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極:頂點;反:向
反面轉化。事物發展到極端,會向相反方向轉化。
用法
緊縮式;作謂語、定語、分句;含貶義
示例
楊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12章:“~。我父親對待農民也太厲害了。”
道家哲學,是謂陰陽互動,欲觸極則而反。由此循環相生,不熄不滅在其固有法則之中。若遇極而反者,則出。若出者,必須創造出更大的反極才能入。此時,或許空間已有不同。
出處
示例:明
馮夢龍 清
蔡元放 《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七回:“物極必反,子宜速歸。不然,胥當踐‘復楚’之約!”
《
呂氏春秋》是戰國末年秦相
呂不韋集合眾多門客共同編輯而成的理論巨著,公元前239年(
秦始皇八年)成書。該書以
儒家學說為主幹,以道家理論為基礎,以名、法、墨、農、兵、
陰陽家思想學說為素材,熔
諸子百家學說為一爐,閃爍著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其中《博志》篇有這么十二個字:“全則必缺,極則必反,盈則必虧。”簡直把物極必反的命題說徹底了。
而將這一觀點提出並貫徹始終的,是公元前楚國的著名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在老子的著作《道德經》中第五十五章,有言道:“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其中”物壯則老“的意思即是:事物壯盛到了極點就會衰朽。
司馬遷在《史記·田叔列傳》中下筆不凡:“夫
月滿則虧,
物盛則衰,天地之常也。”認為物極必反是一個普遍適用的自然規律。
《
淮南子》則是一部
雜家之作,相傳為西漢初年
淮南王劉安及門客編著,其中的《道應訓》篇似乎有新的提法:“夫物盛而衰,樂極則悲,日中而移,月盈而虧。”其中“
樂極則悲”一句後來發展成“樂極生悲”,與“物極必反”結合,就成了“物極必反,樂極生悲”的民諺。人們套用時儘管因具體內容不同有若干變動,但這個諺語的基本骨架一直沒有太大變化。
《漢書·東方朔傳》也留下一句名言:“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水太過清澈,魚兒就難以存活;人過於明鑑,就很難找到合作夥伴,勸人不要太苛刻,太苛求,能做到大事不胡塗就不錯了,小事就不必斤斤計較了。
《
三國演義》開宗明義就指出封建社會改朝換代的發展規律: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也不知道這句話是
羅貫中自己的原創,還是他引用了當時流行的諺語,反正中國老百姓無人不曉得,無人不會用。
《紅樓夢》這部古典文學巨著,堪稱是中國封建王朝盛極必衰的歷史。
曹公筆下的
跛足道人唱的《好了歌》,簡直就是“
樂極生悲”的諺語集成,
甄士隱對《好了歌》的“大徹大悟”,仿佛是封建地主階級對無法挽救的歷史頹勢發出的陣陣哀鳴。而
曹雪芹筆下“水做的女兒”,其故事也無不隱含著物極必反的命運。
王熙鳳“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賈惜春“可憐繡戶侯門女,獨臥青燈古佛旁。”
妙玉性本
高潔,但“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
《
水滸傳》通篇寫農民起義領袖帶領受壓迫民眾造反被迫上
梁山的故事,官逼民反,不得不反,108條好漢個個都是被官府逼上梁山的。
詞語辨析
中國哲學史上關於運動變化的
命題。老子首先提出物極必反的思想。他認為福可為禍,正可為奇,善可為妖,事物發展到極限就會向相反方面轉化。由道產生運動,到一定極限,又復歸於道,如此
周行不息。
老子這一思想,在以後的《
莊子》、《
呂氏春秋》、《
淮南子》、
揚雄的《
太玄》等書中,都有所承述。
至北宋,程頤明確使用了“物極必反”一詞。他認為,陰陽二氣交感,化生萬物,故萬物本身包含著對立,以至互相摩盪,形成往來屈伸的運動。其運動達於極點,即向
反面變化,故萬物呈現為盛極必衰,動極必靜等情況。這就是“物理極而必反”、“
物極則反,事極則變”。他又認為,萬物消長盛衰,
周而復始,而陰陽變化的原因是由於理的存在,即所謂“物極必反,其理須如此”。
程頤把
先秦以來“物極必反”的思想,發展成為理學上的一個重要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