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問渠

楊問渠(1856——1938),名兆清,自號矩園主人,廣東梅州梅城攀桂坊下市角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問渠
  • 別名:名兆清,自號矩園主人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廣東梅州梅城攀桂坊下市角 
  • 出生日期:1856年
  • 逝世日期:1938年
  • 職業:歷任福建漳平龍溪松溪知縣
人物生平,相關事件,

人物生平

光緒八年(1882)考中壬午科第19名舉人。歷任福建漳平、龍溪、松溪知縣。為官清廉,勤政愛民,重視地方教育,政績顯著,清廷特授同知銜,賞戴五品花翎,並誥封資政大夫,其政居“資政第”即得名於此。其名號則取自宋理學 泰斗 朱熹富於哲理的詩句:“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楊問渠民國期間雖賦閒在家,但仍熱心公益事業,曾倡建梅城渡江津橋。晚年在下市築室,題名“矩園”,藏書甚富,後有花園,遍植花木,環境甚為清幽。園中有自題聯兩副:其一為“乾霄林木齊名節;平地樓台待子孫”;其二為“放意樂餘年,披襟當風,舉杯邀月;無事此靜坐,聽鳥說甚,問花笑誰”。分別抒其高尚之名節和悠然自得之樂趣。
楊問渠

相關事件

楊問渠為人耿直,不畏強權,清光緒年間,嘉應州知州金桂馨 (光緒十三年三月至十四年十月在任),貪贓枉法,苛虐鄉民,地方深受其害。其時梅城上市有位叫鐘廣興的富商,通過正當渠道購地做屋,卻被州官金桂馨誣為 “非法占地”,強索巨資。鐘不服投訴於下市的楊舉人,極富正義感的楊問渠聽後,當即拍案而起,要替鐘打場官司。待收集了州官的種種劣跡證據後,擔著巨大的風險,邀集本州8名舉人,聯名向省撫台狀告金州官。不久省撫台下達傳票,傳訊原、被告限期赴省。當楊問渠等8舉人風塵僕僕趕到省城時,當即被告知次日早上過堂聽審。按慣例,外地到省打官司,至少需待上幾天才能過堂。省撫台不按常規“出牌”,眾舉人雖覺得其中必有蹊蹺,但卻百思不得其解。博覽群書,睿智而機敏的楊問渠,採取了應變措施,他建議大家查看通書,看明天是何日子,結果查出是清皇太后的忌日,眾舉子看後都捏了把汗,按大清律例,凡遇帝後忌日,官民等均須穿孝服,否則便犯上“欺君之罪”,按律當斬。原來,省撫台是金州官的母舅,他明知自己外甥貪贓枉法,但又想加以袒護,便設法安排在皇太后忌辰之時進行審案,寄望於舉人們的疏忽,過堂時未穿孝服,便不問案情的誰是誰非,先以欺君之罪將眾舉子問斬。楊 問渠識穿撫台的險惡用心後,連夜請人趕製孝服。次日過堂,撫台看到堂下的8 舉人 齊刷刷地穿上了孝服,暗自 哀嘆 :“吾甥烏紗難保矣 !”他心裡明白,舉人非比 平民,他們有“通天”之能耐,若硬要庇護自己外甥,弄不好他們再來個聯合“告御狀”, 恐怕連自己的烏紗帽也要丟掉。於是,不得不革了金桂馨州官之職。楊問渠亦自此而聲威大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