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論

“格物”指“格物窮理”。格物也就是“至”物,與事物直接接觸而窮究其中之理,“窮”理是格物的目的,“格猶窮也,物猶理也,猶曰窮其理而已矣”(《遺書》卷二十五)。格物之要,在於就待人接物的具體人事中,體認其中蘊含的“所當然之則”與“所以然之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格物論
  • 意義:探究事物原理,從而獲得知識。
  • 出處:《禮記》
  • 倡導者:顧炎武
  • 興盛時期:宋朝,宋明理學
內容介紹,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異議與傳承,

內容介紹

宋明理學家對宇宙與人生作哲學觀時,他們的焦點是人的倫理與道德性存在,而不是脫離於在他們看來是人之為人的規定性之外的事物,他們的認識論嚴格說來是道德的認識論,而不是對宇宙萬物特別是自然對象作冷靜觀察和探究的認識論。“涵養須用敬,進學則在致知”(《遺書》卷十八)兩句,可以看做是對道學道德認識論觀點的集中概括。它一方面要求以“居敬”、“存誠”的工夫涵養道德認識主體,另一方面則強調通過“致知格物”的手段去獲取對於道德天理的認識。最後的目標是達到“豁然貫通”的“合內外之理”的境界,獲得關於儒家倫理絕對性的認識,從而把道德認識主體引向道德實踐的自願自覺。這個道德認識論的工夫,也就是格物窮理的工夫,它是道德修養的認識論前提。

格物

對於道德修養的過程,朱子十分強調《大學》中“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次序,而在為學宗旨上又都重視對於儒家倫理的認知,故而“格物致知”的理論在其體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按朱子的看法,《大學》本文提出的八條目中,對於“誠意”以下各章都有說明,惟獨對於“格物致知” 未作解釋。朱子認為此處乃係闕文,於是根據“程子之意”和自己的理解,為其作了《補傳》,這個補傳可以看做是朱子對於格物致知的概括總結,也還可以看作是理學中道學一系思想進路的總結。今錄原文如下:
“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時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里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
“格物”的概念,朱子的解釋同程子一致,都是指“格物窮理”。格物也就是“至”物,與事物直接接觸而窮究其中之理,“窮”理是格物的目的,“格猶窮也,物猶理也,猶曰窮其理而已矣”(《遺書》卷二十五)。面對不可勝數的天地萬物,既要看到一草一木、一昆蟲之微,“亦各有理”,窮理必然有其“積習”階段。若不“理會”這一草一木,也就缺了這一草一木的道理。但是,如果醉心於具體的草木器用而望有所收穫,朱子強調,這就如同炒沙而欲成飯一樣,完全是徒勞。格物之要,在於就待人接物的具體人事中,體認其中蘊含的“所當然之則”與“所以然之故”。
在這裡,理一分殊的本體論架構,為實現這種超越提供了可能。因為不同事物之理都有著共性,一件事物如果能認識透,其他則可以類推:“格物非欲盡窮天下之物,但於一事上窮盡,其他可以類推。”(《大學或問》卷二)例如,就像孔子所說的,在家能夠盡考,出門自然會忠君,事兄自然能悌。如此的類推,正是從理一出發的。故而,從“人心之靈,莫不有知”;“天下之物,莫不有理”的前提出發,通過“即物窮理”的工夫,輔之以“用力之久”的長期積累,經過“豁然貫通” 的飛躍,最終達到“致知”的目的。

致知

格物是致知的基礎,致知是格物的目的和深化。“致”有推致和窮盡兩重意義。朱子分別二者時說,“一事上窮盡”屬於格物,“其他可以類推”則歸於致知。格物要求的是認識的深度,致知則講的是認識的廣度。在此意義上,致知是格物的後續的工夫。知之對象,則是內在於人心的天賦,即道德天理,故“致知乃本心之知” (《朱子語類》卷十五),也就是張載所說的“不假聞見”的“德性之知”。人之不知只是被物慾蒙蔽,格物的任務也就不是從外物獲得知識,而是如同把“昏翳” 的鏡子磨而復明一樣,打通物慾對本心的蒙蔽,實現本心之理與外物的相互映照而無處不明。朱子稱這一過程為“合內外之理”,它標誌著格物致知認識活動的最後完成。

誠意正心

格物致知雖是為學的基礎,但對理學家來說,它的意義實際上在於為誠意正心提供手段和前提。有學者問二程“進修之術何先?”二程回答說:“莫先於正心誠意。誠意在致知,致知在格物。”(《遺書》卷十八)致知格物是誠意的具體落實。在《大學章句》末尾,朱子明確把格物致知作為“明善之要”,而把誠意作為“誠身之本”,並強調說“在初學尤為當務之急,讀者不可以其近而忽之也”。“明善”即明天理,誠身則是通過實際的道德修練,即“居敬”、“存誠”的工夫而使內在之善充實無欺。
居敬、存誠,也可稱之為操存工夫。“操存”,取孟子“操則存”之意,即通過隨時體驗本心的修養方法而使其不失。在字義上,“敬”的含義就是“主一無適”。要做到“主一”,在學習的態度上就要“整齊嚴肅”,亦即居敬。具體而言,就是要持“中”(《中庸》“喜努哀樂之謂發之謂中”和“發而皆中節之謂和”)和 “直內”(《周易》“敬以直內”)。

異議與傳承

陸九淵、王守仁及他們的思想
陸九淵與朱熹同時﹐兩人都是理學家﹐但朱屬於客觀唯心主義﹐而陸屬於主觀唯心主義。陸學直接於孟子的“萬物皆備於我”的“心學”﹐認為“人心至靈﹐此理至明﹔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內事是己分內事﹐己分內事是宇宙內事”。他認為人們的心和理都是天賦的﹐永恆不變的﹐仁義禮智信等封建道德也是人的天性所固有的﹐不是外鑠的。學的目的就在於窮此理﹐盡此心。人難免受物慾的蒙蔽﹐受了蒙蔽﹐心就不靈﹐理就不明﹐必須通過師友講學﹐切磋琢磨﹐鞭策自己﹐以恢復心的本然。修養功夫在於求諸內﹐存心養心。具體方法是切己體察﹐求其放心﹐明義利之辨。自稱這種方法為“簡易功夫”﹐是“立乎其大者”﹐是“知本”﹐是“明本心”。至於讀書﹐則最重視 《大學》﹑《中庸》﹑《論語》 和《孟子》﹐要求聯繫日用事物諷詠自得﹐反對習註疏章句之學﹐場屋之文﹐以謀求利祿。他和朱熹常相辯難。他們二人有兩次會講頗具影響﹐第一次是在淳熙二年(1175)“鵝湖之會”(鵝湖書院舊地﹐在今江西鉛山縣)﹐朱主張先博覽而後歸之於約﹐以陸的教法太簡易﹐陸主張先發明人的本心而後使之博覽﹐以朱的教法為支離。第二次是在淳熙八年(1181)﹐朱請陸登白鹿洞書院講堂﹐講“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朱則認為切中學者隱微深固之疾﹐當共守勿忘。朱熹晚年曾勸學者兼取兩家之長﹐並對陸表示敬意。有人曾勸陸九淵著書﹐他說:“六經注我﹐我注六經”﹐又說“學苟知本﹐六經皆我註腳”﹐陸學為明代王守仁(陽明)所發展﹐世稱“陸王學派”﹐著有《象山全集》行世。
王守仁
王守仁是我國明時期主觀唯心主義集大成者。他發展了陸九淵的學說,用以對抗程朱學派。他說:“無善無惡者心之體,有善有惡者心之用,知善知惡者良知,為善去惡者格物。”並以此作為講學的宗旨。他斷言:“夫萬事萬物之理不處於吾心”,“心明便是天理”;否認心外有理、有事,有物。認為為學“惟學得其心”,“譬之植焉,心其根也。學也者,其培壅之者也,灌溉之者也,扶植而刪鋤之者也,無非有事於根焉而已。”要求用這種反求內心的修養方法,以達到所謂“萬物一體"的境界。他的“知行合一”和“知行並進”說,旨在反對宋儒如程頤等“知先後行”以及各種割裂知行關係的說法。他論兒童教育,反對“鞭撻繩縛,若待拘囚”,主張“必使其趨向鼓舞,中心喜悅”以達到“自然日長日化”。他的學說以“反傳統”的姿態出現,在明代中期以後,形成了陽明學派,影響很大。他廣收門徒,遍及各地。
王陽明的心學是在陸九淵宋明理學中心學基礎上進一步發揮而成就的。所以,我認為要理清王陽明心學不得不提及陸九淵和朱熹對“理”、“氣”、“心”幾個關鍵點的不同理解。
理”的分歧
朱陸都認為理是世界萬物的終極本原。但是陸九淵藉助的是儒學天人合一的思維模式,以為“心即理”,萬事萬物皆由心而生髮。“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自雜談》,其與朱熹所說的理為天地、人物存在之本是先於宇宙而存在的明顯不同。結果,朱熹主張由道問學,強調格物致知,即窮物理,強調學習知識的重要性,以為人的道德水準必將隨著知識的增長而增進。陸九淵說“明心”,要尊德性,強調為學的目的並不僅僅在於增進知識,而是為了實現道德的至高境界,因此,儒家經典的學習與研究、對外界事物的認知與把握,都不可能直接有助於實現增進道德境界的目的,因為人的本心就是道德的根源,因此只要擴大、完善人的良心結構就能實現增進道德的目的。(從當前德育範式來看,學習知識的多寡並不決定道德水準,禹三過家門而不入一心為公的公僕並沒有高深的知識,但是,知識的深淺有助於增長道德水準,不過,這是由於學習者不把學作為致知目的而作為完善德性的追求之果。朱熹本人教育思想的核心是道德教育,而這種定為方式決定了難以達到道德的較高境界。)
“氣”的分歧
陸九淵的概念中,“氣質”只是一個生理、心理意義上的問題,指的是人的一種心理或生理狀態。他認為,人的這種生理心理品性和人的社會行為之間雖有聯繫,但並不是必然的、唯一的關係,即人的氣質並不能決定人的善惡賢愚,並不能決定人的做後歸宿,學能變化氣質。朱熹之氣是和理相對的概念,既指宇宙萬物生成的基礎,構成萬物的物質材料(一草一木),又指形成人物(善惡賢愚)之別的內在因素。
“心”的分歧
朱熹認為心是分為“人心”與“道心”的,道心是天理的體現,是“原於性命之王”,是義理之心,是人心的主宰;人心是氣質的表現,故而必須接受道心的主宰和統領,此即“心統性情”。陸九淵認為人心道心只是從不同方面描述心的性質狀態,如果將二者對立起來,則分明是“裂天人為二”,心是人的本質所在,是倫理本能。(朱熹覺得形而上心為道心形而下則為人心,本質還是天理決定氣的問題;陸九淵認定心就是理理就是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