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亮功

楊亮功

楊亮功(1897—1992),安徽巢縣(今巢湖市)人。192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先後任天津女子師範教員、安徽省立一中校長。1922年赴美國留學,兩年後獲史丹福大學教育學碩士學位,1927年獲紐約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回國後歷任第五中山大學(今河南大學)教授兼文科主任、上海中國公學副校長、安徽大學校長、北京大學教育系主任,並就任國民政府監察委員。1938年調任皖贛監察使。1948年復任安徽大學校長。1949年赴台灣,1992年病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亮功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安徽巢縣
  • 出生日期:1897年
  • 逝世日期:1992年
  •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人物生平,人物著作,社會評價,

人物生平

1930年,楊亮功繼任安徽大學校長,聘王陸一張慰慈丁緒賢分任文、法、理各學院院長,常導直為教務長,陸侃如朱湘、常導直、劉英士童冠賢陳顧遠何魯、陳景琪等分任中國文學、外國文學、哲教、政治、經濟、法律、數學、化學及物理等系主任。修訂各院系課程標準及各項規程,並擴充圖書儀器設備,提高教學水準。1931年7月,楊亮功辭校長職,省府以何魯代理校長。
1933年1月,中國教育學會在上海成立。該會“以研究及改進教育為宗旨”,主要任務為研究教育問題,蒐集教育資料,調查教育實況,提倡教育實驗,貢獻教育主張,促進教育改革,發刊教育書報。該會推選楊亮功、陶行知等十五人為理事,下設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師範教育、職業教育、民眾教育、教育行政等七個研究會。
來台後,曾主持“二二八”調查工作。初任台灣師範學院教授兼教育系主任暨編譯館館長。1950年調任“監察院”秘書長及“光復大陸設計委員”。1954年 轉任“考試院”考試委員。1958年出席聯合國文教組織第十屆大會。1959年,為紀念抗日英雄丘逢甲先生,楊亮功、蕭一山丘念台等開始籌辦創建逢甲大學。1968年升任“考試院”副院長。1973年擢為“院長”。
1975年4月5日晚11時50分,蔣介石在台北草山官邸病逝,終年89歲。臨終前蔣介石口授了遺囑。在遺囑上籤字的有宋美齡嚴家淦蔣經國倪文亞田炯錦楊亮功余俊賢。1978年卸任,受聘“總統府資政”,兼政治大學教授。曾任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
1992年1月病逝台北。終年96歲。

人物著作

在《早期三十年的教學生活》自序中,楊亮功將自己的一生分為四個階段:求學與教學、服務監察院、服務考試院、重歸教學讀書。其實,這四個階段可以再簡化為三個階段,即求學與教學、從政、回歸教學。《早期三十年的教學生活》即是對楊亮功人生中第一階段經歷的漫憶。
正像錢端升先生曾在自述中所說,一生“以教書為業,也以教書為生”。這句話用來形容楊亮功前三十年的生活也極為貼切。楊亮功1895年生於安徽巢縣,跟那個時代的大部分人一樣,幼年就讀於私塾,在私塾中既接受過傳統經典的啟蒙,也多少接觸過聲光電等格致之學的皮毛,甚至還領略過多與大自然接觸的示範教育理念。9歲之後,楊亮功又進入了新式的養正國小,然後就讀於縣立高等國小以及廬州中學。楊亮功本人早年的經歷,正是中國在西方列強衝擊下,教育局面經歷大變局之時刻,因此經歷的教育模式可謂五花八門。1915年,新文化運動風起雲湧之際,楊亮功入北大預科,並於次年升入北大中文系,親歷了三年後爆發的五四運動。1920年楊亮功北大畢業,在安徽省立中學教書,然後於1922年前往美國深造,入史丹福大學教育學院,1924年6月獲得史丹福大學教育學碩士。完成斯坦福的學業後,楊亮功又轉入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就讀一年,然後基於獲得博士學位方便的考慮,隨同哥倫比亞的學科成績轉入紐約大學教育學院,於1927年底獲得哲學博士學位。
回國後,楊亮功先執教河南第五中山大學半年,然後應胡適約請擔任中國公學副校長,中間還曾短暫離開中國公學,擔任安徽大學文學院院長、校長。在這些經歷中,蔡元培胡適蔣夢麟以及克柏屈等師長的“學術思想,以其對於我的為學、治事、做人,皆曾具有極大的影響力”,楊亮功撰文款款回憶,抒發紀念之情。
綜上所述,就這本書來說,說漫憶可能更為確切。選入該書的11篇文章中,有關於讀書生涯的文章3篇,也有關於教學、辦學生涯的文章4篇,甚至還有關於教師的紀念回憶文字4篇。而且,這些文字並非全部都首發於《傳記文學》雜誌,儘管《傳記文學》發表了其中的大部分。
楊亮功坦言,“自清末至民初這一段日子,正是中國教育學術思想極大轉變時期。由私塾轉變到學校教育;由傳統保守思想轉變到接受西洋學術細想;由古典文學轉變到提倡白話文。”作者早年三十年親歷教育大轉型、學教育進而辦教育的資歷,應該說理論和實踐兩方面的經驗都很豐富,這本《早期三十年的教學生活》值得對這段教育史感興趣的讀者一讀。
《五四》:第一本五四運動史料集
楊亮功就讀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時,親歷了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正如楊亮功所言,“我在北京大學本科就讀,正是北大學術風氣轉變最劇烈的時期,這個轉變的結果竟導致了全國學術思想之轉變”,此即是轟轟烈烈的新文化運動對一個大學生留下的記憶。如果說對於楊亮功這一代人而言,新文化運動中他們只是聽眾和看客的話,那么到了五四運動,楊亮功這一代人則開始獨立地登上了歷史舞台,站在時代的風口浪尖。

社會評價

1919年5月4日五四運動發生,綿延月余。而三個月後,楊亮功和他的表兄蔡曉舟合編的《五四》即出版。而即便在今天來看,這種出版周期也是非常快捷的。
《五四》是記錄五四運動的第一本史料集,自然在關於五四運動的所有資料中占有不容忽視的位置。全書包括五四運動之成因、學生遊行示威始末、全國各界對五四運動的回響、各個媒體的輿論、全國各地支持五四學生的函電等六大部分內容。1955年4月,大陸地區的《近代史資料》第5輯,曾從中選出前三章予以刊布。著名學者周策縱在撰寫《五四運動史》時,即根據《近代史資料》中選載部分,參照蔡曉舟和楊亮功合編的這本《五四》前三章內容,具體情形可見嶽麓版《五四運動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