰隊和岸基航空兵第2聯合航空隊,出動飛機3批34架次對江陰江面進行大規模空襲,炸傷“平海”、“應瑞”艦,日軍飛機被擊落1架、擊傷4架。23日,日本海軍飛機90架次集中轟炸“平海”、“寧海”艦,兩艦先後在十二圩附近被炸沉,日軍損失飛機6架。25日,“逸仙”、“建康”艦在江陰至魚目洲航行途中,遭日軍飛機16架次攻擊,先後被炸沉,日軍損失飛機2架。28、29日,“楚有”艦在江陰擊退日機3次攻擊後受重創,於10月2日沉沒。3日至13日,測量艦“青天”號,魚雷艇“湖鵬”、“湖鶚”號,炮艇“江寧”號相繼被炸沉,炮艦“江貞”號、炮艇“綏寧”,“順勝”號受傷。23日,“應瑞”艦在采石磯卸炮中被日機炸沉。在兩個多月的作戰中,中國主要作戰艦艇被炸沉10艘,自沉12艘,損失慘重。以後,中國海軍被迫改變保衛江陰的阻塞策略,將從艦艇上拆卸的艦炮安裝在長江兩岸陣地,組建海軍炮隊,以炮台火力阻擊日艦溯江西進。擬以江陰的巫山、六助港、長山、黃山、肖山為第一道防禦線,鎮江的大梁山、峴涼山為第二道防禦線。因上海戰局變化,只完成巫山炮台工事,安裝120毫米艦炮4門,其餘炮台未及建成。30日,日本艦艇5艘進至和尚港,被巫山炮台擊沉2艘。

作戰結果

12月1日,日本陸軍由陸上向江陰進攻;2日,要塞奉命自毀炮台後陸續撤離,江陰要塞失守。
江陰阻塞作戰江陰阻塞作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