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優華占

榮優華占

榮優華占是中國水稻研究所以榮豐A為母本與華占(SC2-S6測恢系選)配組而成的秈型三系雜交水稻。

榮優華占株型緊湊,莖稈較粗、葉片挺直、分櫱力強、熟期落色好、耐高溫、結實率高,米質達國標3級以上,中感稻瘟病、稻曲病,適應性廣,是一個綜合性狀較優秀的品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榮優華占
  • 別名:榮優22、 榮豐A/JR22
  • 親本來源:榮豐A×華占(SC2-S6測恢系選)
  • 作物名稱:水稻
  • 育種者:中國水稻研究所
  • 審定編號:贛審稻2012016、粵審稻2014046、湘審稻2015044、國審稻2016046、鄂審稻2018022
  • 品種類型:秈型三系雜交水稻
選育過程,特徵特性,產量表現,適種區域,栽培技術,意義價值,

選育過程

2002年夏,中國水稻研究所從外引材料華占(SC2-S6測恢系選)中通過野敗、矮敗、印水、K型等幾類不同敗育胞質的三系不育系配組測恢、系統選擇、再測恢、純化等連續幾個世代後,最終於2004年穩定並定型。
榮優華占
雜交稻榮優華占及其恢復系的選育過程
2008年初,報請國家植物新品種保護正式定名為“華占”。
2009年起,榮優華占(曾用名榮優22)參加江西省區域試驗,2011年通過區域試驗。
2012年,通過江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為:贛審稻2012016。
2014年,通過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為:粵審稻2014046。
2015年,通過湖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為:湘審稻2015044。
2016年,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為:國審稻2016046。
2018年,通過湖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為:鄂審稻2018022。

特徵特性

  • 農藝特徵:2010~2011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全生育期125.9天,株型適中,葉色濃綠,劍葉挺直,長勢繁茂,分櫱力強,有效穗多,稃尖紫色,穗粒數多,結實率較高,熟期轉色好;畝有效穗21.8萬,每穗總粒數130.8粒,實粒數101.4粒,結實率77.5%,千粒重24.5克。2013年在武陵山區作中稻種植全生育期142.6天;株高105.1厘米,穗長23.7厘米,畝有效穗數17.0萬穗,穗粒數182.2粒,結實率85.5%,千粒重25.5克。2016~2017年參加湖北省早熟中稻品種區域試驗,株型緊湊,株高適中,莖稈偏軟,分櫱力較強,生長勢較旺。劍葉中長、平展。穗頸節較長,中穗型,著粒較密,兩段灌漿明顯。穀粒長形,稃尖紫色。抗倒性一般。區域試驗中株高120.6厘米,畝有效穗22.8萬,穗長23.2厘米,每穗總粒數172.0粒,每穗實粒數134.8粒,結實率78.5%,千粒重24.43克。全生育期115.1天。
  • 抗性:2010~2011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鑑定:穗頸瘟為9級,高感稻瘟病。2013年參加武陵山區中秈組區域試驗,稻瘟病綜合指數1.8,穗瘟損失率最高級1級,抗稻瘟病。耐冷性中感。2016~2017年參加湖北省早熟中稻品種區域試驗,病害鑑定為稻瘟病綜合指數2.9,稻瘟損失率最高級5級,中感稻瘟病;白葉枯病7級,感白葉枯病;紋枯病7級,感紋枯病。
  • 米質:2010~2011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出糙率80.2%,精米率71.2%,整精米率52.0%,粒長7.0毫米,粒型長寬比3.2,堊白粒率24%,堊白度2.6%,直鏈澱粉含量20.4%,膠稠度50毫米;米質達國優3級。2013年參加武陵山區中秈組區域試驗,整精米率62.1%,長寬比3.1,堊白粒率29%,堊白度8.7%,膠稠度49毫米,直鏈澱粉含量23.4%。2016~2017年參加湖北省早熟中稻品種區域試驗,米質經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測定,出糙率79.8%,整精米率64.5%,堊白粒率33%,堊白度9.1%,直鏈澱粉含量19.2%,膠稠度43毫米,長寬比3.1。

產量表現

2010~2011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2010年平均畝產491.19千克,比對照天優998增產1.97%;2011年平均畝產516.83千克,比對照天優998增產5.21%,顯著。兩年平均畝產504.01千克,比對照天優998增產3.59%。
2011年,晚造參加廣東省區試,平均畝產461.53千克,比對照種優優122增產1.07%,增產不顯著;2012年晚造複試,平均畝產477.69千克,比對照種深優97125增產8.52%,增產達顯著水平。2012年晚造參加省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50.67千克,比對照種深優97125減產2.12%。日產量4.05~4.30千克。
2013年,湖南省區試平均畝產551.89千克,比對照天優華占增產5.86%,增產極顯著。2014年省區試平均畝產563.73千克,比對照增產3.57%,增產極顯著。兩年區試平均畝產557.81千克,比對照增產4.72%,日產量4.73千克,比對照高6.47%。
2013年,參加武陵山區中秈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28.95千克,比對照Ⅱ優264增產4.30%,比組平均增產2.78%;2014年續試,平均畝產587.07千克,比Ⅱ優264增產7.08%,比組平均增產3.97%;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08.01千克,比Ⅱ優264增產5.69%,增產點比例90.5%。2015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48.30千克,比Ⅱ優264增產9.29%。
2016~2017年,參加湖北省早熟中稻品種區域試驗,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29.22千克,比對照黃華占增產11.59%。其中:2016年畝產618.88千克,比黃華占增產14.21%;2017年畝產639.56千克,比黃華占增產9.17%。

適種區域

榮優華占適宜在中國江西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粵北和中北稻作區早、晚造種植;湖南省稻瘟病輕發區作雙季晚稻種植;貴州、湖南、湖北、重慶四省(市)所轄的武陵山區海拔800米以下稻區作一季中稻種植;湖北省鄂西南以外地區作早熟中稻種植,但稻瘟病常發區、重發區不宜種植,低湖田、冷浸田不宜種植。

栽培技術

  1. 適時播種:為保證頭季稻能在8月15日以前機收,一般在3月25日前後播種,每畝用種量1千克,播前用25%咪鮮胺乳油2000倍液浸種12小時。
  2. 培育壯秧:播種前3天,每畝秧田施48%複合肥40千克和尿素8千克作基肥。3~4月份易出現低溫陰雨天氣,育秧期間要用地膜覆蓋保溫,4月上中旬如遇晴天中午氣溫偏高,要揭開膜兩頭,進行通風降溫。揭膜練苗時要揭開兩頭和中間進行練苗2~3天,移栽前3~4天畝用75%三環唑可濕性粉劑30克+25%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克,對水30千克噴霧預防苗稻瘟和稻薊馬。
  3. 大田管理:移栽前3~5天進行耙田時,每畝用45%複合肥40千克做基肥。當秧齡達5~6葉時移栽,每畝1.8萬蔸,每隔4米留35厘米寬的南北向工作行,便於通風和田間作業。載後5~7天用尿素15千克與除草劑一起施用,15~18天畝施尿素5千克和氯化鉀5千克作促櫱保櫱肥。水分管理,移栽時灌遮泥水,2~3天后再灌淺水層,當每蔸有10~12個分櫱時開始多次輕曬田,以泥土表皮發硬為度,生長過旺的田塊宜重曬,曬田結束時要以達到田不陷腳為準。幼穗分化期以淺水層為主,如遇陰雨天氣以露田為主。始穗到齊穗期間以灌淺水層為主,齊穗後以乾濕交替為主,直到收穫前7天斷水。頭季稻病蟲害防治重點是在5月下旬畝用10%稻騰(6.7%氟雙醯胺加3.3%阿維菌素)30毫升對水30千克防二化螟;在6月中下旬畝用48%毒死蜱乳油100毫升加75%的三環唑40克加25%吡蟲啉10克加5%井崗黴素粉劑40克兌水40千克防葉瘟、紋枯病、卷葉螟、稻飛虱;在7月中下旬畝用10%稻騰(6.7%氟雙醯胺加3.3%阿維菌素)30毫升加50%的吡蚜酮粉劑12克加43%戊唑醇12毫升對水40千克防稻飛虱、卷葉螟、紋枯病。
  4. 適時施用促芽促苗肥:在收割前10~12天,畝施尿素10千克做促芽肥,使頭季稻生育後期保持良好的營養狀況,提高腋芽的成活率和萌發率,促進腋芽早發、多發,為再生季多穗奪高產奠定基礎。在頭季稻收割後3天內畝施尿素5千克和氯化鉀5千克,促再生健壯成長。
  5. 適時收穫:見芽收穫頭季稻,頭季稻接近完熟時,植株各部位儲存和製造的養分才轉輸送到再生腋芽萌動生長。頭季稻收割的最佳時期為部分稻株上的倒二、倒三節腋芽伸出葉鞘1~3厘米。
  6. 適留稻樁:頭季稻若應在8月15日前收割,再生季的有效穗應以低節位腋芽成穗為主。一是低節位的再生苗營養生長期較長,有利於形成較大穗奪高產;二是被收割機壓倒的稻樁上的有效穗的成熟期接近沒被壓倒稻樁上有效穗的熟期,所以留樁高度應控制在20厘米以內。頭季稻若在8月15日以後收割,被收割機壓倒的稻樁上的再生苗有可能不能安全抽穗,熟期也趕不上沒被壓倒的稻樁上的有效穗的熟期,在這種情況下,樁高度應以35~40厘米為宜,保證沒被壓稻樁的倒二、倒三節腋芽多成穗。
  7. 及時清稻草扶苗:機收時,碎稻草覆蓋在稻樁上,對過厚的碎稻草要及時清理,否則會影響再生苗生長,同時用木棍撥扶被壓稻樁,這有利於受傷較輕的腋芽長苗成穗,彌補機收再生稻有效穗不足的缺點。
  8. 淺水勤灌:選擇低丘緩坡地帶、交通方便、土層深厚、具有良好光照條件、水源充足且灌溉方便的筍用林、筍竹兩用林;也可對材用林進行定向改造,改造時間一般需要2年。其他林地條件與冬筍型、春筍早出型竹林相同。在頭季稻灌淺水施促芽肥後,讓其自然落乾曬田,要求收割時土壤濕潤且不陷腳,收割後及時灌淺水(遇高溫應保持3~4厘米水層,做到日灌夜排),一周后採取乾濕交替灌溉方式,養根保葉,直到收割。
  9. 噴施葉面肥:針對再生季根系活力較弱和抽穗不整齊的特點,在抽穗時可畝用磷酸二氫鉀200克+75%赤霉酸結晶粉2克,對水30千克噴施,以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把好再生季增產和兩季高產的最後一關。

意義價值

榮優華占是中國南方稻區中晚稻推廣種植面積較大的當家品種之一(2015年)。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