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通橋(滇緬公路(中國段)六百公里處)

惠通橋(滇緬公路(中國段)六百公里處)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惠通橋,始建於明朝末年,初為鐵鏈索橋。它位於滇緬公路(中國段)六百公里處,是聯接怒江兩岸的唯一通道。民國二十五年,新加坡華僑梁金山先生慷慨捐資,將舊橋改建為新式柔型鋼索大吊橋。吊橋全長二百零五米,跨徑一百九十米,由十七根巨型德國鋼纜飛架而成,最大負重七噸。至一九七七年新建鋼骨水泥大橋落成通車,吊橋開始廢棄不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惠通橋
  • 地理位置:雲南省保山市
  • 氣候類型:中亞熱帶為主體的低緯山地季風氣候
  •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 景點級別:歷史遺蹟
  • 門票價格:無需門票
  • 建議遊玩時長:建議30分鐘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雲南省保山市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古橋簡介,基本概況,歷史記憶,建橋歷史,首次修橋,第二次修橋,第三次修橋,第四次修橋,第五次修橋,第六次修橋,新橋替代,

古橋簡介

當汽車還在松山北側的懸崖上往下行駛時,你就會看到怒江似一匹銀練,映著藍色的天光,沿潞江壩東側山腳蜿蜒南來,竄隱於壩尾的丘巒之中。待車駛臨江谷,它又突然展現腳下,同時調頭東去。路順江行,熱風撲面,各種熱帶樹木枝葉拂車而過。行約三四公里,即見一舊一新的兩座大橋橫跨江空,把險絕的天塹變為通途。
位於上游的那座鋼纜吊橋,便是歷史上曾經遐邇聞名的惠通橋。現在雖已閒置不用,但鋼筋混凝土橋塔仍矗立兩岸橋頭,粗大的鋼纜和上百根吊桿仍高懸江空,凝鑄著厚重的歷史氣息,使人心生瞻吊之情。下面一座即是滇西最長的鋼混箱型截面拱橋———紅旗橋,橋如玉石雕成,顯示著現代橋樑的雄美偉壯。兩橋相距僅400餘米,但歷史的反差卻極為鮮明。雨季,江水漲溢,一江渾黃,激流浪索翻旋扯拽,洪蠻桀驁的氣勢讓人望而興嘆。而再看江空兩橋,又會想到人們征服怒江的強勁偉力,高超智慧,不但戰勝了江谷天險,而且還一橋勝過一橋。冬春,水落灘現,江面淨明如鏡,無比地沉靜溫柔。新舊兩橋倒映水中,纖毫可鑑,各有風姿。人們在征服怒江的同時,還在作畫寫詩。

基本概況

惠通橋位於施甸縣龍陵縣分界的怒江上,其地東有形如刀削的等子大山頭,西有聳入雲天的臘勐松山。高山峽谷之間,江灘險惡,素有“天塹”之稱。
橋倚懸崖修築,呈東北——西南走向,以兩條巨大的鋼纜懸吊而成。橋身總長123長,橋面寬5.67米,墩高30餘米。據《永昌府志》記載,這裡是古代永昌(今保山)通往芒部(今芒市)出緬甸的古驛道“老渡口”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當地土司線如綸曾倡議在“老渡口”建鐵鏈懸橋,以利商旅,後因遇亂中止。
同治光緒年間(公元1873年—1877年),由地方熱心公益人士捐款,建成能通行馱馬的鐵鏈懸橋,取名臘勐橋。因橋台設定過低,常遭水患。
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龍陵縣長楊醒蒼“召集紳耆討論”,欲將中式鐵鏈改成西式鋼纜,並延請英國工程師伍布蘭·蘇卡生幫助設計,未果中輟。
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綏江邱石麟(又名邱天培)接任龍陵縣長,函請旅緬華僑會長梁金山先生“鼎力贊助”,並於民國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冬親自出面延聘印度工程師賴月笙率工程人員蒞臨現場指導。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初,西式鋼纜吊橋終於改建成功,取名“惠通橋”。
1942年,日寇進犯滇西,為阻擋日寇進犯,守橋國軍將橋樑炸斷,將日寇阻擋於河對岸,為保證西南後方的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我軍沿江布放,敵、我兩軍隔江對峙三年,日寇始終未能渡過怒江。
1944年5月滇西反攻開始,該橋又被修復,成為中國軍隊反攻的起點和戰時物資運輸樞紐,惠通橋在我國的滇西抗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終將永垂於歷史。
惠通橋,是我們了解近代特別是抗日戰爭以來滇西交通運輸事業發展的重要物證。1974年6月1日,隨著惠通橋下游400米處紅旗橋通車典禮的一聲炮響,停止了惠通橋的使用,拆去橋面木板,但仍保留橋塔和主索結構,時時聽候召喚。

歷史記憶

然而上溯歷史,這裡是沒有橋的。人們要跨過怒江,只能“舟筏以渡”。惠通橋稍上的江面較寬之處,就是歷史上的“將軍古渡”。相傳明朝萬曆年間,戍邊名將鄧子龍在龍陵大敗入侵緬兵後,就是從這裡渡江返回施甸姚關的。《龍陵縣誌》記載:“清道光以前,臘勐無橋,往來皆渡筏。水夫之役,系大平子金剛園、白虎山(均在施甸一側,原屬龍陵)所供。”在江空橫架一橋,把天塹變為通途,是滇西曆代人民的夢想,為了把夢想變為現實,曾經歷了不少失敗和挫折。
惠通橋(滇緬公路(中國段)六百公里處)

建橋歷史

首次修橋

首次修橋為清道光(公元1821—1850)年間,龍陵廳潞江土司線如綸為首倡修。石墩已出水面,因事先未向省上請示,後來請求支持時“因通稟有責言,遂中止”。

第二次修橋

第二次修橋為清光緒 14年(公元1889),龍陵增生李汝亮“赴省稟準”,“督部堂岑、撫部院譚批飭永昌府龍陵廳協修。如款不敷,由善後局籌濟。”次年,龍陵廳同知覃克振倡捐,集銀千兩,並勸紳商士民協力捐助。三載橋成,但僅一個月後即被江風吹斷,以後雖竭力續修,但“不數年又折”。

第三次修橋

第三次為清光緒25年(公元1900)。龍陵廳同知龍文“再次大力組織捐派,得銀四千餘兩……斯橋復成。”

第四次修橋

第四次從初始準備動工到橋成,歷時共24年。清宣統二年(公元1911)龍陵廳同知徐鈺認為“土練粗脆易斷,不若洋練(鋼纜)之純熟耐久”。復“勸捐”,得銀千兩。民國17年(公元1928)龍陵縣長楊醒蒼召集“鄉耆”討論改修“一勞永逸之西式柔性鋼索吊橋”。並延聘英國工程師伍布蘭,蘇卡生來滇籌劃。同時多方募款,雲南省政府撥助滇幣一萬元。兩年後邱天培接任龍陵縣長,得到省第一殖邊督辦李曰垓的支持,組成18人的建築委員會籌劃建橋事宜。經多次函請,緬甸華僑公會會長梁金山先生給予了大力的支持。1933年冬,梁金山先生在緬甸代聘的印籍技工和華僑技工數人同至龍陵。所用的水泥、鋼纜、鐵件等物,皆由梁氏在緬購辦,用馱馬及人力運抵工地。此次新建在原鐵鏈橋位置上進行,將原砌橋台增高20米以避洪峰。兩岸橋台前沿相距80米。橋塔為鋼桁架,高7.85米,以4根28.75毫米鋼繩為主索,錨固於兩岸岩壁之內。吊桿為20毫米圓鋼,兩根一付,全橋共54付;橫樑用高200毫米的槽鋼組合,縱梁之橋面皆用木材,橋面淨寬4.35米,每次可通行7匹負重騾馬(重約2噸)。此為怒江歷史上第一座鋼纜吊橋,1935年1月14日通行,耗資8萬銀元,其中,梁金山先生捐助約占三分之二。

第五次修橋

第五次修橋為1937年末。為了讓橋與趕修中的滇緬公路配套,將其改建為10級荷載公路橋。改建工程由國府交通總段管理處工程師徐以枋設計,段長陳德培和工程師郭增旺施工。其方案是:原橋台不變;用混凝土將兩岸鋼架橋塔填實包裹,加固為鋼骨水泥結構;兩邊主索由2根增為8根,吊桿及橫樑均增密加固。1938年10月下旬竣工通車。每次可通行10噸卡車一輛。1939年2月正式開放,成為滇緬公路上的一座重要橋樑。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帝國主義封鎖了我國的海上交通,滇緬公路成為國際援華抗日的唯一通道。日寇千方百計對惠通橋進行破壞,從1940年10月28日至1941年2月27日,對惠通橋進行了6次空襲,共出動飛機168架次,投彈4000餘枚。每次都使橋樑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使車輛受阻。守橋員工和部隊在日寇每次轟炸後均立即突擊搶修,但橋樑負載能力已降低,每次僅能通過7.5噸卡車一輛。
1942年初,日寇自緬甸銳師北犯滇境,5月4日攻陷龍陵縣城,當夜占據怒江西岸松山山頭。西岸公路上,內撤的車輛首尾相抵,逃難人流擁堵不堪,其中大多數為投奔祖國的新加坡、馬來西亞和緬甸華僑。公私車輛和難民爭相過橋,秩序無法維持,吊橋鋼纜抖動不已。5月5日早晨8時,愴惶撤逃的國府交通部長俞飛鵬下令將東岸橋塔炸毀,主索炸斷,整個橋架墜落江中。中午,日寇乘戰車逼至西岸橋邊。我守橋部隊奮起抗擊,隔江與日寇激戰,隨後又沿江布防,日寇直搗昆明、重慶的企圖破滅於毀壞了的惠通橋前。

第六次修橋

第六次修橋為1944年夏天。當年5月,中國軍隊於各渡口強渡怒江,於6月初對侵占松山、平戛、龍陵縣城和騰衝的日寇發起全面反攻。為搶運軍火物資支援前線,橋渡工程處全力以赴,於6月18日在吊橋位置上搶建臨時人行便橋,同時修建東西兩岸碼頭,趕製浮筏二艘以濟軍運,並著手恢復吊橋的準備工作。人行便橋僅三日便竣工,浮渡工程亦於28日通航。車輛、物資、部隊等全靠筏渡,江面上晝夜繁忙緊張,車輛往來無阻。7月4日又完成騾馬橋一座。8月1日開始突擊修復吊橋。東岸被毀橋塔改用木桁架代替,鋼纜、吊桿、縱橫樑全部新架。從準備、動工到修復通車,僅兩月時間。軍火物資源源西運,保證了前線作戰的需要,加速了中國人民的勝利和日本侵略軍的滅亡。盤踞松山、騰衝之敵分別於9月7日、14日被殲,據守平戛的殘敵於9月22日突圍西逃。雙方匯集兵力拚死爭奪的龍陵縣城亦於11月3日收復。其中,惠通橋搶修搶運人員功不可沒。
以後,惠通橋曾於1949年6月中旬遭“共革盟”流匪破壞。同年11月,當地革命武裝為截斷國民黨軍隊逃往緬甸的去路,曾暫時將橋面拆除。解放以後,各級人民政府對大橋極為珍視,精心維護,為加速邊疆建設,曾多次進行大修。

新橋替代

隨著時代的前進,惠通橋已越來越不適應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1974年6月1日,雲南省公路工程處經過四年多的勘察、設計和施工,在惠通橋下游400米處,建成了滇西最大的一座鋼筋混凝土箱型截面拱橋———紅旗橋。橋全長200餘米,主孔淨跨116米,兩岸石砌引橋淨跨各27米。橋面平坦寬闊,客貨車輛可數輛對開, 大橋造型美觀,結構堅牢,是現代建築科學與中國民族傳統形式的完美結合。
而今,人們每到橋邊,總難抑思今緬昔的萬縷情思,老橋悲歌,新橋壯曲,如江水不息,悠悠常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