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坪鎮烈士陵園

桑坪鎮烈士陵園

桑坪烈士陵園始建於1963年5月,陵園依山傍水,占地面積5畝,內有管護房,紀念碑各一座,圍牆280米,及120餘株,40多年樹齡的蒼柏,樹木蔥籠,環境幽美。這裡長眠著解放軍野戰縱隊在桑 坪境內與蔣匪作戰中壯烈犧牲的14名烈士,位於河南省南陽市西峽縣桑坪鎮桑坪村北頭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桑坪鎮烈士陵園
  • 地理:河南省南陽市西峽縣
  • 占地面積:5 畝
  • 始建時間:1963年5月
歷史背景,建築過程,

歷史背景

1946年9月,國民黨伏牛山區九縣聯防指揮部司令劉顧三命其參謀長劉宗閣率內鄉、鎮平、鄧縣三縣五團兵力,對豫鄂陝第四分區部隊駐地(豫西)進行縱深“圍剿”,阻擊我軍開創革命根據地。
11月17日,四分區部隊攻占了盧氏縣的沙河街、橫澗。敵部被驅逐到西峽的桑坪、米坪、寨根一帶。劉顧三下令重防桑坪、黃沙、萬溝一線,死守內鄉(西峽)邊境,作垂死掙扎。18日黎明,四分區部隊在桑坪鄉的萬溝村土地嶺上擊垮了民團第一團的第四營。營長劉虎臣從土地嶺上潰逃時,跑掉鞋襪,屙尿於褲襠,劉雙手提褲讓兩名護兵攙扶下嶺。四分區八團團長汪昌貴,政治部主任張生文率部猛打猛衝,包圍了駐守在黃沙街南部的內鄉民團第六團,激戰中炮火擊中了敵第六團團部駐的草房,熊熊大火把敵代理團長賈錫九燒成重傷。至此,敵九縣聯防對四分區之“圍剿”計畫一敗塗地。
敵人對豫鄂陝邊區“清剿”失敗後,於11月下旬重新調整10個正規師和17個以上保全團,以謝輔三為總指揮,向我根據地內進行第二次大規模的、毀滅性的“清剿”。在敵人的猖狂“圍剿”下,根據地日漸縮小,部隊活動逐漸困難,面對猖狂的敵人,豫鄂陝軍區調集第二、三、四分區主力5000餘人,迅速組建野戰縱隊。野戰縱隊下轄10個支隊,軍區黨委書記汪鋒,司令員文建武隨縱隊行動,實施指揮。
1947年1月15日中午,文建武司令員和賴春風參謀長率領第六、九支隊,隱蔽推進到桑坪鄉西萬溝村的土地嶺至紙坊一線高地,隔西萬溝河谷,與敵第一團第七營設在包溝嶺上的陣地相峙。下午,文司令員在紙坊村後的高地上,指揮九支隊第八連連長冀水牛和化裝為當地農民的突擊隊員們,或趕著牛羊、或擔著柴草,橫穿西萬溝河谷後,經東萬溝向包溝村方向迂迴前進,偷襲包溝村之敵。敵第七營營長張光前把其指揮所設在包溝村內的國民黨前米坪區長程相甫的大院內,其所屬的四個連兵力布防在包溝村的後嶺至閻王砭一線約8華里的包溝嶺上,班、排、連均有戰壕和哨庵。
是夜,六支隊在紙坊村發起向包溝嶺的攻擊,七連連長李正山率部攀登峭壁,隱蔽偷襲而攻占了包溝村後尖。九支隊迂迴到包溝而順包溝河谷而下,進抵包溝村。敵營長張光前聽到村外槍聲,即令護兵攙扶倉惶逃竄。敵副營長余林卿在包溝嶺南側的小萬溝被我九支隊生俘。六支隊沿包溝嶺山脊,居高臨下,一鼓作氣攻擊前進8華里,奪取了敵第七營四個連的陣地,直抵民團第三團右側的閻王砭、蠻子營一線。九支隊生俘余林卿後,越過包溝進抵中灣、毛灣和北灣後嶺一帶,監視駐守桑坪街的民團。
16日拂曉,野戰縱隊發起總攻。在塘埡村的五道埡要寨的守軍,是內鄉民團第八團,團長靳四箴懾於內鄉民團副司令別瑞久的威脅和易守難攻的五道埡地理優勢,瘋狂地阻擊我軍。六支隊七連連長李正山率部從蠻子營涉過冰冷的鸛河水,攀登陡壁向五道埡實施攻擊。九支隊八連連長冀水 牛身先士卒,赤臂端槍,迎著三九天的寒風,從五道埡東側一個開闊地帶,向敵五道 埡之主陣地強攻。在接近五道埡時,冀水牛不幸中彈犧牲。正當六、九支隊從北、東方向攻擊五道埡受阻時,我軍另一支部隊繞道青銅山腰部的鞍場,出其不意發起攻擊,一舉占領了五道埡西側制高點大古垛,並點燃了靳四箴設在大古垛上的哨庵,爾後居高臨下直撲五道埡,摧垮了敵第八團設在五道埡的全線陣地。靳四箴丟下近百具屍體,夥同部分殘兵突圍後逃向陳陽坪一帶。
占領五道埡後,我軍前鋒部隊偽裝敵軍的敗兵,以潰不成軍的樣子,順鸛河河谷擁向桑坪街及其東西兩側。當驕橫的內鄉民團第二團官兵罵靳四箴團是草包時,我軍已接近敵陣地,手榴彈、衝鋒鎗一齊向敵開火。加之,縱隊主力陸續趕到,且集中輕重武器向敵射擊,使裝備精良、以別家子弟經營多年、曾號稱是別廷芳御林軍的第二團猝不及防,一敗塗地。此戰,斃敵百餘人,俘敵副營長以下150餘名,繳獲輕重機槍11挺,步槍130餘支。但是,我軍連長李正山、冀水牛等14人英勇犧牲,長眠於青銅山下。
桑坪鎮烈士陵園
桑坪鎮烈士陵園紀念碑背面

建築過程

桑坪烈士陵園始建於1963年5月,陵園依山傍水,占地面積5畝,內有管護房,紀念碑各一座,圍牆280米,及120餘株,40多年樹齡的蒼柏,樹木蔥籠,環境幽美。這裡長眠著解放軍野戰縱隊在桑 坪境內與蔣匪作戰中壯烈犧牲的14名烈士。
2004年2月,桑坪鎮黨委、政府多方籌資20餘萬元,對陵園予以高標準整修,新建柵欄、甬路、花壇、擋子牆等,使陵園面貌煥然一新。桑坪烈士陵園是桑坪鎮乃至周邊鄉鎮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每年清明節期間,黨委、政府都組織廣大共青團、青少年學生萬餘人到烈士陵園掃墓,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活動,舉行入黨入團宣誓儀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