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奶瓶

毒奶瓶其實就是雙酚A,也稱BPA,用來生產防碎塑膠,工業上又叫作聚碳酸酯。BPA無處不在,從寶特瓶、醫療器械到及食品包裝的內里,都有它的身影。每年,全世界生產2700萬噸含有PBA的塑膠。但BPA也能導致內分泌失調,威脅著胎兒和兒童的健康。癌症新陳代謝紊亂導致的肥胖也被認為與此有關。歐盟認為含雙酚A奶瓶會誘發性早熟,從2011年3月2日起,禁止含生產化學物質雙酚A(BPA)的嬰兒奶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毒奶瓶
  • 外文名:BPA
  • 別稱雙酚A
  • 用途:生產防碎塑膠
事件經過,事件高度重視,

事件經過

據報導,歐盟認為含雙酚A的嬰兒塑膠奶瓶會誘發性早熟,從昨天起,將禁止生產含化學物質雙酚A(BPA)的嬰兒奶瓶。國家檢測機構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負責人稱,對PC材料的塑膠製品,國家標準正在修訂中,新的標準還沒有公布。而接受採訪的一些商家態度很明確:國家不禁止,就會繼續賣。前段時間,內地遊客去香港、澳門搶購嬰兒奶粉,搞得這兩地的媽媽“血淚控訴”:“孩子只能喝米粉了”。在不遠的明天,或許很多內地遊客的採購清單上又會多了一項物品——不含雙酚A的嬰兒奶瓶。到時候,這兩地的媽媽大概要哀嘆“孩子只能用碗喝米粉了”。信心喪失之下的恐慌,總是以如此荒誕的形式呈現出來。儘管,按照科學常識,這些含雙酚A的嬰兒奶瓶可能並不是劇毒之物,在絕大多數狀態下,也是安全的,否則在歐盟也不會用上那么多年。但是對於其潛在的風險,人們不會不在意。實際上,近年來,不容忽視的一個現象就是,因為國家標準的滯後,我國的消費者已經開始在美國和歐盟的“指導”下消費了。往往美歐禁止什麼,得到訊息的國人也就不會買什麼。而消費者的導向也會影響到生產商和銷售商。當下我們的“國標”的問題,雖然還不至於如此,但是,“國標”滯後,總是跟不上民眾的需求,跟不上形勢的變化,也嚴重傷害了其公信力和權威性。近年來,在公共輿論空間中,老百姓總是看到,有關部門被動地跟在美國、歐盟的後邊,禁用某某食品添加劑、某某藥物。當然,更嚴重的問題是,在美國、歐盟已經禁用多年的一些東西,我們仍然在允許廠家使用,合法地添加到我們的食品乃至和食品相關的用具之中。在納稅人看來,有關部門如果總是被動應對,其實也是一種失職,會給人一種工作不作為,甚至消極應付的印象。當然,這也可能會引發公眾的 “惡猜”——國家標準到底是維護老百姓的利益,還是保護商家的利益。因此,國家標準不進行系統性的提高,就對不起公眾。
另外,公眾不信任的心理會傳染,也會蔓延。對有關部門和國標的不信任,會進而擴展至對國貨的不信任。道理其實很簡單,你的標準低,也就意味著你的產品質量低。我們的國家標準如果老是自降門檻、滯後於國際標準,似乎是為了保護自己的企業,其實只是加深了“國貨品質不行”的印象與偏見。現在,國內奶粉市場洋奶粉占有率達到七成已經說明了一切。歐盟的奶瓶標準出來後,知道的人不一定會再去買那些危險奶瓶。

事件高度重視

國家有關部門理應對“雙酚A奶瓶”事件高度重視,修改並提高相關國家標準。當然,有關部門更應該有戰略眼光,應該意識到提高國家標準,其實就是要提升國貨的質量和形象。只要國人能安心、放心、舒心地消費國貨,我們的擴大內需才不會變成刺激別國的外需。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金獅昨天告訴記者,雙酚A主要是增加透明度,同時抗摔性能好,不容易碎裂。而對於食品包裝中用的雙酚A,我國有國家標準規定。
據介紹,目前我國只有一份適應於所有PC瓶的現行國家標準,就是GB 14942-1994《食品容器及包裝材料用聚碳酸酯樹脂衛生標準》,裡面對雙酚A用量規定:就是一升蒸餾水中所含的酚須≤0.05mg。
董金獅指出,這個是國家強制標準,按規定每種PC塑膠製品都必須要檢測雙酚A這個項目的,並且限量使用。如果使用的是合格的PC材料,一般雙酚A就不會超標。但如果奶瓶使用回收的廢舊光碟、工業塑膠來製造,就很容易導致雙酚A超標。
董金獅說,在超市里銷售的大品牌塑膠奶瓶還是比較能讓人放心的。不過,出於謹慎的考慮,最好選玻璃奶瓶。如果使用塑膠奶瓶,消毒時溫度不要超過100℃,不用將奶瓶放在微波爐中消毒。塑膠奶瓶在反覆消毒後會磨損老化,溶出的雙酚A就會增多,所以使用幾個月就要更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