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接認識論

橋接認識論

橋接認識論是目前大量關於組織知識、智慧資產、知識型組織以及知識工作的研究和努力,都是基於對知識屬性的單一的、傳統的理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橋接認識論
  • 外文名:Bridging Epistemologies
  • 作者:S.D.N. Cook
  • 對象:智慧資產
概念,起源,套用,模型範例,假設條件,

概念

S.D.N. Cook和J.S. Brown認為, 所知認識論(Epistemology of Posession)視知識為人們靜態擁有的事物。 然而,這一觀點顯然解釋不了個人和組織的認知(Knowing)實踐。
視認知(Knowing)為行動的觀點,催生了所行認知論(Epistemology of Posession)。 所行認知論(Epistemology of Posession)認為外顯知識(Explicit Knowledge)高於默會知識(Tacit Knowledge), 個人知識(Individual Knowledge)高於團體知識(Group Knowledge)。
當前組織研究的局限正是由於所知認識論的這些觀點,以及對認知實踐缺乏關注造成的。 如果將外顯知識、默會知識、個人知識、團體知識視為四個互不相同且平等獨立的知識形態,組織建設將會更有成效。 這四種知識每一種都具有其他知識所沒有的特點, 動態的認知(Knowing)和靜態的知識(Knowledge)實際上一種互補的、互相促進的關係, 而非互相競爭。
換句話說,團體行動的效果決不會被團體中的個人行動所削弱。 基於這種認識,Cook和Brown把知識分為四種類型: 即個人的外顯知識、默會知識和團體的外顯知識和默會知識,並解釋了它們是如何通過積極的認知過程(Process of Knowling)橋接在一起的。 這種橋接四種不同類型知識的實踐過程即被Cook和Brown稱作為知識創造的“衍化的舞蹈”(Generative Dance)。 這一比喻的言下之意就是,知識創造不僅僅依賴於靜態的知識存量,更取決於我們運用知識工具的能力和實踐。
Cook和Brown認為,知識是認知的工具,而認知才是我們與這個物質社會接觸的主要方面,新的知識、新的認知方法便產生於知識與認知的互相作用過程中。

起源

Cook和Brown的橋接認識論模型有以下兩個理論來源:
橋接認識論反對傳統的視知識為靜態資產的觀點,為知識增加了動態成分。 這一理論類似於Nonaka和TakeuchiSECI模型,後者視知識創造為各種知識元素的轉化過程。

套用

橋接認識論幫助我們在組織架構下認識知識,從而更加準確地理解組織成員的共同認知過程。 這一模型鞏固加強了產品創新與過程創新之間的聯繫, 對於產品創新發展來說,重要的不僅僅是在個人和組織中傳播的知識形態, 組織成員的相互合作,以及在他們工作對象上反映出來的認知方式同等重要。

模型範例

以麵包店為例(參見右圖), 相關知識工具有:
  • 概念(Concepts):以個人的認知行動所形成的外顯知識,如抽象概念、理論的認知等,這裡指個人所了解的製作麵包的知識,如用多少麵粉,加多少鹽。
  • 技能(Skills):個人所擁有的默會知識,包括難以言談的經驗、竅門等等,這裡指個人做麵包的能力、經驗。
  • 故事(Stories):團體所擁有的外顯知識,通過隱喻以說故事的方式來表達工作實踐的知識、經驗等,這裡指麵包店所擁有的如何做麵包的知識、經驗。
  • 風格(Genres): 團體所具有的默會知識,在團體中默默形成的各種意義、類別,這裡指麵包店所特有的製作麵包的風格。
麵包店的學徒要學會如何做麵包,就必須以“認知即行動”(Knowing as Action)為核心, 部分地或全面地占有這四種知識。

假設條件

不同的知識類型之間不可以互相轉換(如個人知識和默會知識),各個類型獨立存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