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金山(愛國華僑)

梁金山(愛國華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開平市梁金山風景區在三埠北面五公里處,有一座高四百五十六米,從東北向西南伸展的山:梁金山。它跨月山、水口、長沙、沙塘等鎮,綿亘二十多公里,山巒重疊,氣勢雄偉,頗為壯觀,是開平市的名山。

同名人物有愛國華僑梁金山(1884-1977年),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梁金山
  • 出生日期:1884
  • 逝世日期:1977
  • 主要成就:被國民黨中央授予“模範黨員”的稱號
愛國華僑,個人介紹,人物生平,居址,開平市風景區,文化背景,文人感嘆,歷史陳跡,民間傳說,獨特風景,招商引資,娛樂設施,

愛國華僑

個人介紹

1903年赴緬經商。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突然發動對東北的武裝侵略。國難當頭,梁金山先生積極投身抗日運動,領導旅緬華僑開展抵制日貨的鬥爭。1935年,在怒江--東方大峽谷修建了中國最早的鋼索吊橋——惠通橋。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梁金山先生在緬甸組織領導了“緬甸華僑抗敵後援會”和“中華民國緬甸救國聯合會”宣傳抗日。將80輛汽車和1架飛機捐獻給抗戰,並堅持每月捐100盾盧比直至抗戰勝利。當時國民黨中央派給雲南省的救國公債,他一個人就購買了一半還多。為了拯救祖國,為了中華民族的獨立,梁金山先生傾家散財,辛勞奔波,被國民黨中央授予“模範黨員”的稱號。在緬甸實業道路中,被英國副首相大加讚賞地道:"梁先生有先見之明,不愧為人中俊傑,僑領楷模。" 英國女王親自在白金漢宮召見這位華人實業家,稱讚他"毅力感天,智慧通神,預見成真。"獎賞他藍光熠熠的左輪手槍一對,嶄新的獵槍一支,大銀刀一把。解放後被選為1-3屆全國人大代表,享有很高威望。

人物生平

梁金山,1884年出生於雲南保山市。1903年赴緬甸經商。經過努力,梁金山成為緬甸華僑中的巨富。加之他性格豪爽,為社會各階層人士稱譽,遂成為緬甸有聲望的華僑領袖。英國女王對梁金山的遠見卓識也十分佩服,曾在白金漢宮召見他,稱讚他“毅力感天,智慧通神,預見成真。”獎賞他左輪手槍一對,獵槍一支,大銀刀一把。九·一八事變後,國難當頭,梁金山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領導旅緬華僑開展抵制日貨的鬥爭。為連線怒江東西岸的保山和龍陵,必須在怒江上修築橋樑。當時估計需要30餘萬盧比,而政府只拿得出10萬左右。為籌集修橋經費,梁金山把兩個商號和一個公司降價出賣,聘請美國工程師設計大橋,而後趕修臘戌至南坎的公路,又將建橋器材用火車由仰光運到臘戌,用汽車將龐大的鐵件、粗長的銅纜和重型機械運至南坎,再組織騾馬硬拉強拽弄到怒江邊的建橋工地。在梁金山全力支持下,一座全長123米,寬6米的銅纜吊橋——惠通橋建成了,成為中國抗戰生命線——滇緬公路上的重要橋樑。1942年,為阻止日軍進犯,惠通橋被炸斷。聽到這個訊息,梁金山老淚縱橫,但他深明大義,說:“現在不得已炸斷了,我相信,抗戰勝利,惠通橋是要修復的。”1944年,隨著滇西大反攻的勝利,惠通橋果然重新修復,再次擔負起抗戰運輸大動脈的重任。
身為緬甸華僑總會會長的梁金山組織領導了“緬甸華僑抗敵後援敵後援會”和“中華民國緬甸救國聯合會”,宣傳抗日。在上海保衛戰中,梁金山捐助蔡廷鍇將軍部白銀4000兩,七七盧溝橋事變後,他捐給保衛古北口宋哲元將軍所帶領的部隊白銀5000兩,又捐卡車80輛、飛機一架給國家,並堅持每月捐100盾盧比直至抗戰勝利。當時國民政府分派給雲南的救國公債,他一個人就購買了一半還多。1942年,日軍大舉南侵,緬甸告急。梁金山無償動用自己公司的120輛卡車,並雇用了80輛其它公司的車輛,晝夜搶運積壓在仰光的10萬噸國際援華物資。為了支援抗戰,挽救國家危亡,梁金山傾家散財,辛勞奔波。日軍得知梁金山積極抗日,又是華僑領袖,把他列為捕獲對象,妄圖利用他的聲望和資產征服緬甸,進攻雲南。於是,梁金山捨棄在緬甸辛苦經營了幾十年的全部家產,星夜兼程回到祖國。
新中國成立後,梁金山歷任全國僑聯委員會、雲南省僑聯主席等職,曾當選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1977年8月,93歲的梁金山在家鄉——保山蒲縹方家寨去世。

居址

梁金山故居和梁金山墓都在保山市隆陽區蒲縹鎮方家寨村。梁金山故居共有民居三院,占地面積4165平方米。每院有二層樓四幢,每幢三間,院內天井用石板鑲砌。梁金山墓在蒲縹鎮方家寨村旁,為長方形圍石封土墓,墓長2米,寬1.2米,高1.5米。1988年公布為保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開平市風景區

文化背景

梁金山的景色秀麗,傳說頗多,古往今來吸引不少名人墨客來北登高、遊覽、避暑、吟詩作對,對山舒懷。清代文人甄蒼、張巨璘、許奇嶲等人都曾登上樑金山賦詩作對。如張巨璘贊梁金山詩曰:
崚嶒第入紫雲間,
秀奪峨嵋西蜀山,
十里翠橫雙瀑瀉,
一峰寒帶數川環,
仰觀乍覺星河近,
登涉恆從蹬通攀,
愧我霸留五斗粟,
何時歸去掩重關。

文人感嘆

張巨璘居然把梁金山與我國名山峨嵋山相比說梁金山的秀色勝過峨嵋山,可見景色不凡,令人讚嘆。

歷史陳跡

梁金山還有不少的歷史陳跡,吸引著遊人。
歷史陳跡有:“鬼撩窟”,是一個山洞,據史料記載,是明、清時期黃莦養、張酒尾等農民起義軍挖了個洞做山寨,山洞很長,可以穿過高山從長沙地方出口,洞內留有刀劍、銅錢等遺物。在“鬼撩窟”附近的黑斗山,山頂有一塊平地,面積約六畝,相傳是當年農民起義軍的練兵地方—— 跑馬場。跑馬場的山下叫大槐坑 ,坑邊有一岩洞,名叫燕子岩,是駐紮農民起義軍的山寨之一,內還有石椅、石床等,傳說以前該岩洞直通“鬼撩窟”,但由於長期來經風雨沖刷,水土流失、岩洞早已崩塌,現存岩洞只剩下二、三十米深了。
還有個陳跡是靠近梁金山南面的沙岡古洲村,在北宋時,曾是義寧縣(後改信安縣)的縣城。我國《地名大辭典〉》記載:“宋改義寧縣置。尋廢。故治在今廣東開平縣東一百里”。又據記載:在南朝的時候,開平叫義寧縣,屬新會管轄。宋朝開寶五年(公元972年),義寧縣廢除併入新會,後不久開平又改為義寧縣,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8年),義寧縣廢除又改為信安縣。這個信安縣的縣城,是建沙岡古洲圩,直到南宋建炎初年(約公元1128年)廢除。建國後,沙岡古洲村還有信安廢城的遺址,在村西螺山下東西坑地方,都有坑水流經東坑邊的田土,是信安縣的東門,故土名為東門,西坑邊的田土,是信安縣的城基,故土名為城基。由於日子久了這個縣城遺址已改為良田和村莊。一九五八年興修水利及後來的平整土地,已將原城基的殘跡也廢了,前幾年,在原城基處修築的機耕站及田邊還可以拾到舊城牆的古磚。

民間傳說

1.銅鐘痕的傳說
在梁金山“仙人洞” 東面的拖南嶺上,有一條像戰壕樣的土墓,俗稱“銅鐘型”(痕)。
據歷史資料記載,這條山痕始於明朝中葉,至今已有四百九十多年歷史了。雖然經過幾百年的風雨沖刷,這條山痕始終存在,因此,人們對這條山痕有許多傳說。
相傳宋朝宣和年間(約1119年),古波羅寺有兩個大鐘,銅鑄的是雄鐘、鐵鑄的是雌鐘。雌雄兩鐘每逢風雨之夜就飛去寺外,天亮回寺復掛原處。寺里有個道行高深的和尚,察覺這兩個鐘的私自離寺的行為,甚為不滿,伺機捉獲懲誡。一個風雨之夜,兩鐘又私逃外出遊耍,當它倆在梁金山拖南嶺的山腰戲耍時,被道高和尚追蹤而來,雄鐘首先發覺,叫雌鐘跟來滾著向東南方向逃跑,雄鐘滾得快,雌鐘滾得慢便呼叫道:“雄鐘哥啊!等下雄鐘囉!”,眼看快要被和尚追著,雌鐘在慌亂中不擇道路,滾下山腳,一直滾到龍塘灣,見是茫茫大江,前無去路,後有追兵,雌鐘不甘受辱,便不顧一切滾下龍塘灣沉入江底。雄鐘被道高和尚執回波羅寺,用符鎮住,不能再飛出寺,從此,波羅寺只有一個鐘了。從拖南嶺至山腳的出現一條深溝,人們便認為是銅鐘滾過的痕跡,便稱作“銅鐘型”(痕)了。
這是民間的傳說,是無稽之談,但歷史記載,拖南嶺同銅鐘型(痕),是明朝中有個叫黃簫養的人,在拖南嶺結黨,對抗封建明王朝,挖土壘石築了一條隧道型的戰壕,以作城牆,抗禦明軍。黃簫養死後,到了明末,約1638年,又有一個叫張酒尾的人,在拖南嶺結黨紮營,又重整了黃簫養的戰壕。此後,明末軍宮陶魯和李材伐西時,常駐營拖南嶺,又重修了這道戰壕比較高,但經過幾百年的風雨沖刷,現在只露出一條象銅鐘滾過形成高基痕。
2.煉丹爐的傳說
關於“煉丹爐”,傳說紛紜,一說為梁金道人曾在此煉丹;另一說為本文
所云。
在梁金山瀏覽區,有一塊巨石矗立在山腰間,儼然象一個大鋼爐,吸引著不少遊客。這塊巨石,人們叫它“煉丹爐”,傳說是女媧煉五色石補天時遺下的,它不僅鍊石補天,而且後來還煉丹救人。
關於煉丹爐,尚有一段神奇的傳說。那是女媧補天后的事。傳說很久以前,梁金山東面的山腳下,有一個村莊,男耕女織,人們過著無憂無慮、豐衣足食的生活。忽然有一年,人們得了一種流利瘟病,上吐下瀉,多方醫治都無效,很多人都病死了,眼看全村就要遭殃。突然,有人想起女媧補天用過的“煉丹爐”仍留在東海口,說只要找到它,拿梁金山的七彩石放入爐內,煉出仙丹,人們便可以得救。說著,人群中走出一個身材魁梧、威武英俊的少年,自告奮勇去尋找煉丹爐。這個少年名叫二龍。大家一聽二龍要去找煉丹爐,感動不已,即為他籌備乾糧,整理行裝。第二天,二龍背著行李、獵槍和一把利劍,一直朝東方前進。當他走到怪石穿天、懸崖峭壁的山谷時,看見一條巨蛇橫臥在山谷,頭象小山,腰粗得四人都圍不過,張開大口,舔著火炬一樣的舌頭。它一見到二龍,便飛快撲來。二龍提起獵槍,連放數發,但巨蛇仍向他迫近。二龍又抽出利劍,與巨蛇展開搏鬥,智勇雙全的二龍終於向巨蛇的要害部位刺去,巨蛇當場斃命。二龍走出山谷,繼續向東方行進。走了不遠,到了一個古樹參天、遮天蔽日的樹林前。“吼”的一聲巨響,一隻張牙舞爪的獅子跳將出來。說時遲,那時快,二龍拿起利劍向獅子劈殺過去,只見人蹦獅跳、獅躍人蹲,一左一右,一上一下,打得地動山搖。經過十多個回合的奮搏,獅子終於被二龍一劍砍去,象小山般倒下。二龍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在東方的海島上找到了“煉丹爐”。
“煉丹爐”找回來了,人們奔走相告,個個笑逐顏開。大家同心協力,架起煉丹爐,放入七彩石,煉了六天六夜,煉山了仙丹。人們吃了仙丹,全村的病人一下子全好了。
至今,煉丹爐還放在梁金山腰上,梁金山東面不遠處有蛇山和獅子山,成為人們遊覽的好地方。

獨特風景

梁金山除了上述史跡外,還有不少千姿萬態的形象美景:仙人撤網,美女的曬紅裙等。
得天獨厚,奇峰盡秀的梁金山,開放改革以後,已規劃為開平的重點旅遊區,在縣(市)、鎮兩級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全面規劃區內的景點,撥出專款對各景點進行維修和增添必要的設施,建設了不少的亭台樓閣,修築了環山水泥公路和通向各景點的道路,沿路尋勝,所見所聞真如一位詩人所詠:“千點萬點野花落,一聲兩聲山鳥啼”也是一樂趣。

招商引資

近年來,縣(市)政府為了改善投資環境,適應改革開放的需要,千方百計吸引華僑、港澳台同胞回開平投資辦實業,撥出巨款建設梁金山的旅遊勝地,重點興建梁金山公園。該公園座落在距長沙四公里的梁金山入口處,園內布置順其自然,面南背北,前靠人工湖,後倚梁金山,樹木環抱,綠葉蔽日,花草飄香,空氣清新,公園範圍廣闊,園中亭台小榭,曲徑迴廊,綠水粼粼,雅逸幽靜,是使人心曠神怡的寶地。近年來,又增加了不少景點:如山頂上的開萃塔,直插雲天,登塔遠眺,潭江兩岸景色盡收眼底,胸中塊壘頓消;金山閣,是中西合璧的建築,配以迴廊,十分典雅,它雄踞在山頂上,現闢為開平市民俗博物館,藉此教育我們的後代認識開平的過去,不要忘記前輩走過的路;百丈金龍,騰飛在山嶺上,恰如直奔潭江,“龍”下的迴廊,配以護欄石凳,供遊人稍事憩息,消除疲勞;飛機展覽館,建在半山上,使人領略了人民空軍戰鷹的雄姿;勝蓮庵,是新建的尼姑庵,原在現政協大樓附近,因城建發展需要而遷建的,庵內香火較盛,不少善男信女進庵拜佛,許個好願;勝蓮庵旁的梁金道人煉丹,是新造的景點,再現了傳說中的道人梁金終日在該深山密林里修練仙丹,後來“升了仙”(逝世),當地人為了紀念他,故把這座山叫“梁金山”,這是梁金山的來歷;中華百仕女館,是公園的重點景點,館內按真人大小塑造了一百個以上中國歷史的名女人,遠自女媧氏,近代如宋慶齡、秋瑾。栩栩如生,吸引了遠近遊客慕名前來參觀,這些塑象,是名民間藝人吳志英先生幾年的心血傑作。

娛樂設施

公園內還建兒童樂園、游泳池、卡拉OK廳、餐廳。景點的美,服務業的周到,給梁金山旅遊區增色,把橋鄉開平裝扮得更加嬌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