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醫學術語)

止血(醫學術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流血時通過一定方式處理,快速讓血停止向外流動叫做止血。止血效果因人而異。有人快,有人慢,與血小板有關。

正常情況下,小血管受損後引起的出血在幾分鐘內就會自行停止,這種現象稱為生理性止血。生理性止血是機體重要的保護機制之一,是多種因子和機制相互作用的結果。止血過程主要包括血管收縮、血小板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三個過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止血
  • 外文名:hemostasis
  • 性質:詞語
  • 拼音:zhixue
  • 簡介:醫學術語
漢語解釋,基本信息,解釋,分類止血,止血原理,西藥止血成分,術中止血,

漢語解釋

基本信息

拼音:zhǐ xuè
注音:ㄓㄧˇ ㄒㄩㄝˋ

解釋

(1) [styptic]∶ 局部套用能止住滲血的
止血劑
(2) [arresting bleeding;staneh (stop) bleeding]∶ 治療各種出血症。 據出血的原因和機理, 治療上可分清熱止血、 祛瘀止血、 補氣止血等

分類止血

體外出血(外傷出血)
根據出血特徵,明確止血方法
動脈出血:流血頻率與心臟和脈搏一致,一股股流出,因傷及動脈而出血,流血極多,這時一定要送往醫院,自己是止不住血的。在到達醫院之前,需自行止血
體皮出血:流血不多,因擦破體表的真皮層出血,一般傷口能自己癒合,癒合前應先用清水清洗傷口,如被生鏽的金屬劃傷,千萬不可用毛巾,紙巾遮蓋止血。出血少時,稍坐,便能自愈,多時,則可用創可貼,用酒精消毒後的棉球,或無菌紗布止血。
靜脈出血:靜脈出血流血較多,但能夠自愈,沒有固定頻率,隨出血者身體運動,而流出,只需先用清水清洗傷口,靜坐一段時間,就能止血,也可用用酒精消毒後的棉球,或無菌紗布止血。
壓迫止血法
手指壓迫止血法
用於動脈出血,將傷口附近的動脈壓閉臨時止血。一般均先試做局部壓迫止血,如出血不止,則需要相應的動脈近端加壓,如止血帶止血。
(1)頭部出血:一手扶住傷員額部以固定頭部:另一手壓迫外耳前上方的頸淺動脈。
(2)顏面部出血:一手固定傷員頭部,另手的拇指壓迫位於下頜用前下方的面動脈。
(3)頭頸部出血:站在傷員面前。一手放於頸根部.拇指在前,2~5指在後。拇指觸到頸總動脈搏動後即將頸總動脈壓在第六頸椎橫究上。但要注意,緊急時才能採用頸總動脈壓迫法,只能壓迫一側,絕對禁止同時壓迫兩側,以免引起腦缺血
(4)肩部出血:用拇指摸到鎖骨下動脈,用力向後向下將動脈壓向第一肋骨
(5)前臂出血:在肘窩尺側(通常測血壓處)摸到防動脈搏動,用拇指壓迫。
(6)手掌、手背出血:摸到撓動脈、尺動脈的搏動處,用雙手拇指壓迫。
(7)下肢出血:大腿根部腹股溝不沿摸到股動脈搏動處,用雙手拇指重疊將股動脈往深處壓迫。
(8)足部出血:摸到足背動脈或內外踝動脈搏動處,用拇指壓迫
急救止血(較為專業)
為更加適應現場及時 、有效地搶救外傷出血傷員的需要 ,介紹以下幾種簡便可行 、有效的止血方法 。
(一)指壓止血法
指搶救者用手指把出血部位近端的動脈血管壓在骨骼上,使血管閉塞,血流中斷而達到止血目的。這是一種快速、有效的首選止血方法。止住血後,應根據具體情況換用其他有效的止血方法,如填塞止血法,止血帶止血法等。這種方法僅是一種臨時的,用於動脈出血的止血方法,不宜持久採用。下面是根據不同的出血部位採用的不同的指壓止血法。
1.顳動脈止血法 一手固定傷員頭部,用另一手拇指垂直壓迫耳屏上方凹陷處,可感覺的動脈搏動,其餘四指同時托住下頜;本法用於頭部髮際範圍內及前額、顳部的出血。
2.頜外動脈止血法 一手固定傷員頭部,用另一手拇指在下頜角前上方約1.5厘米處,向下頜骨方向垂直壓迫,其餘四指托住下頜;本法用於頜部及顏面部的出血。
3.頸動脈止血法 用拇指在甲狀軟骨,環狀軟骨外側與胸鎖乳突肌前緣之間的溝內搏動處,向頸椎方向壓迫,其餘四指固定在傷員的頸後部。用於頭、頸、面部大出血,且壓迫其他部位無效時。非緊急情況,勿用此法。此外,不得同時壓迫兩側頸動脈。
4.鎖骨下動脈止血法 用拇指在鎖骨上窩搏動處向下垂直壓迫,其餘四指固定肩部。本法用於肩部,眼窩或上肢出血。
5.肱動脈止血法 一手握住傷員傷肢的腕部,將上肢外展外旋,並屈肘抬高上肢;另一手拇指在上臂肱二頭肌內側溝搏動處,向肱骨方向垂直壓迫。本法用於手、前臂及上臂中或遠端出血。
6.尺、橈動脈止血法 雙手拇指分別在腕橫紋上方兩側動脈搏動處垂直壓迫。本法用於手部的出血。
7.股動脈止血法 用兩手拇指重疊放在腹股溝韌帶中點稍下方、大腿根部搏動處用力垂直向下壓迫。本法用於大腿、小腿或足部的出血。
8.動脈止血法 用一手拇指在?窩橫紋中點處向下垂直壓迫。本法用於小腿或足部出血。
9.足背動脈脛後動脈止血法 用兩手拇指分別壓迫足背中間近腳腕處(足背動脈),以及足跟內側與內踝之間處(脛後動脈)。本法用於足部出血。
10.指動脈止血法 用一手拇指與食指分別壓迫指根部兩側,用於手指出血。
傷口覆蓋無菌敷料後,再用紗布、棉花、毛巾、衣服等摺疊成相應大小的墊,置於無菌敷料上面,然後再用繃帶、三角巾等緊緊包紮,以停止出血為度。這種方法用於小動脈以及靜脈或毛細血管的出血。但傷口內有碎骨片時,禁用此法,以免加重損傷。
(三)填塞止血法
用無菌的棉墊、紗布等,緊緊填塞在傷口內,再用繃帶或三角巾等進行加壓包紮,鬆緊以達到止血目的為宜。本法用於中等動脈。大、中靜脈損傷出血,或傷口較深、出血嚴重時,還可直接用於不能採用指壓止血法或止血帶止血法的出血部位。
(四)止血帶止血法
四肢較大動脈出血時救命的重要手段,用乾其他止血方法不能奏效時。如使用不當可出現肢體缺血、壞死,以及急性腎功能衰竭等嚴重併發症。
1.結紮止血帶的操作方法
(1)充氣止血帶 如血壓計袖帶,其壓迫面積大,對受壓迫的組織損傷較小,並容易控制壓力,放鬆也方便。
(2)橡皮止血帶 可選用橡皮管,如聽診器膠管,它的彈性好,易使血管閉塞,但管徑過細易造成局部組織損傷。操作時,在準備結紮止血帶的部位加好襯墊,以左手拇指和食、中指拿好止血帶的一端,另一手拉緊止血帶圍繞肢體纏繞一周,壓住止血帶的一端,然後再纏繞第二周,並將止血帶末端用左手食、中指夾緊,向下拉出固定即可。還可將止血帶的末端插入結中,拉緊止血帶的另一端,使之更加牢固。
(3)絞緊止血法 如無橡皮止血帶,可根據當時情況,就便取材,如三角巾、繃帶、領帶、布條等均可,摺疊成條帶狀,即可當做止血帶使用。上止血帶的部位加好襯墊後,用止血帶纏繞,然後打一活結,再用一短棒、筷子、鉛筆等的一端插人活結一側的止血帶下,並旋轉絞緊至停止出血,再將短棒、筷子或鉛筆的另一端插入活結套內,將活結拉緊即可。
2.注意事項
(1)止血帶不宜直接結紮在皮膚上,應先用三角巾、毛巾等做成平整的襯墊纏繞在要結紮止血帶的部位,然後再上止血帶。
(2)結紮止血帶的部位在傷口的近端(上方)。上肢大動脈出血應結紮在上臂的上1/3處,避免結紮在中1/3處以下的部位,以免損傷橈神經;下肢大動脈出血應結紮在大腿中部。而在實際搶救傷員的工作中,往往把止血帶結紮在靠近傷口處的健康部位,有利於最大限度地保存肢體。
(3)結紮止血帶要鬆緊適度,以停止出血或遠端動脈搏動消失為度。結紮過緊,可損傷受壓局部,結紮過松,達不到止血目的。
(4)為防止遠端肢體缺血壞死,原則上應儘量縮短使用止血帶的時間,一般止血帶的使用時間不宜超過2~3小時,每隔40~50分鐘松解一次,以暫時恢復遠端肢體血液供應。松解止血帶的同時,仍套用指壓止血法,以防再度出血。止血帶松解1~3分鐘後,在比原來結紮部位稍低平面重新結紮。松解時,如仍有大出血者或遠端肢體已無保留可能,在轉運途中可不必再松解止血帶。
(5)結紮好止血帶後,在明顯部位加上標記,註明結紮止血帶的時間,儘快運往醫院。
(6)解除止血帶,應在輸血輸液和採取其他有效的止血方法後方可進行。如組織已發生明顯廣泛壞死時,在截肢前不宜松解止血帶。
體內出血
應及時就醫,千萬不要拖延,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止血原理

加快血小板凝聚到傷口的邊緣,並互相纏結,使血液加快凝固,在傷口處,產生纖維蛋白。需適當配以活血祛瘀藥物。血隨氣升降,有時需適當配合調理氣機升降的藥物。 用於各種出血病證的治法。適用於吐血、衄血咳血、便血、尿血、崩漏等各種出血證。 根據出血證的原因不同,止血法的具體運用又有清熱止血、益氣止血和祛瘀止血三種治法。清熱止血適用於血熱妄行或熱傷血絡所致的出血證。常用白茅根、側柏葉、小薊、槐花、地榆、犀角、生地等藥物組成方劑,代表方劑如十灰散、四生丸、犀角地黃湯、瀉心湯等。益氣止血適用於氣虛或陽虛,失於固攝,血失常道所致的出血證。常用黃芪、灶心土、炮姜、附子、艾葉等藥物組成方劑,代表方劑如歸脾湯、黃土湯等。祛瘀止血適用於血痹阻脈絡,血行內阻,血不循經所致的出血證。常用桃仁、赤芍、三七等組成方劑,代表方劑如宮外孕方。臨床上具體使用本法時應注意以下4點: ①應掌握病情的標本緩急。②出血過多,氣隨血脫,當急以益氣固脫。③止血過急易致留瘀。雲南白藥為最佳止血中藥。

西藥止血成分

酚磺乙胺(止血敏)

術中止血

壓迫止血法
是手術中最常用的止血方法。其原理是以一定的壓力使血管破口縮小或閉合,繼之由於血流減慢,血小板、纖維蛋白、紅細胞可迅速形成血栓,使出血停止。壓迫止血可用一般紗布壓迫或採用40℃-50℃的溫熱鹽水紗布壓迫止血,加壓需有足夠的時間,一般需5分鐘左右再輕輕取出紗布,必要時重複2-3次。壓迫止血還可用紗布填塞壓迫法,因其可能釀成再出血及引起感染,不作為理想的止血手段,但是對於廣泛滲血及洶湧的滲血,如果現有辦法用盡仍未奏效,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可採用填塞壓迫止血以保生命安全。方法是採用無菌乾紗布或繃帶填塞壓迫,填塞處勿留死腔,要保持適當的壓力,填塞時紗布數及連線一定要絕對準確可靠,填塞時要做到有序的摺疊。填塞物一般於手術後3-5天逐步鬆動取出,並且做好處理再次出血的一切準備。
結紮止血法
有單純結紮和縫合結紮兩種方法。
單純結紮法經常使用,在手術操作過程中,對可能出血的部位或已見的出血點,首先進行鉗夾,鉗夾出血點時要求準確,最好一次成功,結紮線的粗細要根據鉗夾的組織多少以及血管粗細進行選擇,血管粗時應單獨游離結紮。結紮時上血管鉗的鉗尖一定要旋轉提出(如圖13),扎線要將所需結紮組織完全套住,在收緊第一結時將提的血管鉗放下逐漸慢慢鬆開,第一結完全紮緊時再松鉗移去。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止血鉗不能鬆開過快,這樣會導致結紮部位的脫落或結紮不完全而釀成出血,更危險的是因結紮不準確導致術後出血。有時對於粗大的血管要雙重結紮,重複結紮,同一血管兩道線不能結紮在同一部位,須間隔一些距離,結紮時收線不宜過緊或過松,過緊易拉斷線或切割血管導致出血,過松可引起結紮線鬆脫出血。
電凝止血法
電凝止血即用電灼器止血,現常用的電灼器有高頻電刀,氬氣電刀,就其止血的方式有單極電凝及雙極電凝。在止血時,電灼器可直接電灼出血點,也可先用止血鉗夾住出血點,再用電灼器接觸止血鉗(圖16),止血鉗應準確地夾住出血點或血管處,夾住的組織越少越好,不可接觸其他組織以防燒傷,通電1-2秒即可止血;也可用小的鑷子或Adison鑷(血管外科用的尖頭鑷子)直接夾住出血點電凝。電凝止血適用於表淺的小的出血點止血,使用時要注意:⑴使用前要檢查電灼器有無故障,連線是否正確,檢查室內有無易燃化學物質;⑵電灼前用乾紗布或吸引器將手術野沾乾淨,電灼後殘面不能用紗布擦拭,只能用紗布蘸吸,以防止血的焦痂脫落造成止血失敗;⑶電灼器或導電的血管鉗、鑷不可接觸其他組織,以防損傷;⑷應隨時用刀片刮淨導電物前端的血痂,以免影響止血效果。
局部藥物或生物止血法
在手術創面進行充分止血後仍有滲血時,可用局部止血法,常用的藥物或生物製品有:立止血、腎上腺素、凝血酶、明膠海綿、澱粉海綿、止血粉、解爾分思片(gelfex)、施必止等,可採用局部填塞、噴撒、局部注射等方法,如在手術部位注射加腎上腺素的鹽水或用蘸有腎上腺素鹽水的紗布壓迫局部均可減少創面出血和止血,但應注意監測心臟情況,另外目前使用的一些醫用生物膠作局部噴撒亦有較好的止血作用。
止血帶止血法
用於肢體的手術(如矯形、截肢、燒傷的切痂等手術)和外傷。其作用是暫時阻斷血流,創造"無血"的手術野,可減少手術中失血量並有利於精細的解剖,有時作為外傷病人的緊急止血。有三種方法,一般常使用充氣式氣壓止血帶止血法。
①棉布類止血帶止血法 在傷口近端,用繃帶、帶狀布條或三角巾疊成帶狀,勒緊止血。一般常作為外傷時現場緊急止血。
②橡皮止血帶止血法
(1)指根部橡皮止血帶止血法:用廢手術乳膠手套袖口處皮筋,剪取後清洗,置於75%酒精內備用;指根部襯墊兩層窄紗布,然後用橡皮筋環狀交叉於紗布上,同時用止血鉗適度夾緊交叉處,但不得過緊以免影響動脈血流。
2)上、下肢橡皮止血帶止血法:將橡皮止血帶適當拉緊、拉長繞肢體2~3周。橡皮帶末端緊壓在橡皮帶的另一端上。③充氣式氣壓止血袋止血法:充氣式氣壓止血袋止血法所需器械包括:
(1)氣壓止血袋:氣壓止血袋類似血壓計袖袋,可分成人氣壓止血袋及兒童氣壓止血袋、上肢氣壓止血袋及下肢氣壓止血袋。氣壓止血袋還可分成手動充氣與電動充氣止血袋。
(2)驅血帶:驅血帶由乳膠製成,厚1mm、寬10-12cm、長150cm。
驅血帶的操作步驟
(1)先綁紮氣壓止血袋,為防止鬆動,可外加繃帶綁緊一周固定;
(2)氣壓止血袋綁紮妥當後抬高肢體;
(3)用驅血帶由遠端向近端拉緊、加壓纏繞;
(4)纏繞驅血帶後向氣壓止血袋充氣並保持所需壓力;
(5)鬆開驅血帶
使用止血帶的注意事項
(1)上止血帶部位要準確,纏在傷口的近端。上肢在上臂上1/3、下肢在大腿中上段、手指在指根部。與皮膚之間應加襯墊' ,
(2)止血帶鬆緊要合適,以遠端出血停止 、不能摸到動脈搏動為宜。過鬆動脈供血未壓住,靜脈回流受阻,反使出血加重;過緊容易發生組織壞死。
(3)用止血帶時間不能過久,要記錄開始時間,一般不超過1~1.5小時放鬆一次,使血液流通5~10分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