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絕筆

歷史的絕筆

《歷史的絕筆》是葉永烈所著的書籍,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定格風雲際會的歷史焦點,見證書信背後的悲歡人生。你不知道的,以及想不到的名人故事,都在這裡。

基本介紹

  • 書名: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 
  • 作者:葉永烈
  • ISBN:9787220096600
  • 類別:時政歷史-人物傳記
  • 頁數:648
  • 定價:68.00元
  •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1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內容提要,作者介紹,編輯推薦,章節目錄,序言,

內容提要

這是一個大寶藏,你不知道的,以及想不到的名人故事,都在這裡:
陳雲夫人于若木、王稼祥夫人朱仲麗、毛澤東長媳劉松林、蔣介石女婿陸久之、陳獨秀機要秘書鄭超麟、“中央文革小組”組長陳伯達、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數學家華羅庚、美國科幻巨頭海因萊因、“童話大王”鄭淵潔、“三毛之父”張樂平、著名詩人汪國真、音樂家賀綠汀……
葉永烈見證了這許多名人的傳奇人生,抓住了許多轉瞬即逝的歷史瞬間。他用溫情的筆觸、不長的篇幅清晰記下一段段人生,隨手一翻,人物帶著歷史的煙塵撲面而至。一邊是恍悟,一邊是感慨,這樣的絕筆,該有多少歷經滄桑的人會讀到唏噓輾轉。
歷史的絕筆,寫絕了,以後也絕少有人寫了。

作者介紹

葉永烈,上海作家協會專業作家,一級作家,教授。1940 年生於浙江溫州。1963 年畢業於北京大學。11 歲起發表詩作,19 歲寫出第一本書,20 歲時成為《十萬個為什麼》主要作者,21 歲寫出《小靈通漫遊未來》。
主要著作為150 萬字的“紅色三部曲”——《紅色的起點》《歷史選擇了毛澤東》《毛澤東與蔣介石》,展現了從中國共產黨誕生到新中國誕生的紅色歷程; 200 萬字的長卷《“四人幫”興亡》增訂版以及《陳伯達傳》,是中國十年“文革”的真實寫照。《鄧小平改變中國》是關於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全景式紀實長篇。《受傷的美國》是關於美國“9·11”事件這一改變世界歷史進程重大事件的採訪記錄。此外,還有《用事實說話》《出沒風波里》《歷史在這裡沉思》《他影響了中國——陳雲全傳》《中共中央一支筆——胡喬木》《錢學森》等。

編輯推薦

★傳記名家葉永烈首次披露名人書信,揭秘大時代背景下個人的悲歡命運,重現書信字裡行間隱藏的時代風雲。
★葉永烈集數十年採訪政壇名人、作家、藝術家、科學家之精華,搜尋大歷史中的小細節,用大事親歷者的回憶還原歷史真相。
★作者抓住轉瞬即逝的歷史瞬間,用溫情的筆觸、不長的篇幅清晰記下一段段人生,披露書信背後不為人知的傳奇和驚奇。
★本書是以葉永烈直接交往中的第一手資料寫成,不僅令讀者廣見聞,領略各種各樣的名流賢達風采,也可以了解社會與歷史,具有歷史與文化的雙重價值。
★圖文並茂,內含數百張珍貴歷史照片和名人書信,精彩重現了那些叱吒風雲的政壇人物、知名作家、藝術明星、科學大家的歷史命運。

章節目錄

長者手札
平生第一封信
冰心稱我為“小友”
陳望道不多見的親筆信
謙和細心的于若木
沉寂之後的千家駒
“死而復生”胡愈之
坦蕩的北大校長陸平
“老幹部作家”朱仲麗
周恩來嘆她“紅顏薄命”
“較真”的魯迅之子周海嬰
哲學家艾思奇名字的來歷
作家書簡
柯靈“煮”字
“蟄”字貫穿施蟄存一生
“掌故作家”鄭逸梅
《秋海棠》作者秦瘦鷗畫“地圖”
散文大家峻青
《文匯報》總編“陳虞老”
“兒童文學宗師”陳伯吹
樓適夷:傅雷不願因“右派”而改名
周煦良寫在氧氣瓶前的信
梁實秋長女沉浮記
流沙河釋筆名之由來
宗福先與他的《於無聲處》
從“豆腐乾”起步的胡萬春
戴厚英一生三劫
鮮花為陸星兒送行
“童話大王”鄭淵潔成名之前
多才多藝汪國真
藝術錦書
賀綠汀的“三重奏”
她期望與我共寫《馬思聰傳》
“三毛之父”張樂平
瀟灑淡泊的傅聰
一絲不苟的傅敏
超凡越聖的女鋼琴家李翠貞
“二胡皇后”閔惠芬
與電影導演張建亞三次握手
六小齡童的“美猴王”情結
“坐家”莊則棟
記憶中的劇作家吳祖光
手握菸斗的劇作家杜宣
頭頂上的藝術家
史海鉤沉
毛澤東長媳劉松林的信
低調的毛澤東侄子賀麓成
耄耋羅章龍憶往昔
《紅櫻桃》·烈士遺孤·羅西北
紫光閣風雲中的“小米”
與紅色特工面對面
“蔣介石女婿”傳奇
特別黨員杜重石的風雨歲月
“民國大律師”吳凱聲
張靈甫長子憶張靈甫
弟弟憶羅隆基及其三位夫人
他曾是陳獨秀機要秘書
他曾是向忠發“同案犯”
張治中秘書提供“重要信息”
陳伯達晚年速寫
此王力非彼王力
一封華籍美國人的信
科學華箋
華羅庚的“處女作”
“數學詩人”蘇步青
“七國院士”夏鼐的大師風範
與錢學森院士的談話
彭加木的絕筆
張存浩院士筆下的傅鷹院士
中共黨史專家龔育之兩封指正函
百歲命筆:“雪侮霜欺香益烈”
高語·高體·高人
女友眼中的高士其
淘書結緣 傳為佳話
數典忘祖獼猴桃
《小靈通漫遊未來》的“催生信”
與梁曉聲“漫遊未來”
海外飛鴻
她從台北寄來花哨書信
“黑蝙蝠”未亡人的夙願
“江南命案”·崔蓉芝·陸鏗
台灣作家張系國與《幻象》
韓素音的家庭生活
美國科幻巨頭來上海
研究沈從文的“洋人”
德國的“中國通”
視角獨特的日本學者
相逢莫斯科
附錄一
附錄二

序言

在北京嘉德2013 秋季拍賣會上,傳出驚人訊息:魯迅1934 年6 月8 日致陶亢德的一封信,不過200 多字,以655.5 萬元的天價成交,平均一個字值3 萬元人民幣!同樣在北京嘉德拍賣會上,2013 年5 月,魯迅兩頁《古小說鉤沉》手稿以690 萬元成交,為起拍價的11.5 倍。2014 年1 月,茅盾手稿《談最近的短篇小說》經過44 輪激烈競價,最終以1207.5 萬元的天價創下中國文人手稿拍賣新紀錄。
名人書信(包括著作手稿),成為中國收藏市場的新寵。這是由兩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
一方面是隨著電腦、手機的普及,電子郵件、手機簡訊以及微信取代了紙和筆,紙質書信幾乎絕跡,名人書信成為“時不再來”的稀缺資源。物以稀為貴,名人書信當然也就價值倍增。
另一方面則是許多“先富起來”的人們,把購買、收藏名人書信作為新的投資渠道,人稱“軟黃金”。由於名人書信增值速度遠比真金白銀快,魯迅書信從十年前的數十萬元急升至如今的數百萬元,所以名人書信也就成了拍賣行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值得順便提及的是,台灣前“行政院副秘書長”蕭家淇在申報個人財產時,特別註明擁有包括林書豪、林志玲、姚明、周杰倫、蔡依林等名人簽名物件。在他看來,這些名人簽名物件,也是很有價值的財產,所以需要申報。
我還要順便提及一件小事:我在北京大學上學時,圖書館出售摘錄文獻的卡片,一分錢可以買幾張。我買了幾十張。最近整理手稿、書信時,發現這一摞泛黃的卡片。細細一看,竟然是一張張印著孫中山頭像郵票的民國時期明信片。在明信片的反面,被印上一條條紅色橫線,供摘錄文獻時寫字之用。在卡片之末,還印有“孑民圖書館”字樣。孑民,是北京大學老校長蔡元培的字。1916 年至1927 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學校長。1940 年3 月5 日蔡元培病逝。為了紀念蔡元培,北京大學建立孑民圖書館。孑民圖書館利用已經成為“廢紙”的民國明信片印製登錄圖書的卡片。在1958 年,北京大學圖書館把多餘的這些卡片作為摘錄文獻的卡片“賤賣”給學生。最近我上網查了一下,這種民國明信片如今每張價格為3600 元人民幣!這清楚表明,時間使郵品不斷增值,同樣也使名人書信不斷增值。泛黃,是時間沉積之色,也是黃金之色。
我從未從拍賣行購買過一封名人書信,家中卻擁有那么多名人書信。我是在無意之中,收藏了許多名人書信。這些名人書信寫著“葉永烈同志收”“葉永烈先生收”。我的那么多名人書信,可以說由兩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
一方面大抵由於我長期從事紀實文學創作,採訪的層次高,“人脈”甚廣,所以與許多名人有了交往,有了書信往返。尤其是在20 世紀70 年代至90 年代,正是紙質書信盛行的“黃金時代”,所以收到的紙質書信甚多。
另一方面則是得益於從小養成的收藏習慣。我的父親是一個細心人,他收藏了我從國小一年級到高中畢業的所有成績單,在我成人之後“移交”給我。在我1957 年考上北京大學之後,我收到父親寫給我的第一封信。我至今保存著這封信,因為這封信教我如何寫信。他在信封上寫著:
北京市
北京大學第三十齋第三一二室
戈悟覺同學轉
葉永烈同學親啟
浙江省溫州市鐵井欄第八號葉志超寄
1957.9.20 發
父親寫的信封,把收信人、寄信人的地址都寫得清清楚楚,連發信的日期也寫上。當時,我剛到北京大學,住址未定,所以信是寄到我的同鄉戈悟覺那裡轉的。父親在信中提醒我:
你今後寫信封,必須將受信人及寄信人的地址、姓名詳詳細細寫出,切勿如這次信封僅有“北京大學十一齋葉寄”,今後必須寫“北京市北京大學×× 齋×× 室葉永烈”,這
樣寫郵局揀信時萬一寄不到,也可退回寄信人也,希留意。
從那以後,我寫信封,都注意把“受信人及寄信人的地址、姓名詳詳細細寫出”。寫信時,在信末也養成署年、月、日的習慣——後來,我才明白寫明年份非常重要,不然過了好多年之後,就弄不明白那封信是哪年寫的,需要花費很多時間“考證”。
受父親感染,養成細心的習慣,我幾乎保存了所有著作的手稿(寫作時夾一張單面複寫紙,保留一份底稿),而且一本又一本裝訂起來,可以從地板堆到天花板。我是家用電腦的第一批用戶,1992 年買了286 電腦,從1993 年起改用電腦寫作,不然我的著作手稿還會更多。我也保存了大量的書信——我的書信頗多,最多的一天收到30 多封來信。雖然我是碎紙機的第一批用戶,把許多沒有保留價值的信件扔進碎紙機,但是我保存了數以千計的有保存價值的書信。值得提及的是,我在寫信時,也往往夾一張單面複寫紙,所以保存了我自己的大量書信,可以與來信對應起來,“有來有往”。據我1985 年8 月29 日日記記載,那天晚上就一口氣寫了15 封回信!
在作家之中,重視收藏名人書信的要數梁實秋。梁實秋夫人韓菁清從台北來上海,曾經帶了一部分梁實秋保存多年的名人書信給我看,其中有冰心留學美國時的手跡。我知道,1949 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圍困北平時,梁實秋是在極其匆忙之中從北平逃往天津,再從天津經上海到廣州,最後到達台北的。在這樣戰火紛飛的時刻,梁實秋居然沒有忘記帶走他所收藏的名人書信。韓菁清告訴我,梁實秋是信件頗多的人,但是他只保留少數有價值的書信,所以這些書信伴隨著他輾轉來到台灣。梁實秋這么看重名人書信,倒不是為了有朝一日可以到拍賣行賣高價,而是看重這些名人書信所承載的深情厚誼和文化價值……
步入晚年,我和妻必須考慮家中大量書信、手稿、採訪錄音帶的未來去處。在徵得兩個兒子、兩個兒媳的同意之後,我們決定無償捐贈給上海圖書館。
上海圖書館獲知我的捐贈意願,高度重視。2014 年4 月1 日下午,上海圖書館副館長周德明、歷史文獻中心主任黃顯功、講座部主任陳林康前來洽談“葉永烈專藏”事宜(初名“葉永烈創作檔案”,按照上海圖書館的術語改為“葉永烈專藏”),初步談定了捐贈一事。
周德明副館長說,來之前查了一下圖書目錄,上海圖書館有你的各種版本的著作300 多部。另外,你的《“四人幫”興亡》一直是上海圖書館最近幾年出借率最高的圖書,排在第一名。
周德明說,以個人名字命名的專藏,表明這一專藏內容極其豐富與重要。迄今上海圖書館以個人名字命名的專藏,只有兩個,你將是第三個。
前兩個專藏是盛宣懷專藏與羅聞達專藏:
盛宣懷是清朝工部左侍郎,是南洋公學(上海交通大學前身)、漢冶萍煤鐵廠礦公司、上海江南造船廠等的創辦人。盛宣懷重視收藏圖書及檔案,他的專藏內容極其豐富。
二是瑞典藏書家羅聞達(Björn Löwendahl)先生的“羅氏藏書”。該藏書收錄了1477 至1877 年間1551 種西文漢學著作及手稿,語種涉及拉丁文、法文、英文、德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義大利文、俄文、瑞典文等十多種;形式包括遊記、日記、書信、專著、官書、譯作等。
周德明說,你的創作檔案內容極其豐富,極有文化與歷史的內涵,所以用你的名字命名,作為第三個個人專藏。你作為紀實文學作家,所采寫的又是中國當代重大政治題材,所以你的書信、採訪錄音帶、採訪筆記等等諸多檔案非常重要,這是別的上海作家所不具備的。上海圖書館將在恆溫恆濕條件下加以保存,並成立專門小組負責,編寫葉永烈專藏目錄,相關文稿要掃描,錄音帶要數位化,以求長期保存。
2014 年4 月28 日,上海圖書館舉行隆重的“葉永烈專藏”捐贈儀式,上海圖書館館長吳建中、上海作家協會秘書長馬文運分別在儀式上作了熱情的講話,媒體廣泛報導了相關新聞。從那以後,我分批向上海圖書館捐贈。截至2014 年11 月,已經捐贈32 箱,數量超過一卡車。接著,我還會以每次10 箱繼續分批向上海圖書館捐贈。
對於我來說,捐贈著作手稿不費事,因為前已述及,我的手稿大都已經裝訂成冊,往捐贈箱子裡一放就行了,然而整理書信卻是一樁很費時間的事。我不得不花費很多時間,把家中保存的幾千封書信來個“兜底翻”。我逐封閱讀那些書信,再次把一批沒有保存價值的書信扔進碎紙機,而從值得保存的書信中,選出一批精品。我除了從家中一個個檔案鐵櫃中翻找之外,還搜尋了一個又一個抽屜——有一回,從一個平時不用的書櫃下的抽斗里,一下子找出“蔣介石女婿”陸久之先生寫給我的三封親筆信!
“亂而後治”。經過亂糟糟的“兜底翻”,我找出一批名人書信精品,各具特色。
我收藏的最早的信件,信封上寫著“葉永烈小朋友收”。那是1951 年,11 歲的我第次向報社投稿,收到編輯的回信,說是採用我的小詩,將在下一期的副刊上發表。我一直珍藏著這封“歷史性”的信,儘管信末只是蓋著編輯部藍色的長方形圖章,沒有留下編輯的名字。在30 多年之後,我正是憑藉這封信的筆跡,找到了責任編輯——我的啟蒙恩師、散文作家楊奔先生。
早年,我跟科學界的交往相當密切。真是不查不知道,光是寫信給我的院士,就有20 多位,而且這些都是著名院士,諸如中國最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蘇步青,遺傳學權威談家楨,“斷手再植之父”陳中偉,2013 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張存浩等,還有著名經濟學家千家駒院士、考古學權威夏鼐院士等。
華羅庚院士寫給我的信夾著文言,但是字東歪西倒,他自謙是“蟹爬字”,然而蘇步青的字則工工整整,橫平豎直,方方正正。夏鼐院士的信用毛筆豎行寫在花箋上,千家駒院士給我的信則成了“無字天書”——他為了快捷,寫好信用傳真機給我發來,如今褪色成了一張白紙。所幸當時我留了複印件,字跡如新。張存浩院士在1979 年11 月22 日、1981 年7 月27 日寫給我的信中,回憶了他的姑父傅鷹院士怎樣花費多年心血培養他,字字句句洋溢著對傅鷹院士的深沉真摯的敬愛之情。
文學界的書信更多,我保存著冰心、徐遲、柯岩、秦牧、柯靈、秦瘦鷗、陳伯吹、流沙河、戴厚英等的書信,他們都是文壇名家。
我收藏的“圖文並茂”的信,要算是秦瘦鷗先生1983 年的信。我曾拜讀過他的長篇小說《秋海棠》。他的長達三頁的回信中,不僅詳細回答了我關於1925 年上海《福爾摩斯》報的相關問題,而且還歡迎我去他家訪問。他說他的家不大好找,特地自繪了一幅地圖,四縱四橫八條馬路都寫上路名,然後用箭頭指明他家的位置,其詳細不亞於今日g o o g l e 地圖。他在圖旁寫了一句話:“我年老力衰,很難走訪,您是小伙子,倘便道經過這裡時,歡迎下顧!”
在秦瘦鷗先生的眼中,我是“小伙子”,而“世紀老人”冰心寫給我的信則稱我為“永
烈小友”。我在梁實秋留學美國時留言冊頁上看到她的題字, 稱梁實秋為“ 雞冠花”。我不解,向她請教。她的回信很幽默。她說,她正要給梁實秋題字,說他像一朵花,旁邊的幾位朋友鬨笑起來:“實秋是一朵花,那我們是什麼?”於是她便寫下樑實秋是“雞冠花”,因為雞冠花是“花中最不顯眼的”。我原本以為,在作家之中,寫信時夾一張單面複寫紙留底的大約只有我一人,誰知在拜訪冰心老人時得知她也如此。她說她“總是用原子筆,夾一張複寫紙,留一份複寫稿”,以便編文集時收入。
我收藏的書法最漂亮的信,要算兩位詩人(流沙河和汪國真)所寫。流沙河用端端正正的小楷寫信,而汪國真的草書信箋可以說體現了中國傳統書信之美。出人意料的是,桌球“三連冠”莊則棟給我的信,也是一手好毛筆字,而且用語富有古文韻味。
論書信的文辭之美,當推柯靈。我讀柯靈散文,賓服其辭彙豐富。他寫給我的信,隨手拈來,便見用詞精美,足見文學功力之深:“手書並《今晚報》奉到,謬承筆底春風,並擬推愛及于海外,感刻之餘不勝惶慚。”“囑寫《劫難》序文已完稿,郵寄恐付洪喬之誤,何時命駕一談如何?”“我塵務粟六,俯仰隨人,想認真寫點東西,總是不能如願,為之奈何?”
我收藏的最認真的信,要算是魯迅之子周海嬰的信。他為了要更正我在香港《鏡報》發表的文章中的一句話,寫了兩封信給我,甚至還向丁玲的丈夫陳明先生的妹妹求證,以表明他的意見是絕對可靠的。錢學森之子錢永剛也非常認真,在校對我的《錢學森》一書時,極其仔細,修改之處不是隨手畫一道線,而是用尺畫出筆直的線。他倆可謂得乃父之“真傳”。中共黨史專家、曾任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常務副主任的龔育之先生,在1980 年、1981 年給我的兩封信,也極其認真,其中一封信長達2000 字,為的是以當事人的身份,糾正我的一篇報告文學中兩處錯誤。他的這兩封信,足以列為中共黨史文獻。
我收藏的最“花哨”的信,是梁實秋夫人韓菁清寫來的。她喜歡在花花綠綠的卡片上寫信給我,而在信封上貼了五顏六色的卡通粘紙。當然,她也有“鄭重其事”的時候,那信是寫在印有她與梁實秋合影的專用信紙上,讀來如同一篇優美的散文。她是台灣歌星,卻頗有古文根底,而且自幼練過書法,信的文筆流暢。徵得她的同意,我把她寫給我的一封信,作為《梁實秋與韓菁清》一書的序言。
在整理書信過程中,我注意到一封來自北京大華無線電儀器廠的信,寫於1979 年2 月15 日。這封長達千字的信是一位業餘文學愛好者寫來的,由於信中講述自己在業餘創作的遭遇頗為感人,我當時不僅回信鼓勵,而且把這封信保存下來。此人便是鄭淵潔。他後來經過努力,成為蜚聲文壇的“童話大王”。我想,今日鄭淵潔倘若見到此信,一定會向我索要複印件,而且會收入文集。
還有一封1979 年4 月9 日的信,來自北京電影製片廠尚未出道的年輕人,跟我商談改編《小靈通漫遊未來》為電影劇本之事。信共三頁,我也保存了此信。此人便是梁曉聲,後來成為名作家。
藝術名家給我的信也不少。老音樂家賀綠汀、“三毛之父”張樂平、漫畫家方成、電影演員程之、電影導演張建亞、“二胡女王”閔惠芬等都與我有許多交往,因而也都留下了書信。尤其是張樂平,他畫《三毛學科學》時,找我給他出點子,所以來往較多。1988 年中秋節,我去看望張樂平時,剛從醫院出來的他欣然用毛筆畫了一幅三毛像送我。這幅畫一直掛在我的書房中。
鋼琴家傅聰從英國寫給我的信,鋼筆字很瀟灑。作曲家、小提琴家馬思聰從美國給我寫信,鋼筆字則顯得端莊。
由於我後來的創作轉向中國當代重大政治題材長篇紀實文學,採訪眾多政壇名人,也就收到諸多他們的書信。其中即有毛澤東的長媳劉松林、毛澤東侄子賀麓成、陳雲夫人于若木、方毅夫人殷森、艾思奇夫人王丹一等。我多次到北京劉松林家採訪,而她也曾三次來到上海我家看望。我也曾多次採訪艾思奇夫人王丹一,她寫給我的信有十幾封。其中有一封信,信紙很薄,皺巴巴的,差一點被我當作廢紙扔掉,細細一看,竟是艾思奇夫人王丹一1978 年9 月2 日的信,談了關於艾思奇這名字的三種說法,極為珍貴,趕緊放進了資料夾。我也曾三次飛往成都,拜訪曾經親手拘捕江青、毛遠新的中共中央辦公廳副主任、中央警衛團團長張耀祠,他給我的信熱情而客氣。為毛澤東侍讀的蘆荻的信,充滿書卷氣。
毛澤東、公安部部長王芳的字如行雲流水。大約是受首長的影響,毛澤東機要秘書高智、王芳秘書夏仲烈給我的信都是豎行毛筆字,相當有功底。
“中央文革小組”組長陳伯達在接受我的採訪時,說起年輕時愛寫詩,曾隨手拿起一張紙當場默寫出一首七言詩:
莫問有窮或無涯
莫用歡樂或咨嗟
盡向前途流浪去
莫要回首望鄉家
寫這首詩時他22 歲(1926 年),在廣州。聽說著名詩人郁達夫南下廣州,出任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作為“文學青年”的陳伯達便持這首詩前去請教。郁達夫看罷,提起筆來,每句圈去一字,由七言變成六言,詩顯得凝練多了。據陳伯達回憶,那詩變成:
莫問有窮無涯
莫用歡樂咨嗟
盡向前途流浪
莫要回首鄉家
郁達之不愧為文學大家,改詩改得妙不可言,使陳伯達心悅誠服。然而令人驚奇不已的是,事隔60 多年,陳伯達不僅能夠默出這首從未發表的當年的小詩,而且記得郁達夫圈去的是哪幾個字。我保存了陳伯達的這一手跡。當然,更珍貴的是,陳伯達在1989 年9 月13 日題字贈我。他用《論語·微子》中的《楚狂接輿歌》相贈:“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一個星期之後——9 月20 日中午——他因心肌梗塞突然去世,他題贈我的字,成為這位“中共中央大秀才”一生的絕筆。
“中央文革小組”成員王力給我的信,多達45 封。他的瘦而細長的字,一眼就能辨認。他曾題寫兩幅字贈我,並給了我大量的文稿。戚本禹給我的信,則署後來改的名字。
陳伯達次子陳曉農、馬思聰次女馬瑞雪、傅雷次子傅敏這“三次”以及羅章龍孫女羅星元,都是寫信很勤快的人,所以給我的信都達幾十封之多。我走訪傅雷在上海江蘇路的舊居時,那裡如今住著別人,家中陳設全然不同,1983 年傅敏根據自己的記憶,畫出當年家中的陳設圖,包括傅雷翻查大字典的高腳桌子、傅聰三角鋼琴、唱片櫃等等的位置都一一標明。當我完成《傅雷畫傳》一書,傅敏逐字逐句校對,寫下1 萬多字的意見,每條修改意見都
標明第幾頁第幾行。難怪傅聰推薦《傅雷畫傳》一書說,這本書內容準確。
高士其從1962 年給我第一封信,至1988 年去世,我保存的他與我的往返書信有103 封之多。他在美國攻讀博士學位時不慎在實驗室被甲型腦炎病毒感染,導致全身癱瘓,早期的信是由他口授、秘書代筆,晚年由於練氣功以及服用美國進口的特效藥,居然能夠執筆寫字,給我寫了近十封親筆信——雖然字歪歪扭扭,但是這信出自一位癱瘓半個世紀的老人之手,非常珍貴。不過,我早期寫給他的信,沒有複寫留底。如果那些信都在的話,我們之間的來往信件當在130 封以上。
其中,還有一封1978 年6 月23 日高士其發給我的電報:“請購帶鋼絲床兩個陳雲要二三節各一款請墊高士其”那是高士其得知我要出差北京,給我發來代購兩張鋼絲床的電報。那時候,北京市場上竟然買不到摺疊式鋼絲床,先是高士其托我帶一張摺疊式鋼絲床(住院時夜裡在病床旁打開摺疊式鋼絲床,便於妻子金愛娣在夜間照料他,到了白天則收起來),而這一回請高士其托我從上海帶這兩張鋼絲床的,竟是當時的中共中央副主席陳雲!
英籍女作家韓素音通常是用打字機給我寫英文信,偶爾寫來中文信,那字像小學生寫的那般幼稚。我給原聖約翰大學首任校長涂羽卿的夫人塗牟莉(她是加入中國籍的美國人)寫信,也是用英文打字機打的,她的回信就用英文寫在我的信紙上,而且還隨手更正了我信中的語法錯誤。
我還保存著美國當代最著名的科幻小說作家海因萊因的多封英文信件。他在1983 年從美國來到上海,是由我接待和陪同的。英國當代最著名的科幻小說作家克拉克,則是從他的居住地斯里蘭卡給我寫信。海因萊因、克拉克和阿西莫夫,被譽為“20 世紀世界科幻小說三巨頭”。
在台灣,我採訪了國民黨前“行政院長”郝柏村將軍、國民黨副主席蔣孝嚴、百萬紅衫軍總指揮施明德等政要。我手頭保存了台灣著名作家張系國、資深記者陸鏗的信件。另外,還有兩位特殊的“遺孀”的信件:一是《蔣經國傳》作者江南被暗殺的案件曾經震撼台灣,他的遺孀崔蓉芝從美國舊金山給我來信;二是神秘的“黑蝙蝠”中隊的“作戰長”、上校周以栗,於1963年6 月18 日在江西省臨川市大窩坑上空被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擊落,機上14 人全部殞命。周以栗的未亡人蕭家珍於1993 年4 月從美國洛杉磯給我來函,請我協助查明“當時實情和我先生的生死情況……完成我多年的願望”,我因此寫出報告文學《“黑蝙蝠”悲歌》。
我最為看重的一封信,是陳望道先生寫的。那是1962 年,我還是北京大學五年級學生,給陳望道先生寫信,請教他1934 年創辦《太白》半月刊時的幾個問題。他親筆作復,回答了我的問題。作為老前輩,他的深情厚誼,使我感動萬分。後來這封信被收入上海人民出
版社出版的《陳望道文集》第一卷。
由於採訪、通信,很多名人的通訊錄上有我的地址,所以當他們去世時,治喪委員會往
往會給我寄來訃告、生平,我把訃告作為他們最後的告別信保存。比如,我保存了羅章龍、
巴金、張樂平、程之、秦瘦鷗、王西彥、陸星兒、顧均正等的訃告。我甚至保存了有的名人夫婦先後去世時的訃告,比如北京大學校長陸平和他的夫人石堅的訃告,高士其和他的夫人金愛娣的訃告。訃告往往對逝世的名人的一生有概括的介紹,尤其會對去世的日期以及終年年齡有準確的記載,具有史料價值。訃告通常是白紙黑框,但是作家陸星兒的訃告別具一格,是一本只有六頁的小冊子。封面印著她笑容可掬、坐在台階上的彩色照片,仿佛她依然與你同在人間。在“陸星兒”三個字下,印著“鮮花為你送行”幾個字,封底印著她的長篇小說手跡。她的訃告用兩頁印生平,兩頁印她最後的訪談,兩頁印作品目錄。訃告,其實是一種特殊形式的名人書信。此外,我除了保存與著名兒童文學家、《神筆馬良》作者洪迅濤的往返信件,還保存了洪迅濤逝世十周年紀念會的請柬。
我在整理信件時,感到遺憾的是,很多作家、畫家的信末只署月、日,我不得不依照信封上的郵戳或者信的內容“考證”年份。上海的“掌故作家”鄭逸梅老先生寫給我的信,甚至連月、日都不署。然而有著“七國院士”之譽的著名考古學家夏鼐給我寫過八封信,每一封信都在信紙右上角端端正正寫明“19×× 年× 月× 日”,這無疑是他多年考古工作中養成的嚴謹細緻的工作習慣。高士其母親何詠閣在96 歲高齡時親自用毛筆給我寫信,依照
老人的習慣在信末署“戊午年仲秋節”,亦即1978 年9 月17 日。順便提一句,1982 年盛暑我在福州拜訪百歲的她,她在宣紙上用毛筆為我題詞:“雪侮霜欺香益烈。”這是結合我的名字的含義所寫的,足見她才思之敏捷,何況我當時正遭到某些“左兄”的“批判”。中共黨史專家龔育之出身理工科,他給我的信,月份寫羅馬數字,如7 月寫作“Ⅶ月”——不過他給我的兩封親筆信,都只有月、日,沒有年份。“民國大律師”吳凱聲先生寫給我的信,往往註明“午”“燈下”,其寫信時間更為細緻、準確。
歲月長久,字跡最清楚的是毛筆字,藍黑墨水次之,而早期的原子筆筆跡往往洇開,不清楚了。後來原子筆的質量改進了,字跡還算清楚。倒是我當年用黑色單面複寫紙複寫的底稿,字跡不退不洇。
這些名人用富有個性的字型寫下來的書信,面字如人,溫存溫馨,泛黃而不褪色。一邊整理書信,一邊不時浮現寫信人的形象,記起與他們的交往,記起這些書信背後的故事。我忽然產生一個念頭,應當把這些名人書信背後的故事寫出來,把這些名人留給我的印象寫出來。因為不知道書信背後的故事,也就無法了解這些名人書信的來龍去脈,無法理解這些名人書信的內容以及文化價值、歷史價值,何況這些故事本身都很精彩。於是,我摩挲故紙,
憶海拾貝,決定動手用散文的筆調寫這本《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每一個故事都是一篇人物特寫,一篇從記憶中“撿”來的散文。
大歷史,小故事,講歷史,談文化,這本書以我透過一封封名人書信所講述的小故事,折射了時代。
這本書中諸多書信的作者已經離世,而紙質書信也日薄西山,退出歷史舞台,所以書中的這些泛黃的書信,已成歷史的絕筆。
名人書信是天際的一抹晚霞,雖然璀璨,轉瞬即逝。早在1998 年10 月24 日,我便曾在《光明日報》上發表《作家書信的“消亡”》一文。接著,2002 年7 月17 日,我又在《光明日報》發表了《作家手稿的“消亡”》。這兩篇文章,都與《歷史的絕筆——名人書信背後的歷史側影》一書有關,作為附錄收在本序之後。
葉永烈
2015 年3 月3 日於上海“沉思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