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陵莊氏

毗陵莊氏

毗陵莊氏為明清時期江南著名望族,康熙年間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王熙說:“大江以南,山川秀美,人文薈萃,毗陵莊氏家世尤盛。”毗陵莊氏,其世澤之綿長、功名之顯赫、學問之宏深、道德之崇尚,名人之輩出,府第之輝煌,六者集於一族,是世所罕見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毗陵莊氏
  • 時期:明清時期
  • 提到的書籍:《經學、政治和宗族》
  • 性質:望族
  • 源於:安徽鳳陽
  • 名人:莊培因,莊權
簡介,莊子後裔,江南望族,忠烈人家,書香門第,世代名門,毗陵莊氏歷代名人,其他,甲第聯翩,

簡介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士、普林斯頓大學教授艾爾曼(Benjamin A. Elman)在其史學力作《經學、政治和宗族——中華帝國晚期常州今文學派研究》中更是贊道:“晚明時期,莊氏家族迅速崛起,……在常州的聲望和影響超過唐家。……到清代聲望顯赫,幾乎成了進士‘生產工廠’。

莊子後裔

毗陵莊氏源自安徽鳳陽。莊子所居蒙地、所仕漆園、所游濠水均為舊時鳳陽府所轄。鳳陽為莊子故里。此說不僅為古人認可,也為當今最新研究成果所證實。毗陵莊氏因源自鳳陽,故認莊子為宗族始祖。龔自珍在《誥授資政大夫禮部左侍郎莊公神道碑銘》中亦稱:“大儒莊君,諱存與,江南武進人也。……周時有仕為漆園吏著書內外篇者,其祖也!”
毗陵莊氏家族流徙過程為“鳳陽——鎮江——金壇——毗陵”。
毗陵莊氏始遷祖為秀九公。秀九的曾祖莊必強,字守長,號義亭,又字弱翁,宋徽宗
大觀三年(公元1109年)己丑科賈安宅榜進士,先後任常州知府和翰林學士。《金壇縣誌》卷七選舉志:“宋徽宗大觀三年進士莊必強,字弱翁,調蘭溪縣尉,歷祠部右司郎中,知常州,終朝大夫。品行端粹,歷仕有聲,今金壇武進莊氏皆其系。”
秀九徙常,定居武進佘宅橋(嘉澤)橫堰村,其時為元末至正年間。秀九生子名林,林生二子,長子名斌,為郡城莊氏始分祖,後裔散居嘉澤、夏溪、湟里、東安、常州西門織機坊和東門馬山埠;次子名敬,為淹城莊氏始分祖,後裔散居武進淹城、湖塘、丫河、白盪、新溝、馬家橋、塘門橋、溧陽戴埠、宜興周鐵橋等地。隨著年代久遠,部分後裔已經流徙散播於海內外。
以元末徙常的秀九為始祖的毗陵莊氏,至今已繁衍至二十四世。

江南望族

明清之間,常州名門望族芸芸叢生,諸如唐家、楊家、呂家、惲家、趙家、劉家、錢家、盛家、瞿家。在這些家族當中,論及科名之盛,莊氏尤為著稱。艾爾曼說:“在16到19世紀間,常州的莊氏宗族發展為一個強大的親屬組織,其勢力包括在地方上的高度社會聲望,在全國政治上相當程度的政治影響力,以及書香世家的學術名聲。例如清朝時莊氏宗族共有29人考取進士,其中11人在三年一度的北京殿試上表現優異,因此立即進入了翰林院,直接協助皇帝的日常政務。”
秀九徙常,以務農經商為本,然傳至第四世莊 ,考中明弘治九年丙辰科進士之後,毗陵莊氏子弟漸以求取功名為奮鬥目標。再傳至第八世莊起元和莊廷臣同祖兄弟,於萬曆三十八年庚戌科雙雙考中進士,分別徙居常州郡城西門織機坊和東門馬山埠,人稱“西莊”和“東莊”,從此家聲大振,一發而不可收,累世科甲,門庭煊赫。從萬曆年間第八世到光緒年間第二十世,代代甲乙榜上有名,共出狀元1名(莊培因,第十二世)、榜眼1名(莊存與,第十二世)、傳臚1名(莊應會,第九世),進士35名,舉人82名,貢生54名,太學生難以計數。特別是康熙乾隆年間的第十二世和第十三世,莊氏科名達到鼎盛時期,出舉人、進士達30人之多,其中不乏兄弟鼎甲、兄弟會魁、兄弟三進士、七世十九進士等殊榮。
莊氏家族受朝廷覃恩晉封為大夫、配偶晉封為夫人等誥敕者計214人次。
康熙、乾隆皇帝南巡,曾八次召試毗陵莊氏子弟,欽取錄用,賜以功名,授以官職,恩賞內緞荷包。
莊氏子弟宦跡遍布天下,上至朝廷,下至縣令,省府縣級官員以百計數。
莊氏門生亦遍布天下。莊氏子弟擔任會試總裁1人(乾隆辛卯恩科內閣學士禮部侍郎第十二世莊存與),鄉試主考12人次,因此毗陵莊氏門牆高峻,桃李燦爛,大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恢弘氣度,令無數士子肅然起敬,心向神往。
毗陵莊氏因為官清廉,功績卓著,頗受百姓擁戴,朝廷寵幸。許多地方建有莊公祠,郡城建有莊氏三賢祠,西內直街(今西瀛里)建有“世科第”牌坊和“兄弟翰林”牌坊。“世科第”牌坊為莊氏被褒者自莊 至莊清華計104人而立;“兄弟翰林”牌坊為莊應會、莊冋生、莊朝生父子3人而立,以“表莊氏科名之盛,為一代觀瞻之情”。
這個家族與朝中權貴、地方名門如狀元楊廷鑒、呂宮、趙熊詔錢維城,以及唐順之劉綸趙翼洪亮吉盛宣懷、瞿秋白之上祖等家均有姻親關係,如:第五世莊齊之女適唐順之(嘉靖乙丑會元、巡撫鳳陽僉都御史);第十二世培因配長洲彭氏(雍正丁未會元、狀元,兵部尚書啟豐女);第十五世毓瑩三女德華適盛宣懷(郵傳部尚書)。據莊氏族譜所錄姻婭,官職內則揆輔卿寺翰詹科道,外則督撫藩臬專閫總戎者,有125家之多。親朋中著名者尚有惲南田、沈德潛、袁枚、趙懷玉、惲敬、張惠言、李兆洛、劉逢祿、龔自珍等人,幾乎囊括當時江南名流。

忠烈人家

毗陵莊氏家族自第四世莊 抗爭宦豎劉瑾,上疏乞休歸隱以來,即以忠良傳家,世代恪守,臨危不苟,堅貞不移。
第四世莊 ,字誠之,弘治進士。出任寶坻縣令時,外戚與宦官狼狽為奸,強盜及歹徒縱橫遍野,莊 大刀闊斧,雷厲風行,扶正祛邪,縣境迅速得以整肅。
第八世莊廷臣,字龍祥,萬曆進士。出任永嘉縣令,有惠政,稱天下清廉第一。歷江西、湖廣、浙江、廣東四省觀察。其分守鄖陽時,時魏忠賢專權,天下屈其淫威,遍建其生祠, 鄖陽官紳亦步亦趨,被莊廷臣獨力反對而未建成。魏閹倒台後,廷臣因此晉升湖廣左藩。
第十世莊保生,字爾定,恩貢生。生而穎異,愛好讀書,少有大志,祖父起元每見其文,輒指示其父曰:“此子出語忠孝,至性異人,非章句士也!”十八歲中秀才,時見內外交訌,國事日非,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常州淪陷後,保生承歡父母膝下,而故國滄桑之感,父子同心,經常相視泣下。朝夕與志士仁人相處,相與把臂論心,慷慨激昂,共談天下事。恰逢有客自雲南來,以蠟丸詔詔諸義士,保生遂深相結定盟。盟既定,尋求起義機會,但不久事情泄露。癸巳閏六月二十三日,清廷逮捕保生,保生長跪辭別其父曰:“兒不孝,素奉教於大人,以有今日之事。兒生死未可知然,為國而死,死分也!願大人勿以為念。” 保生數子俱幼稚,牽衣悲慟,保生揮去不顧。既而囑咐曰:“汝兄弟善讀書,且善事大父,吾願足矣!”至金陵,當事者審問其狀,且說:“若輩何恃而出此,今亦悔否?” 保生厲聲曰:“吾家世受國恩,誓以死報國,豈有悔乎?”朝夕抗言危論,或作為詩歌以舒其悲憤。守者環甲露刃狀猙獰,窮日夜不少瞬,顧視之,蔑如也。竟以是冬十一月二十八日同日死義。《毗陵莊氏族譜》中族人撰文贊曰:“爾定公(保生)忠於有明,雖犧牲一身,其榮譽實為吾全族冠。”其事跡亦可見《武進縣誌·忠節傳》。
毗陵莊氏於明清兩代入祀名宦祠者5人,鄉賢祠者4人,孝悌祠者1人,昭忠祠者3人,忠義祠者117人,節烈祠者102人,節孝祠者110人。特別是在鹹豐庚申年間太平軍攻陷常州城時,城內莊氏殉難者男性有94人,女性有101人,其中除不屈而被殺者,大都為城陷之時仰藥、投水、上吊、自戕而死者。城外莊氏殉難者亦為數不少。

書香門第

這個家族既是官宦人家,又是書香門第,不少子弟熱衷收藏圖書,研究學問,繪畫篆刻,著書立說。據不完全統計,自明至清,有著作傳世者有九十人之多,遺有著作四百餘部。其中許多人還是經學家、詩人、書法家、畫家。
第十二世莊存與(1719—1788),清代著名經學大師,常州學派的開創者。字方耕,號養恬。乾隆十年進士。歷任翰林院編修、侍講學士、侍讀學士、湖北與浙江鄉試主考官、乾隆辛卯恩科會試總裁、湖南、順天和河南學政內閣學士禮部侍郎等職。精通六經,尤長於《春秋》。提倡今文經學,發揮《公羊傳》,宣揚《春秋》中的“微言大義”。所撰《春秋正辭》,是常州學派的第一部著作。所著各書,後人匯為《味經齋遺書》。其學術思想提倡改良,對清代改良主義前驅思想家龔自珍和魏源,乃至康梁變法均有深刻的影響。
艾爾曼說: “誰是莊存與?在接受了魏源和龔自珍代表19世紀中國的改革精神之說法的史學家筆下,他通常會在註腳里被提上一筆。誰是劉逢祿?在歷史敘述里,他通常只是魏源和龔自珍的老師。然而,若是細讀常州莊家與劉家的歷史檔案、家譜和手稿,學者自會感到一陣暈眩。莊存與劉逢祿站在帝國晚期政治世界的舞台中心,相較之下,魏源和龔自珍乃是邊緣角色。” 通過研究,艾爾曼發現,早在乾隆年代,大學士莊存與和乾隆的寵臣和珅之間的對立竟然是今文經學再度復興的關鍵因素。因此他主張從“清代今文經學的線性歷史敘事的固有偏見”中解放出來,以“開端代替終結”,即從“康梁”轉向“莊劉”,充分估量莊存與劉逢祿在18世紀今文經學勃興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起於莊存與,中經其侄莊述祖傳衍,至其外孫劉逢祿、宋翔風而始顯的常州莊氏學,已成為史學界日益引起重視的研究對象。
毗陵莊氏家學上承東林黨人和唐荊川,下啟魏源、龔自珍、 康有為、梁啓超,倡經世致用之說,行社會改良之風,對中國的現代化進程,起到重大的推進作用。

世代名門

毗陵莊氏名人記載於國志、省志、府志、縣誌和各種典籍的不乏其人,如載於清代《國史列傳》的有“莊存與列傳”;《大清一統志傳》的有莊應會、莊應詔;載於《常州府志》的有莊 、莊廷臣、莊起元;載於武進、陽湖縣誌中“忠節傳”的有莊保生、莊繽澍2人;“宦績傳”的有莊令翼等20人;“儒林傳”的有莊述祖等3人;“文學傳”的有莊冋生等12人;“孝友傳”的有莊京生、莊炳芝2人;“藝術傳”的有莊寶書、莊存2人;“方外傳”的有莊超盛1人;“賢淑傳”的有唐順之妻莊氏等4人;“賢孝傳”的有湯雄業妻莊氏1人;“貞孝傳”的有莊有筠女等2人;“節孝傳”的有劉學遜妻莊氏等2人;“才媛傳”的有莊盤珠等4人。《中國人名大辭典》(商務印書館民國十年版)收錄毗陵莊氏名人莊一夔等18人。儒學大師劉逢祿《集歲暮懷人詩》小序云:“敦行孝友,勵志貞白,吾不如莊傳永;思通造化,學究皇墳,吾不如莊珍藝”,以此足見莊氏家族人才之盛,造詣之深。

毗陵莊氏歷代名人

莊培因(1733—1769),第十二世,乾隆十九年狀元,官至侍講學士。《貢舉考略》云:“乾隆十九年甲戌科狀元莊培因素負才華,其兄存與中乙丑榜眼,培因調以詩云:‘他年令弟魁天下,始信人間有宋祁’,後十年果登榜首。”莊培因侍從皇帝出巡時,在行帳中書寫奏章等,緊迫時往往不憑几案,手執一匣,振筆疾書,寫得和平常同樣工整,是功底很深的書法高手。因遭父喪,哀慟過度而絕,時人惋稱“文孝狀元”,遺著有《虛一齋集》五卷。
莊清華(1855—1941),第十六世,盛宣懷妻舅,光緒二十年舉人,歷充山西太原法政學堂提調,模範監獄庶務長,陸軍監獄監長,勸業道署郵傳科科長,江淮賑捐局會辦,正太鐵路貨捐局總辦,山西太原電報兼電話局總辦,南京、蘇州電報局長,兼甘肅電政監督,上海輪船招商總局董事。獲四等嘉禾章,財政部四等愛國徽章,交通部二等一級獎章,誥授朝議大夫,覃恩二品封典,誥封通奉大夫。晚年寓居上海,有著作若干卷。
莊庚良(1839—1917)第十八世,著名書法家。歷任辰州、桂陽、岳州寶慶等地知府。後任湖南按察使、湖南布政使。政績斐然,後告老還鄉,閉門讀書,書法造詣極深。
莊啟(1882—1960)第十九世,早年留學比利時,回國後在常州創辦電話局,後任江蘇省立第一電話局局長、南京電話電燈廠總工程師。在民國八年赴西歐考察教育。曾任外交公職,著有《戰後歐遊見聞記》。回國後,任武進縣實業局局長,測繪全縣地圖,編輯《武進年鑑》。先後任芳暉女中、武進中學、正衡中學、貧兒院校董,商會特董,創辦武進教育研究社、壬午化學研究所。建國後,曾任常州市第一屆人民代表,第一、二、三屆市政協委員。
莊蘊寬(1867—1932)第二十世,曾任梧州知府、太平思順兵備道兼龍州邊防督辦。後在桂林創辦陸軍學堂、東渡日本考察,回國訓練新軍。因同情革命,與孫中山來往,曾親自幫助黃興脫險。民國元年,任江蘇都督。民國三年起任北洋政府肅政廳都肅政史等職。因上書反對袁世凱復辟稱帝,遭到報復,避居天津。袁死後,任審計院院長、故宮博物院董事等職。後任《江蘇通志》總纂。他熱心教育事業。青年時代在家鄉先後參與創辦冠英兩等國小堂和粹化女校。
莊逢甘(1925— ),第二十世,中國科學院院士,全國政協常委,空氣動力學家,解放軍中將。現任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研究員、科技委常務副主任,長期進行飛彈、火箭、載人飛行器的空氣動力學研究,在大型風洞設計與建造、衝壓發動機試車台的設計與建設、運載工具的氣動研究試驗、非定常旋渦主導的空氣動力學、計算流體學研究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莊逢辰(1932— )第二十世,莊逢甘弟,中國科學院院士,火箭發動機和工程熱物理學家,解放軍少將。現任解放軍裝備指揮技術學院教授。創立了液體推進劑高壓蒸發模型,提出了自燃推進劑火箭發動機燃燒過程計算綜合模型。是液體火箭發動機學科學術帶頭人,為我國火箭、飛船發動機研製做出重要貢獻。
莊澤宣(1895一?)第二十世,著名教育家。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歷任北京清華大學、廈門大學心理學教授,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主任,浙江大學教育系教授,廣西大學文學院院長。抗戰勝利後赴美國,50年代病逝於新加坡。著有《教育概論》、《西洋教育制度之演進及其背景》等數十部著作。
莊權(1896—1956)第廿一世,字巽行。早年就讀於冠英國小。民國九年赴德留學。回國後,在瀋陽、上海、漢陽等地兵工廠任職。抗戰爆發後,主持炮兵技術研究處工作,曾去東歐試製野戰炮。民國三十四年為東北區兵工廠接受委員會主任委員。建國前夕,遷居上海經營企業。建國後一度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後任上海科學儀器館總經理。
莊曾淵(1939— )第十八世,著名眼科專家。中國中醫研究院眼科醫院院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莊孔韶( 1946-- )第廿二世。新中國第一個民族學(人類學)博士。美國華盛頓大學傑克遜國際研究學院和人類學系博士後研究、訪問教授和訪問學者(1990-1994)。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所長。

其他

這個家族還有許多子孫散居海外、北京、上海等地,事業上多有建樹。

甲第聯翩

明萬曆三十八年庚戌榜,秀九八世孫起元、廷臣同祖兄弟同榜考中進士,遂正式定居常州城內,起元住西門織機坊,廷臣住東門馬山埠,大規模建造宅第,起元四子的豪宅自西向東分別為芳暉堂、濟美堂、星聚堂、維祺堂(傳臚第)。據《毗陵莊氏族譜》記載:“太僕公始建濟美堂,即而芳暉堂、星聚堂、相繼營建。甲第連甍,高樓疊峙,穀神公、聲鶴公、素鶴公遂分宅而居。今之大宗祠宇舊傳為二鶴公居宅,則更交衢閥閱,父子異宮,命士之榮,內則之備,斯為盛矣。迨後瑞鶴公即居濟美堂,蓋昆弟中惟瑞鶴公最少,瞻依喬蔭,憐愛特殊,簪笏承家,縹緗世守,以少子而居初構之堂,亦同氣而萃,鳴珂之里,可想見當時景象雲。”
芳暉堂,第八世莊起元所建,其長子莊應德居住。內有翠蘿深處、書屋、池塘、竹園,坐落郡城織機坊。基址五畝九分一厘七毫六絲四忽。坐南向北,在濟美堂之西。原屋計六進, “芳暉堂”額三字較大於濟美堂額,正書堅整,具率更法,廳事崇高,仰而視之,兀然透闢。又有“成志堂”額,劉國安書。
濟美堂,第八世莊起元建造,與五子莊應詔共同居住。內有養真齋書屋,坐落郡城織機坊,坐南向北,基址五畝七厘八毫。原屋計五進。門前有“天寵世承”額、“詞林振翮”額,昔皆朱漆金書。而濟美堂二門上楣向內有“祖孫父子叔侄兄弟進士”十字額。
星聚堂亦莊起元所建,其三子莊恆居住。內有九皋樓,九皋樓是座轉樓,上下共十間,中間六間為正樓,兩旁稱做廂樓,正樓和廂樓之間有用石板鋪面的天井,坐落郡城織機坊。坐南向北,在濟美堂之東。原房屋計五進。星聚堂二門上楣向內有“五侯家”三字額,陳翼飛書,以詭異取勝。蓋莊恆昆弟五人皆以侯為字,而莊恆適字五侯,故借用以題門額。其中有莊氏塾館(瞿秋白童年讀書處)。
維祺堂(傳臚第)亦莊起元所建,其四子莊應會居住。后庄應會以崇禎戊辰二甲傳臚遂改為傳臚第,坐落郡城織機坊。坐南向北,基址四畝五分五厘。在星聚堂之東。原房屋計九進。東弄自前門至後門約三十餘丈。
寶硯堂為第八世莊廷臣所建,後十二世莊培因以乾隆甲戌一甲一名及第,遂稱狀元第。內有啟裕堂、循陔堂、慎余堂、賜硯堂、薇暉堂,各院落並花園,坐落郡城陽湖縣署西街,成全巷東首。坐北向南,基址十四畝四分一毫八絲三忽。又門前場地照牆水碼頭。宅分中、東、西三路,原屋一百餘間。
莊氏其他府第尚有:星聚堂後宅、壽南堂、綸譽堂、二知堂、 賜甌堂、洗馬橋宅、 聽彝堂、一簣草堂、保詒堂、保詒堂娑羅巷南分宅、小山堂、麻巷宅、培源堂、三省堂、縣學旁宅、觀子巷宅、敦睦堂、存雅堂、歡喜堅固室。
因莊氏府第覆蓋常州全城廂,故被稱為“莊半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