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震區(地理專有辭彙)

極震區(地理專有辭彙)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極震區--震中附近振動最強烈,破壞比也最嚴重的地區稱為極震區。1939年1月8日乳山(北緯37.1度,東經121.6度)曾發生5.5級地震,極震區烈度為七度,區內多處出現地裂及噴沙冒水現象。大連地震台曾記錄了這次地震,該地震被列入山東省地震局組織力量編輯的《20世紀山東十大地震》畫冊。至少在最近4年內,山東省地震局都記錄到乳山發生規模不大的地震,其中多次發生在沿海地帶。地震發生時,最基本的現象是地面的連續振動,主要是明顯的晃動。極震區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動之前,有時首先感到上下跳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極震區
  • 套用領域:地震
  • 地域:震中所在的地區
  • 特點震中附近振動最強烈
確定範圍,事例,唐山地震,地震的威力,邢台地震,地震防護,地震監測預報,震後自救,

確定範圍

利用3m或6m解析度的機載SAR震害影像,獲取高烈度區樣本單元的房屋毀壞率,並以此為特徵參量。
根據3種不同類型地震建立的房屋毀壞率與烈度回響模型,確定相應烈度房屋毀壞率的閾值,最終快速確定極震區並圈定其範圍,這對地震搶險救災具有重要意義。

事例

唐山地震

唐山大地震時,整個唐山都處於極震區內,整個唐山遭到了史無前例的破壞。水泥馬路,被攔腰震斷,一截向左,一截向右,錯位達一米之多;吉祥路兩側的樹木,在大地震的那一瞬間,似乎曾想躲而避 之,有的樹欲“逃”,並已跨離樹行,卻又被死死地扯住,錯位的樹與樹行,相距一點五米;....在“7.28”地震地裂縫穿過的地方,唐山地委黨校、東心街國小、地區農研所,以及整個路南居民區,都向被一雙巨手抹去了似的不見了。
極震區地形地貌變化顯著極震區地形地貌變化顯著

地震的威力

大地震的破壞力量是難以想像的,它切實象長了一雙巨手一樣。把整個路南區的大地掰開,撕裂,使路南區出現一道橫貫南北的大裂縫,給大地留下一條傷疤。震後狹窄的胡同已被廢墟掩埋,原來望不到頭,看不到邊的房屋塌成的廢墟,依然望不到頭看不到邊。在廢墟與廢墟之間,常出現一小塊沒被廢墟掩埋的空地,在空地上那條裂縫,南北走向,裂縫兩邊既有明顯的水平錯位,也有塌陷造成的垂直錯位,這種垂直錯位逐步加深,在和平路時,垂直錯位竟深達一米。
這條大裂縫,它沿和平路的中線延伸,把大地整整齊齊的劈成東西兩塊,大裂縫東邊的大地整體下陷,使兩塊大地之間出現一道一米多高的峭壁。
東新街國小同周圍的所有房屋一樣,變成一片廢墟。它僅有的一座2層樓房,上層徹底坍塌,下層竟然深深的陷入地下,只留下不到一米的一段露在地面上,似乎告訴人們,下層依然存在。
縱橫幾公里的大裂縫和大地的錯位,塌陷,變形。房屋和建築物全部倒塌道路被廢墟掩埋,交通,水,電,通訊斷絕,廢墟上饑寒交迫的倖存者與廢墟下的生死掙扎,這就是裂度11度的極震區

邢台地震

1966年3月8日5時29分,在河北省邢台地區隆堯縣東,發生了6.8級強烈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烈度為 9度強。繼這次地震之後,3月 22日在寧晉縣東南分別發生了6.7級和7.2級地震各一次,3月 26日在老震區以北的束鹿南發生了6.2級地震,3月 29日在老震區以東的巨鹿北發生了6級地震。從3月8日至29日在21天的時間裡,邢台地區連續發生了5次6級以上地震,其中最大的一次是3月22日16時19分在寧晉縣東南發生的7.2級地震。這次地震震源深度9公里,震中烈度為10度、這一地震群統稱為邢台地震。邢台地震的破壞範圍很大,一瞬間便襲擊了河北省邢台、石家莊、徽水、邯鄲、保定、滄州6個地區,80個縣市、1639個鄉鎮、17633個村莊,使這一地區造成8064人死亡,38451人受傷,倒塌房屋508萬餘間,這次地震襲擊了110多個工廠和礦山,襲擊了52個縣市郵局,破壞了京廣和石太等5條鐵路沿線的橋墩和路塹16處,震毀和損壞公路橋樑77座,地方鐵路橋2座。毀壞農業生產用橋粱22座共540米。
極震區地形地貌變化顯著,出現大量地裂縫、滑坡、崩塌、錯動、湧泉、水位變化、地面沉陷等現象,噴水冒沙現象普遍,最大的噴沙孔直徑達2米。地下水普遍上升2米多,許多水井向外冒水。低洼的田地和乾涸的池塘充滿了地下冒出的水。淹沒了農田和水利設施。地面裂縫縱橫交錯,延綿數十米,有的達數公里,馬蘭一個村就有大小地裂縫150餘條。有的地面上下錯動幾十厘米。冀縣閻家寨附近百津渠的堤壩原高出地面2米,震後陷入地表以下2米,在長110米、寬11米的地段上,裂開有5米大縫,縫深4米。震區內滏陽河兩岸造成嚴重坍塌、任村滏陽河故道被擠壓成一條長48米、寬3米、高1米的土粱。
地震造成了山石崩塌。地震造成了山石崩塌。
地震造成了山石崩塌。3月 22日7.2級地震時,邢台、石家莊、邯鄲、保定4個地區,發生山石崩塌361處,山崩飛石撞擊引起火災22處,燒山3000畝。震後次生火災連續發生.根據邢台、衡水、石家莊、邯鄲、保定5個地區統計,1999年3月中旬至4月初,就發生火災422起、燒傷74人,燒毀防震棚470座。

地震防護

地震監測預報

中國首次獨立獲得極震區主震強震記錄
中國地震學界年四月在雲南省施甸縣發生的一次中強地震過程中,獨立自主地獲得了中國第一條極震區主震強震記錄。雲南省地震局局長皇甫崗今天在此間介紹該省地震工作情況時透露了這一信息。二00一年四月中旬,雲南省施甸縣先後發生五點二級和五點九級地震,雲南省地震局作了較準確的長期中期短期和臨震預測預報,並於震前在極震區,即地震破壞性最大的區域放置地震觀測儀器,因而首次較完整地獲得了一條強震記錄。地震專家稱,獲得強震記錄最直接的意義在於對工程建設進行抗震設防,中國以前所做的地震烈度區劃,引進的是美國的強震資料。同時,因獲得強震記錄必須於震前在震中位置放置相關觀測儀器,所以,其也成為衡量地震預報水平的標誌。強震觀測一直是中國地震監測預報方面相對薄弱的一個環節,而強震觀測結果對開展地震科研工作至關重要。此間專家認為,中國首次獲得的這條極震區主震強震記錄,無疑是中國強震觀測領域取得的一大突破,並將在防震減災工作及地震科學研究中發揮積極作用。受多種因素制約,中國地震觀測台網密度嚴重不足,從而導致強震觀測工作滯後。中國地震局副局長湯泉此前表示,未來五年,即在“十五”計畫期間,中國將加強國家強震監測台網的建設,以更多地取得地震時強地面運動數據,更好地為地震監測預報和防震減災工作服務。
武警跑步進入極震區武警跑步進入極震區
公安人員報告極震區治安狀況公安人員報告極震區治安狀況
地震時的10條須知
1. 為了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請躲在桌子等堅固家具的下面大的晃動時間約為1分鐘左右。
2. 搖晃時立即關火
3. 不要慌張地向戶外跑
4. 將門打開,確保出口
5. 戶外的場合,要保護好頭部,避開危險之處
6. 在百貨公司、劇場時依工作人員的指示行動
7.汽車靠路邊停車,管制區域禁止行駛
8. 務必注意山崩、斷崖落石或海嘯
9. 避難時要徒步,攜帶物品應在最少限度
10. 不要聽信謠言,不要輕舉妄動

震後自救

地震時如被埋壓在廢墟下,周圍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極小的空間,你一定不要驚慌,要沉著,樹立生存的信心,相信會有人來救你,要千方百計保護自己。
地震後,往往還有多次餘震發生,處境可能繼續惡化,為了免遭新的傷害,要儘量改善自己所處環境。此時,如果應急包在身旁,將會為脫險起很大作用。在這種極不利的環境下,首先要保護呼吸暢通,挪開頭部、胸部的雜物,聞到煤氣、毒氣時,用濕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體;擴大和穩定生存空間,用磚塊、術棍等支撐殘垣斷壁,以防餘震發生後,環境進一步惡化。設法脫離險境。如果找不到脫離險境的通道,儘量保存體力,用石塊敲擊能發出聲響的物體,向外發出呼救信號,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動,這樣會大量消耗精力和體力,儘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或閉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員到來。如果受傷,要想法包紮,避免流血過多。
震中與巨觀極震區示意圖震中與巨觀極震區示意圖
維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廢墟下的時間比較長,救援人員未到,或者沒有聽到呼救信號,就要想辦法維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節約,儘量尋找食品和飲用水,必要時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1937年8月1日,山東菏澤一日之內發生了兩次強烈地震,給當地百姓帶來了極為嚴重的損失。當時正處於抗戰時期,日本軍隊大兵壓境,北平、河北、山東一帶人心惶惶,對於此時的菏澤百姓來說,這場從天而降的大災難無疑是雪上加霜。
不會忘卻的記憶
——菏澤1937年7.0級大地震極震區憶事
73年前的8月1日凌晨4時35分,菏澤發生強烈地震,儀器測定震級為7.0級。震中位置: 北緯35°12′,東徑115°18′,震源深度17公里,震中裂度9度。巨觀震中在城西現今牡丹區馬嶺崗鎮解元集村及穆李村一帶。
據史料記載,這次大地震是華北平原南部地區有史以來發生的第一次災難性大地震。極震區廣泛出現地裂和噴水冒沙及地面塌陷現象。菏澤城西十餘里平地龜裂,黑水流沙涌滿,深一、二丈的陷坑水眼極多,冒出的黑沙及含硫物質高至一丈數尺。地面裂縫寬幾厘米至數十厘米,最寬達1米左右。解元集村北,北東向地裂寬一米,長500米以上。村中一農民連同牲畜、住房、磨坊一起陷入坑中,後又被水衝出(1993年版《菏澤市志》)。
中央文史館館員曹蘊鍵(菏澤人)撰寫的《曹南地震災變記》對這次地震描述說:此次地震,菏邑實為發源地,西北為甚,東南次之,東北較輕。城西解元集,全鎮勢若崩塌,人死者十居八九,屋宇全無,地成泥濘,人不能行。隨地陷穴,或如單場,或如井眼,或揚飛沙,或涌黑水,十步一坑,五步一坎,幾如蜂房水渦。此次之災,實為前所未有……
彈指一揮間,轉眼73年過去了,在當年的極震區解元集村,說起當年的大地震,村裡的一些老人們仍然記憶猶新。這次大地震,是他們一生中不會忘卻的記憶。
解元集村89歲的常寶善老人是當年大地震的見證人之一。常寶善老人說,大地震那一年,我16歲,那天晚上天氣出奇的熱,上半夜人們大都在室外睡覺,下半夜的時候,天上開始下起了小雨,在外乘涼的人就紛紛搬回了屋裡。不幸的是凌晨的時候,大地震發生了,當時也不懂得發生了什麼事,只是跟著大人們跑到了屋外。天明了一看,村裡的房屋幾乎全部倒塌,整個村莊成為一片廢墟。據當時的統計,整個解元集村共砸死123口人,傷者數以百計。村里到處披麻戴孝,家家哭聲不斷,更要命的是,大地震後,接著大雨就下個不停,平地水深數尺,莊稼侵入水中,連埋人都成了難題。
說起當年的政府救災,老人淡淡地說,那個時候和現在不一樣,有了天災,政府會派人全力救助。大地震後,救災的事沒人管,誰家有了困難,就靠村裡的老少爺們幫忙,村里不光有地震砸死的,後來也有挨餓受凍病死的。當時沒有塑膠布一類的防水材料,下大雨的時候,只能靠布單、草蓆等農作物秸稈遮擋,所以,防雨的作用也不大,有很多人家大人小孩都是白天黑夜的淋泡在雨水中,即冷又餓,情景非常悽慘。後來聽人說,有外國人前來送救災物資,也都被當時的山東省政府主席韓復榘給截留了。
提起當年的大地震,曾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的解元集村老革命軍人常德勝仍然心有餘悸,老人說,大地震那一年,我才7歲,我記得最清楚的是哭著從一個極其狹窄的縫隙里爬了出來。大人們都喊叫著挖人,整個村莊一片狼籍,餘震一會一次,連大樹都晃得左右搖擺,樹枝都挨著地了,情景嚇人得很。今年89歲的常連貴老人則非常幸運,老人說,我當時在門口睡覺,大地震一來,一下子把我從屋裡簸到了屋外,接著,房頂上的瓦片就象下雨一樣的落下來,幸虧我跑得快,要不然也活不到今天。
1937年大地震,當時的解元集鎮農民任魚成為了一個新聞人物。在大地震的時候,任魚連人、牲口和磨坊一起陷入坑中,竟又被黑水沖了出來。國民黨政府各地的報紙紛紛報導此事,有些報紙竟然捕風捉影地報導說,極震區黑水中衝出了一隻“人魚”。此事以訛傳訛,全國許多地方都盛傳菏澤大地震時地下冒出了“人魚”。這件事後來竟傳到了國外,解元集村當時有60多名村民跟隨本村工頭在馬來亞日營龍運鐵礦做勞工,他們從當地的報紙上看到了老家發生大地震並出現“人魚”的訊息。勞工們參與聞名中外的龍運鐵礦大罷後回國後問起此事,才知道大地震時的“人魚”其實就是村中的任魚。這件事幾十年來一直是解元集村人們代代相傳的笑談。任魚的真名其實叫任德雲,任魚只他在家中的小名,其在六十年代初期病故。任魚的養子目前也已不在人世,只有他的孫輩們仍然在這片經歷過大地震洗禮的土地上生活著。任魚作古後,將任魚連同牲口和磨坊陷入的深“坑”仍在,它的前後左右都蓋起了高大的渾磚瓦房,這片土地儘管處於解元集村和當年集市上的中心位置,卻從來沒有人家占用,幾十年來一直閒置。所以,所謂的深“坑”也不過就是因為周圍院落的加高,致使這片土地低於其它地方近一米左右的落差而已。做了幾十年村幹部的老村乾常保弟介紹說,任魚在的時候,常提起那次驚險的歷程,其實,任魚不是第一次大地震時就落入陷坑中的,而是在第一次地震後,房屋倒塌了,任魚跑進去牽牲口,這時,拴牲口的地方陷下去了,任魚和牲口一起落入了坑內,幸虧此時又來了一次較強的餘震,一股黑水將任魚連同牲口一起沖了出來。
在當年的極震區和老人們聊天,對比從電視上看到的汶川和玉樹大地震後政府救災的場面,老人們無不感慨於新舊社會的巨大落差。汶川大地震後,解元集村的村人們紛紛自願捐款近萬元。在這個經歷過大地震洗禮的地方,村人們深深地懂得,在災難面前,只有攜起手來,才能共渡難關。
震前的預兆
據當地地方史料記載及老人回憶,1937年地震的震前預兆非常明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氣象異常。大風忽起忽止,空中伴有黑紅色雲霧,大雨傾盆如注,震前天氣悶熱,房屋四壁燙如炭火,據說震中區熱傷7人,熱死牲畜13頭。二是地下水異常。震區大部分井水變渾、變色、起沫、冒泡,水位忽高忽低甚至外溢、自噴,正如當地民諺所云:“井水是個寶,地震有前兆。無雨泉水渾,天干井水冒。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氣泡。有的變顏色,有的變味道。”可見地下水的異常變化極有可能是地震發生的前兆。三是生物反應異常。震前兩、三天,震中區成群家燕露宿,驅趕不散;蟬出土比往年早一個月,而且數量特別多,四處亂爬;地震發生前一段時間,牛不吃草,馬不進廄,成群的狗狂吠不已,成群的老鼠向背離震中的方向逃竄。四是震前地聲、地光、地氣明顯。臨震前地聲沉悶如雷,菏澤縣城有多人看到東城牆外有紅色火球升起,大如磨盤,明亮耀眼,在空中停留大約2秒鐘後消失。隨即一道白光閃過,大震來臨,而有紅色火球升起的地方,震後有東北向大裂縫,最寬處數十厘米。
地震造成的災害
這次大地震發生在凌晨4點35分48秒,震中在北緯35.4°,東經115.1°,震級為7級,震中烈度為9度。極震區位於菏澤縣解元集一帶,震區內房屋幾乎全部倒毀,地裂普遍,寬處可達一米,人畜陷落無數,內涌黑水及流沙。
第二次地震發生在當晚6點41分5秒,震中在北緯35.3°,東經115.2°,震級為6.3級,極震區位於菏澤縣北吳油房、朱樓、大馬莊、王堂一帶,震中烈度為8度。該區震時房屋倒塌、破壞在一半以上,地面裂縫,噴沙冒水,影響範圍與第一次主震相混。據民國年間的《地質評論》雜誌第5卷第5期《山東菏澤地震述要》一文記錄:“菏澤大震之後,當時下午六時許又有一次劇烈地震,其烈度僅次於前次。此後較輕地震,甚為頻繁,截至九月十日止,計有四十餘次之多。被災百姓皆露宿田野,織席為棚以避風雨。據菏澤縣報告,震後陰雨連綿,平地水深數尺,淹沒田禾,災民鵠立水中,為狀至慘。東明縣境地面則到處縫裂,陷落無數井泉,中多冒出黑水。”
這次地震的震中菏澤縣受災最為嚴重,據不完全統計,共死亡3252人,受傷12701人,牲畜死亡2719頭,房屋倒塌32萬間。縣城城牆間有倒塌,南北城垛震翻,城內觀音堂震倒。當時的菏澤農村多住土坯房,大部分村莊房屋落頂倒塌,所剩無幾。地裂嚴重,噴沙、冒水和塌陷現象較普遍,有人和牲畜陷落坑中,後又被水噴出。震後大雨傾盆,秋禾被淹,交通梗阻,整個震災區均成澤國,災民露宿街頭,無衣無食。
波及的範圍
菏澤大地震波及範圍廣闊,北到北京,南至鎮江,西起洛陽,東至黃、渤海沿岸,均有不同程度的震感。與菏澤相鄰的河南、江蘇、安徽等省也遭到了地震破壞,據中科院中南大地構造室等單位的調查資料介紹,河南省滑縣、內黃南部、中部及湯陰東部,房屋間有倒塌,有的樓房(磚木結構房)也有裂縫,有些地方還有人畜傷亡之事;湯陰縣城大南門城樓倒塌,內黃縣裴村塔尖震歪;林縣、安陽全境房屋多有明顯裂縫,屋脊、女牆等多有圮倒,震時掛物強烈搖擺。位於河南省北部的林縣吉珍莊的《重修三大士殿碑記》(民國三十一年)記載:“6月25日(即公曆8月1日)黎明,地球大震,翌日暴雨翻盆,七日不絕。”
江蘇省徐州舊房坍塌50餘間,死傷20餘人,豐縣、沛縣有少數房屋倒塌。河北省肥鄉、大名縣有少數房屋倒塌。安徽省碭山倒毀茅屋三五間,另有數縣也有震感。
當時媒體的報導
地震發生後,國內各大媒體均對此作了詳盡的報導,介紹了震區人員、財產的損失情況,呼籲社會各界捐款捐物賑濟災民。
首先做出反應的是南京的《中央日報》,該報在8月5日就對這次地震作了及時報導:“本月一日山東各縣地震,然大都報告簡略,而震源何在,亦多不明了……直至二日始略知梗概。緣該縣一日間,連震數次,房屋倒塌,午後尤為劇烈,顛簸暈眩,恍如大海扁舟,更兼風雨晝晦,排山倒海,於是全縣房屋,倒塌殆盡,交通機關完全破壞,婦孺冒雨直立街頭,哭聲震天,秩序混亂,官民忙於救災,訊息反傳遞不出。” 隨後,《濟南日報》、《大公報》、《申報》等報都先後報導了此次地震,對於大震後的慘景,《大公報》 形象地說:“未死者均露宿街院,有席棚者百分得一,無衣無食,皆呆若木雞,繼夏大風雨經旬,平地水深數尺,田禾浸沒水中,臭氣衝天,瘟疫盛行,城內滿街皆人,情形之慘,空前未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