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筆石

枝筆石

無脊椎動物。過去認作腔腸動物,現在作為口索動物的一綱。體由胎管和胞管組成。胎管是一個圓錐體,為筆石蟲初從孵出時的原始房室。其後從胎管芽生胞管作為住室,發育成群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枝筆石
  • :動物界
  • :口索動物綱
  • 反稱筆石科
外形特徵,生活習性,種群現狀,

外形特徵

枝筆石Clonograptus,反稱筆石科的一屬。
多具橫耙或絞結。分枝很多,一般不規則。始端的表皮組織常演變為莖、根或底盤,藉以固著生活,有些用線管營浮游生活。
Dendrograptus Hall(樹筆石) 筆石體樹枝形,分枝不規則,枝間無橫耙或絞結。正胞管直管狀,排列呈鋸齒狀,可具口刺。具根狀構造。中寒武世至早石炭世。
筆石體兩側對稱,兩個原始枝一般正分枝5~6級,可達8~9級,筆石枝通常一級比一級長。始部筆石枝散開,逐漸變為近平行。正胞管鋸齒狀排列,早期種可見有副胞管。偶見中央盤
早奧陶世,世界分布。中國主要產於南方下奧陶統。

生活習性

生活在兩億八千六百萬年以前及更早時期的遠古時代代平靜的海洋里。漂浮在海平面以下2m~20m,部分固定在淺層海床上的礁石上。

種群現狀

寒武紀出現,至石炭紀後期絕滅。筆石演化快,分布廣,是劃分和對比地層的重要化石之一。
筆石通常保存在黑色頁岩中,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當時的沉積環境海水較為平靜,海底還原作用強,氧氣不足,含有較多的硫化氫,不適宜底棲生物生存,但是在這樣的環境裡營漂浮生活的筆石可以在表層水體中生活,死後屍體沉入水底變成化石;另一種原因則可能是因為當筆石從正常的水體漂浮到這種不宜生存的水體中時,便大量死亡並沉入海底,而海底底棲動物稀少,沒有將這些筆石屍體“消滅”掉,它們就大量保存下來並變成了化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