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開國(百家講壇系列節目)

東漢開國(百家講壇系列節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東漢開國》是中央電視台科學教育頻道(CCTV10)《百家講壇》欄目的一個系列節目,其從正史的角度描述了自新朝末年天下大亂、光武帝劉秀起兵到東漢永平初年期間數十年的歷史。主講人為魏新,山東社科院特邀研究員,詩人、學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東漢開國
  • 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 首播時間:2010年10月23日
  • 播出頻道:CCTV10
  • 播出時間:中午12:45
  • 線上播放平台CNTV 
  • 每集長度:40分鐘
  • 播出狀態:已完結
  • 集數:21
  • 主講人:魏新
  • 播出欄目: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百家講壇
開國曆程,主講人,目錄,各集導語,

開國曆程

他被毛主席譽為最有學問、最會打仗、最會用人的皇帝,他只用了三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從放牛娃到天子的人生巨變,那么劉秀的奮鬥之路究竟給現代人以怎樣的人生啟示?山東社科院特邀研究員魏新以新銳的視角、樸實的幽默帶您一起領略劉秀那段波瀾壯闊的勵志人生。百家講壇即將推出節目《東漢開國》,敬請關注!
劉秀(前6—57年),漢族,南陽蔡陽人。東漢王朝開國皇帝,中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新朝末年,海內分崩,天下大亂,西漢皇族後裔劉秀與兄在家鄉舂陵乘勢起兵,與眾英雄並爭天下。公元25年,劉秀在河北登基稱帝,建立了東漢王朝。經過長達十數年之久的統一戰爭,劉秀先後平滅了綠林、赤眉隗囂公孫述等諸多割據勢力和為數達百萬的大小農民起義軍,使得自新莽末年以來紛爭戰亂20餘年的中華大地再次歸於一統。天下定後,劉秀推行“偃武修文”的國策,發展生產、大興儒學,從而奠定了日後東漢王朝近兩百年的基業。
劉秀劉秀
中國古代的封建王朝,奉行的是一家一姓的“家天下”制度。古代把一個姓氏崛起從而建立國家的過程叫做“興”,對於劉氏家族來講,劉邦建立前漢的過程叫做“興”,劉秀建立後漢的過程叫做“再興”,即第二次興起之意。劉氏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唯一的“一姓之再興”的家族。為表日後劉家江山在劉邦、劉秀之後能夠一次又一次的興起,所以東漢統治者把劉秀建立後漢王朝的過程叫做劉氏江山的—“中興”,即這不是劉氏江山的最後一次興起。到了近代,“光武中興”也成為了同文景、貞觀、開皇等一樣的一個“治世”的代名詞。
劉秀更始三年(25)夏,在鄗縣南千秋亭五城陌(今河北柏鄉內)即皇帝位。改元建武,改鄗為高邑,次年定都洛陽,建立東漢政權。之後4年,指揮軍隊鎮壓赤眉等農民起義軍,削平各地割據勢力。在位期間,以“柔道”治天下,採取一系列措施,恢復、發展社會生產,緩和西漢末年以來的社會危機。建武二年至十四年(公元26~38)頒布6道釋放奴婢詔令,規定戰爭期間被賣為奴婢者免為庶人,未釋放的官私奴婢必須有基本的人身保障。建武十一年,連下三次詔令,規定殺奴婢者不得減罪;炙灼奴婢者依法治罪;免被炙灼的奴婢為庶人;廢除奴婢射傷人處極刑的法律。恢復西漢較輕的田稅制,實行三十稅一。遣散地方軍隊,廢除更役制度,組織軍隊屯墾。簡政減吏,裁併400多縣。放免刑徒為庶民,用於邊郡屯田。建武十五年,下令度田、檢查戶口,加強封建國家對土地和勞動力的控制。加強中央集權,對功臣賜優厚的爵祿,但禁止他們干政;排斥三公,加重原在皇帝左右掌管文書的尚書之權,全國政務經尚書台總攬於皇帝,在地方上廢除掌握軍隊的都尉。種種措施,使東漢初年出現了社會安定、經濟恢復、人口增長的局面,因此劉秀統治時期,史稱“光武中興”。
王莽王莽
自新末大亂到天下再次一統,歷經近20年的時間,此間百姓傷亡慘重,戰死和病餓而死者不計其數,到劉秀再次統一天下之後,天下人口已經是“十有二存”了。為了使飽經戰亂的中原之地儘快的恢復和發展,劉秀則“知天下疲耗,思樂息肩。自隴、蜀平後,非儆急,未嘗復言軍旅”。同時,劉秀連續下達了六道釋放奴婢的命令,使得自西漢末年以來大量失去土地的農民淪為奴婢的問題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也使得戰亂之後大量土地荒蕪而人口又不足的問題得到了解決。同時,劉秀還大力裁撤官吏,合併郡縣。光武帝下詔:“並省四百餘縣,吏職減損,十置其一”,這樣極大的減輕了人民的負擔。到劉秀統治的末期,人口數量達到了兩千多萬,增長了一倍還多,經濟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建武三十二年二月,劉秀率文武百官數千人,來到泰山,舉行了聲勢浩大的封禪大典,歸來之後,劉秀下令改次年為中元元年,以示功德圓滿。泰山封禪後的第二年,即中元二年,劉秀駕崩於洛陽南宮前殿。去世前,劉秀自稱無益於百姓,詔令薄葬,時年六十二歲,在位三十三年。
東漢開國(百家講壇系列節目)
舂陵起事時,同族的許多人非常害怕,都說劉縯要害了自己,紛紛逃跑;但當他們見到劉秀穿戴著紅衣大冠的將軍服裝,率領起事人員回到舂陵時,又說:“像劉秀那樣謹慎厚重的人都造起反來了,還怕什麼!”於是也就心安了。這年十一月,劉秀等人的軍隊在小長安聚與官軍相遇,結果大敗。在此一戰中,劉氏宗族死了數十人,其中包括劉秀的二哥、二姐及劉良的妻子和兩個兒子。劉秀的二姐劉元死得頗為壯烈。敗軍之際,劉秀單騎逃跑,碰上三妹伯姬,就把她拉到了馬上。不遠,又碰到劉元,催她快上馬,劉元看到追兵在後,揮手說:“你快跑吧,不能兩全了,不要都死在這裡。”追兵趕到,就把劉元和她的三個女兒殺了。但由於人心所向,起義軍迅速發展到十餘萬人。軍隊人多,將領們都主張擁立一個劉姓的皇帝,以此統一號令,順應人心。南陽一帶的豪傑人物,都認為劉演最為合適,因為劉演有威望,治軍嚴明。而新市、平林軍的將領們大都喜歡散漫放縱,擔心立了劉演不得自由。他們認為劉玄懦弱,容易控制,因而策劃擁立劉玄。劉玄是舂陵侯劉仁的曾孫,在平林軍中,號稱更始將軍。劉玄當皇帝後,改元為更始元年,並封了一大批官銜,封劉績為大司徒,封劉秀為太常偏將軍。
南陽一帶的情況使王莽震驚,調兵遣將,很快集結了43萬人馬,號稱百萬,命司空王邑與司徒王尋率領前往鎮壓。王邑、王尋首先與劉秀相遇,劉秀的將領見敵多勢盛,不敢作戰,都跑回昆陽城中。他們憂念妻兒老小,都想各自回本土自保。劉秀非常冷靜地向將領們分析了形勢和前景,口吻嚴厲:“糧草無多,來敵強大。併力抗敵,還有打勝的希望,要是分散,必然被消滅,而且宛城還沒攻下,來不了救兵,昆陽一失,一天之內,各軍也就全都覆沒。為什麼不同心同德,共建功名,反而只想看守自己的妻子和財物呢?大家覺覺得有在理,因此拋棄了別的念頭。劉秀於是擔任了臨時總指揮的重任。當時昆陽城中只有八九千人,劉秀要王鳳王常守城,自己和李軼等13人騎馬乘夜闖出城南門,召集在外的軍隊。劉秀到郾縣、定陵一帶,把那裡的軍隊全部集合起來救援昆陽。將領們捨不得財物,要求留一部分兵力看守。劉秀說:“要是打敗敵人,比這多一萬倍的珍寶都有,甚至可以奪得天下。要是被敵人打敗了,腦袋都保不住,財物還有什麼用?”於是把全部軍隊都帶到了昆陽。劉秀又率領3000敢死隊,攻向敵人中堅,打得敵人措手不及。王邑被殺。劉秀軍隊合力夾攻,王莽軍隊四處奔逃,相互踐踏,潰不成軍。王尋帶著剩下來的幾千人逃回洛陽。這就是中國戰爭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昆陽之戰。昆陽一戰,敲響了王莽政權的喪鐘。同時也提高了劉氏兄弟的威望。但更始政權的內部矛盾也更趨尖銳。結果,劉演被更始帝殺害。劉秀怕自己遭到不測,趕緊跑到宛城假意請罪。不為哥哥服喪,飲食言笑與平常一樣,若無其事。劉玄見劉秀沒有反對他的意思,有些慚愧,拜他為破虜大將軍,封武信侯。而劉秀每當獨居卻獨自流淚,總是不喝酒、不吃肉,以此寄託哀傷。
更始元年(23年)九月,綠林軍攻入長安,殺死王莽,新莽政權滅亡。當時關中一帶的官員趕來迎接皇帝劉玄去長安,見到劉玄的將領們頭上隨便包一塊布,沒有武冠,有的甚至穿著女人衣服,滑稽可笑,沒有莊重威嚴的樣子,唯獨見到劉秀的僚屬肅然起敬。一些老官員流著淚說:“沒想到今天又看到了漢朝官員的威儀!”對劉秀產生了敬佩、嚮往的心理。之後,劉秀被劉玄派往河北進行招撫。使得劉秀終於擺脫了劉玄對他的直接控制,開始了自由施展的機會。劉秀在河北,每到一處,考察官吏,按其能力升降去取;平反冤獄,釋放囚徒;廢除王莽苛政,恢復漢朝的官吏名稱。在河北期間,劉秀還粉碎了一起假冒漢成帝之子另立朝廷的反叛事件。當假冒的王郎兵敗請降、要求給予優厚待遇時,劉秀說:“現在,假如成帝再生,他的天下也不能得到了,何況詐稱劉子輿的人呢!”使者要求封給王郎一個食邑萬戶的侯,劉秀說:“能夠保全性命也就可以了。”而在清理繳獲的文書檔案時,發現官吏與王郎勾結一起毀謗劉秀的材料有幾千份。要是按這些材料提供的線索加以追究,必然會使一大批人惶恐不安。劉秀一律不看,把王郎的官吏們召集起來,當面一把火燒掉。他解釋說:這樣做,是“令反側子(心懷不安的人)自安(放心)”。
對於農民軍,劉秀採取了分化、瓦解、收編為主的政策。當時,河北地區規模最大的農民軍為“銅馬”。劉秀擊敗銅馬軍後,將其收編,大大加強了自己的軍事實力。因此,他還獲得了“銅馬帝”的稱號。經過一年多的苦心經營,劉秀終於完全控制了河北地區。這時遠在長安的更始帝派使節趕到河北,封劉秀為蕭王,企圖把他召回長安。這表明劉玄已經對劉秀不放心,要削弱他的勢力,奪回他的權力。劉秀自然明了這一意圖,以“河北未平”為理由,拒絕應召去長安。劉秀與劉玄的裂痕從此開始明朗。與此同時,以樊崇、逢安、徐宣等人為首活動在今河南東部的赤眉軍,正在迅猛地向長安進兵。赤眉一旦攻下長安,劉玄敗逃,就將出現一個奪取關中一帶的良好時機。劉秀感到爭奪天下的時機即將到來。他一邊派將軍鄧禹率精兵2萬向關中一帶進發,相機行事;一邊選定北據太行山、南臨黃河、地處險要、財物富實河內郡(治懷縣,在今河南武陟縣)作為進取中原的立足點。他選用文武兼備的良將寇恂任河內太守,冠以“行大將軍事”的銜號。他向寇恂交代任務說:從前漢高祖與項羽爭天下,把蕭何留在關中,我把河內交給你。你的任務是像蕭何那樣保證軍糧供應、訓練士兵和戰馬,阻擋外面的軍隊,不讓到這塊地盤上來,特別是不讓黃河以南劉玄的軍隊過來。劉秀又在孟津(今孟縣以南)部署重兵,窺視洛陽。
安排妥當以後,劉秀又帶領一支軍隊回到冀中、冀北一帶。一路上將領們紛紛給劉秀上尊號,要他稱皇帝。劉秀一律拒絕。到了南平棘(今趙縣南),將領們又一再勸說,劉秀還是不答應。當人們都走開後,將軍耿純對劉秀說:“人們拋開親人和家鄉,跟從大王出生入死,本來就是想攀龍附鳳,實現封官拜爵的願望。現在大王遲遲拖延,違背大家的心愿。我擔心人們失望了,就會產生離去的想法。人們一散,就難以再召集了。”劉秀由此相信了將領們要他當皇帝是出於真心實意,而且是出於個人利益,並非虛讓。公元25年六月已未日,劉秀在浩(今河北柏鄉縣)稱帝。國號仍為漢,年號為“建武”。
劉秀即位後,卻未定國都,定都何地呢?當時人們心目中的重心當然是長安,但長安不可能在短期內奪到手,劉秀在河內郡徘徊一月有餘,最後確定了洛陽。他首先派兵占據了五社津(在今河南鞏縣北)等要塞,以防滎陽以東的割據勢力前來爭奪,然後下令包圍洛陽。當初劉玄去長安時留李軼、朱鮪守洛陽,這兩個人都曾勸劉玄殺掉劉演,是劉秀的仇人。李軼願歸降,劉秀說,他為人詭詐,反覆無常,把李軼的信交給太守、郡尉一級官吏傳閱,說對這種人要引起警惕。訊息很快被朱鮪知道了,他覺得李軼的行為無疑是要出賣他,於是就派人刺殺了李軼。朱鮪刺殺李軼,引起洛陽軍中的混亂。劉秀一箭雙鵰,既分化瓦解了敵軍,又借刀除掉了仇人。當洛陽被包圍以後,劉秀派廷尉岑彭勸朱鮪投降,岑彭原是朱鮪的部下。朱鮪在城上回答說:“我知道自己的罪過太深,不敢投降。”劉秀說:“幹大事的人不計較小的怨恨。朱鮪要是現在投降,可以保住官爵,怎么會殺他的頭昵?我對著面前的黃河發誓,絕不食言!”岑彭又去轉達劉秀的話,朱鮪不相信,從城上放下一條繩索,對岑彭說: “你的話當真,就順著繩索上來,”岑彭抓過繩子就上去了。朱鮪見無欺詐,就答應了投降。朱鮪把自己捆起來,要岑彭陪他去向劉秀請罪,劉秀親手給他解了繩子,要岑彭連夜把他送回洛陽。第二天一早,洛陽的守軍就大開城門,全部投降了劉秀。劉秀任命朱鮪為平狄將軍,並封他為扶溝侯。
劉秀嚴禁軍隊進城後暴橫搶掠,將軍蕭廣違犯軍紀,縱兵橫暴,處了死刑,洛陽很快安定下來。劉秀成事,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利用了赤眉起義軍,劉秀即位後,二者從合作者變成敵人。赤眉軍畢竟是一幫流寇,沒有戰略眼光,因而搶了一城、吃了一地,即放棄再遷往別的地方。在流動過程中一路受到追擊阻截,損失慘重。建武三年(27)正月,赤眉軍行至宜陽,業已疲憊不堪,突然發現劉秀親率大軍早己等在那裡,一時不知所措,投降了劉秀,把在長安得到的傳國玉璽也交給了劉秀。這時的赤眉軍尚有十餘萬人,兵甲器械堆放在宜陽城西,高與山齊。劉秀下令給飢餓的投降士兵發放食物,第二天又把他們集合起來,排列在洛水岸邊,讓其首領觀看,並對樊崇等人說:“是不是對投降後悔呀?現在放你們各回軍營,指揮你們的軍隊,和我決個勝負。我不想強迫你們投降。”徐宣等人叩頭說:“我們出了長安,君臣就商量歸降聽命,只是老百姓愚昧無知,不能事先告訴他們。現在能夠投降,就像走出虎口,回到慈母的懷抱,誠心誠意地歡喜,一點也不後悔。”劉秀不無快意又不無蔑視地說:“你算是鈍刀中的快刀、庸人中的能人了。”劉秀把樊崇等赤眉軍將領及其妻子安排在洛陽居住,給了他們田宅。後樊崇等欲圖再反,被劉秀髮覺後誅殺。
公孫述,字子陽。王莽天鳳年間,任蜀郡太守,以其能而聞名蜀中。新末天下大亂,公孫述亦起兵割據巴蜀。更始二年,劉玄遣益州刺史張忠等帶兵萬餘人來接管巴蜀和漢中,公孫述見蜀地險要,眾心又歸附於他,故有自立之志,遂使其弟公孫恢在綿竹大敗更始諸將,從此公孫述之名威震益州。公孫述手下的功曹李熊對公孫述言:“方今四海波盪,匹夫橫議。將軍割據千里,地什湯、武,若奮威德以投天隙,霸王之業成矣。宜改名號,以鎮百姓。”此言正和公孫述之心,不久,公孫述在成都自立為蜀王。蜀地沃野千里,兵精糧足,關中、荊州等地的百姓聞蜀地太平,安居樂業,為躲避戰亂,紛紛奔入蜀地,西南夷也遣使納貢,益州一片興旺之勢。此時,李熊復對公孫述言:“今山東饑饉,人庶相食;兵所屠滅,城邑丘墟。蜀地沃野千里,土壤膏腴,果實所生,無谷而飽。女工之業,覆衣天下。名材竹乾,器構之饒,不可勝用,又有魚、鹽、銅、銀之利,浮水轉漕之便。北據漢中,杜褒、斜之險;東守巴郡,拒扞關之口;地方數千里,戰士不下百萬。見利則出兵而略地,無利則堅守而力農。東下漢水以窺秦地,南順江流以震荊、楊。所謂用天因地,成功之資。今君王之聲,聞於天下,而名號未定,志士孤疑,宜即大位,使遠人有所依歸。”經過深思,公孫述遂於公元25年初在成都即皇帝位,建元“龍興”。稱帝之後,公孫述使將軍侯丹開白水關,北守南鄭;將軍任滿從閬中下江州,東據扞關。於是,公孫述遂盡有益州之地。更始敗亡之後,劉秀專事東方,無暇西顧,關中不少豪傑均引兵歸奔西蜀,蜀勢大振。公孫述遂大修營壘,多置車馬,操練兵馬,於西蜀聚甲數十萬。除此之外,公孫述還在漢中囤積了大量的糧草,製造十層高的豪華戰船,且多刻天下州牧的印章。建武五年,割據荊州的秦豐為劉秀所敗,其屬下大將延岑和田戎歸奔公孫述,延岑被封為大司馬,田戎則為翼江王。建武六年,公孫述遣田戎出江關,收攏其舊部,欲取荊州,結果無功而返。而此時,劉秀已經基本上統一了東方,已經開始謀劃西北的隴右與蜀中的公孫述了,遂手書公孫述曰:“天下神器,不可力爭,宜留三思。”手書的署名為“公孫皇帝”,看來,當時公孫述的勢力頗為龐大,連東帝劉秀也承認了蜀帝公孫述。  此時,公孫述手下的騎都尉荊邯見東方將被平定,劉秀的大軍馬上就要西向,故對公孫述道出了一番極為精彩的論對:“兵者,帝王之大器,古今所不能廢也。昔秦失其守,豪桀並起,漢祖無前人之跡,立錐之地,起於行陣之中,躬自奮擊,兵破身困者數矣。然軍敗複合,創愈復戰。何則?前死而成功,逾於卻就於滅亡也。隗囂遭遇運會,割有雍州,兵強士附,威加山東。遇更始政亂,復失天下,眾庶引領,四方瓦解。囂不及此時推危乘勝,以爭天命,而退欲為西伯之事,尊師章句,賓友處士,偃武自戈,卑辭事漢,喟然自以文王復出也。令漢帝釋關隴之憂,專精東伐,四分天下而有其三;使西州豪傑鹹居心於山東,發間使,招攜貳,則五分而有其四;若舉兵天水,必至沮潰,天水既定,則九分而有其八。陛下以梁州之地,內奉萬乘,外給三軍,百姓愁困,不堪上命,將有王氏自潰之變。臣之愚計,以為宜及天下之望未絕,豪傑尚可招誘,急以此時發國內精兵,令田戎據江陵,臨江南之會,倚巫山之固,築壘堅守,傳檄吳、楚,長沙以南必隨風而靡。令延岑出漢中,定三輔,天水、隴西拱手自服。如此,海內震搖,冀有大利。”此論,既道出了隗囂戰略上的嚴重失誤,又給公孫述指出了對抗東帝劉秀的策略,即進則可有獲勝之機,退保則必不可全。公孫述亦贊同荊邯的這番論斷,欲盡發西蜀之兵使延岑、田戎分出兩道,與漢中諸將合兵並勢。蜀中之人及其弟公孫光以為不宜空國千里之外,決成敗於一舉,均極力勸說公孫述罷兵,公孫述竟按他們這些人說的做了。延岑、田戎也數次請求出兵,但公孫述終究疑慮而沒有聽從。公孫述的優柔寡斷,使得其失去了最後與東方的劉秀爭奪天下的資本,待劉秀徹底平定了東方,大軍西指,等待偏安於蜀中的公孫述的結局就只有失敗了。  建武七年,隴右的隗囂迫於漢軍壓境,遂向公孫述稱臣,以求聯兵於蜀,共同劉秀對抗東方的劉秀。建武八年,公孫述遣將援助隗囂,並連同隗囂擊敗了攻打西城的漢軍,迫其退回了長安一線。但不久,隗囂病死,劉秀再次對隴右用兵,隴右之軍崩潰,公孫述的援軍也損失甚重,蜀中震動。隴右的覆滅,頓使益州失去了北部屏障,建武十一年,劉秀命岑彭和來歙分別從南、北兩個方向大舉伐蜀。早在建武九年,公孫述已令翼江王田戎、大司徒任滿、南郡太守程泛等將數萬兵馬沿江乘竹排下江關(今四川奉節東),擊破了劉秀的威虜將軍馮俊等部,攻下了巫縣及夷陵、夷道(今湖北宜都),公孫述軍因此得以據荊門、虎牙(此處之荊門、虎牙皆為山峰之名,荊門山在南,虎牙山在北,江水從中而過。其地在今湖北宜昌東南),並且“橫江水起浮橋、樓觀,立攢柱以絕水道,結營跨山以塞陸路,拒漢兵”,可見公孫述軍在建武九年就擊敗了劉秀軍,並建立了堅固而險阻的荊門山防線,成為了西蜀南部的屏障。之前岑彭曾多次試圖奪回荊門,但均未成功.漢軍大舉伐蜀,岑彭則總結了以往的教訓,準備了大小各種戰船數千艘,並以火攻燒毀了蜀軍設在荊門一線的浮橋和樓觀,蜀軍大亂,溺死者數千人,蜀將王政斬殺了大司徒任滿,投奔了漢軍,田戎則退保江州。岑彭等來到江州後,見一時難以攻取,遂轉攻平曲,大勝,“收其米數十萬石”。公孫述見岑彭的南路大軍攻克了平曲,即令延岑、王元與其弟公孫恢率領重兵據守廣漢及資中,又遣侯丹率兩萬餘人據黃石(今四川涪陵東北)。岑彭見勢,多張疑兵,令臧宮等從涪水上平曲,以牽制延岑等蜀將,自己則分兵順江而下還江州,然後溯都江而上,攻襲蜀將侯丹部,大破之。緊接著西向“因晨夜倍道兼行二千餘里,徑拔武陽。使精騎馳廣都,去成都數十里”,岑彭分兵繞道奔襲兩千餘里,克武陽,前部騎兵到了廣都,距成都不過數十里,先前公孫述令延岑等率蜀軍主力屯於廣漢,即為堵截岑彭的南路漢軍,誰知岑彭的兵馬竟繞出延岑軍後,逼近了成都,蜀地震駭,公孫述大怒,用手杖擊地曰“是何神也!”不久,南路的臧宮部亦率五萬兵馬大敗延岑,“斬首溺死者數萬人,水為之濁流”。不久臧宮軍進抵綿竹,公孫述的大將、從隴右隗囂處歸奔而來的王元,不得已“舉城降”。此時劉秀致書公孫述,言陳言禍福,以明丹青之信,公孫述感嘆良久,言:“廢興,命也。豈有降天子哉!”。見南路連續失利,公孫述又遣蜀中刺客,混入漢軍,刺殺了岑彭,為據漢軍,公孫述可算是方法用盡。不久,劉秀遣大司馬吳漢接替岑彭擔任南路漢軍的統帥。不久,吳漢擊敗蜀將魏黨、公孫永等於魚涪津(今四川樂山一帶),兵圍武陽,公孫述的女婿史興率五千兵馬來助,亦為吳漢所破,吳漢得以占據武陽。此時,劉秀詔令吳漢“直取廣都,據其心腹”,吳漢依令而行,果然,武陽以東諸小城皆降。而南路的臧宮在逼降蜀將王元後,又破涪城,斬殺了公孫述的弟弟公孫恢。面對如此局面,蜀中“將帥恐懼,日夜離叛,述雖誅滅其家,猶不能禁”。此時劉秀再次致書公孫述:“往年詔書比下,開示恩信,勿以來歙、岑彭受害自疑。今以時自詣,則家族完全;若迷惑不喻,委肉虎口,痛哉奈何!將帥疲倦,吏士思歸,不樂久相屯守,詔書手記,不可數得,朕不食言。”劉秀的手書中勸公孫述認清方今之大勢,再戰下去,猶如委肉於虎口,而早日歸漢,則家族地位可得保全。這樣的機會,不會再有,而他劉秀也絕不食言。公孫述則“終無降意”,可見公孫述亦不愧為一方之雄。
劉秀平隴之戰示意圖
吳漢攻拔廣都後,已迫近成都,此時劉秀就致書告誡吳漢道:“成都十萬餘眾,不可輕也”,而吳漢新勝,未聽劉秀之言,與劉尚分兵輕敵冒進,二人兵馬相距二十里。劉秀知後大驚,料吳漢與劉尚的兵馬危險,果不出劉秀所料,公孫述將十多萬兵馬分為二十餘營,一面截住劉尚,一面猛攻吳漢部,吳漢與蜀軍激戰了整整一日,終因寡不敵眾,敗回營壘。吳漢回營後,閉營三日不出,他一面多樹旗幟,使煙火不絕,一面於第三日晚趁夜色偷渡過江,與劉尚部會合。吳漢與劉尚會合的第二天,蜀國大司徒謝豐等不知吳漢軍已渡江與江南岸的劉尚部會合,留部分人馬牽制江北,自將主力攻江南岸的漢軍,劉秀墓結果雙方鏖戰,從早晨一直打到太陽快要落山,吳漢軍勝,斬蜀軍五千餘級。此後,吳漢軍與蜀軍在廣都、成都之間展開了數次大戰,吳漢軍均獲勝利,遂進抵了公孫述的都城—成都。於此同時,漢軍臧宮部也相續攻占了占繁(今四川彭縣北)等地,“與吳漢會於成都”。見到了最後的時刻,公孫述謂延岑曰:“事當奈何?”延岑則言:“男兒當死中求生,可坐窮乎!財物易聚耳,不宜有愛”,意謂男子漢大丈夫應當死中求生,豈可坐以待斃!財物容易聚得,不應該吝惜。公孫述隨即“悉散金帛,募敢死士五千餘人”,交由延岑指揮。延岑一面在正面大張旗幟、鳴鼓挑戰,一面派出一支“奇兵”繞到吳漢軍的背後,突然發動了進攻,吳漢軍大敗,吳漢本人也墜馬落水,幸得拽住馬尾才從水中脫險。此戰漢軍損失頗大,而糧草也只夠七日只用了,吳漢見此,令備船隻,打算暫時退兵。這時,劉秀遣蜀郡太守張堪押運糧草和七千匹戰馬輸送至前線,同時張堪“說述必敗,不宜退師之策”。得到補充的吳漢見迫近成都以來,兩次與蜀軍交戰不利,也不敢輕舉大軍了。吳漢將精騎隱於後,令弱兵前往挑戰。公孫述方勝,又見吳漢兵馬羸弱,認為破敵之時已到,遂令延岑領一軍以據臧宮,而公孫述則親率數萬大軍出戰吳漢,延岑與臧宮交戰,三戰三勝;而公孫述這邊與吳漢大戰,“自旦及日中,軍士不得食,並疲”,這一戰,雙方從早上一直打到正午,激戰半日,雙方軍士都極為疲憊,這時,吳漢令護軍高午、唐邯率數萬精銳衝擊敵陣,蜀軍大亂,這時高午沖入敵陣,直刺公孫述,正中其前胸,公孫述受傷墜馬,幸被手下救回城中。公孫述傷重,將成都兵馬交予延岑後,當夜便死於成都皇宮。見蜀帝身亡,延岑亦無心再戰,遂於第二日便舉城而降。歷時十二年之久的西帝公孫述,終落得了一個身死國滅的下場。
自建武元年至建武十二年,劉秀登基後用了十二年的時間終於平定天下。

主講人

魏新是山東曹縣人,青年作家、詩人、學者,出版有長篇小說《動物學》、《我將青春付給了你》、《命運教我變魔術》,歷史隨筆《水滸十一年》、《東漢那些事情兒》,魏新傾心於歷史研究領域,尤其在光武帝劉秀和東漢史的研究上頗有建樹。2009年10月,魏新受《百家講壇》欄目邀請,開始錄製《東漢開國》,歷時一年時間,以光武帝劉秀為主題的大型歷史系列講座《東漢開國》終於錄製完成,共二十五集。節目在預告期間,引起網路熱議和廣泛關注。據悉,出生於1978年的魏新也打破了《百家講壇》主講人的年齡紀錄,成為《百家講壇》開播以來最年輕的一位主講人。

目錄

01沒落的皇族
02初起兵
03漢軍出世
04皇位之爭
06大哥之死
07王者歸來
08虎出牢籠
09燕趙驚變
11絕地反擊
12強龍壓過地頭蛇
13與皇帝鬥法
14劉秀登基
15定都洛陽
16三個皇帝搶天下
17大破赤眉軍
18皇帝難斷家務事
19致命的矛盾
20得隴望蜀
21柔道治國

各集導語

01沒落的皇族
在中國的歷代帝王中,漢光武帝劉秀,雖比不上秦皇、漢武那么顯赫耀眼,但也絕非等閒之輩,在他頭上,至少可以戴上兩頂桂冠,一頂就是中興之君,一頂是“定鼎帝王”,漢高祖劉邦所創立的漢朝於公元八年被王莽篡權,但是經過劉秀的苦心經營又使得漢王朝延續了將近200年,所以劉秀被稱為“中興之君”,然而劉秀中興漢朝其實開創的是一個新王朝,只不過這個王朝仍然沿用“漢”的稱謂而已,所以劉秀又被稱為“定鼎帝王”。縱觀中國古代歷史,集中興之君和定鼎帝王兩頂頭銜於一身的帝王,劉秀是惟一一人。可是這樣一位耀眼的帝王,卻是從一個放牛娃、莊稼漢起步的,那么劉秀究竟具有怎樣的傳奇身世呢?
02初起兵
公元22年11月的一天,性格老實謹厚的劉秀,騎著一頭牛,不是像平常那樣去田地上耕作,而是去戰場上殺敵。這一年劉秀二十八歲,那么他為什麼會守著安穩的農民生活不過,突然鋌而走險了呢?在這之前究竟發生了什麼?史料記載,這一切竟然和一件神秘的事情相關。那么究竟是誰告訴了劉秀這件神秘的事情?說這句話的人又為什麼會被滿門抄斬呢?
03漢軍出世
公元22年夏秋之間,南陽郡發生了旱災,爆發了大饑荒,天災加上王莽政府的人禍,劉秀、劉縯兄弟最終拋棄了一切財產,加入到了反抗王莽的起義大軍,樹立起了恢復漢室的義旗,然而起義的事情並沒有他們預計得那么順利,還沒起義,家族裡竟然有人準備告官揭發,起義沒多久,劉秀又飽嘗了戰爭的殘酷,他的幾十名親人慘死在一場與官府的遭遇戰,這其中還包括最疼愛劉秀的二姐。那么劉秀、劉縯兄弟究竟是如何一一化解危機的呢?
04皇位之爭
小長安之戰後,氣勢洶洶,實力強大的王莽部隊,乘勝追擊,準備把漢軍扼殺在搖籃中,劉秀劉縯兄弟鞏固了與綠林軍的聯盟之後,大哥劉縯帶領漢軍上演了一場絕地反擊的好戲,大敗王莽的部隊,他不僅為死去的兄弟姐妹們報了仇,同時經過這次戰爭,也讓自己的名字也傳遍了海內,聞名歸附者絡繹不絕。就在起義軍剛剛看到勝利曙光的時候,有人竟然稱起了皇帝,然而這個人不是剛剛大敗王莽部隊的劉縯,更不是沉默寡言的劉秀,而是名不見經傳的劉玄,那么劉玄當上皇帝的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玄機呢?勢頭正盛的劉秀劉縯兄弟,面對劉玄的稱帝又是什麼態度呢?
05昆陽大戰
公元23年,漢軍立劉玄為皇帝,正式建立了與王莽對立的漢政權,之後分兵兩路,一路繼續圍攻宛城,另一路向北進攻,連克昆陽等地。起義軍的風起雲湧已經讓王莽如坐針氈,劉玄的稱帝更加讓王莽忍無可忍,於是王莽從全國各地集結了四十二萬大軍進攻南陽,準備徹底消滅漢軍。這時候,漢軍的主力還沒有拿下宛城,如果王莽的大軍打到宛城,里
應外合,漢軍就會全軍覆沒。在此生死存亡的關頭,漢軍的唯一希望就是,讓駐守在昆陽的漢軍纏住新莽大軍的主力,為漢軍主力奪取宛城爭取寶貴的時間。然而昆陽城裡只有不到一萬人馬,他們所面對的又是裝備精良的四十二萬大軍,那么在這場實力相差懸殊的昆陽之戰中,劉秀究竟展示了怎樣的軍事才華呢?
06大哥之死
昆陽之戰是新、漢戰爭的大決戰,在這場生死大戰中,王莽數十萬精銳之師潰於一旦,從此王莽基本上已無可戰之兵,新莽政權的覆滅已經指日可待。從某種意義上說,昆陽之戰的實際統帥劉秀,最終給了王莽政權的致命一擊。而這一年劉秀只有二十九歲,之後他又實現了自己多年的一個愛情理想,此時的劉秀可以說是事業愛情雙豐收。春風得意馬
蹄疾的劉秀卻因為大哥劉縯之死,而突然跌入了痛苦的深淵,那么大哥究竟是如何死的呢?悲喜兩重天的劉秀又是如何走出困境的呢?
07王者歸來
昆陽之戰後,更始帝劉玄擔心劉縯兄弟會與自己爭奪帝位,便藉故把劉縯殺害。劉秀聞訊後,自知力量不足,還敵不過劉玄,就主動向劉玄請罪。劉玄找不到除掉劉秀的藉口,又被劉秀忍辱負重的行為所感動,就改封劉秀為武信侯,並升任破虜大將軍,名義上是升官了,其實相當於留職查看,就是讓劉秀在宛城老老實實待著,哪兒也不能去。然而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在打敗王莽後,更始政權遷都洛陽的入城式中,劉秀又一次顯示出了他的治軍治政才能,使人們對他產生了向心力。那么劉秀究竟是如何獲得老百姓認可的呢?
08虎出牢籠
劉秀在馮異等人的協助下,出色地完成了更始帝劉玄交給他洛陽建設的任務,更始政權也順利地遷都到了洛陽。這時候更始帝劉玄對劉秀的工作還是比較滿意的,但是對劉秀的猜忌並未完全消失,兵權並沒有交給他,就讓他在洛陽老老實實地待著。如果說劉秀是一隻猛虎,那么這時候的劉秀就是虎落平陽,而更始帝劉玄是輕易不會放虎歸山的。那么要想成就一番事業的劉秀究竟是如何擺脫更始帝劉玄的控制的呢?
09燕趙驚變
劉秀到了河北之後,他以更始政權欽差大臣的身份執行招撫工作,開局順利,接管了一些郡縣,然而當劉秀到了邯鄲之後,一位算命先生突然自立皇帝,一時間劉秀招撫過的郡縣,紛紛倒戈相向,歸附到這個算命先生的麾下,那么這個算命先生為什麼會有如此的號召力呢?面對後院起火,劉秀又該如何應對呢?
10珍珠翡翠白玉湯
逃離薊縣之後,劉秀帶領著他的團隊,在河北走上了一次苦難的逃亡之路。四周的郡縣已經投奔到王朗政權的麾下,劉秀不敢進入城市,只得從小路逃跑,吃住都在路邊解決;當時正值數九嚴冬,劉秀和他的團隊又冷又餓。後來劉秀當上皇帝之後,對於這段河北的逃亡經歷一直是唏噓不已,因為在饑寒交迫的時候,有人為他送上過,讓他一生難忘的“珍珠翡翠白玉湯”,他自己還吃過“霸王餐”。那么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這段經歷給劉秀又帶來了怎樣的收穫呢?
11絕地反擊
王郎在河北稱帝之後,就開始對劉秀圍追堵截,劉秀一行經過了幾十天的逃難,才抵達了一個安全之所---信都郡,幸運的劉秀抓住了最後的一根救命稻草。因為此時河北的全境,幾乎都淪陷於王郎之手,只有信都太守任光、和成太守邳彤不肯聽從王郎的號令,誓死不降。正是這兩位太守堅定地擁護劉秀,劉秀等人才在河北站穩了腳跟,開始籌劃扭轉在河北的不利形勢,然而信都郡只有四千人馬,就憑這四千人馬,別說是對抗王郎,就是自保都很難。那么,任光是何方神聖?他究竟有何德何能,居然能夠在王郎勢力滔天的河北傲然不降呢?劉秀又是憑藉什麼,一步步發展起自己的勢力來的呢?
12強龍壓過地頭蛇
劉秀代表更始政權來河北招撫的時候,開局順利,但是他被突然冒出來的王郎政權殺了一個措手不及,一夜間河北幾乎都被王郎控制了,劉秀被追得狼狽異常,慌不擇路,當劉秀逃到信都之後,才驚魂稍定,開始籌劃反擊王郎。劉秀來河北的時候,人生地不熟,幾乎沒有帶一兵一卒,然而他用了不到半年的時間,就扭轉了戰局,並消滅了王郎政權,那么劉秀究竟是憑藉什麼,戰勝這個強大的地頭蛇的呢?
13與皇帝鬥法
消滅王朗之後,劉秀在河北徹底翻了身,並樹立了更大的威望,同時也就加深了與更始帝劉玄的矛盾,劉玄對於劉秀在河北取得的成功,心裡是既高興又害怕,高興的是河北平定,他的統治區域又增加了大片土地,害怕的是,劉秀通過平定河北,麾下匯集了一大批智謀超群和能征慣戰的文武之士,一旦脫離更始政權,獨樹一幟,必將形成尾大不掉之勢。那么憂心忡忡的更始帝劉玄將如何加強對劉秀的控制呢?劉秀為了自己的發展,又將如何應對呢?
14劉秀登基
時代呼喚英雄,任何一個時代,都有它自己的英雄出現。他們順應著歷史的發展潮流,書寫著一頁又一頁的輝煌篇章。劉秀稱雄河北之後,他無疑已經成為一名有實力爭奪天下的英雄了。當劉秀還沒有完全占有河北的時候,他的手下就迫不及待地勸劉秀登基稱帝了,然而劉秀面對諸將的勸進,不是勃然大怒,就是婉言謝絕,直到一個人的一番肺腑之言,才真正觸動了劉秀的內心,那么這個人究竟是如何打動劉秀的呢?之前拒絕諸將的勸進,是不是劉秀的假意推辭呢?
15定都洛陽
劉秀即位不久,就率領主力部隊揮師北上,做最後河北的掃尾工作,而此時更始帝劉玄派了三十萬大軍駐紮在洛陽一帶,與劉秀的地盤只隔了一條黃河,隨時有可能向劉秀發起進攻,切斷劉秀北上的後勤供給。此時的關鍵問題就是,劉秀必須要選派自己信得過並且有能力的將領,把守住自己的大本營。在北上之前,劉秀最終選派了兩名將領,固守大本營,保障前線後勤供應的。讓劉秀喜出望外的是,這兩個人不僅守好了劉秀的大本營,而且以孤弱之師包圍了洛陽,為漢軍最後攻陷洛陽鋪平了道路。那么這兩個人是誰呢?他們又是憑藉什麼奇計轉守為攻的呢?
16三個皇帝搶天下
更始二年,更始帝劉玄率領著滿朝文武,浩浩蕩蕩地從洛陽出發,前往長安定都。正是由於劉玄的遠在千里之外,劉秀才有機會打著“行大司馬事、征虜將軍”的旗號在河北為自己招兵買馬,擴充實力,最終登基稱帝。正是由於劉玄的鞭長莫及,赤眉軍的星星之火最終才發展成燎原之勢,在赤眉軍進攻長安的路上,也擁立了一個皇帝。一個皇帝的時候是統天下,有了兩個皇帝就變成了爭天下,出現三個皇帝的時候就變成了搶天下。那么這三位皇帝究竟是如何搶天下的呢?
17大破赤眉軍
當劉秀聽說赤眉軍主力,大舉進攻更始政權的老巢長安之後,他立即派鄧禹帶領兩萬漢軍的精銳將士西征。鄧禹初來河北投奔劉秀之時,曾對著劉秀許下了豪言壯語,想要和劉秀一起名垂青史。這一次劉秀可以說是,給了他一個名垂青史的機會,因為西征事關劉秀統一全國的大局。在西征的兩年多時間裡,鄧禹最輝煌的時候,也曾經擁有著號稱百萬之眾的大軍,最落魄的時候,身邊只剩下二十四個人,被打得狼狽逃竄。那么我們不禁要問,一個人的命運怎么會有這么大的轉折呢?造成鄧禹這種人生巨變的原因,究竟是天意還是人為?在嚴峻的西征形勢下,劉秀又該怎么辦呢?
18皇帝難斷家務事
常言道,國家國家,國就是皇帝的家。換句話說,國事可稱為皇帝的家事,而皇帝的家事也就是國事。皇帝的家事如果處理不好,往往就會釀成重大的政治事件。劉秀登基之後,除了征戰四方之外,他的一些家事也讓他疲於應付,最讓劉秀頭疼的是,兩個備選皇后讓他一時難於取捨。一個是他的結髮妻子陰麗華,一個是對他關鍵時刻起到幫助作用的郭聖通,那么劉秀究竟該立誰為皇后呢?劉秀登基之後,他究竟還有哪些難纏的家事呢?從處理這些家事的過程中,我們又會看到怎樣性格的一個劉秀呢?
19致命的矛盾
劉秀手下的“雲台二十八將”,個頂個的是驍勇善戰,堪稱一世豪傑。這些豪傑如果擰成一股繩,就會形成超強的戰鬥合力,如果鬧矛盾,劉秀這個團隊就會分崩離析、後果不堪構想。就在定都洛陽之後不久,劉秀這個團隊就經歷了一次嚴峻的考驗。雲台二十八將里的賈復和寇恂,突然間鬧起了矛盾,兩個人竟然達到了水火不容的境地,正所謂危機四伏,不僅劉秀手下的將領之間鬧起了矛盾,劉秀一個手下人竟然也公然反叛,那么這些矛盾究竟是如何引起的呢?劉秀最終又是如何解決的呢?
20得隴望蜀
從公元二十五年劉秀稱帝,經過不到五年的征戰,劉秀基本統一了中原,然而劉秀早就立下了復興漢室的志向,也謀劃好了併吞天下的宏偉戰略。要想實現這一藍圖,劉秀腳下還有最後兩塊“絆腳石”,一個是巴蜀的公孫述、一個是隴地的隗囂。這兩個人由於山高皇帝遠,都在各自發展自己的實力,蓄勢而發。遠在巴蜀的公孫述更是早已稱帝,他稱帝時比劉秀登基還早了兩個月。隗囂坐鎮涼州,擁兵自重,表面上承認劉秀的天子地位,實際上卻心存異志。更讓劉秀擔心的是,如果隗囂與公孫述聯合,消滅他們就會難上加難。那么劉秀究竟是如何搬掉這兩塊絆腳石的呢?
21柔道治國
當年,漢高祖劉邦奪取天下,只用了不到六年時間,而劉秀統一天下,卻整整用了十五年。但是無論如何,國家重新獲得了統一,劉秀最終完成了復興漢室的夢想,他所創立的東漢,使得漢室江山,又得到了延續。熊熊烽火已經熄滅,劉秀開始把工作的重心,轉移到如何治理好國家上來。“創業難,守業更難。”自從登基以來,劉秀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究竟如何才能治理好,這個滿目瘡痍的國家?在劉秀衣錦還鄉之後的,一次家族宴會上,劉秀與親戚的一段對話,透露出了他的治國思路,那么劉秀治理國家的思路,究竟是什麼呢?他又是如何貫徹這個治國策略的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