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山寺

東華山寺

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縣東華山寺是一座聞名福建江西兩省的千年古剎,現地址濟村鄉長坊村和石壁鎮張家地交界的白水頂,根據史料記載,這座廟宇建於隋朝,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千年古剎;傳1966年文革破“四舊”時毀於一旦,寺廟夷為平地。1979 年由李耀清(賽蓮)為首化緣籌建,1981年由陳大慈搭草寮籌建,1987年由釋光中、光勇為首接手重建,占地面積1917 平方米,建築面積1447 平方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華山寺
  • 建造時間:隋朝
  • 地    址: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縣
  • 宗教場所證:宗場證字閩F080060004 
東華山寺詳細介紹,頂庵,中庵,福林寺,寺院建設,東華山寺地理位置,

東華山寺詳細介紹

福建省三明市寧化東華山寺是一座聞名福建江西兩省的千年古剎,位於祖山的東華山,海拔1360米;現地址濟村鄉長坊村和石壁鎮張家地交界的白水頂,根據史料記載,這座廟宇建於隋朝,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千年古剎;傳說山頂常有三隻仙鶴飛集此處,村民以為神仙鳥,便建三仙祠,崇祀三仙神像。明隆慶五年(1571),由濟村鄉長坊村張滿十郎公裔孫捐山興建,長坊張氏族譜有詳細記載。當時中庵為磚木結構房屋4植,客房1植。後人在東華山寺復建時有石碑為證。該寺為福建寧化縣、石城等縣臨濟宗祖庵,民國三十四年、三十七年曾傳授三壇大戒,戒子近3000人,至今該寺戒子遍布周邊數縣,得戒和尚為心定大和尚。1966年文革破“四舊”時毀於一旦,寺廟夷為平地。1979 年由李耀清(賽蓮)為首化緣籌建,1981年由陳大慈搭草寮籌建,1987年由釋光中、光勇為首接手重建,占地面積1917 平方米,建築面積1447 平方米。分為頂庵(三仙祠)、中庵、腳庵(福林寺)組成。

頂庵

又稱仙頂,花崗岩牆,鐵瓦蓋頂,屋頂尖角高聳,四面出水,從峰頂眺望,四顧千里,寧化與石城兩縣城,歷歷可見。仙頂對聯“朝觀滄海日;夜摘牛斗星”,橫批“高明配天”是該景的真實寫照。東華山寺,景色獨特,雲霧繚繞,如入仙境,氣象萬千,放眼遠望,確有一覽眾山小感慨,讓人心曠神怡。仙頂供奉邱、王、郭三仙,還有周邊各村都塑有一個小神像,放在三仙玻璃框內。左右台階,短牆安放二對石獅。傳說山頂常有三隻鶴飛集此處,村民以為神鳥,便建三仙祠,崇祀三仙神像。三仙祠用花崗岩條石建成,祠門兩邊刻聯:“朝觀滄海日;夜摘牛斗星”。
東華山寺

中庵

奉釋迦牟尼、觀音等菩薩,為磚木結構房屋,上蓋鐵瓦,因怕大風殿宇較矮。後經施主化緣,續建有磚混結構的僧房、客廳、廚房等附屬設施,水電由鄉鎮部門支持解決外,還打井興建二級抽水蓄水的自來水(由台胞李恩淦等資助),解決用水困難。1998年,以釋證庭、張捷新等為首,廣為化緣集資,依山修建!第一層為功德堂,第二層供奉地藏王,第三層供奉觀音菩薩。第四層供奉釋迦牟尼。層層相通,左右均有樓梯.中庵與頂庵上下連成一體。
東華山寺

福林寺

腳庵叫福林寺,福林寺目前仍然是木結構的木屋因年代久遠,已成危房,急需修善和重建,修工程浩大,耗資巨大,此非一寺一地之所能及, 現需十方善信大德發心護持本寺。在歷次建寺與維修中,寧化石城兩縣人民均共同出資出力,是同心護法的典範。
歷來住持有釋證庭釋青蓮、心定、陳大慈、釋光中、會觀、光勇等大師。釋耀桂法師發願修塔建寺,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釋耀桂法師說:"建造道場就是在給眾生創造機會,讓眾生找到家,讓四方信眾有法可求,滿眾生願。"
東華山寺

寺院建設

頂庵在1987年重建後至今近30年,內部和房頂已經多處受風雨腐蝕,中庵鐵瓦大部份已經生鐵鏽,腐蝕需更換和修繕,腳庵(福林寺)因是土木結構,目前已成危房,急需重建!因緣成熟,為上報佛恩,下濟如母有情眾生無始以來沉淪之疾苦,把佛教普濟慈善的精神傳播開來,在2014年初報政府批准後,釋耀桂法師帶領兩序大眾重新建設東華山寺。目前,東華山寺修善,重建工作已開啟,各項建設也在緊張的籌備中。
然而畢竟修善建設工程浩大,耗資巨大,此非一寺一地之所能及.仰仗海內外諸山大德長老,十方賢達善士,振臂呼應,鼎力相助.匯涓水成大河,慷慨解囊,共襄勝舉,永垂佛天.法界處處,功徳殊勝,鐘聲悠悠,法雨普施.待落成之日,凡竭其心力者,捐助資財者,

東華山寺地理位置

距寧化35公里,地處福建寧化與江西石城交界的武夷山南麓,最高峰海拔1148.9米。東華山原名白水頂、龍華峰、西華山。主脈向東沿寧化石壁、濟村兩鄉鎮邊界入濟村鄉長坊村,止於吾家湖;北支深入濟村鄉上龍頭村;南支入石壁鎮的鄧坊橋、隆坡、三坑、陳塘、桃金等村邊界地帶。石壁溪、武昌溪、劉村溪均發源於此山麓。
地址交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