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義講經

格義講經是佛教教學方法。始於東晉。時僧竺法雅在高邑建寺,僧眾常百餘人。門下弟子,皆“世典(儒道等書)有功,未善佛理”。他與康法朗等便“以經中事數(如四諦、五戒等佛教事項、概念和教義),擬配外書(儒道經書),為生解之例,謂之格義”(《高僧傳·竺法雅傳》),並以“外典、佛經遞互講說”來解析佛經中的疑難之處,形成了以中國傳統思想主要是老莊玄學的概念名詞和思想,去比附、解釋佛教義理的格義講經之風。

道安曾以“先拘格義,於理多違”為由加以反對,但亦自謂其禪法是“執寂以御有,崇本以動末”(《安般注序》),並允其弟子慧遠以《莊子》義連類、比附佛經,以曉惑者。此對南北朝儒家教育產生影響。北齊顏之推在《顏氏家訓》中,便把五常比作五戒。南朝宋儒生何尚之答宋文帝語亦謂:“百家之鄉,十人持五戒,則十人淳謹。百人修十善,則百人和睦。傳此風教遍於宋內,則仁人百萬矣”(《弘明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