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煜

楊文煜(1871—1940),字光甫,又字朴齋,自號淡道人,室名“琴研山房”。浙江紹興人,後移居揚州。

基本介紹

  • 本名:楊文煜
  • 別稱:朴齋
  • 字號:光甫
  • 出生地:浙江紹興人
  • 出生時間:1871
  • 去世時間:1940
  • 主要作品:《揚州歷史人物辭典》(收入)
  • 特長:花鳥畫寫意高手
人物簡介,藝術造詣,

人物簡介

楊文煜生於清同治十年(1871),幼承家學,飽讀詩書,尤喜愛繪畫。初師戴公復,後無常師,博採前人繪畫之精粹。稍長,畫藝大進。曾任清代官員,總管江都地區安全事務。其人工詩善畫,亦善崑曲,兼精醫理。清末到民國間畫家,初師戴公復,後無常師。善花卉,尤精於寫石。所作?>花卉挺秀;畫石皴皺斑駁,玲瓏蒼古,有超塵脫俗、勢若凌雲之態,時人推為能手。其人書法和繪畫造詣以及醫理造詣均極高,因此被收入《揚州歷史人物辭典》。
成年後在朝廷為官,曾任大橋保甲總巡,總管江都地區治安,公正執法,有政績,為民褒獎。宣統三年(1911)秋,楊文煜辭官回到揚州家中,“杜門不出,以學道為事”,學道養性,一心繪畫,常與書畫之友相聚唱和,與陳懋森、程遠岑、鮑婁先等友善。民國十九年(1930),六十歲時,他自作詩《六十自壽》詩云:“願作翛然揚州人,好將淡泊養天真;一從宦海歸來後,再見山河氣象新。只有清風余兩袖,何妨明月證前身;丹青領取滄州去,貌似神仙愧效顰。”表達出他淡出江湖,學道修養,專心繪事之心態。民國廿四年(1935)畫家李梅隱七十壽辰,與陳懋森、婁嘯竹、程遠岑、汪魯門、楊文俊(楊文煜胞兄)、鮑婁先、汪芷洲、李梅隱等,相聚富春茶社,吟詩作畫,雅集唱和,一時傳為佳話。民國廿五年(1936),廣陵琴社雅集,陳含光贈對聯,楊文煜贈扇面,以賦風雅。民國廿八年(1939),楊文煜與畫家鮑婁先等人相聚海上,與鮑氏等切磋繪畫技藝,時受西方繪畫影響,風格面貌煥然一新,達到新的高度,為世人矚目,備受家鄉百姓喜愛,登門求畫者絡繹不絕。“求畫者接踵,從未以聲價自矜。”
楊文煜是晚清民國間揚州著名書畫家。善花卉,尤精於寫石,所作花卉挺秀有風,畫石皴皺斑駁,玲瓏蒼古,有超塵脫俗、勢若凌雲之態。

藝術造詣

楊文煜是花鳥畫寫意高手。他的花卉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汲取揚州八怪之傳統,蕭疏雋逸,力追玉幾。《菖艾圖》扇面,紙本,款識:“俾爾熾而菖,俾而耆而艾。壬申夏四月下浣擬玉幾山人筆意以應淼吾仁兄畫家雅屬即正,凌道人楊文煜時客邗上琴研山房”,鈐印“朴齋”(朱文),圖中一枝艾草一簇菖蒲,一青一綠,相得益彰。畫中寥寥數筆營造出輕淡明快的效果,用筆灑脫而飄逸,墨色亮麗而柔和。畫家“每一著筆心在流水寒煙之外”的墨色,滿足了畫家與觀者對超凡脫俗的共同嚮往。指畫《蔬果圖》立軸,紙本,款識:“寫此源漿,聊解煩渴。癸亥夏日朴齋指畫”,鈐印“楊文煜印”(白文),圖中寫兩種消夏之蔬果,一個帶藤的西瓜透熟,兩節出泥蓮藕,惟妙惟肖。構圖精思而獨特,墨色蒼古而亮麗,質樸挺健,枯潤有致。作品雖為指畫,筆墨效果卻達到爐火純青之境地。《奇石圖》立軸,紙本,款識:“一片明河接太清,無端槎宕泛星辰,七襄共許無孫巧,卻把支機贈予人。朴齋畫於邗江師竹軒”,鈐印“朴齋”(朱文),圖中奇石峻峭,孤傲獨立,呈現於畫面之中,沒有花草,沒有他物,仿佛從太空中來,虛無縹緲,全以忘我。作品構思大膽,用筆恢宏,線條挺勁而靈動,墨色淋漓而妍麗。這種虛無空靈的意境配之以長題,表現出畫家日臻成熟的道學理念,堪稱佳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