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療100問

水療100問

早在古希臘時代,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提斯(Hippocrates)就使用溫泉做治療,此外古代中國、日本亦有溫泉療法的記載。直到18世紀-19世紀,德國水療之父Sebastian Kneipp等人發表,將水療做為正式醫療用途。今日水療常用來治療肌肉、骨骼等方面的疾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療100問
  • 問題一:水療的歷史
  • 問題二:水療的生理解剖
  • 類型:問題
水療100問,水療歷史,生理解剖,水療套用,

水療100問

解釋
關於腸道水療及其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下面簡稱水療)
【華康美水療】在SPA水療以後,腸道水療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其主要原因就是華康美新一代水療機越來越貼近人們的生活。

水療歷史

洗腸的歷史源遠流長,據文獻記載,人類從公元1500年開始就利用結腸灌腸來治療一些疾病。那時,洗腸程式在河邊進行,人們用中空的蘆葦草作為工具,把河水注入體內,藉此清洗腸道,這是最簡易的健康法。在公元4 ~ 5世紀,古希臘醫師希波克拉底已經記錄了使用灌腸來治療發熱。這時用羊皮水袋一端插入肛門裡面,輕輕擠壓羊皮袋,把水注入腸道內的方法治療小孩的發燒腹瀉。16世紀後葉,法國外科醫師巴累對當時流行的灌腸和大腸灌洗首次進行了分類。在19世紀中葉,德國的波士醫生髮明了深層洗腸機。隨著人類對人體解剖生理的不斷認識和科學的發展,結腸灌洗逐步獲得了新生並逐漸流行。20世紀30年代,由於原始簡易洗腸設備的廣泛套用,洗腸機發展到了鼎盛時期,美國的醫院和診所已普遍使用,腸療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種日常自我療法。到五六十年代,隨著瀉藥的問世及其成功的推廣和使用,加上人們對腸道忽視,洗腸業步入低谷。八九十年代,由於自然環境的惡化,地球污染的加劇,以及人們不良的生活、飲食習慣等諸多因素,腸道疾病嚴重的困擾人們,因此腸道水療在歐美開始復甦。
當代水療設備是美國人在20年前利用高科技發明的,西班牙人五年前依託電子高科技,改進了水療設備,進一步的提高了舒適性,廣泛的被人們所接受,近兩年,R-C型腸道水療機採用了專利的高科技設計,並以其獨特的性能和技術指標超過國內外同類產品的技術,腸道水療迅速風靡各地,在中國也掀起了一場“洗腸風”。

生理解剖

大腸是消化管的下段,長約1.5米,在右髂窩內起自盲腸,全程形似方框,圍繞在空迴腸周圍,可分為盲腸(包括闌尾),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
盲腸
長約6-8公分,一般位於右髂窩內,有時在肝下面或是在盆腔內,大部分被腸腹膜包裹,稍可移動,少數情況下盲腸與迴腸的末端有共同的系膜,使盲腸有極大的活動範圍,被稱為移動性盲腸。
盲腸與迴腸的末端相連,迴腸末端突入大腸其開口為回盲結腸口,口的上,下兩緣各有一半月形皺壁,叫結腸瓣,結腸瓣防止大腸內容物逆流,還可以控制食糜,不致過快的流入大腸,保證食糜在小腸內得到充分的消化吸收。闌尾起於盲腸的後內側部,約在回盲瓣2.5公分處,闌尾長6~10公分。闌尾的位置變化很大,大約75%位於盲腸後面。
結腸
結腸圍繞在小腸周圍,介於盲腸與直腸之間,分為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四部分。
1、升結腸;長12公分-20公分,在回盲瓣上方平髂嵴高度起於盲腸,向上至肝右葉下方,再向左轉彎形成結腸肝曲,移行為橫結腸。
2、橫結腸;長約50公分,起於結腸肝曲,橫行向左,在左季肋部脾的髒面下方轉彎開成結“腸脾曲”,移行為降結腸。結腸脾曲位置比結腸肝曲略高,而且更貼近右腹壁,同時,結腸脾曲的角度小,在結腸鏡檢查時,脾曲較肝曲更難通過。當腸管充盈時,橫結腸一般位於腹上區或臍區,內臟下垂者可達左右髂嵴連線以下,故觸診橫結腸時應注意其位置變化。
3、降結腸:長15公分~ 20公分,自結腸脾曲開始向下,沿左腎前面至左髂嵴處續接乙狀結腸。
4、乙狀結腸:長約40公分,起自左髂嵴,在腹下區及小盆腔內呈乙狀彎曲,至第3骶椎高度處續接直腸。乙狀結腸與降結腸和直腸續接處較固定,而乙狀結腸中斷活動性大。如果系膜過長,可發生乙狀結腸扭轉。乙狀結腸彎曲度較大,特別是降結腸之間的彎曲度大,故結腸鏡檢查通過該處比較困難。
直腸
直腸為消化管的末端,全長12公分~ 15公分,位於盆腔內,上端在第3骶椎處接乙狀結腸。
直腸以盆膈為界,在盆膈以上的部分叫直腸盆部或壺腹部,壺腹部的腸腔顯著擴張,其黏膜上可見有2-3條明顯的半月形橫行皺壁,叫直腸橫壁,也叫霍斯頓(HOUSTON)瓣,其中有最大的皺壁,在直腸壺腹部上方,貼靠前右側壁,距肛門約7公分 ,這些黏膜皺壁有阻止糞便的作用。在壺腹部的下部黏膜呈垂直方向突起形成6-10條縱皺壁,叫直腸柱。盆膈以下的部分叫直腸的肛門部或肛管,長約2—3公分,在矢狀面上直腸沿骶尾骨的前面下行,形成向後凸的彎曲,叫直腸骶曲,它距肛門7—9公分,繼而繞過尾骨尖轉向後下方,形成凸向前的彎曲,叫直腸會陰曲。它距肛門3—5公分,直腸在額狀面上還有三個側面,從上到下分別為凸向左側、右側和左側,各側曲內面均有HOUSTON瓣。當通過直腸進行乙狀結腸鏡檢查時必須注意這些彎曲,以免損傷腸壁。腸壁由黏膜層、黏膜下層、肌層和漿膜(或外膜)層組成。
黏膜層較平滑,無環狀皺壁和絨毛,有很多腸腺開口,大腸除齒狀腺下的肛管黏膜上皮是末角化的復層扁平上皮以外,其餘各部的黏膜均為單層柱狀上皮,由吸收細胞核杯狀細胞組成。
結腸吸收
細胞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電解質;部分脂肪水解產物亦可被結腸尤其升結腸的吸收細胞吸收,在細胞內形成乳糜微粒,釋放到固有層。吸收細胞和杯狀細胞均由結腸腺冶金部的未分化細胞增殖分化而來,移行至黏膜表面,老化脫落,更新周期約六天。
齒狀線以上的直腸黏膜結構與結腸相似,在齒狀線、單層柱狀上皮驟變為未角化的復層扁平上皮,大腸腺黏膜肌消失。痔環以下為角化的復層扁平上皮,近肛門處有環肛腺(頂泌汗腺)。黏膜下層的結締組織中有豐富的靜脈叢,如靜脈淤血擴張則形成痔。

水療套用

胃腸透析是利用人體自身生物膜“胃腸黏膜”清除廢物的原理。目前採用較廣泛的是結腸透析“中藥保留灌腸”,灌腸藥物有成藥尿毒清及含大黃的複方湯劑等透析藥,其藥性緩和,並可控制其入液量和排泄次數,大大提高了臨床療效;且操作簡單,費用低廉,安全性好,為患者接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