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作業時間

標準時間是指在一定生產環境下,一個熟練工人按規定作業標準生產一個單位合格產品所消耗的時間。

步驟,定義,意義,

步驟

從工業工程角度,標準作業時間的制定主要有以下步驟:
一:對確定研究對象,收集基礎資料。包括時間研究基礎信息資料、作業方法資料;產品、零部件材料資料;設備資料、作業者資料以及相關作業環境資料。
二:對作業進行時間研究(直接時間研究;預定時間標準系統或者標準資料法)確定作業的正常工作時間。
三:在正常作業時間的基礎上,根據作業性質及環境條件給予一定的寬放時間,即可得到標準作業時間。
標準時間=正常時間+寬放時間=正常時間*(1+寬放率)

定義

標準時間是指在一定生產環境下,一個熟練工人按規定作業標準生產一個單位合格產品所消耗的時間。
從標準作業時間的定義可以看出,標準時間具有五大要素:
1)正常的操作條件:工具及環境條件都符合作業內容要求並且不易於引起疲勞;
2)熟練程度:大多數中等偏上水平作業者的熟練度,作業者要了解流程,懂得機器和工具的操作與使用;
3)作業方法:按照作業標準規定的方法操作;
4)勞動強度與速度:適合大多數普通作業者的強度與速度;
5)質量標準:是產品質量檢驗合格的產品;

意義

制定合理的標準時間是科學管理的最基本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無標準時間就無管理的第一步。通過標準時間的套用使參與工作的全體人員都可以客觀準確的計畫、實施並評價工作結果。標準時間的套用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制定生產計畫
2) 人工工時計畫及人員計畫
3) 評價同作業者的表現、不同供貨商的效率成本、不同的作業方法的優劣的依據
4) 用於產品的人工成本控制與管理,包括計件工資的基準
5) 對客戶的估價與報價
6) 設備與工裝的需求計畫
7) 革新與改善的成績評價
特別要強調的是標準時間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作業方法及產品工藝的改進,標準時間也是在不斷更新與提高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