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失常

氣血失調,是指氣或血的虧損和各自的生理功能異常,以及氣血之間互根互用的關係失調等病理變化。

基本介紹

  • 別稱:氣血失調
  • 中醫病名:氣血失常
  • 常見發病部位:臉部
定義,分類,氣的失常,血的失常,氣血關係失調,

定義

氣的失常主要包括氣的生化不足、耗損過多或氣的某些功能減退所導致的,及氣的運動失常,即,形成氣滯、氣逆、氣陷、氣閉或氣脫等病理狀態。,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為血的生化不
足或耗傷太過,或血的濡養功能減退,從而形成血虛的病理狀態。二為血的運行失常,或為血行遲緩,或為血行逆亂,從而導致血瘀、血熱,以及出血等病理變化。
氣屬於陽,血屬於陰,氣與血之間具有陰陽相隨、相互依存、相互為用的關係。一旦,臨床主要表現為氣滯血瘀、氣不攝血、氣隨血脫、氣血兩虛、氣血失和和不榮經脈等幾方面的症狀。

分類

概括而言,氣血失常主要歸納為氣的失常、血的失常、氣血互根互用功能失常三個方面。

氣的失常

一是指氣的生化不足、耗損過多或功能減退,從而形成氣虛的病理狀態;二是指氣的升降出入運動失常,即所謂氣機失調。氣虛是指正氣虛損,臟腑組織功能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狀態。導致氣虛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氣的化生不足,多由於先天稟賦不足或後天失養而致,如腎虛則先天精氣匱乏,脾胃虛弱則水谷精微不充,肺虛則吸入清氣不足,均可導致氣之生化乏源;二是耗散太過,如大病之後、久病不復、勞倦內傷等,均可使氣的消耗過多,入不敷出,而致氣虛。由於氣具有推動、溫煦、防禦、固攝、氣化等功能,同時又有元氣宗氣衛氣等種類的不同,所以氣虛的病理反應可涉及全身各個方面,其臨床表現複雜多樣。例如,衛氣虛則衛外無力,肌表不固,經常汗出,易於感冒;脾氣虛則四肢肌肉失養,可見全身倦怠乏力,還可導致清陽不升,清竅失養,而見精神萎頓,頭暈目眩;肺氣虛則呼吸功能減退,故動則氣短;元氣虛則可致生長發育遲緩,生殖功能低下等。
氣機失調是指在疾病過程中,由於致病因素的影響,或臟腑功能失調,導致氣的升降出入這一基本運動形式失常的病理變化。一般地說,氣機失調病機可概括為氣滯(氣的運行流通障礙)、氣逆(氣的上升太過或下降不及)、氣陷(氣的上升力量不足或下降力量過強)、氣閉(氣的外出受阻)、氣脫(氣不內守而散脫於外)等方面。(見氣滯證氣逆證氣陷證)

血的失常

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血的生化不足或耗傷太過,或濡養功能減退,從而形成血虛的病理狀態;二是血的運行失常,或為血行遲緩郁滯不暢,或為血行加速而不寧靜,或為血液逆亂妄行,而表現為血瘀、血熱、出血等病理變化。①血虛。血液不足或血的濡養功能減退的病理狀態。常見全身性虛證,如面色蒼白或萎黃,唇舌甲色淡無華,頭暈眼花,心悸失眠,手足發麻,兩目乾澀,視物昏花等。②血瘀。血液循行遲緩而不流暢的病理狀態。臨床可見痛有定處,得寒溫而不減,甚至形成腫塊,並見紫斑、血縷,眼瞼黯黑,皮膚發紫,唇舌紫黯或見瘀點等。③血熱。血分有熱,使血行加速或妄行的病理狀態,其特徵是既有熱象,又有耗血傷陰及動血出血表現。可見面紅舌赤身熱,以夜間為甚,口乾不欲飲水,心煩或躁擾發狂,甚至出血、昏迷等。④出血。血液運行不循常道,逸於脈外的一種病理變化。人體各組織器官皆有豐富的脈絡分布,故出血之證隨處可見。常見有咳血、吐血、便血、尿血、月經過多以及鼻、齒等部位的出血等。(見血虛證血瘀證血熱證出血)

氣血關係失調

氣與血之間存在著相互資生、相互依存、相互為用的關係。氣對於血,具有溫煦、推動、化生和統攝作用;血對於氣,則具有濡養和運載等作用。故氣的虛衰或升降出入異常,則必然影響及血;同樣,血的虧耗或功能失調,也必然影響及氣。一般而言,氣血互根互用關係失調的病機,主要有氣滯血瘀、氣虛血瘀、氣不攝血、氣隨血脫、血隨氣逆、氣血兩虛、氣血不榮經脈等方面。氣滯血瘀是指氣滯不行以致血運障礙,繼而出現血瘀。氣虛血瘀是指氣虛則推動無力,血因之運行滯澀而不暢。氣不攝血是指氣虛失於統攝,血不循經而逸於脈外。氣隨血脫是指由於大量失血,氣隨之暴脫。血隨氣逆是指氣機上逆的同時,血亦因之沖逆於上。氣血兩虛是指氣虛與血虛同時存在的病理狀態。氣血不榮經脈是指氣血虛衰或失和,不能相互為用,直接影響其濡養經脈肌膚肢體的作用,多見肢體麻木、皮膚乾燥、瘙癢等症。(見氣血辨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