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雲縣

左雲縣

左雲縣,隸屬於山西省大同市,左雲縣地處塞北高原,東靠大同,西接右玉,南鄰朔州,北眺呼市,介於北緯39°44′—40°15′,東經112°34′—112°59′之間,總面積1314平方千米。

左雲歷史悠久,十幾萬年前就有人類在這裡居住生活。春秋時為北狄牡羊族牧地,戰國時是趙國的武州塞地,漢時改為恆州,元代為大同屬地。明洪武四年(1371年)設大同都衛,四年後又改稱山西行都司,曾管轄26個衛所,東西橫跨黃河與燕山之間,清雍正三年(1725年)設縣。

截至2018年,左雲縣下轄3個鎮、6個鄉。截至2017年末,左雲縣常住人口為16.2083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45.1389萬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8158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8.1071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4.2160萬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7849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左雲縣
  • 行政區類別:縣
  • 所屬地區:中國山西大同
  • 下轄地區:3個鎮、6個鄉
  • 政府駐地:雲興鎮西大街119號
  • 電話區號:0352
  • 郵政區碼:037100
  • 地理位置:山西省西北邊緣
  • 面積:1314平方千米
  • 人口:16.2083萬(2017年常住人口)
  • 氣候條件:北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長城、保全堡
  • 車牌代碼:晉B
  • 行政區劃代碼:140226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特徵,水系水文,自然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礦產資源,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交通,運輸,社會事業,科技事業,教育事業,文化事業,衛生事業,勞動就業,社會保障,社會福利,歷史文化,風景名勝,北部景區,中部景區,南部景區,著名人物,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左雲縣歷史悠久,據國內史學界對境內出土石器考證,早在10萬年前,已有人類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
商周時代屬冀州北部地區。
春秋時為北狄牧地,名牡羊地。戰國時屬趙國,置武州塞。
秦代屬雁門郡。漢代始設縣,改為武州縣。
晉永嘉四年(310年)歸代國。
北魏時隸桓州(今大同),為京都平城畿內之地。北周時地屬北朔州。
隋開皇元年(581年)統一中國後,改諸州為郡,地屬馬邑郡雲內縣。
唐貞觀十四年(640年)於故云內縣置定襄縣,兼雲州治,地屬雲州定襄縣。
五代時屬後唐,隸河東道。清泰三年(936年)叛將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將燕雲16州割讓契丹,地屬遼。
元朝屬中書省河東山西道大同路。
明永樂元年(1403年)置大同左衛。
清雍正三年(1725年)九月,以北西路九堡併入,改稱左雲縣。
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道後,直屬山西省。
抗戰時期,先後組建大懷左、左右涼、大豐涼左聯合抗日縣政府,隸晉綏邊區第十一行政專員公署。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聯合縣撤消,復左雲縣建制,屬晉西區第十一專署。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9月,左雲縣解放,屬晉綏五專署。
1949年10月,劃歸察哈爾省雁北專署。
1952年11月察哈爾省撤銷,屬山西省雁北專區。
1993年,雁北地區與大同市合併,左雲縣隸屬於大同市。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3年至2001年,左雲縣設管14個鄉鎮,276個行政村。
2001年撤併為9個鄉鎮233個行政村。其中:撤銷威魯鄉,其行政區域併入管家堡鄉;撤銷陳家窯鄉、漢圪塔鄉,其行政區域併入三屯鄉;撤銷楊千堡鄉,其行政區域併入張家場鄉;撤銷酸茨河鄉,其行政區域併入小京莊鄉;將原城關鎮更名為雲興鎮。

區劃詳情

截至2018年,左雲縣下轄3個鎮、6個鄉。左雲縣人民政府駐雲興鎮西大街119號。
統計用區劃代碼
名稱
140226100000
雲興鎮
140226101000
鵲兒山鎮
140226102000
店灣鎮
140226200000
管家堡鄉
140226201000
張家場鄉
140226205000
三屯鄉
140226206000
馬道頭鄉
140226207000
小京莊鄉
140226209000
水窯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左雲縣位於山西最北部,地處塞北高原,東靠大同,西接右玉,南鄰朔州,北眺呼市,介於北緯39°44′—40°15′,東經112°34′—112°59′之間,總面積1314平方千米。左雲縣東距大同市區54千米,南至省會太原市323千米,東距首都北京435千米,西北距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173千米。

地形地貌

左雲縣境內地勢高亢,起伏較大,海拔1020—2013.4米之間,是山西省平均海拔較高的地區之一。西北部的五路山最高,海拔2013.4米;最低處1020米,位於十里河流域左雲縣與大同市南郊區交界處。全境四面多山,中部為丘陵。地貌類型較複雜,平川少,山地和丘陵多,河川階地面積314.1平方千米,占總面積的23.9%,而山地和丘陵面積達1000.1平方千米,占總面積的76.1%。由於地質構造和長期外力的作用,形成了西北、東南高;中間和西南低的地貌特徵。

氣候特徵

左雲縣屬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乾旱多風,夏季較熱多雨,秋季潮濕溫熱,冬季寒冷少雪。據歷年氣象記載,年平均氣溫6.1℃,極端低溫為-29.5℃,極端高溫為34.5℃,日交差13.0℃。全縣年平均降雨量399毫米。光能資源豐富,年平均日照時數2763.8小時,全年太陽總輻射量為1424卡/平方厘米,土地積溫2395.9度。無霜期僅為125天。封凍期一般在11月初至次年4月初,130—145天左右。

水系水文

左雲縣的河流屬黃河和海河兩大水系,流域面積分別為78平方千米和1236平方千米。主要河流有十里河、源子河、蒼頭河、大峪河、山井河、淤泥河等到6條。
十里河是左雲縣最主要的河流,《水經注》稱武州川水,《山西通志》稱肖畫河,橫貫縣境東西,流經6個鄉鎮,在境內全長46千米,流域面積931平方千米。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左雲縣水資源總量4800萬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資源儲量3991萬立方米,可開採量2000萬立方米,可利用量3266萬立方米,人均水資源儲量僅為225立方米,約占全國人均水資源量的十分之一。

土地資源

左雲縣總土地面積196.1912萬畝,人均13.16畝,其中農業人口人均耕地4.96畝。高於全國、全省和大同市的人均水平。

植物資源

左雲縣植物可分木本、野生草本植物兩大類。
木本植物有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兩門,有松、柏、樺、榆、楊、柳等10科,28個樹種;有沙棘、繡線菊、黃刺玫、虎榛子、山毛桃、灰栒子等36個灌木種名。
野生植物以旱生草本植物為主,由蕨類、裸子、被子、菌類等多種植物成份組成。天然野草已定為64科,216屬,300多種。其中:大黃、王不留、芍藥、黃芪、甘草、狼毒、防風、益母、黃芩、車前子、黨參、一技蒿、蒼朮、菊花、蒲公英、蒼耳、苦苣、白茅、澤瀉、秦艽等40多種有藥用價值。且苦苣、大黃、甘草、狼毒等植物生長範圍廣,數量多。

動物資源

左雲縣野生動物可分為哺乳、鳥、魚、昆蟲、兩棲、爬行、環節動物7類,約150種,其中昆蟲類最多。

礦產資源

左雲縣礦產資源豐富,探明的礦產資源有煤炭、粘土、高嶺土、石灰岩、浮石、玄武岩、雲母等,尤其以煤炭資源最為豐富,全縣含煤面積達754平方千米,占總面積的58.3%,探明煤炭資源儲量181億噸,是全國優質動力煤基地縣,境內共有煤礦31座。

人口

截至2017年末,左雲縣總人口為139944人,比上年下降0.6%。其中,女性人口為69038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49.3%。年末非農業人口41735人,占總人口比重為29.8%;農業人口98209人,占全縣人口比重70.2%。據全縣1%人口抽樣調查顯示:全縣人口出生率為9.98‰,死亡率為5.86‰,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12‰。全縣城鎮化率為49.13%,抽樣測算常住人口為16.2083萬人。

經濟

綜述

2017年,左雲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45.1389萬元,比上年增長10.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8158萬元,增長2.9%,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2%;第二產業增加值18.1071萬元,增長16.3%,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0.11%;第三產業增加值24.2160萬元,增長8.3%,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3.71%。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7849元。
固定資產投資
2017年,左雲縣固定資產投資32.0319億元,增長6.6%。其中,第一產業投資2.2590億元;第二產業投資13.4238億元;第三產業投資16.3491億元。固定資產投資中,國有經濟單位投資24.9230億元,民間投資7.1089億元。全年在建固定資產投資項目48個,計畫總投資98.5888億元。其中5000萬以上項目完成投資21.1087億元;5000萬以下項目完成投資10.2982億元。
財稅收支
2017年,左雲縣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4922億元,增長93.6%。稅收收入4.8229億元,增長102.3%。其中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資源稅和城建稅總計完成稅收4.4411億元。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3.5167億元,增長8.3%。其中農林水支出1.9678億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1743億元,醫療衛生支出8466萬元,教育支出2.2652億元。
人民生活
2017年,左雲縣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837元,增長6.7%;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10元,增長6.5%。全年從業人員平均工資52108元。

第一產業

2017年,左雲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8073億元,增長1.5%。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8967.6萬元,增長4.4%。其中,農業增加值9201.2萬元,下降3.5%;林業增加值3497.4萬元,下降0.7%;牧業增加值1.5459億元,增長10.6%。
種植業
2017年,左雲縣農作物種植面積26250.6公頃,比上年減少363公頃。其中,糧食種植面積20698公頃,減少1183公頃;油料種植面積3849.3公頃,增加430.8公頃。全年糧食產量30801.5噸,減少4742.5噸,減少13.3%;油料產量3188.8噸,減少551.2噸,減少14.7%。
林業
2017年,左雲縣造林面積536公頃,四旁植樹65萬株,幼林撫育67公頃,育苗433公頃。森林覆蓋率38.6%。
畜牧業
2017年,左雲縣豬牛羊肉總產量10112噸,增長14.9%。其中,豬肉產量2315噸,增長2.2%;牛肉產量874噸,增長21.4%;羊肉產量6923噸,增長19%。年末生豬存欄11929頭,出欄21053頭;羊存欄187745隻,出欄38.8825萬頭。牛奶產量3558噸,下降19.4%。禽蛋產量1168噸,增長9.4%。
生產條件
截至2017年末,左雲縣農業機械總動力7.6萬千瓦,下降18.3%,使用化肥6414.29噸,地膜79.49噸。

第二產業

工業
2017年,左雲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4家,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0.1675億元,增長35.2%。全縣規模以上煤礦共產原煤811萬噸,增長16.86%;規上企業發電量7.2325億千瓦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2.7686億元,增長65.3%。其中,煤炭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7.3825億元,增長59.2%;電力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2373億元,增長111%;食品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87萬元,下降3.9%。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4.1658億元,實現利稅9.6021億元,增長487%。
建築業
2017年,左雲縣建築業增加值1.6350億元,增長13.5%。

第三產業

國內經濟
2017年,左雲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5035億元,增長5.5%。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4.6142億元,增長16.9%;鄉村消費品零售額9.8892億元,下降7.7%。按消費形態統計,餐飲收入1.0805億元,下降32.5%;商品零售23.4230億元,增長8.4%。
房地產業
2017年,左雲縣房地產開發投資2.2952億元。新開工面積20153平方米。
郵電通信
2017年,左雲縣完成郵電業務收入6799萬元,下降6.4%。其中,郵政業務收入684萬元,下降10%;通信業務收入6115萬元,下降6%。年末固定電話用戶1.86萬戶,行動電話用戶10.11萬戶。全縣寬頻接入用戶20700戶。
金融業
截至2017年末,左雲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97.1823億元,比年初增加3.1685萬元,增長3.37%,年末各項貸款餘額24.3018億元,比年初增加5.1142億元,26.6%。
保險業
2017年,左雲縣保險公司發展到13家,保費收入7857萬元,全年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4226萬元。

交通運輸

交通

截至2017年末,左雲縣公路通車裡程1387.873千米,其中高速公路32.64千米,全縣公路網密度105.6千米/百平方千米。
左雲縣境內大呼高速貫穿東西,高速里程32.64千米,設管家堡和左雲兩個高速出口。109國道東西穿過縣域,S210省道貫穿左雲縣南北,形成縱橫交錯幹路交通。新建的新陳線為北部旅遊交通專線,貫穿縣域北部。

運輸

截至2017年末,左雲縣擁有二級汽車站1座,四級鄉鎮客運站4座,客運企業4家,客車121輛,長途班線17條,通車行政村數為205個,全年客運量72萬人次,旅客周轉量4176萬人千米;全縣貨運大型企業1家,登記在冊貨車2454輛,貨運量228萬噸,貨物周轉量43320萬噸千米。
左雲交通左雲交通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2017年,左雲縣科技方面組織申報市級項目6項,爭取資金115萬元,申請專利35項,其中發明專利申報完成10件。

教育事業

截至2017年末,左雲縣普通中國小校24所,專任教師1393人,在校學生數11860人,其中,小學生6278人,國中生2632人,普通高中生2950人。幼稚園(不包括附屬幼稚園)6所,在園幼兒3106人。

文化事業

截至2017年末,左雲縣共有文化館1個,綜合公共體育場一處,公共圖書館1個,藏書13.8萬冊,農村閱覽室228個。全縣有報社1家,出版報紙53萬份。年末有線電視用戶220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達98%以上。

衛生事業

截至2017年末,左雲縣共有衛生機構(含診所、村衛生室)254個,床位395張。婦幼保健院(所、站)1個。全縣衛生機構共有衛生技術人員335人。

勞動就業

2017年,左雲縣城鎮新增就業1516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創業帶動就業350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240人;失業人員再就業1000人;完成轉移農村勞動力2116人。

社會保障

截至2017年末,左雲縣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10808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63550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24963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104211人;失業保險參保8575人;工傷保險參保20795人;生育保險參保11768人。

社會福利

2017年,左雲縣共有城市低保對象共1497戶2401人,累計發放低保資金1090萬元;農村低保對象共8372戶10369人,累計發放低保金3000.72萬元。全年共為740名困難民眾實施醫療救助229.89萬元,為4107名困難民眾解決臨時救助205.6萬元。全年共為764名農村五保戶發放供養金312.7萬元,為58名孤兒發放供養金60.4萬元。

歷史文化

左雲縣歷史悠久,十幾萬年前就有人類在這裡居住生活。因歷史上一直處於特殊地理環境,邊、堡、墩、寨等邊塞文化遺蹟遍布,是歷史軍事文化、商貿流通文化、民族融合文化和邊塞風情文化的凸顯地域。
2009年,左雲縣被評為山西省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左雲古城歷史文化街區被評為山西省第一批歷史文化街區。2010年,左雲縣公布了13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國家級12項,大同市級2項,縣級102項。截至2016年,左雲縣共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73處。在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總計354處。

風景名勝

北部景區

五路山風景名勝區
矗立於左雲西北的五路山,屬陰山山脈,總面積160平方千米,主峰海拔2014米,是左雲的天然屏障。
五路山不僅風景優美,而且有眾多的名勝古蹟。據考證北魏時期的神嘉王朝劉蠡升皇帝曾占據此山,向外擴充勢力達十年之久,後被東魏丞相高歡用計所滅。此後,劉蠡升的孫子劉沒鐸又占據此山四十多年。山上有疑似北魏皇陵十餘座;通往山下的紅砂岩古棧道是著名的西口古道、商貿通道、軍事要道、西巡官道與昭君出塞之道;啼哭嶺因王昭君出塞時回首顧盼、馬踏石痕而得名;扇莊因王昭君掉扇而得名;飲馬泉因唐王李世民在此飲馬而得名;鎮門窯萬年藏兵洞曾是第四紀冰川遺蹟,可藏上萬兵馬,洞裡鍋台、灶炕、水井、拴馬樁等設施一應俱全,也是山上百姓戰時躲避兵災的絕佳藏身之所;浮石山古崖居打鑿奇特,懸於半崖,世所罕見。山上有十多個石頭碉堡易守難攻,造型完備,是民國軍閥馮玉祥軍事防禦系統。
摩天嶺風景名勝區
摩天嶺風景名勝區是2010年11月24日,由山西省人民政府命名的省級風景名勝區。景區以摩天嶺長城為中心,東西沿明長城伸展,橫跨三屯、張家場、管家堡三個鄉鎮,景區面積75.39平方千米。
景區內漢長城和北齊長城遺蹟尚存,位於寧魯村北的鎮寧箭樓,石條砌基,青磚砌牆,空心樓梯貫通上下,巍峨雄峻,為居庸關以西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空心敵樓。位於威魯村北的長城內側的月華池集中了屯兵、瞭望、報警乃至戰鬥等多種軍事功能,是一座獨具特色的建在長城上的袖珍小城。保存較為完整的古堡有寧魯堡、三屯堡、威魯堡、管家堡、保全堡等。還有位於八台子村的大單巴聖母堂哥德式塔樓遺址。景區內古堡、烽火台、邊墩林立,長城、教堂、禪寺、古塔交相輝映,軍旅文化、商貿文化、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相互融合。
管家堡旅遊景區
管家堡鄉位於左雲縣東北部,東鄰大同市新榮區,南接鵲兒山鎮,西連三屯鄉,北隔長城與內蒙古自治區涼城縣曹碾鄉接壤,距縣城35千米。管家堡旅遊景區內主要景觀有:二十多千米的長城、南禪寺、牡羊口、月華池、避水塔、市場城、保全堡、管家堡、威魯堡、幽州城、漢亭障、漢墓群、徐達窯......秧歌、撓閣等地方特色濃郁的社火是本鄉特有的民間文化特產。

中部景區

左雲縣歷史文化名城
2009年12月,左雲縣城被確定為山西省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古縣城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範圍北起北門街,南至東巷、西巷,西起榆樹巷、西街、廖家巷,東至府街、東巷,面積約61.2公頃,其中核心保護區面積約36.7公頃,建設控制地帶約24.5公頃。
左雲縣古城歷史文化街區始於明代永樂七年(1409年)。大同左衛徙治所於新築衛城即現左雲縣城,並形成一定街區格局。清順治六年(1649年)因姜壤兵變慘遭屠城,部分建築被毀,但主要街區及標誌性建築仍保存原狀。雍正三年(1725年)左衛城更名為左雲縣,縣城軍事意義淡化而成為百姓聚集之所,縣城主要街道兩側商鋪林立,豪宅眾多。左雲縣古縣城歷史文化街區縣級保護單位有左衛城古城、生津橋。清代建築留存眾多,並有德厚泉、德茂功、天義和等4處清代作坊舊址,左雲縣郵政局舊址、賀龍經左雲居住地、城關供銷社舊址等多處近現代史跡。左雲縣古縣城歷史文化街區保留了清代建城時的格局,城牆南、西、北正中辟門,以門為端點設南、北、東、西街為主要幹道,每個街區又設十字街,形成四大街、八小巷、五十四條綿綿巷的格局。南街、北街及榆樹巷、廖家巷、靈神巷保存大量清代民居,以二進四合院、三進四合院、前店後宅等布局為主,屋脊、影壁磚雕、屋內木雕格局以傳統吉祥圖案為題材,做工精細,體現了獨有的地方特色。古縣城街區大量保留了明清時期的民居建築,長狹的院落,相對寬敞的天井和相對低矮的房屋構成左雲因氣候高寒而形成的地方特色,再現了左衛城600年前的歷史風貌,並形成與左衛故城相同的人文風格與建築特徵,對於研究清代建市建置和布局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學術價值。
十里河濕地生態園區
十里河是左雲縣最主要的河流,古稱武州川水,匯陰山、洪濤山系大小支流20餘條,橫貫縣境東西,流經5個鄉鎮,在境內全長50千米,流域面積931平方千米,因風光秀美,遼代改稱肖畫河,建國後改稱十里河。十里河濕地生態園區,從左雲城西十里河水庫始,到舊高山城止,東西長約20千米,南北寬約3千米,濕地面積60平方千米。

南部景區

以左雲縣城為中心,左雲縣南部景區有新建的南八里引黃入左工程、馬道頭村圓堡、金光洞、睡佛寺、位於店灣鎮的老虎山森林公園、位於馬道頭鄉和水窯鄉交界處的尖口山森林公園、杜村恐龍化石遺址、小京莊鄉生態農業示範基地、位於黃山村西的遼金雞罩簍子墓、黃家店古堡、雨安莊全神廟、柴村民俗村。
老虎山森林公園
老虎山位於左雲縣店灣鎮西溝村,總面積約1200公頃,森林覆蓋率超過50%,主要種植油松、樟子松等喬木,大多為人工林,區域內有廢棄煤礦、西溝民俗村、老虎頂等眾多資源。
睡佛寺旅遊區
睡佛寺位於左雲縣城東南25千米馬道頭鄉楊家窯村北睡佛寺山南麓,始建於北魏。睡佛寺有大殿3間,依山鑿石而成,高4米,寬7米,進深4米,正中石台上鑿有側身平臥的釋迦牟尼石佛像,佛像雕鑿粗獷,造型豐滿。殿前地勢較低,築石碹窯洞4孔,頂部為殿前平台,建築設計巧妙。大殿東側鑿有靈光洞,為佛寺住持禪房。寺廟東面有九龍山石景動物園,山石眾多,巨石林立,自然風化,形似各種各樣的動物,惟妙惟肖。佛寺東面有兩條峽谷,植被茂盛,景色優美。
尖口山森林公園
尖口山位於左雲縣城東南部,是左雲縣南部地勢最高的區域,山高林密,經過多年的植樹造林工程,形成了較為多樣化的林相,喬木和灌木雜生,一到秋季,尖口山森林色彩斑斕,風景優美。
鳳凰山公園
位於左雲縣城東南部的水窯鄉,是理想的鄉村遊憩公園,已建有山頂觀景亭3座。公園內植被覆蓋率高,有油松、樟子松、楊樹、松樹等十幾個樹種。
楞嚴寺楞嚴寺

著名人物

范瑾,成化十七年(1481年)九月十一日,年過5旬的范瑾奉命回京師,任中軍府管事,授特進榮祿大夫、中軍都督府左都督,正一品。因瑾之功績,明王朝追謚其前三代官職同瑾,樹碑於左雲縣城西北8千米處范家祖墳內。
李瑾,明代左衛人,嘉靖初年任大同左衛中路參將,官至大同總兵。
劉良佐,明左衛人,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授江南江安提督,加總官銜,尋政直隸提督,官至左都督。

榮譽稱號

全國造林綠化先進單位
全國基礎教育先進縣
全國職業教育先進縣
全國體育先進縣
全國民眾體育先進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