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看

歡迎大家看

《歡迎大家看》讓我們明白,不管如意或不如,我人會捫心自問:“我是否身心健康?”不是妖魔不出活,能在這一行有成就,一定要有些特色。保險單難免遇到抄襲,但無所謂,有些絕活是旁人學不到的。順著天賦做事,逆者個性做人。失敗也需要智慧,能吞下失敗,消化成新養分,才有重新出發的動力。要懂得跟自己偷情,找到秘密花園宣洩情緒,才能夠操持心靈的自由……

基本介紹

  • 書名:歡迎大家看
  •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 頁數:197頁
  • 開本:16
  • 品牌:上海英特頌
  • 作者:王偉忠
  • 出版日期:2008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212032401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歡迎大家看》每段都值得好好讀,因為很有趣,又讓人感動。

作者簡介

王偉忠,祖籍北京,台灣地區文化大學畢業,金星製作總經理。18歲發誓要大家都認識他,23歲開始成名,現在製作有台灣地區最膾炙人口的十幾檔節目。有人說他的腦袋是印鈔機,他說,他的“創意三寶”是:多看、多聽、多讀。

媒體推薦

還有哪個電視人像王偉忠一樣,有點石成金的魔力?再平凡的小人物都可以被他塑造成大明星。還有哪個電視人像王偉忠這么有活了?做了30年的節目,至今還不斷給台灣電視圈帶來新刺激。--《北京青年周刊》

圖書目錄


誰抓得到那條大魚
家人的話
我的爸爸
我的爸爸
預告
歡迎大家收看
TAKE 1:眷村啊!眷村
眷村啊!眷村
我的父親母親
被地震搖醒的童年
眷村才是DIY始祖
誰說海一定是藍的!
少年的義氣
用冰豆漿治蛇毒
第一次上台北
當大家都長大了
首度北京行
TAKE2 打開偉忠電視史
TAKE3 創意看門道
採訪後記

文摘

眷村啊!眷村
眷村是我的“娘胎”,
如果社會上有人認為王偉忠此人活得還算精彩,
是因為眷村滋養了我的靈魂。
這些年來,一直想拍部紀錄片談談眷村。
眷村是我的“娘胎”,如果社會上有人認為王偉忠此人活得還算精彩,是因為眷村滋養了我的靈魂。
走訪各地眷村
真正著手進行拍攝計畫也是在最近這兩三年的事情,我跟工作人員走訪了台灣地區各地較具規模的眷村,意外發現每個眷村的外觀看起來幾乎都一樣,全都很像位於嘉義東門町空軍建國二村的我家!
每個小區都有著類似的外形,黑色的屋瓦櫛比鱗次,莫名其妙冒出來的二樓,狹窄的巷道,還一定會有條特別熱鬧的十字小巷,巷口有棵大榕樹,樹蔭下隨意放幾張破了洞的藤椅,樹旁還砌了個水泥石椅,好讓各家媽媽杵在這個角落聊天交換“情報”。
這裡的人不需要便利商店,因為不遠處就有個熱鬧的小菜市場。每個人都認識賣魚、賣肉、賣鍋碗瓢盆的老闆,老闆也都認識這些媽媽們,大大小小、吃吃喝喝全都在這裡得到滿足。這裡也不需要大樓管理員,在村子裡進進出出、東跑西晃,每個人都認識每個人,隨時可以停下腳步聊聊天,隨時看到陌生面孔都會主動問一聲:“你找誰啊?”
一磚一瓦築起人生記憶
在不是我的村子裡,卻看到好熟悉的榕樹、小巷,甚至連參差不齊的天際線都亂得幾乎一樣。為何眷村不分南北,都呈現了這么類似的生活環境呢?邊走邊問,深入研究後,才發現眷村的興起與敗落,都恰恰反映幾十年間社會繁榮進步的足跡,以及老一輩的凋零速度。
眷村就像是個大蜂窩。很多蜜蜂飛進飛出,哺育下一代,在有限的空間裡築出一格格蜂巢,滋養著蜂窩。但隨著花期結束,年輕的女王蜂移到別的花叢,組織了新的蜂窩,老的蜂窩漸漸乾枯,蜜愈少,蜂離開的愈多。於是有天“砰”的一聲,整個蜂窩落到地上,結束了數十載熱鬧豐碩的歲月。
可能眷村外的人不太懂“眷村”的涵義,覺得這些人幹嗎守著老房子不走,房子又破又舊,快點翻蓋新大樓,不就家家都可以買進賣出,大賺一筆、海撈一票?
但對建立眷村的父母親這一代,還有在眷村長大的我們這一代來說,眷村不只是個小區,不是一塊地皮,而是整段人生記憶。在拍攝紀錄片過程中,我記錄下不少人的故事,而村子也用不會言語的一磚一瓦,說出了這五十多年來的故事。
隨時準備返回老家
一開始眷村只是個區域,房子都很簡陋,只用竹片編成牆,糊上泥塊,前胸貼後背地分配給軍人及眷屬使用,勉強就說是一個家。
房子很小,但前後都有空間,逐漸大家用竹籬笆搭起圍牆。《竹籬笆外的春天》這部電影說的就是眷村的生活。
那時人們都認為眷村只是個暫棲之所。像鄰居楊媽媽家就是一例,家裡沒床,全家打地鋪。每天晚上鋪開褥子,蓋著被子睡覺,早上起來,再把棉被跟褥子捆起來,隨時準備扛了就走。多年以後,他們知道老家回不去了,才決定做個床,代表真在這裡落戶了。
而每個眷村都可以看到的“破洞藤椅”也代表這樣的心情,即使知道自己要在此地住一段時間,也沒人在家裡擺放法式家具,大都選擇簡單便宜的堪用品,藤椅最簡便、便宜,就這樣攻占了眷村。
眷村裡面除了空勤軍官可以住獨門獨院的日式房子,其他人一開始都住簡陋的泥糊竹編的小房子,小孩就在你家跟我家之間的竹籬笆穿梭,來去自如。郵差寄信也不用放進信箱,喊個人名,自然有人從籬笆窟窿里伸手拿信,人人都走“極簡”風格,因為戶戶家徒四壁。
人無恆產無恆心,眷村就不是個恆產,住起來是自己的屋子,卻又不像自家的財產,沒人猜到會在此小屋長治久安,於是不會那么費心維護。
亂七八糟但又處處流露人情的改建
而眷村之所以異常擁擠,是因為每家都在生孩子,加上日子久了,竹牆泥屋不堪使用,總要想辦法安居樂業,於是各家發揮本領,或是請人,或是由無所不能的爸爸們朝前往後地增建,在院子上蓋房間,或借旁邊無主空地蓋小屋。很快的,竹籬笆全都改砌成磚牆,家與家之間的巷道因為磚牆外推而變窄,我家門前的小巷也就只剩兩人寬。
但那時個頭小,從不覺得巷子窄,只覺得家裡院子很大,連院子裡的扶桑樹都巨大無比。媽媽蹲在前院水溝邊用洗衣板洗衣服,我則站在旁邊看著扶桑樹上螞蟻搬家,看著、看著拿起粉筆在磚牆上畫畫,整天開開心心,像在天堂一樣快樂。
接著小孩長大了,房間還是不夠住,爸爸、媽媽天天商量著該怎么增建。直到有一天放學回家,發現院子裡堆了水泥、沙子、磚塊,聞著沙子帶來的潮濕味,心情變得很興奮,因為又會有新房問出現。對小孩來說,“擴建”是富足的具體感受,全家一同靜心期待房間早日完工。
眷村里南腔北調,就是少有機會講閩南語,我家的牆壁與房間卻都由村外不會說國語的老黃砌蓋而成。老黃的泥水工很差,做出來的牆壁及門窗都是歪的,人人都說他的工不好,但家家戶戶都找他,因為他的價格最低,所以村子裡的樑柱、門窗都呈現奇怪的角度,讓人一望而知是“老黃做的”。
後來才發現這怪角度可是老黃的“獨家專利”,因為只有他知道該怎么“以歪治歪”、“以斜補斜”,完工之後除了他,沒人知道該怎么維修。於是他從年輕做到老,生意興隆,甚至老到得了青光眼,還有接不完的工作。
後來平面沒空地,前後院都蓋滿了房間,大家往上發展,自動加蓋二樓。上樓的樓梯長相也全部雷同,怎么簡單、便宜,就怎么設計。家家戶戶的樓梯踩起來都會嘎嘎響,陡得足以摔破屁股,但也沒聽人真摔過。
就這樣,眷村經過一年一年的改建,改成後來亂七八糟,但又處處流露人情的怪樣。
每間房子都有一段家族史
接下來電視開播了,又帶動了另一波流行,家家戶戶都在原本已經橫七豎八的屋頂上架起電視天線。誰第一個架起電視天線,誰就是大家公認的凱子,套句現在的用語就是“首富”。
每當電視播出期間,小孩子們早早卡好位,有的擠在凱子家門口,有的趴在視窗,整張臉緊緊貼在紗窗、紗門上朝內看,臉都軋出紗窗格子紋,大家心裡都急得不得了,生怕錯過播出時間。
偏偏屋內的人不急,還好整以暇地吃著晚餐,假裝沒人圍觀。這可說是整個眷村一同參與的“真人秀”,劇名叫做《凱子家的晚餐與村子的第一台電視機》。
諸如此類的眷村故事說上一年都說不完,而每間房子就像一本本書,用一磚一瓦記載著居住其中的家族史。
若能再度回到狹窄的老家裡,我可以說出每個角落的故事。像二樓的房間是為了姐姐的女兒——我們家的第三代回家跟我爸媽住——才用木頭另外加蓋出來。
而另一間屋的牆壁,用的是老土房子拆掉後留下的廢土,整理整理和上水又抹回牆上,強度當然比不上水泥跟沙子。小時候在牆上摳了好幾個洞,整天沒事就偷看隔壁房間在做什麼。每回看到這些小洞,都會想起很多好笑又神秘的記憶。
這么多年下來,老黃的工還是奇差無比,卻成了眷村的守護天使,哪家破了,修哪家。後來他過世了,沒人知道該怎么以歪治歪,以斜擋斜。眷村也漸漸失去了活力,進入凋敝期,四處可見破瓦、殘窗。
有些眷村爸爸撐著一把老骨頭,自己登上梯子修門補窗,但不久之後爸爸們也都過世,留下獨守家園的老媼或年幼的孫兒,再也沒人有能力維護這傾頹的家園,只能眼睜睜看著屋子漏水、漸漸破敗。
有些老媽媽投奔兒女另外購置的新屋,或跟著子女去往各地。有些還是眷戀著眷村的一景一物,湊合湊合繼續住,而且住得怡然自得。因為左鄰右舍年紀相仿,這么多年下來早就親如姐妹,可以串串門子,聚在巷口聊天、打發時間;中餐晚餐時間到了,就走到不遠的小菜市場買買菜,自己隨便煮煮。對這些老媽媽來說,近鄰就是血親。
不過,大多數的眷村媽媽也經歷了寂寞的空巢期。小孩離開之後,連孫子都離開了,家裡空、悶得慌,整天沒事可做。後來眷村決定改建,住戶們都抽籤分配新住宅,住在老房子裡的人愈來愈少了。
歡送昨日的眷村
在眷村拆除前一年的農曆新年,我發出通知請老鄰居號召自家兒女回眷村,大家一起舉辦同樂會,歡送陪了我們一輩子的眷村走入歷史,也讓大家在這個充滿故事的地方重新團圓,把握機會,讓離開的、沒離開的、先來的、後到的,都聚在一起好好看看彼此。
那晚來了好多人,小時候好熟的朋友,多年不見,再見面感覺有點生疏,但想到童年,卻又清晰如昨。
當年打架的、放鞭炮的、打棒球的、打破窗戶的、偷錢的、挨打的、偷抽菸的,種種好笑或好糗的記憶都還在,只要提個頭:“你還記不記得那年嘉義七虎少棒輸了……”另一個就說:“對啊!那時候我們一起去丟石頭……”仿佛談的都是昨天才剛做過的壞事。
聽著大家在舞台上唱民歌“歡鑼喜鼓咚得隆咚鏘”,還有些眷村大姐上台唱以前學會的英文歌,小巷掛滿了喜氣的紅燈籠,眷村就像迴光返照一樣,有了最熱鬧的結束。
在眷村拆除後,我帶著太太、女兒跟媽媽一同回到老家。這裡已經找不到高掛在主要通路上的大喇叭,沒有村長廣播提醒大家投票。老家沒留下只磚片瓦,竟然完全從地表上消失了,自然也找不著過去各種DIY的痕跡。我以鄰居殘留的老房子當坐標,勉強從地面上的瓷磚花色找到了老家,媽媽站在上面,眼眶都紅了。
雖然景物全非,但這破巷子、破房子就像我的娘胎一樣,深深刻在眼下、記在心底。後來我拿著眷村巷口的照片,請最精於描繪台灣地區風景的本土畫家楊興生畫出我記憶中的巷口,讓這份永恆的回憶一代一代傳下去。
紀錄片完成之後,命名為《偉忠媽媽的眷村》,說的是我生長的眷村故事,實際上,也是所有眷村的故事。
1992年4月5日爸爸過世,
封棺之前,
我心目中老派、傳統的媽媽在眾多親友面前,
對著爸爸額頭輕輕留下一吻……
大學時期想交女朋友,但我只是個窮大學生,拿什麼追女孩?幸好那時候有個朋友正在幫某棟陽明山別墅找管理員,於是白告奮勇。拿到了別墅的鑰匙,接下來就打著“王少祖”的名號在外面認識女孩,當然不久之後就被踢爆真相。
交女朋友成功與否不是重點,重要的是這是一門“戀愛創意學”,如何透過創意讓戀情發生,是每個人都該學習的智慧。而我戀愛創意學的導師就是爸爸,因為,當年媽媽也是爸爸用創意“唬”來的!
爸爸開F機
爺爺在爸爸還年幼時就過世了,於是爸爸從14歲開始工作,好為家庭增加收入。當時北京被日本人占據,他在日本人開的汽車機械廠當學徒,想習得一技之長。
那時爸爸才十四五歲,旁人嫌他個小不能開車,因為坐在駕駛座上,腳尖居然夠不著汽車踏板,怎么可能開車上路!不過爸爸不肯認輸,他在腳底綁了個盒子,半站半蹲在龐大的駕駛座上操作自如。有個日本技師看到了他的拼勁,被他感動了,毫不藏私地傳授他相關開車與修車的技術。
日本戰敗投降後,爸爸的日本同事們都被遣返,整間汽車廠的員工歸人軍隊體系。爸爸還不滿18,就糊裡糊塗從修汽車的國小徒,成了幫空軍維修車輛的機械小兵,在空軍的車輛調度場裡工作。
當時空軍社會地位很高。一般老百姓見到空軍,就像現在看到高科技新貴一樣崇拜。
爸爸身高172厘米,不算太高,身材是北京人喜愛的圓呼呼“四喜樣”,雖然隸屬空軍但沒開過飛機,不過他從來不會放棄任何混淆視聽的機會。
比方:“你在哪裡高就?”
“在空軍!”
“哇!真優秀!在哪個單位?”
“開F機的。”
“哇!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這個“F機”可非要說得特別含混不清、迅速帶過,乍聽之下像是“開飛機”,因為凡人聽到“開F機”,自然會認為對方“開飛機”,但若有人不識相或是太耳背,多問兩句,爸爸就破功了!
“啊?開什麼機?”
“開F機……”
“什麼機?”
“開F……發電機……”(就是開車的。)
我是軍閥之後
很快的,在空軍開發電機的爸爸在北京遇到夢中情人,我的媽媽。
媽媽是河南洛陽人,姓孫。孫家在河南被當成土匪大戶,因為家族中出了個大軍閥孫殿英。他從流氓、土匪一路“升級”成了大軍閥,在中國近代史上是個很具爭議性的角色,因為他搶先挖開慈禧太后的陵寢,拿走許多寶貝。後代的歷史學家寫到孫殿英,都會提到這段金光閃閃、價值連城的盜墓舉動。
孫家的年輕人幾乎都當軍人,像我外公的兄弟們很年輕就當上軍長、團長。同輩都以兄弟相稱,所以媽媽也喊孫殿英“大爺”,因為他是孫家帶頭的大哥,按照輩分我也應該喊他一聲“大爺爺”。
很少人知道我與大爺爺的關係,畢竟“軍閥”已經是太久以前的故事。但在我擔任製作人之後,有時會為了工作大發脾氣,體內到處爆竄的怒火倒是提醒了我有個土匪軍閥出身的長輩,只是我再生氣,也不能像大爺爺拿起綁著紅色小布條的“盒子炮”,斃了工作夥伴。
這是後話,請容我再度回到媽媽還是少女的那個時代。洛陽分家之後,裹著小腳的姥姥帶著媽媽,舅姥姥帶著表舅,四人離開洛陽來到北京落戶,第一步就先拿些積蓄,置了房產出租。而家中的閨女,也就是我媽,那時剛剛國小畢業,就負責跑腿收租。
在舅姥姥不幸過世之後,姥姥照顧表舅宛如親娘,表舅跟我媽就像是親兄弟姐妹一樣,不分彼此。那時的生恬不算太富裕,但家裡有口箱子,裡面有拿不完的鈔票,也讓表舅沾染了出手大方的紈絝子弟習氣,幾年下來陸陸續續賣掉了家中的房產,資產所剩不多。
儘管不富有,老北京常說最舒適的生活不是大富大貴,只要“石榴、池塘、胖丫頭”,即是絕品’在胡同里有座小小的四合院,庭院中養一池金魚,種株遮蔭、開花又結果的石榴,養只小肥狗在院子裡東跑跑西跑跑,聽見門外小販叫賣的聲音,就差個胖丫頭去買點驢打滾、豌豆黃吃吃,日子真是快活。而我螞家裡雖沒胖丫頭可使喚,倒也過得愜意安穩。
媽媽平日就在定居落戶的豆芽菜胡同附近跑進跑出,豆芽菜胡同在北京城西,爸爸的老家也在西城,跑來跑去總會遇到我媽,就對我媽滋生了情愫。
爸爸追女孩的妙招
媽媽常說爸爸愛對她“使壞”。爸爸非常喜歡逗我媽,沒事就說笑話讓她哈哈笑,或是拉著她去散步,這習慣打小到老都沒變。
爸爸“使壞”,當然要靠自己的空軍背景。當時他的班長是王大夫(“王大大”不是他的真名,只是我們對他的稱呼。“太大”是北方人喊爸爸的哥哥,也就是“大伯”的意思),王大大是很老實的天津人,明明是我爸的班長,卻樂於配合我爸“吹牛”。爸爸跟他約好某一天在紫禁城旁的紅樓戲院,只要看到我爸出現,就要如此這般
那天,爸爸帶著媽媽散步來到紅樓戲院,爸爸穿著空軍制服,脖子還打上一條自己用空軍報廢的降落傘裁製的圍巾,看起來真帥。穿著軍裝的王大大老遠看到這一對,立刻舉手敬禮,對著小兵爸爸大喊:“班長好!”爸爸很鎮靜地點頭回應,這下媽媽可深信不疑,身邊這個愛使壞的男生還真是個貨真價實的“長官”呢!
在這樣散步、聊天的“使壞”之下,爸爸跟媽媽愈來愈熟,後來媽媽漸漸知道爸爸是開發電機的小兵,不是開飛機的班長,但兩人感情好,相關細節也就概括承受。後來我奶奶請了六爺爺陪同,上我媽家提親。
奶奶對著姥姥說:“我有一雙眼睛,你有一雙眼睛,你家的女兒到我家,我不會讓她吃虧,你會看到我像親生女兒一樣對待她。”就這樣小兩口在雙方家長同意之下互許終身。
總司令與士官長始終攜手
後來母親隨著父親到了青島,搭上渡輪過台灣海峽,來到嘉義。安頓之後寫了封信給北京家裡報平安,信上的地址讓舅舅循線找來,找到媽媽。他們兩人是偌大家族在台灣地區安身立命的血脈,此後與北京家裡斷了通訊,一別數十年。
1987年5月開放赴大陸探親,次年7月,母親立刻收拾行李,重返北京。見著了姥姥,姥姥第一句話就是:“你這一玩,可玩了40年啊!”
但這40年過得也不容易,因為媽媽到台灣地區還不滿16歲,已經懷上我大姐。她臉皮薄,覺得自己年齡太小就當媽有點不好意思,所以總虛報歲數,不滿16就說自己已經18,在嘉義的眷村里,跟著當年還不滿20的丈夫一同組織家庭。媽媽喊隔壁的張媽媽都喊張阿姨,所以我們跟著喊張奶奶,成了眷村里輩分最小的一輩。爸爸很疼媽媽,身為士官長的他總是稱呼我媽“總司令”,兩人靠著軍人微薄的薪俸養大了一大家子人。我媽極為敬重爸爸,她很心疼爸爸一肩扛起照顧一家大小的重擔,總是帶著遺憾的語氣說,如果爸爸當年有機會可以多讀書,憑著他的腦袋瓜兒,絕對有一番大事業。
爸爸跟媽媽的感情在他們那個年代是少見的親密,自由戀愛又早婚,兩人感情始終很好。
1992年4月5日爸爸過世,封棺之前,我心目中老派、傳統的媽媽在眾多親友面前,對著爸爸額頭輕輕留下一吻。這一吻帶給我無比震撼,這是多么純粹的浪漫、多么切實的愛隋,從年輕到老,總司令與士官長始終攜手。2004年眷村改建,媽媽離開東門町的老屋時,拆下了舊門牌,貼在新家自個兒臥室門外,她說:“這樣,你爸回來還找得到路。”
而房間裡除了擺著嘉義老家的照片,媽還貼著一張我從北京給她帶回來的四四方方的老北京地圖。在胡同與胡同之間,按圖追憶爸爸如何“使壞”的片段,回味著永不褪色的青春。

後記

原來他不只是個好玩的人
相信許多人跟我一樣,喜歡看他製作的節目消滅無聊,順便找找明天上班上課的聊天話題。
比尋常人幸運的是我挺早就藉由採訪認識他,跟著大家一同喊他“偉忠哥”,久了之後,還真覺得與我同宗的他像個哥哥,很親切又有趣,每次記者會或是餐敘場合只要有他,總能讓大家笑到嘴酸肚痛,絕無冷場。
在這些嘻嘻哈哈之外,我還曾隨著他們夫妻倆造訪他口中津津樂道的嘉義眷村、穿梭在巷弄間,停在一小屋前,原來就是他家。這屋有道小小的門,他的身材幾乎比門還要高,真沒想到就在這小屋裡,養出了讓全世界華人哈哈大笑的王偉忠,可惜眷村已經拆除,不然現在小屋門口應該會貼個牌子寫著“電視製作人王偉忠在這裡出生”。
21世紀開端退出新聞界後,鮮少機會與他碰面,還是習慣看《康熙來了》、《國光幫幫忙》等去憂解悶。2006年8月,他問我有沒有興趣加入這個寫作計畫,熱愛聽故事的我簡直樂壞了,立刻排出時間表,每周一次聽他說著過去五十年來的精彩。
每周四見面的兩個小時當中,偉忠哥會挖出些心、剖出些肺來讓我窺窺瞧瞧,這才發現過去我對他的認識還真“媒體”,淺淺的僅及於表面,原來他不只是個很好笑的人。
從他口中我認識了相愛至深的王伯伯與王媽媽、看到了七歲上台北的他、十八歲在陽明山上許下壯志豪情的他、剛開始表現卻慘遭冷凍的他、怕老虎的他、愛妻愛子的他,還有愛罵髒話的他。
我像個旁觀者,看著他如何從許下“讓家家戶戶都認識我”心愿的大一新生,變成現在年產數千小時電視節目的知名人士,很難想像一切都是由一個小茶杯蓋、一艘破船、一個豬肉攤開始,織成了這個巨大無比的王偉忠的世界。
我也透過他的眼睛重新認識幕前的知名藝人及幕後的工作者,他形容人的個性極精準,像某位不宜指名道姓的人士在他眼中是位“請了滿屋子客人,但每個客人都不知道自己眼前這杯子裡的水,到底是冷還是熱”,真是淋漓盡致。
而我們訪談內容是書中收錄篇章的數倍之多,許多往事已成雲煙不想重提,更多事件是他考慮諸多因素,忍痛割捨,從中也讓我認識到他火爆之下的細膩,難怪能夠在這個機關算盡的行業中屹立三十餘年。
印象最深刻的一段訪談發生在某個令他元氣大傷的新聞事件之後,以為他會氣急敗壞、急怒攻心,但他沒有,只是抱尊石雕小佛、疲憊的靠在沙發上,摸摸小佛腦袋,抹著小佛的嘴角說,“奇怪,怎麽不會笑了?”甚至還有閒情模仿前幾天在高球場上遇到的某人,把那小眉小眼等著看人出醜的怪樣演得活靈活現。過去像個地雷一樣、一踩就爆的偉忠哥,果然不太一樣了。
在這長達九個月的寫作過程中,我也親眼見著他認真的一面,每天早上送小孩上學、晚上回家吃飯,工作有空檔就運動,簡直像個奉公守法的公務員。雖然已經身為製作界天王(他一定會要求我去掉“天王”二字、改成“製作人”),每天還是跟“大悶鍋”的製作班底開會,逐字推敲著當天的主題,不會因為節目已經運作順暢而放鬆要求。問他怎麽還這麽辛苦,他說:“沒事可做才苦!”
雖然節目的光環都籠罩在他身上,但他不願意如此,初稿中許多篇章我都寫著“於是我決定……”、“我不喜歡重複旁人做過的事情”,等等“我”做的事情,他都希望改成“我們”,他覺得節目是團隊成果,任何事情都是集體合作,雖然實際上由“我”主導,但要“我們”才能讓節目完成。
從他身上,我學到了許多生活哲學,也在拼拼湊湊的過程中體會到了他口中的“快樂”,因為當書稿完成,代表這九個月的摸摸索索終於有了成果,我也能開開心心的拎著包包去旅行,體會那努力之後,“雲山出岫”、“蜻蜓飛舞”、“期末考結束”般的快樂了。

序言

司機老王在駕駛座上,從無照駕駛到終於考到了駕照,講了無數個故事,坐在駕駛旁邊累積了數百公里里程數的我,沒一次睡著,有的段子聽了幾百遍也沒厭倦。他看了電影《Big Fish》(大智若愚),覺得講得太像他爸爸和他自己,叫我非看不可。電影看了讓人很感動,但看完第一個反應是:這小子一路跟我講的故事是不是都是這么近乎瞎掰的啊?
出版社寄給我他的書稿,裡頭的情節我大致爛熟。我聽過的故事沒寫進去的,大概還夠出個大半本,但我善良地以為,沒收進書里,一定不是篇幅不夠,而是真假難辨、近乎幻想。但光是書里證據確鑿的故事,也足可想像王氏父子自己就是“前所未見”、“誰也抓不到的”、“說了太多故事自己也成為故事”的那一條大魚。
說故事是一種天賦,瞎掰是一種本領,幻想自己能飛起來則需要一種打死不退的樂天精神,但是能把自己的快樂想像放進電視這個魔術盒子裡,自娛娛人成為一種專業,寫進電視史的重要一頁,我們恐怕需要知道他的性格里還有沒有別的配方。
首度曝光的原蟲DNA
認識王偉忠的第一天,不由得就想到了電影《星球大戰》里的武士,血液里要有驚人的“原蟲”含量,才能修煉成“原力”,但有了“原力”還能保持源源不絕的正面動力,就還得學習怎樣面對和處理自己的“黑暗隋緒”,終能修成揮舞光劍的大師。
王偉忠終於公布了他的原蟲DNA。偉忠家的喜劇性格分外迷人。母親是生活巨浪中堅韌的舵手,父親卻是樂天善良的開心果。我常以為偉忠的幽默戲仿的才華是“爸爸的兒子”,但你若仔細端詳,中年過後的偉忠長得越來越像母親。這個家庭的人生觀是“沒什麼解決不了的問題”,誰說這不也是底層生活的眷村最普遍的生活態度:“還有什麼可失去的呢”?但你若是讀了這本書的前段,終於會了解,為什麼這個調皮的王么兒能得到他翱翔想像的天空。是一種對命運別無多求的豁達和眷村生活中濃濃人情的溫暖,讓他飛起來。眷村是眷村人的故鄉,多么奇怪的敘述,不是家鄉卻是家鄉,多么不正確的時空,卻又是多么真實、多么深情的眷戀。你若曾為這個時代的動人真情落過淚,你必也會知曉無所著落仍有餘溫的一時一地之眷戀何以能有創作的力量。王偉忠在他製造的電視笑聲里,自問自答。
“大”過真實人生的電視人生
電影裡人生太遠,電視又離得太近;電視是“一次過”的媒體,我們的人生也是,對電視裡的內容甚至不會記得太久。現代人的生活里少不了電視,但我們的人生里卻不會有電視的位置。只有兩種人例外,第一種人我稱之為“第一代的電視觀眾”,尤其是在孩童時代,經驗過電鍋、電冰櫃、洗衣機的生活革命,電視突然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它還改變了我們看到的生活和看待生活的方法。有人還因此想要鑽進那一個顯像管裡面,甚至把他的人生也投進去。王偉忠背著眷村人生的包袱到了台北,竟成為第二種人:“吃電視飯的人”,簡稱“電視人”。
王偉忠的電視人生,常讓我有某種錯覺,“大”過他的真實人生;另一方面,他製作的電視節目,一個大大的人生自我又無所不在。讀過《水滸傳》的人,最好也看過電視劇版,他最大的特色就是劇中人物選角,完全呈現108條好漢頭角崢嶸的造型想像,從李逵、宋江、浪子燕青到浪裏白條,沒有一個人物是你今天在台北東區街上習見的平板時尚男女。套句王偉忠老愛說的行話,“不是妖魔不出活兒”。而這王偉忠,也是妖魔。
我早上才在球場上看他為了一個打壞的球,氣得把球桿丟得“滿山坪”,球童卻都愛看他生氣,像看一場秀一樣樂呵呵地去撿回來;下午進了攝影棚,看一位女演員NG了6次,始終人不了戲,又氣得脫下了鞋子扔了過去,說時遲那時快,那女丑接住了鞋,放下鞋,開錄,文不加點,喜感十足,一次OK。
現在新一代的電視人,已經絕少有王偉忠這樣如工匠學徒出身的完整經歷。他熟透了所有的電視魔術,他的喜感創意,不擇時不擇地而出,“淹了”的“打沉”的創意經常比“紅”了的節目更好笑。對於電視製作的生活現實感,他別有體會,常說“電視不能高人兩等,只能高人一等”。你若對他的即興點子沒反應,他就再出一個;觀眾笑聲不熱,必須轉身再來;還沒反應,他就開始罵人。他必須罵人,“乾我們這一行,情緒要對”,“你不能讓我憋著”。他在笑罵之間收發自如的本事,無人能及。在書里,他大談創意學,就這一點沒講。
島嶼喧囂,人心蹉跎,台灣地區電視媒體熱鬧蓬勃,但今年忘卻去年,這一個十年不知上一個十年,時空上之斷裂破碎,經營之無接續無關聯,電視之“無史”,亦是怪奇;一如偉忠筆下鏡頭下的眷村,百萬人之遷徙又遷徙,多少成長的記憶情感的緊系,眷村亦是“無史”。王偉忠以一村一家一人之記憶書寫自己的成長,時代的漂移,家國的深情,專業的體會,為他的眷村家園、他的電視人生留下記錄,笑中有淚,既是他的私人歷史,也是我們共同走過的時代痕跡,我珍而讀之,珍而視之。
是為序。
(本文作者為台灣地區資深媒體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