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調唐音歌吟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楚調唐音歌吟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音樂
  • 國家:中國
  • 認證時間:2010年
  • 認證批次:第三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江西省江西省社會科學院語言文學研究所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基本特徵,主要價值,瀕危狀況,保護措施,

簡介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歌吟,又稱“吟詠”或“吟唱”,是古人讀詩詞歌賦的方法,是從詩歌與音樂奇妙“姻緣”中派生出的一門古老藝術。廣泛流傳於民間,在各階層人群中傳承。在“歌吟”中,詩詞的音樂美、音韻美和內在意境表現得淋漓盡致。
歌吟歷來口耳相授、代代相傳,由於古今語言的變化、南北方音的差異,歌吟在流傳中形成多種流派。本項目——“楚調‘唐音’歌吟”,以楚地音樂和方言結合唐人規範的歌吟方式進行吟詠,相傳至今已形成相對固定的古雅優美的旋律,其節奏的輕重緩急由歌吟者自由控制。較之其他歌吟流派,楚調“唐音”明顯具有旋律性強、音樂色彩濃的特點。歌吟腔調,同一詩(詞),有如歌、如訴、如泣之別,調式粗分有十八種,細分則有數十種變化,內涵十分豐富,風格獨特。

歷史淵源

楚調“唐音”流傳於江西南昌、九江和湖北蘄春一帶(古屬楚地)。
楚調“唐吟”歌吟目前可考最早傳人為清末秀才、湖北名士張幻塵(生卒不詳)。他是清朝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張之洞的學生。
張幻塵傳授給湖北蘄春著名學人胡薏園(1989—1971,早年留學日本,是國學大師黃侃同鄉同窗,曾為黃侃寫祭文)、黃侃(1886-1935),黃侃早逝。
胡薏園先生傳授給宗遠崖先生(1918—,文史名家、曾執教於江西教育學院,現居九江),他是健在的楚調“唐音”歌吟的第一代傳人;宗遠崖先生傳授給宗九奇先生(1943—,江西省文史館館員、省社科院特聘研究員,現居南昌),
九奇先生自幼學習歌吟,對“楚調‘唐音’”歌吟方法有著全面紮實的掌握,為當代楚調“唐音”歌吟的代表性傳承人,近年來,在省內外文化交流中受到各地詩詞名家、吟誦傳習者的高度評價和重視。
近年來,在江西社會各界有一批有志歌吟學習者成為這一項目的新傳人。在由江西省社科院、滕王閣管理處等學術文化機構連續舉行的歷年穀雨時節楚調“唐音”歌吟會上,幾代傳人聯袂歌吟,在省內外影響很大。“楚調‘唐音’”歌
特色鮮明而且傳承有緒,堪稱傳統歌吟的“活化石”。江西省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已將“楚調‘唐音’”歌吟研究列為重點研究課題。

基本內容

先秦兩漢以前,有歌有誦,言之鑿鑿。:孔子教弟子們“誦詩三百”(《墨子·公孟》),其弟子子游、子路皆能弦歌《詩經》,而弟子曾子歌《濤經》之時.更是“聲滿天地,若出金石”。孑L子本人,則是“弦歌誦書,終身不輟”(《列子·仲尼》)。關於“吟”的記載,《楚辭·漁父》中有屈子“行吟澤畔”,此或可稱之為“吟”的濫觴,但還有待作進一步的研究。東漢以後,既有歌有誦.亦有吟,記載很多,漢樂府詩題中含“吟”的作品亦復不少。但是,歷代的詩歌(詩、騷、樂府、詞、曲等),在人們沒有掌握如何用“陽春白雪”般的音樂之聲去“歌”的時候,其內在的聲韻美與音樂性,也就主要靠那“下里巴人”般的聲腔去“吟”,去表達和傳遞其美感了。須知,大凡文人皆會”吟”,大凡詩文皆可“吟”。“吟”,是一種歌唱式的“詠誦”,有著比較自然、隨意的聲律和節奏。它既是對詩詞內涵的欣賞和推敲,也是對詩詞蘊含的音韻之美的展示和品味。通過抑揚頓挫、低徊往復的“吟”.詩詞文賦的音韻之美和內在情趣、意境得以淋漓盡致地表達。特別是唐宋以降,不僅文人們“口不絕吟於六藝之文”.而且社會各種階層、各種人群都吟誦成風,唐人有所謂“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李忱《吊自居易》)之說。“吟”是古人接觸詩詞的慣常形式,清人曾國藩總結學習經驗說:“如《四書》、《詩》、《書》、《易經》、《左傳》、《昭明文選》,李、杜、韓、蘇之詩,韓、歐、曾、王之文,非高聲誦讀則不得其雄偉之概,非密詠恬吟則不能探其深遠之趣。”(《家訓·字諭紀澤》)道出了吟詠對二F領會古人詩文內涵旨趣的重要作用。昔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強調的也是中國詩歌學習與吟誦的密切關係。因此,“歌”與“吟”,可以說是最具我們民族特色的“詠誦”詩文的方式,它是一種從詩與音樂奇妙“姻緣”中派生出來的古老藝術和國粹。

基本特徵

“楚調‘唐音’歌吟”,以楚地音樂和方言結合唐人規範的歌吟方式進行吟詠,相傳至今日已形成了相對固定的古雅優美的旋律,其節奏的輕重緩急則由歌吟者自由控制。較之其他歌吟流派,楚調“唐音”歌吟明顯具有旋律性強、音樂色彩濃的特點風格獨特。
歌吟調式大體可分為十八種,每一種又可根據歌吟者的情緒,變化出多種變化,因此其調式細分則有數十種變化,內涵十分豐富。
歌吟發生需藉助顱腔和胸腔共鳴,不同的共鳴位置可產生不同的情緒表達,歌吟同一首詩(詞),有如歌、如訴、如泣之別。

主要價值

楚調“唐音”歌吟,既是中華文化的精粹,也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歌吟,又稱“吟詠”或“吟唱”,是古人讀詩詞歌賦的方法,是從詩歌與音樂奇妙“姻緣”中派生出的一門古老藝術,廣泛流傳於民間,在各階層人群中傳承。近百年來社會變遷和教育模式的轉變,使歌吟已成“絕學”,在漢文化圈國際文化交流中成為一種尷尬。有識之士呼籲:恢復中國古代詩詞的吟誦傳統,挽救這一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楚調‘唐音’歌吟”,以楚地音樂和方言結合唐人規範的歌吟方式進行吟詠,較之其他歌吟流派,具有旋律性強、音樂色彩濃的特點,值得大力繼承、整理、保護、弘揚。“楚調‘唐音’歌吟”具有明顯的原生態特徵,流傳有緒,原汁原味,堪稱傳統歌吟的“活化石”,因此具有極高的保護價值。

瀕危狀況

歲月悠悠,中國的歌吟詠誦的傳統,在上世紀初以來的社會變遷中,薪火幾近熄滅,令人太息。在新文化運動中,歌吟詠誦(以下簡稱“吟誦”),與其所附著的傳統文化一道,又遭到主流文化的否定;在此後相當長的時期,由於各種政治和社會的原因,吟誦之學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甚至受到貶斥。隨著曾經接受過傳統私塾教育的老一輩詩人、學者的老去,中國詩詞吟誦已漸成“絕學”。現今,我國高校的中國古代文學教師自身已很少會“吟誦”,更不用說向學生們傳授了。這不僅成為詩詞創作、欣賞乃至研究中的一大先天缺憾,而且也時常成為漢文化圈國際文化交流中的尷尬之事。因此,國內有識之士紛紛呼籲:恢復中國古代詩歌與音樂的關係,重新關注“吟誦”傳統,通過有效手段,刻不容緩地挽救這一中華文化的珍貴遺產。

保護措施

(一)記錄。記錄工作主要包括三個層次:
1.利用現代錄音、錄像技術對歌吟傳承人的歌吟進行音像記錄;
2.選擇對不同類型的詩詞作品的吟誦調式與方法進行簡譜記錄;
3.對歌吟者的心得體會進行記錄等。
(二)整理。當務之急,乃是將傳承人全靠聽覺記憶的豐富的歌吟之聲,記錄轉化為今人可利用視覺來閱讀、練習、試唱的標準化的曲譜,並精心選取歷代詩詞曲賦中具有代表性的篇章,結合吟誦傳人個人偏愛及對不同類型吟誦文本的代表性,匯集整理出一部分量適中、能夠較好反映楚調唐音歌吟面貌與風格的作品集,並配上音像光碟,以供學術界及歌吟愛好者中研習和推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