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塊間地震

板塊間地震

板塊間地震,是地震發生形式的一種,主要是由板塊的運動,板塊前端的碰撞和磨擦產生翹曲,而引發的地震。

基本介紹

  • 地理位置:仙台市東部的海底
  • 震源深度:板塊前端的碰撞和磨擦產生翹曲
  • 震級:8級
  • 震中烈度:可能引發海嘯
概述,地震板塊,

概述

由於板塊的運動,板塊與板塊接觸的地方(板塊邊界),則會因為板塊前端的碰撞和磨擦產生翹曲。當該翹曲蓄積到極限時,板塊就會運動以恢復原狀,從而導致地震發生。這種地震被稱為板塊間地震。板塊間地震不僅有時會導致震級高達8級的大型地震,還有可能引發海嘯,導致大範圍內的巨大災害。
在仙台市東部的海底,太平洋一側的板塊(太平洋板塊)潛入日本列島所在大陸一側的板塊下。此時,被一同強行拉入的大陸一側的板塊為了恢復原狀而產生反跳,導致宮城縣近海地震的發生。

地震板塊

根據新大地構造學說,全球地殼是由6個大板塊構成的,每個大板塊又可分為許多小板塊。板塊與板塊接觸的地方(板塊邊界)是地殼最不穩定的地方,是火山地震的多發區。板塊邊界可以分為碰撞邊界、俯衝邊界、增生邊界等類型。
世界兩大山帶屬最新板塊碰撞邊界,這些地區的地殼運動還沒有停止,板塊碰撞仍在繼續,因此這些地區現在還經常發生火山活動和地震。板塊俯衝邊界主要分布在太平洋西部,包括從阿留申群島經日本、菲律賓,一直到南太平洋的一系列島弧和它們東面的海溝,大洋板塊沿海溝向下俯衝和消亡。板塊增生邊界是指綿延於各大洋的海嶺(大洋中脊),地球深處的岩漿從這裡上溢,使兩邊的板塊得到增生。板塊的增生地帶和消亡地帶也都是地殼的活動地帶,因而也是火山地震的多發地帶。
地震流體地質學地震烈度小區劃地下水物理性質碳14年代測定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