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系列飛彈(東風(中國一系列中程和洲際彈道飛彈))

東風系列飛彈(中國一系列中程和洲際彈道飛彈)

東風(中國一系列中程和洲際彈道飛彈)一般指本詞條

東風系列飛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系列近程、中遠程和洲際彈道飛彈。這一系列的飛彈編號為“DF-XXX”形式,如東風-1號又寫作DF-1。

由於冷戰期間,美蘇簽署《中導條約》銷毀雙方的中程彈道飛彈,因此東風系列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覆蓋各種類型彈道飛彈的陸基彈道飛彈系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風系列飛彈
  • 外文名:Dongfeng
  • 屬性:近程、中遠程和洲際彈道飛彈
  • 用途:近程打擊目標及戰略核反擊核威懾
  • 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
發展沿革,第一代,第二代,技術特點,性能數據,服役動態,二炮裝備,泄密事件,

發展沿革

第一代

東風-1彈道飛彈,近程地地戰略飛彈,中國根據蘇聯P-2飛彈仿製的近程地地戰略飛彈。1958年4月開始仿製,1960年11月5日試射成功。飛彈全長17.68米,彈徑1.65米,起飛重量20.4噸,採用一級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最大射程600公里。可攜帶1300公斤的高爆彈頭。該飛彈沒有實戰部署過。但是中國通過仿製P-2飛彈建立了飛彈研究體系,培養了一批飛彈專家。
東風-1東風-1
東風-2彈道飛彈,(DF-2/北約代號:CSS-1)是一種單級、液體推進劑、道路機動、中近程彈道飛彈,由中國國防部五院(現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CALT)設計開發,是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代中程地地彈道飛彈,是東風-1的加強版,以東風1為基礎的,射程加大彈道飛彈,推進方式相同,射程增加到1300公里,可載一枚2萬噸當量核彈頭,缺點是精準度不高。
1960年開始研製,1962年3月首次試射失敗,1964年6月29日改進後的東風-2進行試飛,獲得成功,7月至10月,連續7次成功發射。1966年裝備部隊,現已全部退役。飛彈全長20.9米,彈徑1.65米,起飛重量29.8噸,採用一級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最大射程1300公里、1500公里(東風-2A)。可攜帶1500公斤高爆彈頭,或1枚1290公斤的威力為2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東風-2A)。
1965年11月13日,試射射程增強型號東風-2A成功,之後進行了10餘次的飛行試驗,表明該型號飛彈已可作為一種實戰武器批量生產,東風-2A於1960年代後期正式部署,80年代初完全退出現役
1966年10月27日,中國成功地進行了東風-2A與核彈頭的兩彈結合試驗,飛彈飛行正常,核彈頭在預定的距離精確命中目標,實現核爆炸。
東風-2以及東風-2A的研製成功標誌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次擁有具有實戰能力的核彈道飛彈以及由本土攻擊敵方的遠程打擊能力。
東風-3彈道飛彈,中程地地戰略飛彈,1966年12月26日首次試射,1971年5月服役。飛彈全長24米,彈徑2.25米,起飛重量64噸,採用一級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機動發射,最大射程2800公里、4000公里(東風-3A)。可攜帶1枚威力為200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或3枚威力為5-10萬噸TNT當量分導核彈頭(東風-3A),命中精度1500-3000米。
東風-3東風-3
東風-3A型飛彈是東風-3 飛彈改進型, 它是中國第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國產彈道飛彈。射程1550公里,該型飛彈是一種單級液態燃料中程彈道飛彈(MRBM),它採用捷聯式慣性制導系統, 彈頭威力 300萬噸級當量熱核彈頭。東風-3A與東風-3在外形上基本相似,但其射程稍遠,約為2800公里以上。它可攜載3枚彈頭當量為5-10萬噸的多路再入彈頭艙。該型飛彈曾進行了低伸彈道的飛行試驗,射程為1550公里,飛行高度為100公里,這一飛行性能可以有效地穿越敵方的飛彈防禦系統。東風-3A的反應時間(預警後發射準備)約為2-3小時。該型飛彈在1985年12月和1986年1月進行試驗,從1988年開始部署。該型飛彈部署在中國西北、東北和西南地區,能對俄羅斯、日本、韓國和印度境內目標實施打擊。東風-3A被描述為中國飛彈部隊的中堅力量,但它正逐步被採用固態燃料的東風-21所取代。
東風-4彈道飛彈,中遠程彈道飛彈,是中國研製的第一代遠程地地戰略飛彈。1970年1月30日試射成功,1980年服役。飛彈全長27.5米,彈徑2.25米,起飛重量82噸,採用二級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機動發射,最大射程4000公里、5000公里(東風-4A)。可攜帶1枚2200公斤的威力為100-300萬噸TNT當量的熱核彈頭,或3枚分導熱核彈頭(東風-4A),命中精度1370米。
東風-5彈道飛彈,(代號:DF-5)是中國研製的第一代洲際地對地戰略飛彈。1980年5月18日全程飛行試驗成功。飛彈全長32.6米,彈徑3.35米,起飛重量183噸,採用二級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發射井發射,最大射程12000公里、 15000公里(東風-5A),可攜帶1枚3000公斤的威力為300-400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或4-5枚分導核彈頭(東風-5A),命中精度500米。
東風-5彈道飛彈是一種儲存在固定的發射井中的洲際彈道飛彈。1971年9月首次試驗,1981年服役。在1983年,該型飛彈經過改進,進一步提高了射程(12000千米),換裝了更精確的制導系統,命名為東風-5A。1986年進行了分飛彈頭試驗。東風-5是中國威懾美國的主要戰略武器,是第一種具備洲際射程的彈道飛彈,自服役以來一直是核打擊力量的中堅。其衍生型“東風-5甲”、“東風-5乙”均面向新時期的作戰要求進行改良,性能有了明顯提升。在可見的將來,創造多個“中國第一”的“東風-5”系列還將繼續承擔核威懾任務。最初DF-5採用一種相似的風格被部署,如DF-4遠程彈道飛彈。飛彈被儲存在高山下面的隧道一個水平位置中,而且移到隧道口外面立刻發射。飛彈加注燃料操作正常需要二個小時。
稍後生產型DF-5和改良型DF-5A或許在發射井部署並且保持在就緒-到-發射狀態。為了要提高這些飛彈的生存性,PLA已經大量建造很多誘騙發射井,包括淺挖掘井(不可部署飛彈)和準備性的類似的操作發射井(可部署飛彈)。複雜的工程技術和引進計算機發射控制系統已經大大減少這些飛彈的發射準備時間。真正的運行中的飛彈數目高度保密,觀察者判斷變化較大,範圍從小於10枚到超過30枚。依照一些報導,PLA第二火炮部隊的DF-5部隊,由三個旅組成,人數約2000人。第一個,第803旅,在1984年10月組建,也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5周年。這個旅位於湖南懷化附近,在湖南省的深山裡,大約距廣州750公里西北方。第803旅被認為是表現優異的典型,在練習中從沒有丟失任何目標。這個部隊在1990年中期,完全地裝備改進型DF-5A ICBM和相關設備。
東風-5B東風-5B
第二個,第804旅,在1980年結束的時候組建。它位於河南省西部的太行山內, 離洛陽市不很遠(在北京西南大約700公里)。早在1995年,中國的媒體報導用於中國戰略飛彈的“長城計畫”,最後在10年之後完成,在河北省和山西省之間的太行山內。依照新聞報導,“好幾萬”軍隊工程人員花費10年開挖隧道。 依照一些報導,這些設施允許DF-4和DF-5飛彈能夠被儲存並且機動穿越地下隧道增加他們的生存性。第804旅考慮它的位置有可能在這些設施內部署。第三個,即是第818旅,在1996年在湖南省組建。第818旅的組建據稱已經在1999年完成.每個旅大約操作8~12枚飛彈。2000年以前,所有的三個旅已經被裝備改進型DF-5A ICBM。
東風-5東風-5
東風-5B,2015年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閱兵儀式上,DF-5B洲際彈道飛彈首次公開亮相。其性能數據尚為保密。據推測,可攜帶多枚分導式彈頭,在射程和命中精度方面較東風-5A有所提升。
東風-5C,2017年1月,東風-5C型洲際彈道飛彈試射成功。2017年2月3日,針對美國媒體報導的中國成功試射了一次分導式多彈頭洲際彈道飛彈,獲得中國國防部書面回覆:我們在境內按計畫進行科研試驗是正常的,這些試驗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和目標。
“東風6號”環球火箭的部分資料與東風-5洲際飛彈“東風6號”環球火箭的部分資料與東風-5洲際飛彈
東風-6飛彈,非傳統意義上的洲際飛彈,而是一種FOBS飛彈系統,又被稱為軌道轟炸器,其可搭載質量高達3200千克的戰鬥部。“東風6號”理論射程可繞地球一周,所以被稱做環球火箭。由於“東風6號”的技術難度太大,三級火箭每一級發動機都不相同,尤其是第二級的塞式發動機,美國仍處於研製當中。最後經過科研人員三年的奮戰,“東風6號”不得不中途下馬,而部分資金和技術則轉移到了其它型號的飛彈與火箭上。
東風-10A巡航飛彈,也稱長劍-10巡航飛彈,是一款遠程巡航飛彈,射程遠,性能優越,依靠先進的感測器來尋找、識別並定位目標,通過通信系統向指揮部傳送定位信息,能夠打擊有價值的地面目標,與“東風”-21D各有專攻。“長劍”-10飛彈主要針對陸基航空力量以及後勤、通信等固定地面目標實施打擊,當與彈道飛彈或飛機配合使用時,打擊效果更驚人。有效射程在1500至2500公里之間。2015年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閱兵儀式 和2009年閱兵式上公開。

第二代

東風-11彈道飛彈
近程地地戰術飛彈,中國研製的近程地地戰術飛彈,其出口型稱M-11。1985年開始研製,1992年定型生產並出口。飛彈全長9.75米,彈徑0.8米,起飛重量3.8噸,採用一級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公路機動發射,最大射程300公里。可攜帶一枚800公斤的高爆彈頭或9萬噸TNT當量熱核彈頭,命中精度300米、150米(改良型)。
東風-11A東風-11A
東風-12彈道飛彈
東風-12飛彈對戰區飛彈防禦系統具有反製作用,諸如台灣部署的美國“愛國者PAC-2/3”系統。東風-12飛彈精準度極高,同時擁有慣性制導及全球定位導航系統——可能是中國大陸的北斗導航系統。 報導稱,M-20/“東風”-12飛彈長約7.8米,彈徑0.75米,重4噸。此前公開的射程為100至280公里,但其實際射程可能超過300公里,增程版本的射程或可達到420公里。這種飛彈使用慣性/全球定位系統複合制導,據說圓機率誤差不超過30米。藉助可選裝的末段制導系統,誤差還能進一步縮小。該飛彈的發射準備時間僅需12分鐘…
東風-15彈道飛彈
近程地地戰術飛彈,其出口型為M-9。1984年開始研製,1988計定型,1991年服役。飛彈全長9.1米,彈徑1米,起飛重量6.2噸,採用一級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公路機動發射,最大射程600公里。可攜帶一枚500公斤的高爆彈頭或9萬噸TNT當量熱核彈頭,命中精度300米、100米(改良型)。
東風-15B彈道飛彈是東風-15飛彈的改進型。常規近程彈道飛彈﹐可道路和越野機動。單級、固體推進劑,可攜帶500公斤的核或常規彈頭、最大射程600公里。使用慣性及全球定位制導,命中圓機率誤差30~50米。
東風-16彈道飛彈
中近程彈道飛彈(簡稱DF-16飛彈)是一種單級固體彈道飛彈,“東風-16”中程彈道飛彈的直徑約為1.2米。保守估計,單級的DF-16彈道飛彈將具有1000公里的射程,500公斤以上的子母彈戰鬥部,具備再入機動能力。雖然DF-16在長度和直徑上都有所增加,但繼承了DF-11的成熟技術,在價格上將遠低於DF-21系列飛彈,在生產上也會快得多。
東風-16東風-16
東風-21彈道飛彈
中程地地戰略飛彈,在巨浪-1號潛地飛彈基礎上發展的第二代中程地地戰略飛彈。1985年5月20日試射成功,1989年定型。飛彈全長10.7米,彈徑1.4米,起飛重量14.7噸,採用二級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 公路機動發射,最大射程1800公里,2700公里(東風-21A)。可攜帶1枚600公斤的威力為30萬噸TNT當量的熱核彈頭,命中精度300-500米。
1999年國慶閱兵首次展示的東風-21甲1999年國慶閱兵首次展示的東風-21甲
1999年國慶閱兵首次展示的東風-21甲,1988年,中國第二代固體中程戰略飛彈──東風-21甲(代號:DF-21A)立項,由航天部二院負責總體研製。這是國防科研撥款制度改革後,航天系統第一個由總承包院與軍方直接簽定契約研製的型號。該飛彈採用多項先進技術,是一個全新的型號。為了增加射程和可靠性,東風21號甲發動機採用比沖更高的端羥基聚丁二烯複合推進劑,二級採用玻璃鋼殼體、單個珠承全軸擺動噴管、電機式保險機構等技術。飛彈發射三用車和地面設備也有所改進。1992年,飛彈研製進入試驗飛行試驗階段。同年4月和11月的兩次飛行試驗由於設計問題而失敗。經過3年的改進設計,1995年1月、8月和11月連續取得三次飛行試驗成功。1995年8月17日~9月26日,二院試驗隊在某飛彈試驗基地完成了3000公里機動運輸試驗和作戰使用流程考核試驗。1996年12月再次飛行試驗成功,次年飛彈設計定型。1999年9月,東風21號甲飛彈參加了國慶五十周年閱兵。2000年3月,成功進行了定型後的首次批抽檢發射試驗,隨後交付原二炮部隊使用。第二代固體中程戰略飛彈的研製成功和裝備部隊,進一步增強了中國的國防實力
東風-21C,也稱東風-25,是近年在原東風21基礎上改進,才裝備軍隊不久的最先進中程地對地戰略飛彈,其有效射程為三千二百公里,在中國本土發射可及亞洲大部分地區。其採用高能固體火箭推動,彈頭艙能夠攜帶三枚分導式核彈頭,是世界上唯一能夠攜帶多枚彈頭的中程飛彈。東風21號C具備接近於巡航飛彈的打擊精度,這是一個革命性的突破。
東風-21D東風-21D
東風21-D反航母飛彈(DF-21D)是中國自主研發的一種新型中程彈道飛彈,是世界第一種反艦彈道飛彈,它主要用於對航母等艦隻進行致命的戰略戰術打擊,可以直接遠距離擊沉移動中的航母,攻擊誤差僅僅只有十幾米,通過發射多枚該類型飛彈(以防止“愛國者”飛彈的攔截),使航母或護航艦隻失去戰鬥力。
東風-25飛彈
東風-25型飛彈,代號DF-25,它是中國研製研的第二代戰略飛彈,是一種先進的中程地地戰略飛彈,它是在原東風-21基礎上改進而成。 它以機動發射,可帶常規彈頭,也可帶核彈頭和分飛彈頭,飛彈命中準確而且戰係數高。東風-25型飛彈與東風-21型飛彈相比有以下特點:
東風系列飛彈(東風(中國一系列中程和洲際彈道飛彈))
一是其射程遠。其有效射程為3200公里,在中國本土發射可覆蓋亞洲大部分地區,包括美軍太平洋關島基地。
二是採用高能固體火箭推動,由2個推進器組成,是一種使用固體燃料推進劑並且機動運行發射的中程彈道飛彈
三是威力大。彈頭艙能夠攜帶3-6枚分導式核彈頭,是世界上唯一能夠攜帶多枚彈頭的中程飛彈。東風25有效載荷達到2000公斤,比僅有600公斤的東風21要大很多。東風-25可以攜帶高爆彈頭(HE),反裝甲子母彈藥,燃燒空氣彈藥(FAE)以及專門用於毀傷電子設備的電磁脈衝彈藥(EMP)另外很關鍵的,它每個彈頭重返大氣層之後,各自可以獨立地像天女散花這樣進行分頭地攻擊,讓對方的大艦和航母難以防範。所謂天女散花式的多頭獨立的攻擊。
四是可以提供2種打擊模式,單彈頭打擊和多彈頭分導打擊模式。發射載車是一輛10X10輪式重型載重車輛,最大可以承載28噸,具有公路和簡易道路通行能力
東風-25型飛彈放置在圓筒形集成發射容器內,彈頭延伸出發射器外,行軍狀態下,飛彈採用水平放置姿態。發射容器底部有4個巨大的液壓穩定升降器。可以在進行戰鬥轉換時,提供良好的舉升穩定能力。可以借用東風25進行開發攜帶多枚常規彈頭打擊航母作戰群的相關技術研究。此外東風25與東風11和15一樣,可配備有一台聯合慣性/全球定位制導系統這樣可以更加增加它的末端制導打擊精度。
東風-31A東風-31A
俄媒稱,從照片上看,這種神秘飛彈的運輸—發射裝置被安裝在6×6輪式汽車底盤上。中國另一種彈道飛彈——DF-21A(射程2500千米)採用的則是5×5底盤。有專家認為,此次公開的很可能是中國新研製的DF-25型機動式中程彈道飛彈系統(射程可能在3200千米左右)。之前曾有觀點認為,DF-25的兩級推進裝置可能來自DF-31,會採用WS-2500型5×5輪式底盤(仿製自俄羅斯的MAZ-543)。
東風系列飛彈(東風(中國一系列中程和洲際彈道飛彈))
俄媒稱,除此之外,中國此前研製的DF-41洲際彈道飛彈也計畫使用MAZ-547V型6×6輪式汽車底盤。中方曾從白俄羅斯購得6輛MAZ-547V。不過,DF-41的研製工作已在數年前終止。此次新出現的照片表明,之前原計畫用於DF-41的部分MAZ-547V可能被用來發展DF-25系統。
東風-25彈道飛彈由兩個推進器組成,是一種使用固體燃料推進器並且機動運行發射的中程彈道飛彈。2004-2005年第二炮兵部隊對外簡單介紹了有關東風-25型彈道飛彈情況。據稱這種飛彈可以提供兩種打擊模式,單彈頭打擊和多彈頭分導打擊模式。最大有效載荷搭載能力2000公斤,最大射程3200公里。發射載車是一輛6X6輪式重型載重車輛,具有公路和簡易道路通行能力。
東風系列飛彈(東風(中國一系列中程和洲際彈道飛彈))
東風-25彈道飛彈是中國最先進的第二代戰略飛彈之一,中國的第二代戰略飛彈包括東風-21/25/31/41及巨浪二型,這些飛彈全部以機動發射,可帶核彈頭,準確而且存活係數高。
東風-26彈道飛彈
新一代中遠程固體燃料彈道飛彈,是一種反艦核常兼備彈道飛彈,是繼東風-21D後,第二種能夠反航母的彈道飛彈,且射程更遠。該飛彈長約14米、直徑1.4米、發射重量20噸、採用兩級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可攜帶重量為1.2噸至1.8噸的核彈頭或常規彈頭,並具備投送3個分導式多彈頭能力;在射程方面,由於使用了高能推進劑,最大射程應該在5000公里以上,可覆蓋美國在亞太地區的主要軍事基地,如迭戈加西亞、關島等,使中國擁有了可靠的打擊第二島鏈固定目標和大型艦艇等目標能力,是銜接東風-21與東風-31的主力中遠程彈道飛彈。
東風-26東風-26
東風-26B,飛彈外殼上的EA字樣,很有可能是electronic attack兩個單詞的首字母縮寫,即“電子攻擊”的意思。這也許是東風-26最新改進版,可攜帶電子脈衝彈頭,秒殺美國的反導雷達。香港軍事專家梁國樑就此接受台灣“中央社”記者採訪時說,以上分析有一定道理。但照片中E/A的A字,也可能是代表反幅射飛彈(anti-radiation missile, ARM)的簡稱。梁國樑估計,這雖然與東風-26有關聯,但應是全新型飛彈,且是多彈頭飛彈,除了打擊彈頭外,還有可以打擊對方雷達的分彈頭,主要針對美國在韓國或日本部署的飛彈防禦系統。他認為,美國在韓部署“薩德”和攔截飛彈,還打算在日本部署,已接近“家門口”,且是在飛彈上升初段威脅,因此,這種新型飛彈針對“薩德”的意圖十分明顯,如果這種新型飛彈在上升初段被“薩德”的雷達照射到,可即時以反輻射分彈頭反制,主彈頭則繼續飛行攻擊。據分析,飛彈一旦被對方雷達照射,就等同戰機鎖定對方,是宣戰之舉。
東風系列飛彈(東風(中國一系列中程和洲際彈道飛彈))
2015年9月3日閱兵式上作為核常兼備飛彈方隊首個型號初次亮相。是繼東風-21D後世界現役第二種大型中遠程反艦彈道飛彈。東風-26是中國第一個射程可到達關島及關島美軍基地的常規彈道飛彈,因此被網友冠以“關島快遞”或“關島殺手”的稱號。中國一旦有足夠數量的東風-26同時使用,就能夠幹掉關島上的重要美軍設施,將打垮現有的美軍反導系統。那中國這款東風-26B改進型更加先進,網路上傳播了也有幾天了,如果軍方認為是軍事機密泄密就會通知刪除的,但中國軍方此時沒有通知刪除那可以認為是允許網友把東風-26B改進型殘骸在網路上公布的,可能想通過網路方式來警告美韓部署薩德,美韓可從東風-26B改進型殘骸上推測到中國有更先進的飛彈。
根據17日公布航行A0985通告:中國在4月底試射彈道飛彈。4月27日上午9點15在中國西部酒泉的航天發射中心一區域的上空高度封閉了一小時開始第一次彈道飛彈測試。因此,4月29日發射的彈道飛彈的型號,或者是56基地的中程彈道飛彈家族東風-21家族推出的最新型號彈道飛彈。每天都是雙彈道飛彈試驗,其試射的飛彈很可能就是東風-26B改進型飛彈。
東風-26C中程核飛彈,美國情治單位披露的中國研製的一種核飛彈,這種新型飛彈估計射程至少達到2200英里(約合3541公里)。美國情治單位2014年3月證實中國發展了一種被稱為東風-26C(DF-26C)的新型中程核飛彈。這種新型飛彈估計射程至少達到2200英里(約合3541公里),這足以使中國軍隊展開對關島美軍設施的攻擊,而關島正是五角大樓將美軍轉調亞太地區的一個主要樞紐。這種飛彈擁有公路機動能力,使用固體燃料,這些特點可以使該飛彈隱藏在地下設施,並可在很短時間內發射,很難對付。這是美國官方首度證實中國的新型中程彈道飛彈,官員們認為它是中國軍隊軍事建設的一部分,旨在控制亞太海域並防止美軍進入沿中國海岸的島鏈。
東風-27彈道飛彈
中國開始發展第三代戰略核武器,他們包括東風-25、東風-27、巨浪-2A、東風-31B和東風-41等五種洲際彈道飛彈武器。據外電稱,圖片為我軍東風-25或東風-27遠程彈道飛彈,這兩種武器鋪位神秘,特別是後者,其與高超音速武器的關係緊密,但此次閱兵我們將看不到他們。總體上而言,進行閱兵展示的武器都要求有4個特點,第一要求是現役裝備,第二具有軍種代表性,第三安全性和第四經濟性。從第一點來講,東風-27、東風-41飛彈和東風-31B飛彈到為止僅僅進行了合計不到8次試射,要設計定型是有難度的,所以這三種飛彈還在研製之中,並不能滿足第一個要求,所以也不可能做展示。
東風系列飛彈(東風(中國一系列中程和洲際彈道飛彈))
東風-31彈道飛彈
洲際地地戰略飛彈 中國研製的第二代洲際地地戰略飛彈。1995年5月29日試射成功。飛彈全長13.4米,彈徑2.2米,採用三級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公路機動發射和發射井發射,最大射程8000公 里。可攜帶1枚700公斤的威力為100萬噸TNT當量的熱核彈頭或3枚威力為9萬噸TNT當量分導熱核彈頭,命中精度300-500米。
東風-31A東風-31A
東風-31A為DF-31遠程戰略飛彈的改型,性能數據高度保密。有分析認為,DF-31A採用儲存、起豎、發射三用車運載,是機動性很強的洲際飛彈。東風31A均采固體火箭發動機,主要靠車載方式進行機動,既靈活又能提升存活率。技術上因延續東風31型,設計之初只有10000KM左右後來由於參照西方技術,使其性能相當穩定而且射程增加到13000KM左右。東風31A型內裝配一種特殊動力裝置,能使它在離地約八萬公尺高空時,靠矢量噴射技術進行變軌,閃避攔截飛彈。
東風31AG,2014年10月2日報導,中國軍方首次試射了其一款陸基洲際彈道飛彈的新型衍生飛彈東風-31AG,標誌著北京針對美國的戰略襲擊能力正在提高。報導稱,新型東風-31AG飛彈的試射發生在中國中部地區的一個飛彈試射場。2017年7月30日,東風-31AG在中國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立90周年的大型閱兵式上出現。
東風-41彈道飛彈
東風-41洲際彈道飛彈同東風-31洲際彈道飛彈的研究發展是同時進行的,在一九九五年五月東風-31飛彈試射前,東風-41飛彈就進行過高彈道試射。東風-41洲際飛彈射程達一萬四千公里,主要是威懾美國用的。
東風系列飛彈(東風(中國一系列中程和洲際彈道飛彈))
東風-41洲際飛彈同東風-31飛彈的差異主要是第三級運載火箭的不同,東風-41的第三級火箭推力更大。東風-41洲際飛彈也能夠搭載核彈頭,也採用地面車載機動發射,也有較強的生存能力。
DF-51彈道飛彈
DF-51是一種固定井射重型多彈頭洲際飛彈(我國第一種重型洲際飛彈,兩級固(液)體火箭發動機,運載負荷約一萬公斤,最大射程約一萬五千公里,能夠攜帶14枚50萬噸或8枚100萬噸的熱核彈頭,部署加固地下井。該彈採用外層空間小動能變軌技術,改進固體燃料,縮小彈體,發射平台,是固定地井發射的重型多彈頭洲際飛彈,代替41的井射型號)。

技術特點

東風-4打擊對象:美國關島等中遠程目標
東風-5打擊對象:美國本土全境及洲際打擊能力
東風-5A\B打擊對象:美國本土全境及洲際打擊能力
東風10a巡航飛彈;射程超過1500公里,台灣及鄰近戰役戰術目標
東風-11 打擊對象:台灣及戰役戰術目標
東風-15打擊對象:台灣及戰役戰術目標
東風-15B打擊對象:台灣及戰役戰術目標
東風-16打擊對象:沖繩美軍基地
東風-21打擊對象:日本和印度部分地區及周邊鄰國
東風-21A\B 打擊對象:日本,印度
東風-21C 打擊對象:日本,印度,美國關島
東風-21D 打擊對象:大型海上移動目標、美國航母
東風-26 打擊對象:大型海上移動目標、第二島鏈外的美國航母、美國關島、迪戈加西亞島、美國亞太軍事基地
東風-31\A\B 打擊對象:美國本土大部分地區,歐洲地區及洲際打擊能力
東風-41打擊對象:美國本土全境及洲際打擊能力

性能數據

型號
改進型
打擊範圍/射程
備註
東風-1
600
東風-2
1300
東風-3
2800
東風-3A
4000
東風-4
4000
包含美國關島等中遠程目標
東風-5
12000
美國本土大部分地區,歐洲地區、洲際打擊能力
東風-5A/B
15000
美國本土全境及洲際打擊能力
300
台灣及戰役戰術目標
600
台灣及戰役戰術目標
東風-15B
600
台灣及戰役戰術目標
1000
日本沖繩
1800
日本和印度部分地區及周邊鄰國
東風-21A/B
日本,印度
東風-21C
3200
日本,印度,美國關島
2700
大型海上移動目標、美國航母
5000
大型海上移動目標、美國亞太軍事基地
13000
美國本土大部分地區,歐洲地區、洲際打擊能力
東風-31A/B
13000
美國本土大部分地區,歐洲地區、洲際打擊能力
14000
美國本土全境及洲際打擊能力
註:
1、帶外框的為退役類型,斜體為未實戰部署
2、打擊範圍/射程單位為公里

服役動態

二炮裝備

中國政府2013年4月16日發布了《中國武裝力量的多樣化運用》白皮書。白皮書分別公布了陸海空三軍組成、兵力、擔負任務等,還首次公布了二炮部隊飛彈武器裝備型號名稱——東風系列彈道飛彈和長劍巡航飛彈。

泄密事件

20世紀90年代初,沃維漢結識了大陸飛彈技術專家郭萬鈞,並以金錢將其收買。郭萬鈞參與了東風31戰略飛彈的設計。他見錢眼開,利令智昏。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至本世紀初,郭萬鈞一步步陷入深淵,膽子從小變大,後來在明知道沃維漢是在為境外間諜組織工作的情況下,郭萬鈞向沃提供了大量有關戰略飛彈的情報。為了讓沃維漢能夠理解飛彈專業知識,郭萬鈞還給他進行了飛彈專業知識的“科普”。沃一邊聽一邊記,筆記做得非常詳細。這些筆記已被攜帶出境,在歐洲某國轉交給台灣軍情局。也正是因為這些情報,台灣軍情局某一副局長還專門在歐洲某國接見沃維漢,該局長告訴沃,他的情報美國非常重視。我國家安全機關於2005年初將沃維漢、郭萬鈞抓捕歸案。經法院審理認定,郭萬鈞先後向沃維漢提供了涉及戰略飛彈等7項絕密情報,對國家安全與國防建設造成了特別巨大的危害,後果特別嚴重。
東風21型中程戰略飛彈發射車機動作戰東風21型中程戰略飛彈發射車機動作戰
在整個破案審查包括國家安全機關預審、檢察機關人民法院審理過程中,司法機關都嚴格依法辦事。被告沃維漢、郭萬鈞均依法享受了各種權利,包括聘請律師為自己辯護。在案件審理期間,沃維漢曾舊病復發,但得到了及時有效的住院治療。住院期間還一度取保候審好幾個月,在北京的住處休養。經過一段時間的審理,在反覆核證證據的基礎上,2007年5月24日,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對沃維漢間諜案進行宣判,沃維漢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之有關規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充分。法院以間諜罪追究其刑事責任,判處沃維漢死刑。郭萬鈞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之有關規定,以向境外非法提供國家秘密罪被追究刑事責任,被判處死刑。因涉及國家秘密,按中國法律規定,法院沒有對沃維漢間諜案進行公開審理,對郭萬鈞案也沒有公開審理,但都依法進行公開宣判。一審判決死刑後,兩人不服,依法提出抗訴。2008年1月29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二審終審裁定,維持一審原判。經最高人民法院核准,2008年11月28日,沃維漢、郭萬鈞被執行死刑。在死刑執行前一天,沃維漢與妻子、小女兒見面,依法行使了探視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