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孔角化病

汗孔角化病是一種少見的、遺傳性的慢性進行性角化不全性皮膚病。以邊緣堤狀或狀隆起、中央輕度萎縮、組織學上存在角質樣板層為特點。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porokeratosis
  • 就診科室:皮膚科
  • 常見發病部位:皮膚
  • 常見病因: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 常見症狀:皮膚出現以邊緣堤狀或疣狀隆起、中央輕度萎縮的皮損
病因,臨床表現,診斷,治療,預防,

病因

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在一個家族中幾代成員中發病,男女無差異。但也有無遺傳證據而散發於人群中者。表皮細胞出現異常的克隆增生,這些增生可受某些刺激而激發,尤其是免疫抑制劑、紫外線照射。

臨床表現

1.經典的Mibelli型汗孔角化症
該型罕見,常起病於嬰兒或兒童,經過數年後緩慢擴大,常為局限性、單側分布。
損害開始為小的、棕色、角化性丘疹,逐漸擴大形成規則和環形斑塊伴有界清、高起的角化性狀邊界。邊界常高於1mm,包含線狀溝。中心多呈萎縮性、無毛髮且無汗,伴有色素沉著或脫失。直徑從幾毫米到數厘米的數個損害。以四肢肢端、臀部和外生殖器常見。也見於面部和口腔,可累及至掌跖。一般無自覺症狀。
2.淺表播散型(DSP)和播散性淺表性光線性汗孔角化症(DSAP)
較多見,較其他型皮損泛發,主要累及四肢,對稱性分布,少見於掌跖、黏膜等。皮疹常於30~40歲出現,表現為無症狀或輕度瘙癢的角化性小丘疹,直徑2~7mm不等。顏色為膚色至粉紅色或紅色。隨病情進展,皮損呈放射性擴展,中央陳舊性萎縮,外圍形成邊界清楚、略隆起、有溝槽的角化邊緣。
DSAP僅見於曝光部位,最常累及膝關節以下的腿部,面部罕見。夏季誘發加重。皮損邊緣較小,不包含裂隙。
3.掌跖播散型汗孔角化症(PPPD)
不常見,皮損與Mibelli型汗孔角化症相似,但皮損更小,且邊緣角化較輕。常於兒童期或青春期發生,損害首先見於掌跖,隨後向四肢、軀幹及黏膜在內的任何部位擴散。無症狀或輕度瘙癢。
4.單側線狀型汗孔角化症
通常出現於嬰幼兒。皮損外觀同經典的Mibelli汗孔角化症的一個或多個斑塊,但皮損常沿Blaschko線排列,肢端最常見。需鑑別狀線狀表皮
5.斑點型汗孔角化症
因皮損小,臨床上最難識別。通常表現為青春期或成年後掌跖出現的種子樣邊緣隆起的角化小丘疹。需注意與點狀角皮病、毛囊角化病、多發性錯構瘤綜合徵及砷角化病鑑別,但病理活檢可見本病特徵性的圓錐形板層有助於確診。
6.顯著角化過度型
皮損發紅,中心區增厚及邊緣角化過度明顯,其他同經典斑塊型。
7.炎症角化型
皮損類似老年角化病,並可發生破潰、結痂的增生性炎症反應而使外觀似鱗癌。
8.丘疹型
為2~4mm大褐紅色形態不規則的丘疹,可有融合現象,部分區域見汗孔角化症的典型損害。
9.狀斑塊型
多見於青壯年臀部等易受壓或摩擦部位,表現為狀增生性丘疹或斑塊,皮損面積大,遺傳史可不明確,但有特徵性組織病理——角質層內可見由角化不全細胞組成的“雞眼樣板”。
10.混合型
同一病人除有經典斑塊和淺表播散性皮損外,還存在結節等缺乏本病特徵的皮損。

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一般可診斷,必要時予病理活檢以證實。

治療

1.全身療法
泛發者口服維A酸類藥物調節上皮角化,如阿維A、異維A酸。也可口服羥氯喹或氯喹。
2.局部治療
數目少而範圍小的皮損可用冷凍、二氧化碳和雷射、刮除術、磨削術、線性切除,及外用維A酸類、5-氟尿嘧啶、咪喹莫特軟膏。

預防

本病較難清除,可復發。避免日曬,戶外活動時外用遮光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