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亭游燈

楓亭游燈

楓亭元宵夜遊燈踩街習俗是楓亭城區民眾在上元節前後五天自發性組織的大型道教類民俗祭祀活動,包括游燈和踩街表演兩大項目。她源於中國古代的上元節迎神燈會,融合北宋汴京城御街的游燈及踩街表演,歷經九百餘年傳承至今。北宋嘉佑元年(1056年),蔡襄本郡為官知泉州,倡議泉州九縣(含莆田、仙遊、同安三縣)在上元節期間仿照開封府舉辦游燈兼踩街活動,以遊動的形式一邊展覽彩燈彩牌一邊表演文娛踩街節目,以慶祝上年的五穀豐登和祈求今年的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好運連年,以此濃郁鄉親、同娛同樂、增進鄰里團結。於是楓亭城和刺桐城告別了單一的彩燈展會,加入彩球舞、拍胸舞、錢鼓舞、惠女舞、童身舞、皂隸舞、車鼓、軍鼓、腰鼓、五音吹、大鼓吹、籠吹、南音清唱、弦管、十音八樂、百戲龍閣車、木偶戲、妝人、旗鑼鼓槍、龍虎鬥、歌吹漫步、舞龍獅、踩高蹺、南少林武術等踩街表演,相互借鑑不斷創新,開始了千年游燈踩街歷程,並且在改革開放後雙雙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楓亭元宵夜遊燈踩街習俗經過蔡襄、蔡京、林蘭友等歷代名士的指導,不斷融入宮廷燈藝精華與踩街表演,游燈參考興化,踩街借鑑泉州,創新發展,歷近千年滄桑依舊活力無限!南宋時某年農曆正月十六晚,泉州知府王十朋巡視仙遊縣連江里楓亭驛,在南市街觀賞游燈踩街時,曾作“慶曆名臣鄉,端明學士里”之詩讚譽。楓亭元宵夜遊燈踩街習俗狹義上僅指列入國家非遺名錄的楓城五宮一廟元宵游燈踩街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楓亭元宵游燈踩街習俗
  • 地理標誌:湄洲港、楓亭鎮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列入國家非遺
  • 非遺級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 保護單位:國務院文化部、楓亭文化研究會 
  • 影響區域:莆田、仙遊、惠安三縣市
  • 代表街道:霞橋、霞街、蘭友、學士、北門
歷史淵源,地理環境,活動時間表,活動內容,驅邪蜈蚣燈,花盆菜頭燈,花擔燈,松樹傘燈,百戲彩架燈,漁婆燈,皂隸舞,十音八樂,車鼓腰鼓,童身舞,舞龍獅,妝人,錢鼓舞,閣車,獵戶陣和舞獅陣,城北麟山宮巡遊,城東朱寨巡遊,城西東宅廟會,自然村游燈活動,鳩林村南莊廻龍宮游燈,輝煌村後肖會靈宮游燈,習俗風格,文化價值,習俗逸事,

歷史淵源

楓亭鎮,自古是閩中沿海興化府莆田縣、仙遊縣與泉州府惠安縣交界處的商貿重鎮,暨今莆田市荔城區、仙遊縣、泉州市泉港區等三縣區交匯處的交通要鎮,是聯繫湄洲港南岸(惠安縣)與北岸(莆田縣)的中樞紐帶,是包含原泉州港、興化港在內的湄洲港中心,是民國福建省四大名鎮(楓亭、涵江、石獅、石瑪)之一。西北方向距離仙遊縣鯉城26公里,正南方向距離惠安縣螺城27公里,東北方向距離莆田縣荔城(興化府城)33公里,西南方向距離晉江縣刺桐城(泉州府城)50公里。楓亭鎮,一個有著二千餘年歷史的古鎮,有著自己特色的楓慈谿文化,以莆田縣荔城、仙遊縣鯉城為代表的莆仙文化和以晉江縣刺桐城、惠安縣螺城為代表的泉州文化的綜合影響力在此達到均衡。獨特的楓慈谿文化,特色的上元游燈和踩街表演,造就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楓亭元宵游燈踩街習俗》。
古往今來,楓慈谿兩岸商貿發達、文化燦爛,藝術鼎盛,曾孕育過南唐的晉江王留從效、南康郡王陳洪進、北宋的端明殿學士蔡襄、徽宗朝丞相蔡京、右丞相蔡卞、監察御史許稹、元朝的文狀元林亨、順帝後宮肖妃麗蓉、明朝的南京戶部主事陳遷、中憲大夫薛大豐、兵部尚書林蘭友、行人司徐稚佳、清代的書畫家林肇祺等歷史名人。自宋代至清朝,楓亭區域登進士第127人,任知縣以上的112人,有科甲冠八閩之美譽。豐厚的楓慈谿歷史文化積澱,加上蔡襄、蔡京、林友等名士的京城元宵燈藝,催生了楓亭元宵游燈踩街的民俗文化奇葩。
楓亭游燈
楓亭元宵夜遊燈踩街習俗源於中國古代的上元節迎神燈會,北宋嘉佑元年至宣和七年間不斷融合汴京城御街的大型元宵游燈及文藝踩街表演,與時俱進,創新發展,歷經九百餘年傳承而來。開封府御街上元節游燈和踩街表演的習俗在福建路的傳播,要歸功於泉州郡守蔡襄。
北宋慶曆四年(1044年),蔡襄任福州郡守時,曾布告福州郡城百姓在元宵節期間家家戶戶掛彩燈,一時為民眾所不解。為使福州郡城百姓喜氣洋洋,改善官民之間的琴瑟不調,蔡襄頒布公告,要求城中居民每家製作七盞彩燈,在上元節時家家懸掛,官民同賞(燈),只掛彩燈不游燈。此公告一出,富家大族興高采烈,而平日裡為溫飽發愁的平民百姓卻一籌莫展,要一下子做出七盞彩燈,實在是負擔不起,而不做又怕官府治罪。郎官巷有一詩人陳烈,憤然登上鼓樓揮毫題燈:“富家一盞燈,太倉一粒粟;貧家一盞燈,父子相對泣。風流太守知不知,猶恨笙歌無妙曲?”道出了貧苦人民的憤怒。當微服私訪的蔡襄看到了燈面上醒目的詩文之後,誠懇地說道:“我蔡襄愧為州官,沒有考慮各家實情,武斷從事。陳烈的這番舉動,很好啊!上元佳節,願制燈者制燈,無力制燈者,賞燈!”話音一落,周圍百姓認出是知州親臨觀燈,聞言頓時歡聲四起。後人有詩讚道:“繁霜儘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蔡襄一心為民,心血如同灑在千峰萬嶺上的濃霜,把滿山的秋葉都染紅了。
北宋嘉佑元年(1056年),楓亭人蔡襄本府為官知泉州,曾倡議泉州府轄下九縣(含莆田、仙遊、同安三縣)在元宵節期間仿照汴京開封府舉辦游燈踩街活動,以遊動的形式一邊展覽彩燈彩牌一邊表演文娛踩街節目,以慶祝上年的五穀豐登和祈求本年的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好運連年,以此濃郁鄉親,同娛同樂,增進鄰里團結。於是,故鄉楓亭楓城和晉江縣刺桐城告別了單純的元宵節迎神賞燈會,加入彩球舞、拍胸舞、錢鼓舞、媽祖舞、惠女舞、童身舞拜年舞、街舞、五音吹、大鼓吹、籠吹、南音清唱、弦管、十音八樂、莆仙戲、高腳戲、歌仔戲、妝人、紙塑巨像、旗鑼鼓槍、百戲閣車、龍閣車、馬隊閣車、龍虎鬥、舞獅、弄龍、踩高蹺、南少林武術等文藝踩街表演,相互借鑑,不斷創新,開始了千年元宵夜遊燈踩街歷程,並且在改革開放後雙雙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踩街古稱"妝人",有民間民俗表演陣頭、花燈、彩車和各種文藝表演、南少林武術等項目,遇到有人放鞭炮,就要停下表演,表示感謝。泉州太守蔡襄在某年上元節觀看泉州刺桐城游燈踩街時,吟出“歸騎不令歌吹歇,萬枝燈燭度花樓”的詩句,體現泉州游燈中的“歌吹漫步”踩街活動。元宵節游燈踩街的本質特徵是娛神娛人,驅邪迎祥。祈求風調雨順,國富民康。並通過游燈活動,濃郁鄉親,同娛同樂,增進團結。故而,元宵節游燈踩街習俗開始在福建全路推廣起來,歷經千年而不衰。只是傳承至當前,福建省內只有泉州鯉城、晉江東石、仙遊楓亭等少數地方才有正式意義上的元宵游燈兼踩街活動,大多數地方都是千年亘古不變的元宵節迎神燈會或者單純觀燈的游蛇燈會,有巡燈無踩街。
明代江西布政司右參議陳遷在《陳倦飛·文稿三》里考證:慶曆六年(1046年)秋,蔡襄任福建路轉運使主持漕運時,在楓亭驛賞燈題詩。宋徽宗宣和末(1101—1105年),蔡京之子蔡攸榮歸時, 以色樂彩燈回遊楓亭,從此以後,楓亭元宵游燈融入了宮廷燈藝的精華,形成了精品文化與傳統藝術有機組合的獨特風格。宰相蔡京之子蔡絛曾作“香涌太平巷、燈耀青螺峰”詩(太平巷即今楓亭蘭友街。青螺峰即塔斗山),描述了楓亭元宵游燈的盛景。《山房遺稿》、《連江里志——歲節》也記載了這一歷史盛況。南宋時期某年農曆正月十六,泉州知府王十朋巡視仙遊縣連江里(楓亭驛),在楓城南市街觀賞楓亭元宵游燈踩街時,曾作“慶曆名臣鄉,端明學士里”之詩讚譽。端明殿學士蔡襄曾在楓城南市街讀書致仕,後來南市街的先人們為了紀念蔡襄,就把“南市街”改為“學士街”。至明代天順八年,楓慈谿兩岸不到二里地域,就有陳遷、薛大豐、林蘭友、徐稚佳相繼登第,並在朝為官。’時人稱為“一溪四八皂”,榮耀一時,燈事更是熱鬧非凡。從農曆正月十三日至十七日晚,由這四位朝官的故鄉,依次舉行游燈活動,一直延續下來。
霞橋三薛十三暝游燈,掛“獨占楓江第一春”,十四日下午出遊;霞溪十四暝游燈,掛“天官賜福”,十五日出遊;魚街十五暝游燈,十六日打街不出遊;十六暝學士游燈,十七日出遊;北門兜十七暝游燈,十八日出遊;十九日魚街出遊。這樣,此規定延續四百多年,形成了定製。霞橋社區出了宋代武狀元薛奕,明朝吏部尚書薛元鼎,戶部員外郎薛大豐,鄉人以此為榮耀,正月十三夜遊燈時,用“獨占楓江第一春”為主匾,並以蜈蚣燈為主;霞街社區是明代江西布政司右參議陳遷的故鄉,農曆正月十四夜由5個自然村舉行游燈,十七夜由北門自然村單獨舉行游燈;蘭友社區因明朝御史林蘭友,曾於農曆正月十五奉旨歸鄉致祭,因此每年元宵正月十五夜,鄉民以“奉旨致祭”作為蘭友街游燈的主匾,並以“花盆菜頭燈”和彩架為主;學士社區因元代狀元林亨和宋代端明殿學士蔡襄曾在此讀書致仕,宋代王十朋曾作“慶曆名臣鄉,端明學士里”之詩讚譽,因此學士街於農曆正月十六夜遊燈,即以“大魁天下”和“端明學士里”作為主匾,並以“花盆菜頭燈”和彩架為主。
1951年, 因破除封建迷信活動,楓亭元宵游燈活動被禁止。至1977年又恢復。從此以後,游燈踩街內容不斷豐富,燈藝日臻完善,踩街表演年年精彩紛呈,規模更為壯觀。

地理環境

相傳漢朝何氏九仙,往九鯉湖修仙,在此留駐,結楓為亭,楓亭因此而得名。楓亭鎮位於福廈公路中段,三面環山,東面臨海。是集自然景觀,歷史文化,名勝古蹟,生態園林和山海田河於一體的千年文化名鎮。東連莆田市秀嶼區,南接泉州市泉港區,北靠仙遊縣郊尾,西與園莊鎮接壤。東南臨湄洲灣,海岸線5公里,海曲線16.5公里,全境長15公里,南北寬7公里,總面積87.38平方公里。全鎮19個村、6個社區居委會、人口10.2萬,漢族總人口10萬多,回、蒙、苗、彝、壯、瑤、畲和哈尼族計2千多人。在集鎮區內,6個社區人口17760人,全是漢族。
楓亭鎮境內以低山、丘陵為主,盆地、河谷錯雜其間,西北邊海拔646米,屬最高峰,東部的海濱村海拔僅5米。年平均氣溫20.50C,平均年降雨量1300毫米,無霜期300多天,林地面積83000畝,森林覆蓋率60%。主要礦產有暗紫色安山岩、岩漿岩、矽質岩、磚紅性紅壤、鹽土等。水利資源豐富,境內有楓慈谿、滄溪,年平均流量1.01億立方米,水庫10座,有效庫容888.4萬立方米。還有小溪河多處。
楓亭游燈
楓亭交通便捷,福廈公路貫穿境內,全長6.5公里。福廈高速公路,在這裡開設入口站。通往山東的濱海公路已經開工,還有正在投建的福廈鐵路,貨運站設在輝煌村;楓港、滄溪、霞橋、海安四個碼頭直航浙江、上海、大連和台灣,從而使楓亭成為東部沿海最密集的交通樞紐。
優越的地理環境,促進了楓亭經濟文化的繁榮,也構成為楓亭元宵游燈民俗民間文化發展傳承的獨特優勢。

活動時間表

農曆時間地點宮廟游燈、踩街及巡遊活動列備註
正月初六
溪南村外坑自然村
興龍宮巡遊及夜遊燈
巡遊柯坑全境、草繩燈
輝煌村峙山自然村
龍興宮巡遊
童英踩火場、夜燃篝火
山頭村馬厝自然村
清龍府巡遊
巡遊山頭村全境
城北三十八個自然村
麟山宮楊公太師巡遊
2019年夜駐建國村洋坑自然村翔崗宮
九社村
飛龍宮巡遊
巡遊九社村一日 (福壽社、飛龍社、延壽社)
園莊鎮霞山村
坑門宮巡遊及夜遊燈
巡遊園莊鎮霞山村全境四日、首站霞樓境
正月初七
城北三十八個自然村
麟山宮楊公太師巡遊
2019年夜駐斗北村銅鼎自然村漳興宮
九社村
飛龍宮巡遊
巡遊九社村二日 (建福社、興太社、五星社)
正月初八
城北三十八個自然村
麟山宮楊公太師巡遊
2019年2月12日下午皂隸舞迎回麟山宮
輝煌村斗門自然村
鰲頭宮巡遊
巡遊斗門自然村全境
九社村
飛龍宮巡遊
巡遊九社村三日(洋尾社、重興社、永興社)
正月初九
上滸村
安福宮游燈
游蛇架子燈
錦湖村海地自然村
龍聚宮(媽祖宮)巡遊
巡遊海地自然村全境
正月初十
東宅村留宅自然村
龍泉宮巡遊及夜遊燈
游蛇架子燈
山頭村馬厝自然村
楓林宮巡遊
巡遊山頭村全境
山頭村隔頭自然村
東福廟、隆盛宮巡遊
巡遊山頭村全境第一日
園莊鎮楓林村
坑門宮巡遊及夜遊燈
巡遊園莊鎮楓林村全境三日
正月十一
錦湖村古下自然村
震龍宮巡遊
巡遊古下自然村全境
溪北村
清河宮巡遊
巡遊溪北村全境
上滸村
安福宮巡遊
巡遊上滸村全境
山頭村隔頭自然村
東福廟、龍盛宮巡遊
巡遊山頭村全境第二日
正月十二
郊尾鎮埕邊村
萬安宮巡遊
巡遊郊尾鎮埕邊村、三埔境
正月十三
楓城霞橋社區
靈慈廟、青澤亭、後攏村、鋪頭游燈踩街
游燈 、踩街表演(國家非遺)
鋪頭社區上岑、官嶺
龍泉宮、洪雲祠游燈
巡遊上岑、官嶺自然村全境
園莊鎮園莊村
坑門宮巡遊及游燈
巡遊獅山林境、園莊境三日
界山鎮鳩林村南莊
廻龍宮巡遊
巡遊鳩林村南莊自然村三日
正月十四
楓城霞街社區
明山宮游燈踩街
游燈、踩街表演(國家非遺)
楓城霞橋社區
靈慈廟青澤亭、後攏村、鋪頭巡遊
巡遊楓亭城區全境 、童身舞
麟山村樹兜自然村
龍騰宮游燈
巡遊麟山村樹兜自然村全境 、架子燈
滄溪村
蓮塘宮游燈
麟山宮分靈宮(滄溪村) 、游蛇架子燈
輝煌村後肖自然村
會靈宮游燈
麟山宮分靈宮(後肖村)、游蛇架子燈
斗北村東林自然村
龍興宮游燈
麟山宮分靈宮(東林村)、游蛇架子燈
正月十五
楓城蘭友社區
三媽宮(龍應宮)游燈踩街
游燈、踩街表演(國家非遺)
楓城霞街社區
明山宮巡遊
巡遊楓亭城區全境
麟山宮樹兜自然村
龍騰宮巡遊
巡遊麟山宮樹兜自然村全境
東海鎮東沙村
金沙宮游燈
東沙村境
海濱村
新興宮游燈
朱寨境(海濱、海安、和平三村)
荷珠村
振興宮巡遊及夜遊燈
麟山宮分靈宮(荷珠村)
耕豐村耕田自然村
鹽田宮巡遊及夜遊燈
巡遊耕豐耕田自然村全境
正月十六
楓城學士社區
龍興宮游燈踩街
游燈 、踩街表演(國家非遺)
東宅村
東宅廟游燈
東宅廟會第一天、夜燃篝火
下社村
永靈宮巡遊
巡遊下社村全境
海濱村
新興宮巡遊
巡遊朱寨境(海濱、海安、和平三村)一日
園莊鎮園莊村
坑門宮巡遊及夜遊燈
巡遊塔盤境、園莊街
東海鎮東沙村
金沙宮巡遊
巡遊東沙、東海村境五日
正月十七
楓城霞街社區北門街
龍珠宮、新保府游燈踩街
游燈、踩街表演(國家非遺)
楓城學士社區
龍興宮巡遊
巡遊楓亭城區全境
海濱村
新興宮巡遊
巡遊朱寨境第二日、皂隸舞、跳火場
正月十八
楓城霞街社區北門街
龍珠宮、新保府巡遊
巡遊楓亭城區全境
東宅村
東宅廟巡遊
東宅廟會第二天
界山鎮鳩林村南莊
廻龍宮巡遊
巡遊鳩林村南莊自然村境第四天
正月十九
楓城蘭友社區
三媽宮(龍應宮)巡遊
巡遊楓亭城區全境
溪南村
龍泉宮、程祠宮巡遊
巡遊溪南村全境第一日
正月二十
溪南村
龍泉宮、程祠宮巡遊
巡遊溪南村全境第二日、夜燃篝火
行備註
界山鎮鳩林村、東海鎮東沙村、塗嶺鎮秀溪村和楓亭鎮沿海諸村古屬仙遊縣連江里,深受楓慈谿文化的影響。
麟山宮楊公太師巡遊城北三十八個自然村的時間一般是在每年農曆正月初六至正月十一之間的其中連續三天。

活動內容

楓亭楓城元宵游燈踩街是福建省的大型道教類民俗祭祀娛樂活動,始於宋代慶曆年間蔡襄就任泉州知府時期,迄今已近千年歷史。楓亭元宵夜遊燈踩街習俗狹義上僅指列入國家非遺名錄的楓城五宮一廟元宵游燈踩街活動,即霞橋村靈慈廟游燈、霞街明山宮游燈、蘭友街媽祖宮游燈、學士街龍興宮游燈、北門街龍珠宮游燈。其廣義上包括楓城五宮一廟元宵游燈、楓亭城外散村巡燈(如九社飛龍宮、錦湖龍聚宮、東沙金沙宮、輝煌會靈宮、鳩林廻龍宮)等活動,白天有楓城五宮一廟出遊、城北麟山宮楊公太師巡遊、城東朱寨巡遊、城西東宅廟會、城外散村游神等活動。
一年一度楓城元宵游燈踩街習俗活動從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三日晚起,至正月十九日下午方告結束。農曆正月十三晚上由霞橋社區靈慈廟(河東薛)、青澤亭村、後壠村等三處薛姓村居民起游,正月十四晚霞街明山宮,正月十五晚蘭友街媽祖宮、正月十六晚學士街龍興宮及正月十七晚北門街龍珠宮依次進行游燈踩街活動。與之相對應的白天下午出遊活動,分別是正月十四霞橋靈慈廟出遊活動、正月十五霞街明山宮(古下震龍宮支援)出遊活動、正月十七學士街龍興宮出遊活動、正月十八北門街龍珠宮出遊活動、正月十九蘭友街媽祖宮出遊活動。
每年元宵期間,楓亭游燈熱鬧非凡,參與人員達4000多人。裝飾精美的頭牌主匾由仗儀隊簇擁而行;車鼓隊、十音八樂隊、女子腰鼓隊穿插在各式各樣的游燈方隊之中;燈架隊陣容壯觀:蜈蚣燈、松樹燈、寶傘燈、花籃燈、菜頭燈等各類彩燈千奇百態,異彩紛呈;“百戲彩架燈” 展示了歷史人物故事,以燈架塑形,融入了戲劇、燈藝和雜技藝術的技巧,讓人嘆為觀止;舞龍舞獅使元宵游燈錦上添花。游燈隊伍環繞集鎮區,全程3公里,所經居民家門點燃火堆,燃放爆竹禮花。過境宮廟擺設香案、祭品,以樂隊迓迎。
楓城元宵游燈踩街隊伍出行,禮炮三響,嗚鑼清道,幾十輛摩托、轎車披紅綴花排列兩旁開道,大型彩車上的高音喇叭歌聲嘹亮;裝飾精美的頭牌主匾,華光耀眼,車鼓隊聲樂喧天;大紅燈、手提燈、宮花燈、五色旗、龍虎旗、聖旗組成的儀仗隊,顯示了民俗文化的多彩多姿;燈架隊陣容壯觀;十音八樂隊、女子腰鼓隊奏出古雅悠揚的樂曲;異彩紛呈的彩燈,爭奇鬥豔:蜈蚣燈、松樹燈、寶傘燈、水族燈、蓮花燈、花籃燈、蝴蝶燈、鴿子燈、蜻蜓燈、鳳凰燈、菜頭燈,千奇百態,各領風騷。“百戲彩架燈”更是楓亭元宵游燈獨有的特色藝術精品,它融入了雜技藝術的技巧,讓人嘆為觀止;各類小戲、小品等文藝表演,使觀眾目不遐接;古樸典雅的棕轎舞、皂隸舞,也是福建省民俗文化一絕;舞龍舞獅,結束了元宵游燈的全部節目,讓精彩的傳統民俗活動錦上添花。
楓亭元宵游燈不同於各地的元宵燈節,它匯集了篝火、社火、放燈、游神、古巫、儺舞等多種古典文化和民俗文化,揉合了民間燈藝、曲藝、舞蹈、歷史文化、十音八樂、戲劇和雜技等各類藝術,並以遊動的方式進行體現,從而構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對於研究古典文化、傳統文化、民俗文化、民間藝術演變以及國內外學者研究蔡襄文化和楓亭民俗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藝術價值。
楓亭元宵游燈歷史悠久,起源於北宋時期,綿延至今已近千年,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長期以來,楓亭元宵游燈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升華,傳統文化和時代氣息水乳交融,和諧共振,現已日臻成熟,成為一年一度的“文化盛宴”。如今的楓亭元宵游燈,立足於“講好楓亭故事,唱響楓亭聲音,演繹楓亭傳奇,譜寫楓亭新篇”,堅持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服務“打造宜居港城,建設美麗興化”發展大局,致力於全面提升興化府南大門形象。
楓亭元宵游燈在東南沿海及東南亞地區的觀眾中深深植根,元宵節的每天夜裡,觀眾多達四、五萬人,同時也引起了國內外學者專家的高度重視和關注。這一獨特民俗還受到了國際友人的關注。2012年元宵,來自23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位莆籍華人,與當地5萬觀眾一道觀看楓亭元宵游燈。2015年元宵,白俄羅斯國家電視廣播公司攝製組在楓亭拍攝“楓亭元宵游燈習俗”。
2018年,是楓亭元宵游燈習俗入選國家級“非遺”十周年。楓亭鎮黨委政府將以此為契機,動員全鎮上下同心協力,再上新台階,建設新楓亭,進一步傳承和深化好元宵游燈活動,推陳出新,厚德載物,推動元宵游燈習俗申報世界級“非遺”,奮力實現“三蔡”故里的“文藝復興”。
現將傳統的各種花燈概述如下:

驅邪蜈蚣燈

據傳,明末一年正月十五日元宵節之前,當時在朝為官的林蘭友奏請崇禎皇帝曰:“微臣家鄉楓亭燈事之盛,不遜於京都,敬請陛下到時駕臨觀燈。”崇禎皇帝聽畢,表示屆時親臨觀燈。於是林蘭友速返故里,為了迎迓聖上蒞臨觀賞,把宮廷長廊的花燈、御花園樹上披著彩燈和花盆上燈,分別仿製成象徵性的蜈蚣燈、松樹傘燈和用菜頭雕作的花盆菜頭燈。
楓亭里民為了歌頌太平盛世,驅妖除邪,按林蘭友的描述,加於創造構思就製作形似蜈蚣的彩燈,故曰蜈蚣驅邪燈,傳承迄今四百多年,楓江獨具一格,全國不多見的。
早年製作的方法,採用竹片、竹篾、木板、布料等材料。首先把竹片、竹篾、木板按不同規格折編、綁紮成長丈余、寬三尺多的狀似蜈蚣型,然後用花布、色紙裱糊裝飾,每架從頭至尾部成為長方形的前部裝上蜈蚣的頭,尾部亦裝上尾巴,共裝上14排,每排繫上6盞紙燈籠。形似一條龐大的蜈蚣,俗稱“蜈蚣燈”,下方備有四支木架支撐,由八名青年燈手輪換高擎,慢步行走,遠遠望去,形似蜈蚣爬行,甚為奇特壯觀。隨著社會的發展,燈具藝術也不斷創新,時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蜈蚣燈的規格愈來愈大,採用兩張膠合板連線製成,長6米,寬3米,裝飾藝術更加講究,除用花布,斷路燈幔遮周邊外,正面
用有色的燈泡組成“歡度元宵”、“天官賜福”、“振興中華”、“科技時代”、“安定團結”、“太平盛世”、“龍鳳呈祥”等吉祥詞語。可裝上燈泡300個,兩邊配飾電條10支,還配備日光燈、用手扶拖拉機的動力供電,蜈蚣閃閃發亮,架架相隨而行,相映交輝,目不暇接,成為楓亭燈具一大特色,名聞遐邇。

花盆菜頭燈

花盆菜頭燈是用木製花盆,用白蘿蔔雕刻而成的各式花樣,故稱叫“花盆菜頭燈”。這一傳統民俗藝術瑰寶,在蘭友、學士兩個社區民眾傳承已有四百多年,楓江獨有,全國罕見。
據傳當年林蘭友描述御園花盆綴燈,里民不甚了解,既無花盆、又無奇異花草,就把自家種植的白蘿蔔拿來,用刀雕刻花鳥之類圖案,用木板釘成花盆,用豬油點燃作為燈具,加入游燈行列,爾後逐年加於改革沿承。
花盆菜頭燈製作分為四個程式:一是花盆製作,取其木板釘成上面70公分,底部45公分,高50公分的方形花盆,盆口用雙木片加固,中間留個孔口,備作插進花樹冠,外邊用花紙裱貼飾裝,顯得雍雅美觀;二是選擇油茶樹或榕樹,樹冠要有平展、平整,配有剛開的桃花叢,仿扇形而作單面盆景,綴上紙蝴蝶或鳥之類。在樹叢中預裝著竹籤25條30支,作為菜頭燈的插座了;三是製作菜頭燈,經過匠師精心設計,具有獨運的藝術功力,選用白色蘿蔔頭,精雕細刻上飛禽鳥獸、花卉之類的圖案。如“孔雀開屏”、“雙鳳戲牡丹”、“龍鳳呈祥”、“鯉魚躍龍門”、“白菊傲霜”等十來個品種,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在菜頭背面鑿個小洞,向花卉延伸,以備串上燈蕊;四是精製燈蕊,這是菜頭燈關鍵,既要保證燈光通明,又要預防被風吹熄,必須選用生豬板油,壓成厚紙狀,剪成4寸長、3寸寬,包上粗紗線,搓成條狀,從小洞通至菜頭燈之上。零件制畢再行組裝,將雕的菜頭插上花樹,又移裝在花盆之上點亮,游燈時兩人前後抬槓,慢步行走。若是在“菜頭燈”綴在松樹冠上,便稱曰“菜頭枝”,由一人支撐。走動時燈輝閃閃發光,灑在雪白的菜頭圖案上,映照花樹、相互輝耀。燈光和星輝交織,勝似火樹銀花,為節日增添了一幅動人的畫卷。
如今,菜頭燈裝飾有所改革,改豬油作蕊點火為乾電池或發電機供電,花盆菜頭燈裝置在新車上,由三輪車運行,節省人力扛抬,似乎向現代化進了一步。

花擔燈

花擔燈是採用兩隻圓形小竹籃子,裡面裝綴各種鮮花或人造花卉。早年用圓形玻璃作燈並用花生油點燃,今改用乾電池供電。特製一把用竹片的扁擔,竹擔用毛巾裹著,挑選七八歲天真活潑女童,粉妝打扮,身穿彩裳,頭插鮮花,女童花擔顫顫悠悠,婀娜多姿,體現“老幼同春,萬民共慶”的節日氛圍。

松樹傘燈

松樹傘燈是林蘭友從京都御園樹披彩燈仿效,在家鄉創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燈具,至今有四百多年之久。寓意激勵後人保持高風亮節的品格。
製作之前要上山觀察選擇枝葉並茂的青松樹,要求形狀下大上尖,高約2米,剪去多餘枝葉成為傘狀,由底部向上分層系掛“紙燈”,一般可掛80—120盞,用蠟燭點燈,由一人支撐,火光閃爍發亮,觀者感到新奇。如今改用鐵圓圈、塑膠帶製作,裱糊色紙和紙花,裝上電燈,放置在三輪車上,具有濃厚地方燈具的文化特色。

百戲彩架燈

楓亭蘭友街的“百戲彩架燈”始清末,早年只是規格小,用平板搭個平台,扮妝人物坐在竹椅上,人物二至三人,動作簡單。時至1941年閏六月十九日,集英亭舉行隆重觀音大士升天吉日祭祀活動,盛況空前的。當時,聘請南安師傅作“水架燈”時人手不足,特邀請劉寶泉(大名大毛)、林開玉、陳文端等四人為師傅幫手。在做的過程中,他們眼神精靈,心領神會,學會了飾架的基本要領。翌年元宵節把“水架燈”演變為多樣的“百戲彩架燈”,一直流傳至今。
早年的“百戲彩架燈”,製作簡單,規格較小。取用雙鐵支作主軸,中段裝上坐墊,用鐵器佯裝寶劍、鉞戟、矛、刀等兵器,便於腳踏著盤子、茶杯或紅柑之上。底部用木架和木板釘牢,並用花帶幔著,以山水圖案為後景。扮飾戲劇典故的男女孩童標眉粉妝,身著華麗戲裝,高懸半空,出奇驚險,扣人心弦。早年這種彩架,由八人身強力壯男子輪換抬扛著,高舉汽燈、火把,慢步行進。
如今,彩架規格加大,長八尺至丈二,寬六尺,高丈余,用木板作底座,改人扛為膠輪車推進。設計戲架藝人薛金榮、劉吉石、薛金華、陳德七奇思妙想,精心製作樓台亭閣、高山流水、古井噴泉、年年各異,蔚為壯觀。架燈的典故:媽祖救駕,林則徐銷煙,中國雜技,中國航天,春草闖堂,楓亭工業園藍圖等數十個劇目。彩架上配飾電燈、日光燈、電條、斷路燈、五光十色,千姿百態,出奇入勝,觀者大飽眼福,贊聲不絕。
十多年前,“全國首屆紀念和平女神媽祖千年學術研究會暨媽祖千年祭”、“莆田市建市十周年”、“仙遊縣建縣1300周年慶典”,楓亭彩架燈應邀展演,備受讚賞。爾後在鯉城、涵江、黃石和惠安、崇武等地參加文藝踩街,博得數以萬計的海內外觀眾喝彩叫絕:“楓亭的百戲彩架燈”是莆仙文藝的一朵奇葩”。它傳承了中華民族文化的優良傳統,為百姓所喜聞樂見。

漁婆燈

清光緒年間,楓亭學士里錦屏山之麓北,為古驛道通衢。行旅往來不絕,又是是海產品集散銷售墟場,賈商雲集。莆田湄洲島、惠安崇武等地的漁民把出海捕撈返航的海鮮產品,源源運至楓亭學士南市街出售,市場繁華,輻射莆、仙、惠三邑。
據傳,某一年正月十六日,學士里舉行盛況空前元宵游燈,招引著眾多觀燈者。其間亦有湄洲島、崇武等地漁民加入游寧行列。他們一則觀賞元宵花燈,再則做海產品銷售廣告。特備許多魚類水產品,用竹籮筐盛裝,掛上用花生油點燃的玻璃圓燈,夫妻雙雙扛著魚籮筐參與元宵游燈活動。
爾後,學士里民仿效之前漁民扛魚游燈的情景,便創造出地方特色的燈具。用竹片、竹篾編製成形與馬鮫、鱸魚、鯧魚、鯉魚、鰱魚、烏賊、龍蝦等魚類的形像,約長三、四尺的框架,然後用白紙裱糊再畫上魚鱗,形狀逼真,巧奪天工,很難區辨真與假。
把製作成的水產品,放置在竹籮筐里,在魚的頭部、中部和尾部各掛上一盞用花生油點燃的玻璃圓燈。燈光搖晃蕩動,閃爍發光,頗具地方特色。
游燈時,挑選若干名青年男子,佯裝夫妻伴侶。男的身穿著淺淡黃色衣裳和黑褲,腰束綢布帶,頭戴竹笠,腳穿草鞋;女的扮裝為湄洲女和惠安女。湄洲女系是頭梳船帆的媽祖髮髻,插上一朵鮮花,身穿著藍布鑲黑邊的短衣裳和黑褲,腰用花布為褲帶,腳穿黑布鞋,;扮裝成惠安女的,身穿花色布的短衣,綠色褲,腰繫上白銀鏈,頭扎花巾披肩,戴上黃色興尾竹笠掛上鮮花。一男一女搭檔、用竹棍扛著,一手撐著長高胸肩齊的竹棍,一手護著肩上的竹棍,邊走邊戲說:“端明學士里,人人做生意,夫唱妻又隨,價錢很合理,鮮魚很新鮮,斤兩稱“先先”,童叟不相欺,先來就賣先。”
男的又說:“我是學士人,賣魚做“高人”,有的挑去賣,有的送親人。生意講公道,斤兩稱無錯,多少可以買,大家講‘古道’”。
女的接著說:“老公去討魚,老婆在厝里,管教好子女,和睦咱鄰里,今夜樂無邊,漁翁漁婆燈,花燈真好看,全街喜萬千”。
這種燈具在學士里,傳承至今近百年,獨攬楓江,全國少見時至今朝已瀕危,亟待搶救。

皂隸舞

皂隸舞屬於中國古代民間一種驅妖除邪的舞蹈。左傳曰“士臣興、皂臣興、興臣隸”。後來通稱役於官署,出司呵殿,執杖而立者為皂隸。後演變成為民間傳統元宵節日以太師、大人等武身之類的神祗出巡排列十警·八班·皂隸之儀仗。其中扮皂隸舞為四個人。其裝飾是:頭戴平頂將軍帽,紮上紅布巾,插一副一尺長金色紙花;臉罩假面具,(製作為眼睛大、鼻孔小,以蘭·綠(黑)·紅·黃四種顏色,分長舌歪嘴各兩個面具),身著蘭衣紅褲,足穿草鞋、扎腰綁腿,手執刑杖(竹皮),威武神氣。起舞之時,各人右手持竹,左腳踩地,低頭彎腰,吸氣丹田,隨即挺身舉首,大眼滾動,鼻孔冒氣,俱各相對作揖,繼而轉身相背,移步前進,表演動作井條一致。舞態神奇,肅穆凜然。令觀看之人生畏迴避。紛紛讓開通道。後表演者手持竹牌托地,小跪轎前,平舉竹牌輕而抖彈三下,以示叩禮之意。待旗牌官傳令三呼,九聲響鑼時立隨轎前。為皂隸舞全過程結束。(演出時間、步數以場地長短而定)每逢駐駕迎神出入衙的時候,又再重新起舞。
楓亭游燈
皂隸舞是民間少見的一種獨特舞蹈,古稱“鄉人儺”。楓亭一年一度的元宵節春遊,皂隸舞出隊表演,瘳瘳無幾,能演出者少,而後續無人。繼承發揚皂隸舞,方不致於瀕危失傳。

十音八樂

十音、八樂、車鼓都是楓亭元宵游燈中隨行的民間奏樂。十音演奏使用丹皮、二胡、三弦、八角琴、橫笛、檀板等10種樂器,每班樂隊15—20人。音響優雅文靜,深沉響亮,悠悠歌曲,使歡樂氣氛更為濃郁。八樂以十音為基礎,加上5至9人敲打樂器組成,其中有掌鼓1人,大小鈸各1人,大小鑼各1人,大吹2人,管弦樂器伴奏隊8人,故稱八樂。它以演唱為主,在游燈中邊走邊唱,樂聲悠揚動聽。

車鼓腰鼓

車鼓,俗稱“車鼓隊”,由鼓、鑼、鈸、鏘等樂器組成。一般是“七咚、八咚”或“七咚、七咚、七咚寬”的四拍節奏,反覆敲打,音響洪亮,節拍鮮明,聲傳悠遠,鼓動人心。鼓用木架裝置,由2人抬,1人在中間敲打,其餘樂器隨後,一路演奏,聲勢雄壯,氣魄威武。
腰鼓的演奏與舞蹈動作緊密結合,稱為“腰鼓舞”。

童身舞

童身——菩薩的替身。通常由各宮社德高望重的長老主持選拔。選拔時先由各房族挑選出淳樸誠實,樂善好施,對菩薩虔心的青壯年男子五至七人。先在宮社焚香,後跪在菩薩面前行三叩九拜大禮。接著坐在椅上,閉上雙眼,頭伏香案,由宮社長老焚香念咒,直至人有早先起舞,就算是菩薩的替身——童身。
童身起舞多在元宵春遊佳節進行。
童身坐轎每年正月元宵游境時才有出現。
童身轎與菩薩轎不同,它構造奇特,其座位是由七把刀均勻地排列斜插在轎上,腳座上有一根橫木。獨特簡單的構造都利於童身轎上舞。
童身坐轎出巡遊境時其儀式和裝束與踏火場相同。不同的是坐轎上轎上舞,踏火場是地上蹈,形成了歷史性的舞蹈。因童身舞震動性大,抬轎者倍加辛苦,因此選派八人年富力強信眾,身著白色衣服,腰扎紅布帶,分兩班,輪換抬童身轎。起轎時,童身左手拎劍、球,右手舉令旗,橫眉冷對。在前方敲鑼者打著“昌昌,昌昌,昌昌,昌昌昌”反覆鑼聲中,護送游境的隊伍徐徐向前。
在人口密集廣寬地界,童身起舞了。只聽童身“啐”一聲,立即掄起刺球,朝自己背脊無休止地摔打,信眾看到背上鮮血一滴滴地往下淌,無不心疼。抬轎者拚命往前跑,到了盡頭又轉過頭拚命往回跑,在鑼聲“昌昌昌昌……”中接班者扛過轎又繼續來回奔跑,但見童身腳背勾著橫木,臀部坐著七刀,上身往後仰,轎又來回顛簸著,觀眾看了無不心驚膽顫。“昌昌,昌昌……”恢復行進速度的鑼聲又響了,童身依然坐著刀架,左手拎著刺球,右手舉著令旗,橫眉冷對前方,游境的隊伍又徐徐向前了。
楓亭游燈

舞龍獅

舞龍、舞獅是楓亭元宵游燈的最後一項節目,始清鹹豐年間。當時駐在楓亭天王院的“湖南勇”(即湘軍),在觀看元宵游燈之後,認為楓亭游燈沒有舞龍舞獅是美中不足。於是,就教楓亭人製作龍和獅,並教習舞龍、舞獅的技藝,讓他們掌握舞龍、舞獅的十八般技藝。從此,舞龍舞獅便成為元宵游燈的又一精彩節目。至今僅遺留舞龍八項技巧:即潛龍奮起、翻肚、脫鱗(龍身臥地、脫節、翻滾、變蝶)、化馬(龍當馬、執龍珠人騎龍頭)、擰肩(扭轉身子為繩)、穿尾翻頭、龍門陣等;舞獅留下7項技巧:出洞(沿人群轉三圈)、伸腰擦癢(用腳搔擦全身)、哺乳(小獅吃奶)、帶子過溪(大獅子口叼一隻小獅子,背馱一隻小獅子)、三進三退(獅尾人舉起獅頭人,而後跳上桌面)、戲珠吐霧(高難度動作)、龍獅朝天(舞獅人手壓獅頭,腳朝天)等。
楓亭游燈

妝人

妝人即化裝成古戲出中人物或滑稽形象,俗稱“裝人”。前導持一面卷書牌,上書表演單位(境、村)名稱,繼以五音鑼鼓開路,表演節目有人們喜聞樂見的“陳三五娘”、“鄭元和”、“親姆打”、“西遊記”、“白蛇傳”、“打鐵記”、“騎驢探親”、“公背婆”、歌仔戲等等。

錢鼓舞

錢鼓舞,是一種傳統古典舞蹈。表演者各執皮製錢鼓按音樂節奏起舞,形式多樣,有彩女錢鼓舞,有配合“昭君出塞”的遼人錢鼓舞等。

閣車

閣車,採用古代的閣棚,如床狀故又稱“閣床”,上面架起長方型的棚子,分“粗閣”和“細閣”兩種。“粗閣”上有彩綢或布景,兒童1至3人,妝成戲中人形象,坐在棚中,前後由4人扛閣遊行。“細閣”則是閣中有一個古裝少女,坐在瓷鼓上,手抱琵琶,“自彈自唱”,形象古樸優雅。馬隊閣,以兒童著嶄新古裝,各飾戲中角色,騎在盛裝的馬背上參加遊行。還有一種較為罕見的“龍閣”,又稱“蜈蚣閣”。全長可達三四十米,寬1米餘,中分十餘節由巨木製平板連線成一串,每節均可轉動。閣首雕塑一個大龍頭,閣尾裝大龍尾,全閣披著彩繪鱗狀的龍身長布,看上去猶如一條龐大的活龍。閣上裝著二、三十個孩童,各穿“封神榜”等神話中的人物服飾,各騎稀禽異獸排列其上,中間還穿插兩名女童彈琵琶歌唱。閣的左右兩邊橫槓上,由60個壯漢扛抬,緩步徐徐而行。起歇即由司鑼者鳴鼓統一指揮,樂隊則在閣兩旁步行隨之演奏。

獵戶陣和舞獅陣

獵戶陣全陣成員數十人,各披“獵裝”,分別手執各種兵器(十八般武藝齊全),為首者披掛戎裝騎馬開路,陣中還有若干人扛著禽獸及虎皮隨行,頗有架勢。不時還打出各種套路,十分壯觀。□獅陣除執各種器械外,尚有藤盾牌,雨傘,舞獅子等。

城北麟山宮巡遊

清朝末年,時局動盪。加之楓亭城裡城外的黑白旗兩派紛爭,更使民不聊生。值此之際由荷珠村、東林村等首先發起,霞江村積極參加,秘密串聯活動,逐步聯合秀郊村、東鼎村、滄溪村組成以“六鄉”為主體的民間自衛組織。組建“保和堂”,奉祀宋代愛國名將楊五郎(楊公太師),宣傳維忠維孝,忠國愛民,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文化,以“保境安民”,“和睦鄉里”為宗旨,揚善抑惡,抗強扶弱,正確處理當時極為錯綜複雜的“黑白旗”紛爭,化干戈為玉帛,創造一個與周邊鄉親和睦共處的環境。信譽日隆,聲望日大,影響日廣,發展成36鄉。上滸村為周邊村莊,自然加入其中,1985年,又有墘厝,下馬兩村加入,成為38鄉,人口近五萬人。輝煌村作為周邊村莊,受六鄉和朱寨影響,其後肖(會靈宮)、坑頭(興隆宮)、陡門(鰲頭宮)、安鄉/馬厝(安鄉和馬厝合一宮廟---奮龍宮)、田厝(聖元堂)為38鄉巡遊鄉,而嶼山(龍興宮)為朱寨巡遊鄉。
每逢元宵佳節,楓亭鎮麟山宮境內的38個自然村都要例行出遊、游燈儀式,參加人數達2000多人,活動持續3天,出遊路程50多公里,中途住村2處。出遊時,以”皂隸舞”前引開道,隨後依次排列大鑼、大燈、彩旗、橫批、宮旗、金爪斧錢、龍虎旗、執事、槍班、管樂隊、馬隊、舞龍、舞獅、八班、神卒、高官、矮吏、香亭、神轎以及各種彩駕隊伍,一路浩浩浩蕩蕩,十分壯觀。麟山宮楊公太師巡遊三天,每天步行三十幾公里,三天步行上百公里,走遍38個自然村,是泛閩南區域比較強悍的道教民俗祭祀步行旅程。
楓亭城北麟山宮楊公太師巡遊涉及的三十八個自然村包括頂霞江,下霞江,頂宋橋,頂洋坑,下仔南,墘厝,下馬,下洋坑,下滸,下宋橋,頂西,錦嶺,上岑,下墎,鋪頭,錦橋,過山,下磨壠,田厝,安鄉,馬厝,陡門,坑頭,後肖,滄溪,壩頭尾,過溪,上滸,樹兜,梧塘,虎尾林,南兄厝,後山,望水,厝地,西埕,枕頭山,後鋪,前鋪,大鋪,東林,銅鼎,荷珠等村落。

城東朱寨巡遊

朱寨是海安村、海濱村、和平村的統稱。”朱寨巡遊又稱朱寨宮出遊,以楓亭東部幾十個姓朱的村聯合,舉行集體的“出遊”踩街活動。出遊時間,一般在上元節至正月底前,農民借農事休閒,開展一種較大規模的民眾性文化娛樂遊行。

城西東宅廟會

“東宅廟會”,是楓亭鎮東宅村、下社村、山頭村、溪南村、溪北村和郊尾鎮染厝村、塘邊村、古獅村等53個自然村舉行奉祀金大人、十殿閻王的民俗活動。
自唐至宋代,東宅登進士榜者66人。唐末,永春人留從效遷居仙遊縣依仁里赤嶺留宅(今楓亭鎮東宅村留宅自然村),後於五代封晉江王;赤嶺人蔡京五度拜相,其弟蔡卞同朝為相;宋代端明殿學士蔡襄祖居此地;唐鈐衣衛副尉上將陳政死後葬於赤湖陳墓頭(今東宅村果場)。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影響了民間信仰活動,也是“東宅廟會”形成的重要基礎。留從效遷至留宅定居時,曾為該村祭祀祈神捐舍“拜石”一幅,今尚保存;蔡京、蔡卞祖墓位於東宅村北面羊角寨山下。每年清明、冬至祭祀掃墓成為蔡氏一族必不可少的禮儀,這些祭祀活動促使了“東宅廟會”民間習俗的形成,並代代傳承和發展。
東宅廟在唐、宋年間原為一座小廟,是當地民眾信仰俗神祭祀活動場所。傳說清乾隆年間,這裡發生水災,從上游飄來一幅畫軸,掛在樹上。此後,接連幾天夜裡,周邊鄉民皆聞從小廟傳來出司呵殿、傳卯升堂之聲,鄉民俱為驚奇。於是,他們找到了這幅畫軸,認定必是此畫顯靈。當即由庠生陳清雲發動民眾重建東宅廟。從此之後,東宅廟香火日盛,信眾由原來的5宮(5個村莊)擴展到53宮(53個村莊),更有海外的大批信眾也紛紛前來祀拜,廟會規模更為壯觀,每年農曆正月十八日、五月初一日,53個村莊的信眾聚會在東宅廟,舉行隆重的廟會活動。廟會期間,由東宅廟組織元宵游燈、神像巡遊和祭祀活動。
“東宅廟會”的祭祀活動,在廟內張燈結彩搭筵,擺設三齋六果、三牲五粿,禮拜所奉供的十殿閻王和金大人等諸神。廟外設台演戲和演奏十音八樂,歷時3天。來自53個村莊的信眾和各方尋根信徒在這裡焚香祀拜、樂捐緣金、燃燒貢銀、點放鞭炮、酬謝神恩,祈求平安吉祥、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地方富庶。
“東宅廟會”於農曆正月十六日舉行元宵游燈活動,主廟境內由東宅的6個村莊舉辦,每戶一串10盞,每個村莊連成一組燈隊,參加游燈人員達1000多人,燈隊由頭燈、牌匾導引,樂隊穿插其中,游燈隊伍遍游東宅村的主村道,全程5公里。過境各村信眾夾道焚香,以樂隊迓迎,並點燃焰火,燃放鞭炮,迎送過境。各分靈廟宇游燈活動在本地同時舉行。 農曆正月十八日、五月初一日,“東宅廟會”舉行神像巡遊活動,由主廟董事會組織信眾抬著神轎、神像,鳴鑼開道,牌匾、彩旗、旗牌、執事、皂隸、八班、神卒、馬隊、槍班、樂隊和扮演歷史人物故事的文藝隊組成浩浩蕩蕩的出遊隊伍,參與人員達1000多人,自主廟起游,巡遍東宅、下社、山頭、溪南、溪北等村,行程10公里。所經宮廟擺設香案,以樂隊迎送,過境村莊信眾也列道恭迎,燃焰火、放鞭炮、燒貢銀,並為神像掛豆樂捐。一路觀者如雲,熱鬧非凡。
楓亭游燈
“東宅廟會”歷經千年,它保留興化地區民間傳統信仰獨有特色的民俗文化,是研究地方信仰習俗的重要依據,對於保護民間文化、豐富活躍農村文化生活、促進民眾團結、構建和諧社會都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2013年5月,經莆田市人民政府批准,“東宅廟會”列入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自然村游燈活動

鳩林村南莊廻龍宮游燈

楓亭城外的自然村游燈及巡遊活動,最為典型的當屬泉港區界山鎮鳩林村南莊自然村元宵巡燈活動。每年臨近元宵節的前幾天,南莊村裡的宮廟負責人就會祈禱神靈,在農曆正月十三至十七期間擇個睛朗無風的夜晚,傍晚時沿途鳴鑼告知全村。於是,家家掛紅燈,戶戶煮鹹粥。“游燈夜,吃鹹粥”是村里老少皆知的俗規,游燈當日的晚飯(即鹹粥),家家戶戶都會拌以各種各樣好吃的佐料。
按俗規,燈架要男丁(方言中“丁”與“燈”同音)來抬。夜幕降臨,等不到月兒出來,男人們就舉著由一根木板製成的燈架,到村路上集合。人們把自家燈架的前端,搭在前一家燈架的後端,再用一根木棍豎著貫起來。因木棍上橫鑽個孔,穿上大鐵釘,燈架就不會滑落下去。全村共有十三個姓(或房族),同姓或同房族組合一條“燈龍”,每條“燈龍”之後又帶著鑼鼓隊,群“龍”聚集,鑼鼓喧天,場面實為壯觀。
燈架上的彩燈式樣繁多:有水晶玻璃的,有紗布的,有紙紮的……一排排高低錯落交相輝映,匯成人間銀河。每條“燈龍”的帶頭燈都獨具匠心,設計個活靈活現的龍頭,青面紅顏,張牙舞爪,眼珠上亮著綠燈,酷似呼嘯而去的天龍。燈龍未行,停放在馬路上時,那裡便成了小孩兒嬉鬧的天地,孩子們在燈架下盡情地追逐穿梭,推搡跑跳……大人非但不叱喝制止,還慫恿他們去穿梭,據說這樣神明會保佑“家丁(燈)旺盛”。吉時一到,燈隊出發了。此際雲淡星稀,圓月當頭,一條條長龍高昂龍頭,蜿蜒前行。跟著護燈的人放起煙花,焰火沖天,燦然如織,遠遠看去,好似群龍戲珠,又如神龍吐火。燈隊要環繞全村一圈,途經五六個村子,往往轉到半夜方止。
南莊村正月游燈的歷史,可遠溯至宋時。南莊古時屬毗鄰的仙遊縣楓亭鎮,明萬曆年間,同周圍的另六個自然村,被惠安人李愷買歸惠安。楓亭宋時便有上元(元宵)節游燈的記載,南莊原是其屬村,此俗應同始於宋。據《楓亭志》載,早期的元宵游燈,是把燈籠、火把扎在長條木板上,由各村和各姓氏的民眾各自打著自家的宮、廟號和姓氏,並抬著供奉的菩薩偶像,按規定的“游路”進行。以上內容與南莊的游燈相近,而南莊現在是將抬著菩薩偶像遊行的過程放在正月十三的白天進行,當地人稱為“出遊”,且後來燈籠盛行,燈架上綁火把的形式自然被淘汰掉,其餘的沿繼著記載中的舊時形式。
另外,《楓亭志》也註明古時游燈,“是從正月十二日開始到正月十八日挑一日,每條燈後有鑼鼓隊,到家後煮點心。”這些內容也與南莊游燈相同。如今,楓亭鎮的元宵游燈已發展成另一番壯觀景象,而本屬其一隅的小鄉村,卻承繼千年傳統,保存著宋時古韻。

輝煌村後肖會靈宮游燈

楓亭鎮輝煌村後肖會靈宮元宵節游燈安排在每年的農曆正月十四,後肖的巡燈燈具又名架子燈,是一種適合於鄉間小道的燈具 。每隻架子燈都是用杉木做成的,架子燈長8尺,寬3寸,厚2寸。架子燈兩頭各挖兩個小孔,便以架與架用小木棍相連,一隻架子燈上有八盞燈,早年的架子燈的燈都是煤油燈,所以游燈時煤油燈用鐵線固定在架子上,現在改用電燈代替煤油燈,方便很多。每年元宵各戶把之自家的架子燈連串在一起,由各家的男丁抬舉而行。架子燈領頭的稱之為龍頭,龍頭一般有本年新婚男子抬舉,按傳統既定游燈路線,沿後肖村莊、道路、田野、和山嶺遊行;隊伍蔚為壯觀。所經之處,村民們點燃焰火、鞭炮,並以樂隊歡迎,熱鬧非凡。
楓亭游燈

習俗風格

蘭友街因明朝御史林蘭友,曾於農曆正月十五奉旨歸鄉致祭,因此每年元宵正月十五夜,鄉民以“奉旨致祭”作為蘭友街游燈的主匾,並以“花盆萊頭燈”和彩架為主;霞橋街出了宋代武狀元薛奕,明朝吏部尚書薛元鼎,戶部員外郎薛大豐,鄉人以此為榮耀,正月十三夜遊燈時,用“獨占楓江第一春”為主匾,並以蜈蚣燈為主;下街是明代江西布政司右參議陳遷的故鄉,農曆正月十四夜由5個自然舉行游燈,十七夜由北門自然村單獨舉行游燈;學士街因元代狀元林亨和宋代端明殿學士蔡襄曾在此讀書致仕,宋代泉州知府王十朋在楓亭元宵節賞燈時曾作“慶曆名臣鄉,端明學士里”之詩讚:譽, 因此學士街於農曆正月十六夜遊燈, 即以“大魁天下”和“端明學士里”作為主匾,‘並以“花盆菜頭燈”和彩架為主。 自明代至今的400多年來。4個街道都依照傳統既定的習俗舉行游燈。
楓亭元宵游燈踩街習俗在2008年已被國務院文化部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文化價值

楓亭元宵游燈內容豐富多彩、藝術特色鮮明,它的歷史、文化、科學價值體現在3個方面:
一、歷史價值:游燈的起源應當推及原始社會的篝火活動。原始人狩獵收穫獵物後,燃起篝火,酣歌狂舞歡慶勞動的豐收成果,並達到娛神、娛人的目的。隨著社會的進化,逐漸演化成民間社火”活動。楓亭元宵游燈匯集了社火、放燈、游神、占巫、武舞等多種古典文化和民俗文化,並作為獨具風格的民俗民間藝術活動,延續千年。
二、研究價值:楓亭元宵游燈引起了國內外學者、專家的關注。他們把元宵游燈活動作為研究古典文化、傳統文化、民俗文化和民間藝術演變的重要資料。更有許多海外學者飄洋過海、專程來此觀賞、拍攝照片、錄像,深入研究游燈與蔡襄文化、傳統文化和宋明代民俗文化的關係。
三、社會影響。由於楓亭元宵游燈具有悠久的歷史、豐富的內容和精深的內涵,在東南沿海地帶乃至東南亞地區的觀眾中深深植根,並馳名中外,每年元宵節,觀眾如潮,每天夜裡觀燈者多達四、五萬人。
以上三點充分證明了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性。
從上世紀五十年代起,楓亭元宵游燈被作為“封、資、修,,和封建迷信的產物,而被政府禁止。至1977年,隨著對傳統文化恢復。楓亭元宵游燈活動開始復甦,並逐步發展成為當地民眾文化的一道亮麗風景線。但是由於荒廢日久,從事此業人員或老或逝,有的已經淡忘,許多燈藝製作技術和彩架塑形技巧幾近失傳。藝人傳承出現青黃不接的現象,傳統藝術面臨瀕危狀況。
綜上所述,楓亭鎮元宵游燈應申報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加以保護,使之發揚光大。

習俗逸事

正月十五游燈主辦權
明朝成化四年(1468年)參議陳遷辭官返回楓亭霞溪村(今分為霞街社區和霞橋社區)老家,教霞溪村民用馬尾松掛燈籠,形成火樹銀花,以代替蛇燈,正月十五夜遊燈的隊伍排列成鳴鑼開道,左右兩把“迴避”、“肅靜”的木牌,接著一塊橫幅,寫“霞溪明山宮歡慶元宵”,後面兩排“文武烈聖”、“楊公太師”、“天上聖母”……等大燈,接著是“天官賜福”,“星月交輝”的牌子,以及大大小小的火樹銀花,一株接一株,文藝踩街隊伍(車鼓隊、十番八樂隊等)穿插其中,最後是菩薩、神靈,抬轎而過。正月十五暝(夜)霞溪村這種別開生面的游燈隊伍和花樣,引起楓江兩岸民眾新鮮的讚譽和效法。
明崇禎某年元宵節前夕,楓城漁街村(今蘭友社區)鄉紳借慶祝“一溪出了四八皂”的名義,向霞溪村宮頭和鄉紳商量,暫借正月十五暝(夜)為漁街游燈夜。霞溪宮頭和鄉紳同意了,是年,漁街在十五這夜遊燈之時,彩牌花燈與踩街項目更是花樣翻新,出奇制勝地吸引了眾多的觀眾,莆田、仙遊、惠安三縣村民扶老攜幼相率來楓亭街道觀燈,楓城四周的鄉下民眾也三五成群前來賞燈。當時萬人空巷,鑼鼓喧天,遊人如織,熱鬧非凡,曠古未有,大獲成功。第二年,霞溪宮頭和鄉紳向魚街宮頭和鄉紳要討回十五暝游燈的主辦權,卻遭到拒絕。兩宮相爭不下,只好由全連江里的鄉紳來共同調解,終是霞溪讓步,漁街獲得正月十五暝游燈的主辦權。但是,漁街白天巡遊的時間不能在農曆正月十六,而是在農曆正月十九。
楓亭街道巡遊優先權
2011年前的楓亭麟山宮楊公太師在楓亭城區及城北三十八鄉的巡遊時間安排在每年的農曆正月十八至正月二十二的其中3天,在楓亭城區(霞街、蘭友、學士、霞橋)的巡遊時間安排在農曆正月二十至正月二十二的其中一天。每年的麟山宮巡遊往往因鄉人外出工作而人手不足,對巡遊習俗的傳承與發展會造成一定的影響。2011年農曆春節剛過,楓亭城北三十八鄉三十六宮廟負責人齊聚麟山宮,就當年度及以後年度麟山宮楊公太師巡遊時間展開了一番討論。會後,麟山宮楊公太師巡遊時間提前,安排在每年的農曆正月初七至農曆十一的其中3天。就在麟山宮知會楓城五宮不久,楓城五宮廟負責人也展開了討論,會議一致通過“麟山宮在農曆正月二十前不得巡遊楓亭街道”的決議。於是,自2011年開始,麟山宮巡遊不再安排楓亭城區的行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